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的主角对剧中人的影响
2015-12-07姜越馨
姜越馨
摘要:田纳西·威廉姆斯是美国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1945年上演的《玻璃动物园》是其成名作,1955年上演的另一部作品《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使其在评论界获得了巨大的好评,同时也使田纳西·威廉姆斯第二次获得了普利策奖。《玻璃动物园》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两部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即在两部作品中作者都塑造了一个未出场的人物——《玻》剧中的父亲及《猫》剧中的斯基普。这两个人物虽未出场,却对剧中人物起到了重大影响。因此本文想要通过分析两部作品中缺席的主角对剧中人物的影响,探索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关键词:缺席;主角;影响;《玻璃动物园》;《热铁皮屋顶上的猫》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4-0071-02
田纳西·威廉姆斯在美国戏剧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曾两次获得普利策奖,四次获得纽约剧评奖和道诺森奖。威廉姆斯崛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美国剧坛,被普遍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期所出现的最杰出的美国剧作家”。他极其多产,创作了很多优秀剧目,其戏剧创作生涯长达四十多年。他的作品受到了人们热烈的赞誉,也在评论界引起尖锐而激烈的争议。在田纳西·威廉姆斯一生创作的63部剧本中,《玻璃动物园》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无疑占据着一个重要的地位。
《玻璃动物园》描述了生活在美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丈夫抛弃家庭,母亲阿曼达独自将两个孩子养大,生活贫困,全靠儿子一个人维持生计。阿曼达看似充满活力却终日活在回忆中。儿子汤姆面对生活的无奈,只能从诗歌和电影里寻求刺激和安慰。女儿劳拉善良腼腆,却因双腿有些跛而害怕外面的世界,拒绝与外界接触,整日与她的玻璃动物为伴。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也是田纳西·威廉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并再度为他赢得了普利策奖。这部作品描写的是一个南方大家族的家庭关系全靠谎言维系的悲剧。大阿爹身患重病不久于世;大儿子古柏是一位律师并管理大笔产业;小儿子布里克因为自己误会老友致使他自杀身亡,并怪其妻与挚友有染,不与其同房,酗酒成性,致使大阿爹的希望破灭。
一、《玻璃动物园》中父亲对其他人的影响
(一)对母亲阿曼达的影响——逃避现实,回忆过去
丈夫的离去对阿曼达的影响很大,使她一直沉浸在回忆之中不肯走出来。她一直自欺欺人,企图逃避现实,不论是对自己沉湎过去的行为,还是对儿子想要逃离的想法或是对女儿身体和性格上的缺陷,阿曼达都以一种逃避的心态一直在欺骗自己。
阿曼达是典型的南方淑女,被丈夫抛弃,含辛茹苦将孩子养大,生活贫困,面对这样足以让人窒息的生活,她反而热情洋溢,一直对少女时代的那些浪漫念念不忘,仍然保持着淑女的风度,即使在伤心痛苦的时候也仍然要保持端庄和娴静。尽管那个年代已一去不复返,但她仍不愿接受事实去适应新的生活,整天活在回忆中,逃避现实。
她知道儿子不愿在仓库中工作一辈子,他那颗不安分的心也早晚会使他离开家:“我知道你的志向是不愿留在仓库里工作的”,“而你呢,越来越使我想到你的父亲……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主意。”可阿曼达始终不愿面对现实,她极力劝说儿子要承担起这个家。丈夫离去后,她便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即便知道儿子的真正梦想她也不想成全他,不敢面对儿子终有一天要离开的现实。
她认为劳拉可爱漂亮,这倒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可她绝不允许别人说劳拉跛或者孤僻,甚至自家人都不能说,在她心里女儿是没有任何缺陷的。然而,对于女儿的未来她也明白:“她每天就是摆弄那些玻璃玩意儿,听那些旧唱片。一个女孩子怎能这样过日子呢?”更多时候阿曼达宁愿自己并不清醒,活在自己营造的世界里,不敢面对现实和自欺欺人。
(二)对儿子汤姆的影响——逃避现实,压抑理想
汤姆是一位富有诗意热爱冒险的小伙子。从表面上看,他努力赚钱养家,然而在仓库工作简直是自掘坟墓,因为这并非他的所愿和理想。因此,他吸烟酗酒、看电影,甚至夜不归宿。这些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他那颗不安分的心。汤姆为了这个家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而他换来的却是母亲无休止的抱怨,汤姆用和母亲争吵的方式来释放内心的苦闷与不满。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让汤姆感到无奈,他有时候很羡慕父亲的一走了之,但现实就是现实,他只能寄情于电影,在电影中寻求激情与冒险。而他所谓的冒险精神,何尝不是一种逃避的方式呢!只是有别于母亲而已。为了照顾母亲和残疾又自闭的姐姐,他不能像父亲一样一走了之,而这种压抑的苦闷越积越重,使他不能呼吸,最终汤姆选择离开,去追寻理想。
