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之行对幼儿礼貌教育的启示

2015-12-08■王

成才 2015年8期
关键词:礼貌行为习惯家长

■王 岚

台湾之行对幼儿礼貌教育的启示

■王 岚

今年暑假,我如愿陪同母亲到台湾探望定居台湾桃园10年的妹妹,近距离接触到了台湾的孩子,初步了解了台湾的幼儿教育情况。

我的外孙女小萱,今年将近8岁,一个地地道道的客家台湾人,三岁前在台湾投份由文化素养并不高的奶奶带大,从没有上过亲子班或者其它形式的兴趣班。满三岁后,随同父母在桃园上幼稚园。今年就要上国小二年级了。小萱个子高高的,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小小年纪却显得非常懂事。她的诚实有礼、善解人意、宽宏大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纵观目前大陆的孩子们,很多孩子被家长们宠得骄横跋扈,无礼任性。经过对小萱的仔细观察,并与大陆孩子两相比较,我得到的启示颇多。

观察记录一:台湾的居民社区规模一般都不大,一个社区也就几栋房子。妹妹家所处的社区就只有A区和B区两种形式的住房,A区为电梯式公寓房,B区为庭院式别墅房。小区管理得非常好,整洁干净,区域功能划分合理。小萱每次和我们进出大门路过警务室(社区安全管理办公室)都会主动和里面的阿公、阿伯打招呼,向别人介绍家里来的客人。暑期因为没人看管,小萱读过很多的安亲班(一种假期托管班),有礼貌的小萱从没有因为去陌生的环境而让父母担心。

启示:见长辈不打招呼,遇到熟悉的人低头不想搭理或者是躲在家长的背后,是我们这儿幼儿常见的现象。大陆的家长往往用指责和命令的语气对待孩子。如:怎么不叫人?没有礼貌!快点叫人啊!而台湾的孩子在听得懂话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与人特别是长辈打招呼说敬语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对于特别害羞或胆怯的孩子,家长不会强求孩子用语言表达,一个微笑、一个点头或一个招手都是礼貌的良好回应。学习讲礼貌除了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坚持,还需要反复实践。

观察记录二:小萱也是个贪玩的孩子,时常也会看卡通片、玩电脑而忘乎所以,但此时若父母、外婆包括我这个阿姨在这个时候和她交流时,她都会按一个暂停键,停下来仔细听,认真回答大人的问话。

启示:小萱的这个表现让我和妈妈佩服的同时亦感叹了很久。这点大人都难做到,何况孩子。我觉得,要教孩子有礼貌,首先是家长要做榜样。要孩子做到的,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到。我观察到,我的妹夫无论多忙,孩子和他讲话他都会停下来聆听,不急不躁,哪怕孩子说的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他都会耐心地回答并给出建议。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日积月累孩子也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萱一家人身上,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在帮助孩子克服人际交往恐惧时,家长可用轻柔的语言或肢体动作告诉他:“别人和你说话时,你的眼睛要看着别人,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你自己,才会知道是和你在说话呢。”大人要允许孩子有慢的转变过程,及时鼓励孩子丁点的进步和良好地态度。

观察记录三:小萱两岁回大陆探亲时,我们惊奇地发现,两岁的她已经能很好地独立进餐,使用自己的餐具,不需要大人喂,需要什么菜也会清楚地表达,从不下位乱跑,饭后小碗也是干干净净,不会剩饭。妹妹介绍说,由于孩子的奶奶还要照顾老奶奶,而且家里的事情也比较多,小萱一岁多一点就学会自己吃饭了。刚开始吃得乱七八糟,满地都是,奶奶从不责怪她,也不喂她,慢慢地到两岁小萱已经很会自己吃饭了。

启示:我们幼儿园每年小班入园的孩子都满三周岁了,仍然有一部分孩子完全不会自己吃饭,个别幼儿甚至没有自己吃饭的意识。在家庭和亲友聚会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孩子吃饭捣乱,自己不好好吃,还影响别人吃饭。如:随意转餐桌转盘、吃饭中途下位乱跑、独自霸占自己喜欢的菜、边吃饭边玩玩具、边看电视等等。孩子身上的问题很多来自于成人,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好好吃饭,喂饭很难,吃饭时要用很多方式来哄孩子。殊不知,孩子不良的进餐习惯基本是由大人养成的。本来孩子可以自己吃饭,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吃得快、吃得干净,往往情愿喂孩子吃饭,因而剥夺了孩子自我服务的意愿,丧失了培养孩子良好进餐习惯的机会。要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长可采取孩子单人单坐、饭菜分食的方式,给孩子提供专心进餐、独自进餐的条件。和孩子一起进餐时,大人要做到食不言,按量取餐,顾及他人的感受,做节约粮食、文明进餐的榜样。家长千万不能因为孩子独自进餐吃得衣服、桌子、地面脏兮兮而责怪孩子,耐心、等待以及正确引导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法宝。

观察记录四:小萱个子比同龄的孩子长得大,胃口好,食量也比较大。妹妹妹夫是双职工,每天工作比较忙,家里时常会备一些小点心或者零食,但是孩子知道吃饭前半小时是不能够吃零食的。偶尔嘴巴馋想吃的时候,则需获得家长同意,饭前在家长同意的情况只能少量吃一点。这一点小萱就做得很好,从不任性食言。我和妈妈特别不能理解妹妹妹夫的做法。我们认为孩子想吃证明是她身体需要,反正也没有影响她正常的吃饭。妹夫给我们的理由是,孩子还小,他们有许多的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有些却是无理的,大人可以引导孩子满足合理欲望,但不能让孩子养成贪婪、任性的毛病。

启示:我们身边的一些家长有时在孩子哭闹时,为了一时的安宁,会采取失去原则、一味满足孩子的做法。家长这样的处理办法会让没有是非辨别能力的孩子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对的,从而混淆了是非的判断标准,养成任性自私的不良行为习惯。台湾的家长会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交流,理性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孩子接受父母的建议。他们会坚持原则,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做到,即使做不到也会请求孩子的原谅。只要家长态度坚定,孩子一般都可以接受。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养成好商量、不任性的好习惯。

观察记录五:小萱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在父母休息的时候,她会把电视的声音调小甚至是看无声电视。爸爸加班回家,她会马上给爸爸拿拖鞋,家里的垃圾每天都由她送到楼下(台湾的垃圾是定时收取的),小小年纪已经很会体谅父母工作的艰辛,帮爸妈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而且从没有抱怨。

启示:教育的最好方式不是灌输,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将它与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孩子在生活中受到影响而慢慢习得。台湾在学前教育课程和孩子的儿童读物中都十分注重孩子“回报爱”的养成。如每年8月8日是台湾的“爸爸节”,孩子们每人都会这样一首儿歌:“我有一个好爸爸,工作认真又顾家,我要乖乖听他话,长大好好孝顺他。”这样的儿歌教会他们爱爸爸,并回报爸爸的爱。在幼儿园的课程里,每月都有“可以不可以”的内容。这些内容教会孩子从生活细节中体会父母的爱,并学会回报爱。

因特殊的历史渊源、地理位置,以及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文化背景,台湾的教育融合了多元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特色。台湾的学前教育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植入,注重幼儿期孩子礼貌行为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好的行为习惯。顾名思义,什么是礼貌教育?礼貌教育就是培养好的礼貌行为习惯。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文明礼仪之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文明礼貌教育的精髓和经验,每一位学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用有效的策略,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

(作者单位:武汉市硚口区崇仁路幼儿园)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礼貌行为习惯家长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