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研究民国时期边疆教育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述评
2015-12-08徐丹
徐丹
摘要:边疆教育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非常重要的。民国时期边疆教育的兴办对于我们今天在民族地区办教育的启发尤为重要,不仅让我们了解边疆的很多实际情况,也让我们知道了在边疆办教育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关键词:民国时期;边疆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0-0061-02
我们常说兴学乃立国之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个国家的基础是否巩固,要看这个国家教育的实施成效如何,而教育实施的成效,必须要从全民族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观察出来。因为边疆教育是中华全民族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仅在于边疆问题本身具有重大的关系,更是因为教育对于国家前途的安危,也是有重大影响的。
一、边疆教育的含义和具体的范围
我们经常说边疆地区,但是中国边疆的含义是非常复杂的,具有多重性,不是指单纯的地理上的边疆,而是要综合考虑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因素。从地理方面来说,边疆一般是指一个国家领土的外围地带。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中国边疆学会宣言》中认为:“边疆者,一国领土之外缘地带,在地理上与内地异其部位,而在国家主权及政治制度上与内地合为一体。”中国的边疆一直都不是固定的,尤其到近代,几经波折改变,到了民国时期主要是指西北西南与东北的高原陆地,东起兴安岭,西迄帕米尔高原,南界阴山,北至西伯利亚,均被通称为中国的边疆。这样说来,即指东北三省、外蒙古、新疆、西藏、云南等省与地区,即指与周边国家接壤的外围省份。另一种是指文化上的边疆,这个边疆的范围就大多了,即将甘、宁、青等位居腹地的省份,也称之为边疆。因为这几个省份的土地广袤,人烟稀少,由于这些特殊的原因,一般把这些省份称为文化上的边疆。
民国三十年11月,国民政府公布了《边地青年教育及人事行政实施纲领》的文件,其中规定:“蒙藏及其他各地之边民,……盖开荒创化,敬宗收族,为文化的边疆主要之工作,而唯教育能尽其能事。”故边疆教育“系以教育为手段,开荒并建设文化的边疆,达到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统一之目的”。民国十八年,国民政府设立了蒙藏教育司,专门负责管理蒙藏及其他边疆地区的教育事业,是我国专设少数民族教育机构的开始。
二、研究意义
教育自古就与国家的前途息息相关,我国古代先贤们对此论述颇多,例如孔子就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大要素。一次学生问他:“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在这里讲了两点,一是教育的重要性,二是先富后教。对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其见解在当时可谓高明。《孟子·腾文公上》也记载:“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在当代,党和政府更是明确地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而科技的发展,必须有赖于教育的实施以及对人才的培养。
边疆教育是我国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其实施成效如何完全可以影响到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命运。边疆教育的宗旨其实与普通教育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因为边疆地区与内地在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不能以内地普通教育的标准来衡量边疆教育,必须要制定符合边疆地区实际情况的政策和计划。由于边疆教育事业对民国政府来说也是属于第一次,无经验可借鉴,所以此项事业也是摸索着前进的,那就是成功和失败并存的结果。但是它从正反两个方面为今天中国的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大力兴办教育肯定会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我们研究民国时期边疆教育的实施情况还是很有必要的。其次,少数民族的经济并不发达,社会政治并不稳定。由于经济的制约,教育设施落后,使得办教育的难度增大了不少。由于缺少经费,很多学校不得不停办,对民族教育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例如,上世纪30年代末,由甘肃省回民教育促进会创办的“知行中学”因经费困难,于1942年停办。青海省立蒙藏中学和蒙藏师范先后被马步芳统治集团所摧残,遭到停办的厄运。国立陇东师范学校于抗战爆发后,曾一度停办。1942年筹设的国立临潭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后因经费、设备、师资等困难,不得不停办。1948年宁夏创办的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办学仅一年,便因为图书、师资、设备等因素停办。经济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经济越发达,对教育的投入会越多,而受教育的人越多,则对经济又会有促进作用。