(三)对女儿的影响——逃避现实,自我封闭
该剧的女主人公劳拉,受到母亲悲观情绪的影响,加之身体残疾,所以一直生活在自卑和自闭的阴影中。她不适应社会,害怕与人交往,为了躲避别人的眼光,她宁愿去动物园、博物馆甚至逃学。她孤独脆弱、腼腆害羞,每天听父亲留下的旧唱片,与玻璃动物为伴,不愿走出自己的世界。她用玻璃动物创造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完全沉浸其中,让自己那颗空虚冰冷的心得到一丝慰藉。
其实劳拉的残疾在外人看来并不严重,只是在她眼里被无限放大了,加之母亲的保护,就更加欲盖弥彰了。她不愿接触外界,因为她觉得别人会嘲笑她,所以她宁愿与动物谈心,或者说与另外一个自我谈心,这个自我不会伤害她。劳拉把自己封闭起来,整天生活在虚幻的世界里,逃避现实,防止她那颗玻璃心破碎。
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斯基普对其他人的影响
(一)对布里克的影响——一蹶不振
斯基普是布里克的好朋友,大学毕业前,原本四人的双重约会最终却变成了两个男人的约会。两人还曾经回绝了一份好差事而自己组建了“迪克西明星队”。玛吉怀疑布里克和斯基普之间的关系,为了捍卫爱情,玛吉找到斯基普让他面对现实。但当斯基普向他表达爱意时,布里克挂断了电话,他害怕承认彼此之间的爱。受到伤害的斯基普最终选择了自杀。斯基普死后布里克十分自责,终日酗酒,从此一蹶不振。他认为是玛吉将斯基普逼上了绝路,此后,他对玛吉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再不与玛吉同房。对布里克来说,跟夺走自己爱人的女人同房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二)对玛吉的影响——危及婚姻与理想
布里克的妻子玛吉,家庭贫困,但却聪明漂亮,所以她更懂得用经济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希望通过跟布里克结婚来改变自己的现状。然而,婚后玛吉发现布里克与斯基普的关系过于亲密,使她的婚姻受到威胁。玛吉深知自己不能失去丈夫的爱,所以她找到斯基普,要挽救自己的婚姻。可事与愿违,斯基普的死恰恰将布里克彻底从她身边夺走,从而断送了玛吉的理想。但是玛吉并没有放弃,为了挽救婚姻和在家庭中的地位,玛吉想和布里克生个孩子,以便争夺财产,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对大阿爹的影响——希望落空
斯基普对大阿爹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他间接地使大阿爹的希望落空。剧中大阿爹只喜欢小儿子布里克,将希望都放在了布里克身上,希望他继承自己的事业。可斯基普的死使布里克一蹶不振,不但终日酗酒,还不与玛吉同房,这让大阿爹十分懊恼。就像大阿妈对布里克所说:“大阿爹多心疼你呀!要知道他心头的梦想如果实现了该多好啊!万一大阿爹真过世的话,在他过世之前,你给他生个孩子,孙子像儿子,儿子像老子,那就好了!”大阿爹将布里克视为他生命的唯一延续。斯基普的死使得他在布里克身上的希望都一一落空,所以斯基普间接地影响了大阿爹。
三、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一)《玻璃动物园》——逃避主题
这部作品是作者本人生活的体现。1918年威廉姆斯全家从南方迁移至北方,大学期间,由于痴迷写作,导致其他学科不及格,于是父亲让其退学,并在一个鞋厂为他安排了工作。本剧是以作者的家庭生活为背景的,她的母亲与姐姐都是南方淑女,姐姐患有精神分裂症。而剧中的汤姆和劳拉就是以作者本人和姐姐为原型的。剧中一直未出场的父亲就是作者父亲的影子,他常年在外工作,所以在剧中一开始,作者就将父亲与逃离主题建立了联系。通过逃避家庭的父亲、逃避在回忆中的母亲、逃避在玻璃世界里的姐姐与逃避在电影院中的儿子,充分展现了逃避的主题。
(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同性恋主题
在《猫》剧中,玛吉说布里克每天都想着斯基普,也正是由于斯基普,布里克拒绝与她同房;大阿爹暗示布里克的生活不正常,这种不正常恰恰与斯基普有关;大阿妈也曾说斯基普死后布里克就一蹶不振。斯基普虽未出场,但他与布里克的关系跃然纸上。由于当时社会将同性恋看作是不正常的行为,人们不敢谈论同性恋,更怕被人视为同性恋,因此描写同性恋的作品也是遭人唾弃的。作者想将他的真实想法展现出来,可又怕自己遭到迫害,所以在《猫》剧中,作者设计了一个未出场的同性恋人和一个竭力否认是同性恋的人,这样他内心的想法就被展现了出来,却又不会轻易被读者识破。作者就是运用这种“隐藏许多的同时展现少许”的方法悄然地表达了同性恋的主题。
四、结语
这两部作品对于田纳西·威廉姆斯来说都是极其重要且意义非凡的作品。两部作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作者自身的经历。在前文中我们已经说过《玻璃动物园》是以作者的家庭生活为背景的,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同性恋主题,在威廉姆斯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找到线索。威廉姆斯在1947年与一名叫Frank Merlot的男友相恋,一起生活了14年,后男友病逝,这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后来同性恋就成了他热衷的主题之一。因此,逃避和同性恋都是作者所热衷的主题。
参考文献:
[1]李娟.浅析《玻璃动物园》中人物的困惑与觉醒[J].文教资料,2012,(1).
[2]丁欣.浅析《玻璃动物园》中“逃避”的主题[J].开封大学学报,201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