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史学评价能力的培养
2015-12-08朱可
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可以说,这是每位中学历史教师奉为圭臬的名言佳句。但教学的现实也使我们常常反思:何为“智”——机械记忆、人云亦云的思维方式能称为“智”吗?此“智”如何明——低层次反复操练、教师一讲到底的复习现状能明“智”吗?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史学评价能力,能帮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命运,起到真正“读史明智”的作用。2015年的浙江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这种史学评价能力,对中学历史教学有较大的启迪。本文试从试题评析入手,谈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史学评价能力的基本思路,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所谓史学评价能力是指学生依托掌握的历史史实,通过批判性的思考、逻辑性的推论以及科学性的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聂幼犁先生说过:“评价辩证能力是指以评价者为历史的主人,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和要求,选择合理的客观标准,对历史上的人、事、物或史学上的有关问题或矛盾作出公正的价值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索方案或建议的能力。”①这种能力具有以下一些基本内涵。
1.史料的鉴赏能力
史料是指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存留下来的各种信息和资源。史料的评价、取舍,是史学评价的基础。对史料的评价既需要求真的精神,更需要怀疑的态度和严谨的推论。2015年浙江卷有较好的体现:
第14题: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该题所引四则史料,看似简单,但仍有一定的迷惑性。谱牒是家族传承的依据,是宗族之根,家族之源。因此,B项明显是宗法制的产物。C项“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指的是“家天下”时代王位(皇位)传承的基本原则,与之相辅相成的还有“立子以嫡不以长,以长不以贤”等条件,这些原则与条件依托的就是宗法制。该题较有迷惑性的就是A项。从字面解读,该项明显指的是分封制。但我们要知道:周代的分封制主要面向三类人——功臣、先代贵族和王族,而王族的分封,也必须依托宗法制。由此还可以得出宗法制与分封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该题答案只能是D。D项体现的是“唯才是举”的选官原则,一个官员如能做到这一点,就能问心无愧。这是指官员的个人修养,与宗法制无关。
第18题: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即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该题要求考生对该学者判断胡雪岩破产的原因作一评价,材料提出了破产大致时间——1883年,此时,近代民族工业已经产生。答案为D,估计绝大多数学生应该能从史料中找到答案。但该题还是给考生提供了史料评析的基本思路:(1)尊重史料,准确定位。胡雪岩是近代著名商人,有“红顶商人”之誉,杭州的“胡庆余堂”就是他的杰作。材料中根本没有谈及胡雪岩是否投资近代工矿企业,可见,这同他是否破产无关,A项可以排除。B项有一定的迷惑性,考生不大分得清买办商人和近代商人的概念,但既然是恶性竞争,必然有同行之间尔虞我诈争斗。胡雪岩囤货居奇,虽然有恶性竞争之嫌,但明显不是破产的主因。(2)挖掘内涵,延伸拓展。材料中钱庄倒闭,可以说同C项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试题要求解答胡雪岩破产的主因,学生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解题:囤货居奇——洋商不购——钱庄倒闭——引发破产。可见其中最主要的环节还是洋商不购。通过解答该题,学生还可以进一步延伸拓展:1883年,中国已经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国的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就是指它们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受世界市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影响。这样的解题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很大的锻炼。
第20题: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说明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粗读该题的史料,涉及国民政府、国际联盟等基本概念,且学生对荣德生应该不会陌生——中国近代实业家、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因此,对粗心大意的考生来说,四个选项似乎都有涉及,很难取舍。但如果审题仔细的话,就会在题干中发现明显的题眼——直接史料。直接史料也叫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未经中间人修改和转写的史料。鉴于这样的解读,答案只有C,因为关于国际联盟、民族工业和国民政府的相关表述,材料中都未直接涉及。可见,历史评析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对史料、尤其是第一手史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并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
2.史法的运用能力
“历史是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①这种对话不是漫无边际、随心所欲的,而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一定的方法,笔者认为这种原则和方法,就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也是史学评价能力的基本构成之一。近年来,浙江文综卷坚持每年都出一道史法题,延续至今,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今年的史法题,则是这几年当中最为出色的。
第13题:武则天是学界和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
