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排队论模型的餐厅运行状况诊断性分析——以昌吉学院新校区学生餐厅为例
2015-12-08马园媛
马园媛 李 硕
(1,2.昌吉学院数学系 新疆 昌吉 831100)
引言
排队问题是研究排队系统的运行效率,估计服务质量,确定系统参数的最优值,以决定系统结构是否合理,再此基础上研究设计和提出改进措施。
排队现象在学校学生餐厅就餐过程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中午放学后,学生都争相跑向餐厅就餐,使得本来空荡荡的餐厅立刻变得拥挤不堪,打饭窗口不一会就排起长队。饥肠辘辘的学生一看到要排长队打饭就怨声载道,有的学生不愿意花时间排队打饭,买些方便面、面包之类的零食填饱肚子,这样的午餐势必要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没有好的身体就没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这肯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还有的学生到学校外面的餐馆就餐,这些餐馆不能保证饭菜的卫生安全性,有可能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隐患,因此学生希望餐厅增加打饭窗口,这样他们便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就餐。然而就学校餐厅的角度来说,增加打饭窗口可以减少学生排队打饭的时间,使学生对餐厅的服务更加满意,但这样肯定会增加餐厅的运营成本,有时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因此如何在二者之间权衡,对于学生和餐厅双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运用排队论模型,对学院新校区清餐和汉餐两个餐厅的运行状况进行诊断分析,为进一步改善学生就餐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1 模型的选择
目前,两个餐厅的窗口数都是多个窗口并列的,排队规则是多队并列。如图1所示:
图1 多服务台多队系统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假定每个餐厅都符合下列条件:顾客输入过程:顾客到达过程是泊松过程;顾客排队规则:多队并列,先到先服务;打饭窗口:多窗口,各窗口工作相对独立且服务速率相等,服务时间均服从参数为μ的负指数分布;服务时间和顾客相继到达的时间间隔相互独立;于是每个餐厅的排队模型都属于M/M/S的多服务台模型。其中第1个M表示到达过程为泊松分布,第2个M表示服务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s(s〉1)表示窗口数,服务规则为先到先服务。
2 模型的准备
学生到达餐厅的平均速率:选取2014年12月22日—26日5天,每天中午1:55—2:05进入餐厅的人数,再将5天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平均,得到每分钟平均到达餐厅的学生数。见表1
表1 就餐高峰期进入餐厅的学生人数统计
得到清餐的到达率λ1=76.06人/分钟,汉餐的到达率λ2=43.78人/分钟。
平均服务速率:单位时间内服务完毕离去的顾客数量,简称服务率,以μ表示。由于各个餐厅服务员的服务速率大致相同,所以我们估计所有餐厅服务员的平均服务速率相同。选取2014年12月22日—26日5天,每天中午1:55—2:05,在每个餐厅所开设的窗口上(一个窗口上只有一个服务员),在中午打饭排队的高峰期,如果某窗口开始连续(不间断)排队,那么就开始计算打饭人数和打饭时间,统计出从排队开始到排队结束的连续时间里,一共打饭离去的顾客数。将所有顾客数的总和除以总时间和总服务员数,便得到所有餐厅所有服务员的平均服务率,得到清餐服务率 μ1=2.6人/分钟,汉餐服务率μ2=2.8人/分钟 。
3 餐厅运行状况的诊断指标
清餐共s1=22个打饭窗口,可容纳大约N1=600人同时就餐,汉餐共有s2=10个打饭窗口,可容纳大约N2=250人同时就餐。设 ρ=,于是餐厅运行状况诊断指标[1],如下:
各项诊断性指标结果,见表2。
表2 各项诊断性指标结果
4 结果分析
结论显示,学生餐厅清餐和汉餐就餐高峰期系统空闲的概率约为0%,即餐厅基本爆满,清餐每个窗口平均队长27人,每名学生打饭平均等待时间为10.05分钟,汉餐每个窗口平均队长25人,每名学生打饭平均等待时间为8.49分钟。
新校区现有学生5000多人,在调查期间每天3、4节有课的学生也有3000多人,但在1:55—2:05之间去餐厅就餐的学生只有近一半,经调查,由于中午休息时间较短,餐厅到教学楼距离较远,部分学生因排队打饭等待时间过长,中午或以零食代替中午饭,或躲开打饭高峰期后再去餐厅就餐;部分学生认为是餐厅饭菜不合自己口味,选择外出就餐。因此,提高饭菜质量和卫生,保证学生都去学校餐厅就餐,不仅能使学生吃上放心可口的饭菜,也可以增加学校餐厅的收益。对于餐厅窗口数的合理设置,只有使95%以上的学生下课后都能去学校餐厅就餐才能进行合理地计算。
[1]宋学峰.运筹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梁辉,王雅思,葛仁东.排队论在超市收银台服务系统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1,(4):49-50.
[3]陈金阳,汪鸿波.基于混合制排队论的高校食堂优化管理模型[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1,(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