再次,用大汉族主义的思维方式去改变少数民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55个少数民族53个有自己的语言,其中24个不仅有自己的语言,而且有自己独特的文字。有的少数民族甚至几种语言交替混合使用,不仅使用自己的本民族语言,还使用其他相近民族的语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这种属于民族传统的精华应该被保留,而不应该随着其他强势文化的进入被同化。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就是一种“民族同化式”的“教化”教育,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具有进步意义,但所有这些都是在“民族同化”的错误政策下进行的,其实质就是以汉族的一元文化去消灭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格局,以达到全国文化的统一,从而导致这种教育的推行经常引起其他少数民族的反感甚至抵抗。所以有的方面是应该被批判的。民国时期我国有17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而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并没有倾向于保留其他民族的语言,而是以同化为目的,正如其在《抗战期间之甘肃教育》中所说:“对于边疆同胞,当以各种方式普遍施教。统一语言、增进国家民族意识。借收道一风同,巩固边国之效。”刘曼卿在其所著的《边疆教育》中就说:“因为边疆文化幼稚,教育毫无基础,种族间的歧视,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语言文字的不一致,我们为了免除祸患计,为了民族知识增进计,边疆教育也应负有改革语文,统一语文的特种使命。”
三、研究现状
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因为涉及到边疆史、教育史两个方面,加之资料的匮乏与冗杂,所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不尽如人意,整体上还是显得很薄弱。正如中国社科院的赵云田教授2000年在《50年来的中国近代边疆史研究》一文中所说,“50年来中国近代边疆史研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但是由于民国时期我国民族教育是第一次大发展时期,不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重要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国民政府为了贯彻“五族共和”的国策而对其他少数民族进行同化和安抚,以达成教育文化统一的目的,在教育方面推行“蒙藏教育”、“边疆教育”等,另一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民族教育调查研究工作。当时很有影响的《教育教学杂志》、《西北通讯》、《中华教育界》等著名期刊均发表了不少有关边疆民族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如庞修敏《西北的回民及其教育》,统计了甘宁青三个省份兴办回族教育的情况。从办学规模、经费、教师人数、学生人数等各方面来说明情况,最后提出改进这几个省份的回族教育的意见和办法。郑鹤生的《我国边疆教育之计划与设施》,此文引用了很多第一手的史料,先从总体上论述政府兴办边疆教育的起源、过程和计划;再分论了西北、西南各省推行边疆教育的过程,最后提出推行边疆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宗旨,即应该遵循少数民族的民族信仰和民族特殊性。时间跨度从清末到民国25年,文中引用了许多资料,在今天看来都是很有价值的。另外还有拜少天的《从边政谈边教》和《再从边政谈边教》等。endprint
专著方面,有以下几部,如1936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出版了《西北教育考察报告书》,其中对蒙、回、藏等少数民族的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做了详细实地考察,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办法。南京国民政府驻藏使者刘曼卿女士经过多年实地考察,于1936年精心编著了《边疆教育》一书。此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导论,就边疆教育的命名、对象、范围、特性、目的及背景做了论述。特别是对边疆各民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交通、民族分布情况、风俗习惯做了详细介绍。中篇用大量的数据说明了甘、宁、青、察绥、康藏、新疆等省区各级各类教育概况,其中各省蒙、藏、回教育单独列出。下篇总结各省各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作比较分析,提出改进的具体办法。顾颉刚先生在抗战爆发时曾对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进行了考察,留下了《西北考察日记》,其中对甘、宁、青民族教育尤为关注。以后还拟定了“补助西北教育计划书”,计划组成蒙回藏特种教育组以推行民族教育。1945年上海正中书局印行了曹树勋的《边疆教育新论》。
新中国建立以来,边疆教育由于涉及到边疆史和教育史两个部分,所以成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研究者和著作都不多。周泓在2000年第4期《民族教育研究》上发表了《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制度》一文。这篇文章从边疆教育的创设及体制、边疆教育的纲要、方针与制度、边疆教育委员会、边疆教育计划、设施、经费与师生优待、教材与研究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制度。说明学术界已经开始涉足这一领域。此后出现了很多专著及文章,如朱解琳编著的《藏族近现代教育史略》、《甘宁青民族教育史简编》,以及《甘南藏族教育史略》。李思明《青海解放前的蒙藏教育概况》一文及专著《青海民族教育概况》。司俊《解放前甘南教育事业的发展概况》、《解放前甘南教育行政沿革和社会教育概况》。高士荣《民国时期甘、青蒙藏学校教育》一文则论述了民国时期甘肃、青海蒙藏学校教育兴办的概况、特点及作用。杨荣《民国时期甘肃民族教育述略》一文资料翔实,着重论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甘肃各级各类民族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寺院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的设施情况,文章最后简要总结了民国时期甘肃民族教育的特点,分析了民族教育的作用和阻碍民族教育推行的原因。
这些有关边疆教育的研究一方面表明现有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说明研究的局限性,对于我们后人研究此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教育出版社,2001.
[2]马大正刘逖.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甘肃解放前四十年教育史料(抄本)[Z].19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