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关于武则天的评价,可以说集中反映了历史人物评价的各种因素。作为一代女主,她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功绩,人们很难忽视。但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行为又大大挑战了男权社会的底线,无字碑就是武则天自己心态的反映。虽然历史人物性格复杂、表现多样,但历史就是一杆秤、百姓就是一颗秤砣,可见B项的立论是不成立的。学术争论不同于政治讨论,不能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机械套用。学术上的真理,有时往往掌握在有批判精神的少数学者当中,因此,C项也可排除。学界有句俗语:“当代人难治当代史”,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会受到各种阻碍。历史的长河会冲淡各种狭隘与自私,荡涤各种片面与奉承,可见D项也有不严谨之处。答案只能是A。能准确解答该题,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史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史学方法除了评价的基本原则外,还涉及迁移、判断等基本能力,2015年浙江文综卷也有很好的体现。
第17题: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该题每项提供四条信息,信息量虽然不算多,但提供的信息相似度高,许多信息历代都有出现,很容易误判,难度比较大。如②项中的“北门学士”,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宋代的设置;③项中的土司,会让学生与明代的“改土归流”联系起来;④项中的“中书门下”也明显具有唐代机构的特征。要准确解答该题,就必须让学生明确这一基本原理:综合考量,选出典型。试题已经告诉我们,历史的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可见许多机构、信息交叉出现是在所难免的。那么,这些信息中哪些又是该朝代所独有的呢?“复社”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核心的政治、文学团体,以改良为己任。“风力水车”也是这时才出现的;“高转筒车”则是唐代生产力发展的典型特征之一,“内作使绫匠”在教材中也有述及;而“木活字”则是经元代王祯改良的;“草市”“三司使”以及《武经总要》都明显具有宋代的典型特征,因此答案是B。
史法还必须具备延伸拓展、以史引论的能力。
第21题: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图略)。下列不属于这一期间移民因素的是
A.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
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
C.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
该题首先交代了1821—1920这一时间节点,考生们都清楚这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学过历史的人应该都清晰,一战(1914—1918年)就发生在这个时间段里;此时,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开展;而法西斯分子上台最早也在1920年后,发起排犹运动更迟。这几条信息实际上就已经提供了解题思路。加上该图提供了几条基本信息:斯堪的纳维亚人700余万、德国人500余万、英国人1270余万、爱尔兰人410余万、意大利人200余万,美国是作为英国殖民地而独立的,可见A项也成立,答案必然是B。该题虽然不难,但应让学生明确历史学习需要有良好的时序感和时间概念,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3.史观(史论)的表述能力
这里的史观不是指宏观的史学理论,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等,而是指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与观点。历史学习的真谛在于通过史实的分析与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机械记忆、盲目背诵。早在1902年,梁启超先生就对中国的旧史学提出过尖锐的批评:“今日中国之史但呆然曰:某日有甲事,某日有乙事。至此事何以生,其远因何在,近因何在,莫能言也。其事之影响与他事或他日者若何,当得善果,当得恶果,莫能言也。故汗牛充栋之史书,皆如蜡人院之偶像,读之徒费脑力。是中国之史,非益民智,而耗民智之具也。”①这是历史学习的悲哀。因此,要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者要评析别人的观点,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精准的史实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思维、科学的推论,得出结论,可见史观与史论密不可分——独到的史观需要有真实的史料和合理的推论来支撑。
第19题: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的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其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该题的立意较高,要求从原来的“家天下”发展到民主共和的变化中找出答案。孙中山先生有句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这里所指的世界潮流,明显是指民主共和的潮流,试题中两个论点的变迁也清晰的说明这一点,从这个角度说,学生要得出标准答案B是不难的。如果再仔细判读其他选项,证明上述论点的变迁就更合理了:A项中的传统社会应该指农耕社会,在中国的农耕时代虽然生出了民本思想,但离民主意识的相距较远,民主是近代的产物(古希腊、罗马的直接民主不算在内),可见这个立论不成立,不能佐证上述观点。C项对学生几乎没有杀伤力,因为关于“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的立论,教学中肯定多次涉及,学生都知道:杰出人物对历史只起一定作用,不可能起决定作用,可见C项也不能说明上述观点。D项从字面解读是成立的,但与上述史学观点的变迁无关,也不能选。
史观必须依靠史论来支撑,也就是说,不论你提出怎样的观点,一定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真正做到史论结合、以史带论。2015年浙江卷第39题第三问,不仅体现了开放性的设计,也体现了这一思路:
