从获奖作品看新闻话语方式新突破
2015-12-09季佳歆
□ 文/季佳歆
从获奖作品看新闻话语方式新突破
□ 文/季佳歆
近年来,我国新闻作品的话语方式有了许多重大突破。本文从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入手,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新闻作品中话语方式的突破。
新闻话语 中国新闻奖 突破
通过对新闻性的挖掘彰显传播价值
新闻不等于宣传,但同时,我国的媒体也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中的一员,宣传也是我国媒体的题中应有之意。那么,如何把新闻与宣传结合起来?正确、合理且有效的做法是,在新闻传播规律许可的范围内,利用新闻传播的艺术和技巧进行适度宣传。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引导,将新闻性和宣传性相结合。其中,尺度把握是关键。
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类一等奖作品《习近平冒雨考察武汉新港》就是回归新闻本位,通过新闻性体现宣传性的典型。这张照片摄于2013年7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考察,一下飞机就冒雨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画面中习近平卷起裤腿一只高、一只低,可以想象当时的雨很大,他匆忙卷起了裤腿,打着雨伞,向工作人 员了解情况。这张照片一下拉近了领导和群众的距离,在自然真实中巧妙地体现了习近平亲民务实的作风。画面中,习近平自己打着伞,随行工作人员却给汇报情况者打着伞,点滴细节涌动暖流,让人备感亲切。
而获得特别奖的评论作品《守护人民政党的生命线——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是一个合理体现了新闻宣传性的范例。首先,该作品直面问题,直接指出“百尺竿头的更上层楼,举步艰难”“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条件变了,环境变了,党的群众路线必将面临严峻考验”等情况,并没有一味唱赞歌,而是实事求是,不回避缺点和不足。作品中基于历史,分析现实,不仅有对于过去的回顾和详实的例子,还有对于现实状况的多方面调查,具有可信性和说服力。除此之外,作者笔力雄厚,看问题一针见血,语言中肯而有力度,发人深省。这篇任仲平文章发表当日,便有相关网站转载687篇。网友称道:“理论有高度,视野有广度,思维有深度,文笔有力度,说理有温度”;读者赞扬:“如同警钟,振聋发聩,长而不空,掷地有声,醍醐灌顶,值得深思”。
报道方式模式化转向特色化
中国新闻奖的不少获奖作品面对的并非独家的新闻事实,其独特之处往往在于新闻报道的具体方式,报道方式对新闻价值的传达有着虽隐蔽但同样极为重要的影响。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华日报》2013年1月21日Ā3版版面,主要以图表的形式解析过去五年以及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形势,其特别之处在于突破以往传统形式,运用图表来展示抽象数据,红色的时间轴,蓝色的折线图以及黄色和蓝色相配合图案,版面鲜明而不杂乱,一目了然、简洁明了。
在公众诉求多元,社会发声渠道分散的新形势下,新闻媒体不仅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要能及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还要在关键时刻敢于“说话”、善于“对话”,这样才可能在日益复杂的情势下建构起有责任有担当的媒体形象。
同样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文字评论:《防范和克制我们的“灾难情绪”》也使用了与众不同的话语方式。浙江余姚发生水灾,引发舆论围观,甚至引发围攻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作者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现象,并就这一现象提出了“灾难情绪”这一概念,观点新颖独特而且恰当,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该作品由水灾发生时的一则谣言引起,作者形象地把“救灾舆论场中‘由不得你解释’‘一点就着’的情绪化舆情”称为“灾难情绪”,并且分析了“灾难情绪”的成因、现象及后果,举例切题,论述合理,角度独特,成为在灾难中冷静思考的佳作。
做新闻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新闻领域“走转改”近年不断开花结果。不少记者转变角色定位,转变新闻思路,从社会新闻的记录者,扩展到新闻的参与者、过程的见证人。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通讯《“三北”造林记》就是体现了“走转改”精神的新闻精品。作品从牛玉琴、石光银、白春兰、王有德等众多造林英雄入手,从他们的人生故事、命运跌宕中以小见大,体现三北防护林造林工程的伟大,细读让读者感到震撼人心、荡气回肠。
作品中的创新离不开“走转改”的实践。在一个半月的采访中,记者以战斗节奏,接触了三北地区8个省份的造林人,行程约3万公里,抓到了一大批动人心魄的人物故事。他们践行“走转改”的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每天从清晨工作到午夜。茫茫大漠,偏僻丛林,贫困山区、坑坑洼洼的乡间土路,都留下了采访团队的足迹。在此基础上,记者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精心写作,反复打磨,九易其稿,终竟全功。
以《“三北”造林记》为代表的获奖的人物报道打破了人物报道的传统模式。从个性语言到时尚笔法,获奖的人物典型报道越来越有特色,从一个侧面呈现了中国新闻界执著探索的丰硕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