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门饰意象的当代应用
——以微山湖度假酒店环境设计为例
2015-12-08孙亚峰
孙亚峰
中国传统门饰意象的当代应用
——以微山湖度假酒店环境设计为例
孙亚峰
中国特色的门饰艺术,是抽象、幻象与具象的有机融合,传承着中华文化传统的审美观念、理想追求和精神诉求,是传统建筑装饰重要的符号语言。如何将门饰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创新地运用在现代环境设计中?梁思成先生早年提出传统建筑创作要“中而不古,新而不洋”,这为我们突破目前简单模仿和各种稀奇古怪设计的重围,创造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新设计指明了方向。本文即以座落于山东滕州的微山湖度假酒店的环境设计为实践案例,将传统门饰的意象设计、文化特征及纹饰元素贯穿于酒店设计中,在延续传统建筑文化精神的同时,力求突破“形”的束缚,用现代的功能要求、观念手法、技术材料来展现或隐含传统文化的“意象”[1],以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可以说,本次设计实践是对传统门饰新形象创作的有益尝试。
一、酒店所在的地理文化环境与设计思路
1.地理文化环境
微山湖度假酒店是一家集养生与度假于一体的四星级休闲式酒店。酒店所在的微山湖红荷湿地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一年四季风光旖旎。酒店所在地山东滕州深受鲁文化影响,人文环境优越,历史文化名人辈出,这里是墨子、鲁班的故乡。因此,酒店环境设计充分考虑将地域历史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相映生辉。
2.设计思路
微山湖度假酒店设计以塑造出具有鲁南特色的度假酒店新形象为设计目标,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与人文环境的协调。设计中多采用中式传统建筑门的形式及借景、框景的园林设计手法,并借鉴“禅”的思想意境进行综合布局和定位,在对称均衡里寻求变化,在界面的线条组织、比例划分以及材质肌理的处理上力图回应东方木构建筑和传统门饰艺术的神韵,追求华美中透出古朴、端庄中不失亲切的设计效果。设计将荷文化和门文化以及门头、门钉、铺首、格栅门等元素贯穿始终,在追求整体现代氛围的同时,更注重符合场所精神的塑造。
二、门饰意象的环境设计
1.景观设计
该项目景观设计的主旨是要营造出一种休闲氛围,进行一次传统门饰意象的再现,及其与现代休闲功能的有效整合。在具体设计构思中,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保护湿地景观;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利用乡土植被和景观元素。根据原有地形,塑造错落有致的梯田景观和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重点突出鲁南淳厚、朴素的风韵。墙体选用鲁南青砖和鲁灰花岗岩等地方材料,采取卧砖、 砖、陡砖等带有鲁南特色的堆砌方式和花岗岩护角收口,构筑富含传统建筑中月洞门、菱形窗等要素的景观小品,并利用自然跌水和人造喷泉,塑造立体水景观背景,达到动静结合、步移景异的效果。使传统门文化与水景的融合成为酒店景观的一大特色(图1)。
2.门头装饰设计
门头设计意象来自传统建筑三间七架悬山式构架。整个门头构图匀称,强调传统建筑的构架美和光影关系。屋顶采用金字形梁架、鲁南灰泥瓦和现代夹胶玻璃的结合,横挑木棒直接放在金字形梁架上。屋面缮瓦,方砖博风。屋脊正脊用小青瓦片砌连续铜钱形,脊端用竖砖衬,并抹灰刷白做起翘。柱面采用白洞石与热带雨林石
的组合,梁枋选用柚木素色不饰雕刻,木刻“店匾”悬于随梁枋,工艺精致,色彩素雅,造型端庄。
总之,设计采用本土材料和现代材料,运用传统技艺和新技术,对传统建筑进行了形的简化和再造,塑造出具有鲁南民居结构简单、外形古朴、简洁的门头新形象,体现出自然中见理想、洗练中见深远、时尚中见风雅的景观境界(图2)。
3.大堂装饰设计
大堂设计采用传统建筑的挑檐、门饰等形式及借景、框景的园林设计手法,从空间、造型、色彩、材质以及灯具设计元素中寻找各种设计灵感,并通过强烈对比营造出一种和谐美。设计从传统纹样中抽象提炼出装饰的元素符号,如用荷花灯营造喜庆祥和的氛围,以佛头比拟禅的境界,大堂中轴线上的浮雕玻璃照壁演绎出月洞门的胜境,地面冰裂纹拼花展示着传统纹样的魅力,顶棚设计则传递出传统建筑挑檐层层出挑的意境(图3)。
传统的门饰造型是多次出现的设计母体,也是贯穿空间始终的主线:铺首衔环从皇宫走向民间,设计中将其作为大堂格栅墙上的陈设品,于关键处起到点睛提神的作用;凸出的圆形门钉被改变成方形凹孔,按传统门钉的纵横路数排布,组成大堂服务台的背景墙,门钉从礼制规则演变为新材料下的秩序美感;跨越时空的门神采用木刻工艺表现在木质门面上,装扮着现代环境;吊灯设计意象来自微山湖特有的万顷荷花,经过多次抽象概括后形成带有强烈传统意味的灯笼的造型(图3)。
大堂色彩和材料搭配运用本地质朴的鲁南粗布、柳编等材料,既环保又能体现地域特色,营造一种成熟、温和、清新雅致的室内环境,与酒店“清静、养生”的整体风格相协调,既体现鲁南特色文化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三、结论
传统门饰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不是对门饰形象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对传统形式的简单重复,而是将传统门饰语言用现代手段表现出来,融入到现代装饰设计中,使之成为有机整体。对传统门饰的应用和创新,应立足于文化性、技术性、和谐性的原则,并不断拓展其应用方式和范围,与新材料、新技术相协调,与环境相协调,开阔设计思路,提高创作境界。努力通过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途径,创造出富有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和谐空间,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能使人们在对门饰艺术的审美过程中,感受到厚重美好的文化内涵,呼应其对精神上回归的诉求。
* 本文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民居装饰艺术价值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14-R2-030)阶段性成果之一。
[1]赵恺 李晓峰.突破“形象”之围—对现代建筑设计中抽象继承的思考.[J].新建筑,2002.02:66
孙亚峰: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