材料三: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新文化运动。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
——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
(3)阅读材料三,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您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6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从题型来说,这种开放性的设计并不新鲜。从答题的要求来说,两种观点中选其一来回答,也没有设计更多的答题障碍,考生都能把握。但该问的难点在于不论选哪一种观点,而在于能否用所学知识,严谨、科学地论证该观点,这就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史学观点表述能力。前者的论点主要涉及西学东渐的历史沿革,其主要论据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以前西学东渐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论述的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远因。因此,考生须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典型事件展开: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向西方学习“器物”;维新派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倡导政体改革;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思想,发动辛亥革命并颁布《临时约法》,促进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这些史实明显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掀起。而后一种观点主要侧重于1915年新文化运动爆发前各种具体的主客观条件,论述的是运动爆发的近因。学生如果能明确这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主要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论述思路应该清晰:它的掀起必然同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有关,也必然同中华民国建立后,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密不可分。民国建立后,倡导学习新学,因此,新式学堂和留学风气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民主思想的吸收,北京大学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当然,考生还不能忽略,为什么这场运动要到1915年才爆发呢——北洋军阀的复辟帝制起到了促发的作用。因此,不论同意哪种观点,只要明了试题题旨,理清解题思路,合理运用史实,就能取得理想效果。
课堂教学尤其是人文学科教学,绝对不能只拘泥于重点难点,应认真分析历史对于学生而言的独特价值,更应该挖掘学科的内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史学评价能力,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提高认识。
1.重视理性,内化素养
历史是要求有理性分析的,这种理性就是史学评价能力的内涵之所在。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发展意识、多元联系、史料实证、历史理解以及历史评判和历史认同感。只要我们认真研读就会发现,所有的素养都建基于理性的分析与思考。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避免机械记忆,要引导学生分析推论,内化素养。
(1)理性解读史料
第22题: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战场战役是
A.莫斯科战役 B.库尔斯克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列宁格勒战役
该题看似考查简单的时间记忆,但要正确解答就必须充分发挥史料实证和历史理解能力:十月革命24周年纪念,很明显,这场战役发生于1941年。同时,学生们应该对莫斯科战役发生后,苏联红军在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典礼,参与阅兵的部队直接开赴战场这一幕记忆犹新;“我们已经失去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说明战役前敌人的气焰非常嚣张,首都已经危在旦夕;战后敌人的进攻重点转向南方——这么多的史料,实证了这场战役必然是莫斯科战役。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用足、用好史料,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引领学生分析、思考得出历史结论。
(2)合理确定主题
要内化学生的学科素养,主题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确定合理的教学主题,既能培养学生的多元联系意识,更能强化他们的历史评判与认同感,是形成学生理性思维的有效途径。近几年的浙江文综卷非选择题,基本都以特定主题切入。2015年浙江文综卷第39题,就是以民主和科学为主题。材料一和第(1)问,论述了牛顿科学思想的成就以及洛克的思想主张及影响,主要交代民主与科学思想产生的渊源;材料二和第(2)问,论述了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华盛顿、杰斐逊和富兰克林等)是如何实验民主和科学思想的,讲述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实践;材料三和第(3)问讲述该思想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这样的主题串联,学生不仅能清晰地串联民主与科学的概念,更应明了它们的传承与发展、理论到实践的途径,对其综合素养的提高是有益的。
2.提升立意,形成感悟
