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引领课改“草根”研究促进教师发展
2015-12-07何云耀
何云耀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促进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专业发展,我校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以“校本”为依托,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人手,从提高教师问题意识和能力开始,搭建校本教研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我校从2009年9月开始,全面开展“草根课题”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反思与大家分享。
一、用课题研究拉动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用课题研究拉动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从2009年秋季开始,我校全面推行学案制课堂教学改革,以学校承担的《高中小班化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总课题为基础,创造研究氛围,逐渐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不断使研究走向深入。
学校大力倡导广大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要求教师们以课堂为平台,通过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持续不断地探究和反思,把外在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各学科组从不同角度研究课堂教学,在学案教学、有效教学、个性化教学和改进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分别进行课题立项研究。
二、用校本教研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开展校本教研是一条卓有成效的途径,提高校本教研的水平一直是我们追寻的目标。
1.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在《学案制教学管理实施细则》中规定,集体备课时,每个教师都必须提出自己的备课意见,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好的方法、素材和独特的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这不仅强化了教师研究教材的意识,还提升了教师钻研教材的能力,青年教师从中受益最大。
2.撰写教学反思
我们要求教师课后必须撰写教学反思,每月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一次教学反思交流活动,不仅积累、分享了教学经验和资料,还为撰写教科研论文积累了素材、推动了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
3.向理论和实践学习
为了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我们每年给每个教师购买一本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订阅1份教学杂志,要求教师写读书心得,以此督促和激励教师的读书热情。此外,我们还加强了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力度,启动了为期五年的教师全员培训工程。
4.以活动促成长
为迅速提高青年教师技能水平,学校除了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外,还举办了学案设计、课件制作、书法和演讲等一系列教师基本功大赛,以提升青年教师的基本技能;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使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迅速提升,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草根”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教学工作问题化,教学问题课题化,课题研究工作化,助力“草根”课题研究
我们从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人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培养教师课题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以“小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全面开展校级立项“草根”课题研究,实现“教学工作问题化、教学问题课题化、课题研究工作化”的工作目标。
通过小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提高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从加强领导、全员参与、简洁实效、多元评价、资源共享五个方面积极推进,真正落实好“草根”课题的研究工作
(1)加强领导
为保证“草根课题”的实施,学校专门成立课改和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教研处、教导处主任以及各年级组长科组长为核心成员,他们在课改和课题研究方面率先垂范,带头领跑。同时,学校还将课题研究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日常工作程序,使每个教师提高认识、掌握方法,为“草根”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全员参与
在“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创新就是发展、成长就是成果”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按照“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要求50岁以下的教师,针对所教年级、所教学科,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个人兴趣与个性特点进行选题,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相结合,全员参与,各个尝试,全面推进“草根”课题研究。五年来,学校区级以上科研课题共计56项,校级“草根”课题共262项,参与研究人数达到180多人,初步形成了一个科研型的教师群体,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课题的研究涉及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小课题、大氛围”的校本教研格局已经形成。
(3)简洁实效
“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是教师与教改相辅相成的自我研究,其目的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此,学校在“草根”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提出“宽立项、强过程、重发展”的思路。
宽立项,即选题就立项,但刚性要求就是“可能性”和“实效性”。要求每个教师都从个人实际出发,立项课题来源于教学问题,课题研究是为教学解决问题。
强过程,即每个教师在组织实施和研究过程中,都能立足于个人,着眼于解决问题,以行动研究为核心,采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反复修正。同时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及时撰写叙事、随笔、反思等,并科学、及时地反哺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重发展,即“小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促进教师的发展,从而推进学生的发展。
(4)多元评价
在“草根”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上,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坚持“放低”评价标准,采用激励评价为主,“全程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态度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研究热情。
(5)资源共享
“草根”课题研究的真正目的是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我们采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办法,将五年来,近60个区级获奖“草根”课题的成果编辑成册,教师人手一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有直接拿来使用的,也有借鉴使用的。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课题成果相互借鉴,把现成的经验直接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3.主要收获
通过开展“草根式”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1)校本教研的内容得到了全面落实
教育科研的氛围越来越浓,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高涨。在科研的引领下,学校教学质量逐年提高,高考获得了一年又一年的丰收。
(2)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学反思习惯
任课教师每周都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发现教学问题,并运用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通过交流对话、典型引路、个案跟踪、学科互动等方式,激活了教师群体的教学智慧,提高了每位教师新课堂策略的构建能力。
(4)教师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
良好的教学环境,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为师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草根”课题研究硕果累累:五年共获区级一等奖15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23个,学校还获得了佛山市高明区“草根”课题研究优秀组织奖。
四、反思与不足
不足之处有三:一是对于小课题研究,缺乏专业性指导,对成果的鉴定及推广力度不足,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欠缺,没有形成独特的“草根课题”文化;二是对于小课题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完善,成果展示单薄、不丰富,没有立体感;三是小课题研究要想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真正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还要下大力气做科学分析,深挖掘、大投入。
我们的“小课题研究”走过了近五年的历程。教师们重实践、勤研究,把小课题研究作为自己的工作行为和新的思维方式,他们以极大的科研热情,认真的研究态度,投身于“草根课题”的研究中去,体会过程的快乐,收获成功的喜悦。
一个人的高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向上的姿态。学校希望教师们把每一个小课题做好,做出成效,又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样,就一定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一定会促进学校的发展。这正是我校“草根课题”研究的初衷和最终目的。
(责任编辑 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