关于教学的立意,同仁有较多的论述。笔者以为,所谓教学立意不能简单等同于重点突出、难点化解。它应该是超越于狭隘知识点的一种能力引领和价值判断,是把知识重难点与现实社会生活加以内化后的提炼与升华。《美苏冷战》一课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这课的立意如何提升?如果只讲述冷战的背景、冷战期间的具体事例、冷战的影响,就会流于常规。我们在讲述这课内容时,必须提升教学的立意:贯穿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为何不会转化为新的世界大战?(当时爆发大战的条件不可谓不具备,局部的热战也不断在发生)对我们当前的国际形势有何借鉴作用?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不断扩军备战,大战似乎随时可能爆发。但挖掘这一表象,我们就可以发现:军备力量的不断增强,迫使双方谁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任何一方的轻率,都会给双方带来灭顶之灾。为此,冷战期间,美苏双方都采取了“控制战略”——既要控制盟友、更要控制对方,但同时都在进行自我控制。每到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总有一方用各种形式抛出橄榄枝,缓解矛盾。因此,通过《美苏冷战》一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形成这样的感悟:提升自身实力,是避免战争的前提;加强沟通对话,是化解矛盾的途径;形成和平共识,是防止战争的目的。这样的提炼,比学生掌握一些知识点要有意义得多。2015年浙江卷第38题也有较好地立意设计,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借鉴。
38题第(1)问,考查领事裁判权的订立时间与影响以及作者认为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途径,该问要求不高,过渡自然;第(2)问考查了华盛顿会议期间,针对山东问题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结果并分析《九国公约》的影响,该问的设计也比较常规,考生基本上从材料和教材中就能找到答案;第(3)问“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该问的语句略显■嗦,跨度也有点大。既要考生讲出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还要考生答出中国声明将在适当的时机收回香港主权(这一点估计考生较难得出);以及“一国两制”的主张。同时,还要分析其影响。该题的第(4)问“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虽然较为简单,分值也不高只有2分,但明显提升了立意,学生通过材料的分析判读,得出“外争国权是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历史叙事的主题”这一结论,明显提高了认识。
3.形式多样,发展意识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既然要开发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必然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史学评价能力。《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一课教学内容繁多、概念抽象,要培养学生的史学评价能力,我们可以设计多种方式:
(1)以right(权利)和power(权力)两个英文单词为切口,挖掘教材内容。英国代议制的确立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民(议会)的right和国王的power此消彼长的过程。《权利法案》以right命名,但法案的核心内容却在于对国王的power进行种种限制。通过这样的梳理,学生就能真正领会《权利法案》的真谛,理解英国代议制建立的前因后果。
(2)鉴于英国代议制与我国的政体相差较大,学生很难亲身感受。可设计学生活动如英国要加入“亚投行”,它应该走怎样的程序?让学生模拟英国议会的工作状况,感受其政体的运行过程,加深史学意识。
(3)可组织学生讨论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符合英国国情,是英国当时最为正确的选择,促进了英国的迅速发展。也有人认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完美的政体,是资产阶级软弱、妥协的结果。如果革命更彻底,实行共和制,英国的发展还会更迅速。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明了,政体的选择没有简单的优劣之分,是人民选择的结果,且必须符合国情。
综观2015年浙江文综卷,试题的设计较之前更为精致,既保留了特色,如史法题(13题)、表格题(第17题,这种形式去年已出现,反响不错),还体现了开放创新的意识(如39题第3问),但也有一些试题值得商榷。
第12题: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①陆九渊 ②塞内卡
③王守仁 ④泰勒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这几年浙江卷第12题多以这种形式出现,这种呈现形式只能考查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很难考查出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生来说,记住几个观点绝对没有内化理解重要。因此,设计更好地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上述观点可能是更好地命题方向。
第15题: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A.汉代益州郡 B.唐代扬州
C.宋代扬州 D.元代顺宁府
实事求是地说,该题的设计问题较多:首先,题干缺乏情境。这种开门见山的题干设计简则简矣,但不够规范,且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解题信息。这样的设计,高考试题中应该已不多见。其次,唐代的行政区划是道府州县,宋代行政区划是路府州县,两者的变化不大。B、C两项都涉及扬州,稍作分析,学生就可以排除这两项,答案就可在A、D两项中选,四选一就变成了二选一,B、C成为废项。再次,命题者之所以把答案确定为D,其基本依据是汉代是郡县两级制,唐宋是道(路)府州县四级制,而元代是行省、路、府、州、县五级制。但命题者忽略了这一点:元代的行政区划是很混乱的,一直到元朝灭亡,其行政区划或五级、或四级、甚至还有二级的,顺宁府是唯一保留五级行政区划的个例。从这种混乱的局面选出这唯一的个案,叫学生判断,是否有点为难学生呢?而且,严格意义上说,府本身比州要高半级,很难就说宋代的州一定比元代的府行政区划级别高。
类似的不足之处还有一些,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作者简介】朱可,男,1963年生,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兼中学历史教研员,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材、教法及文科综合考试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