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与黑》中的病态爱情

2015-12-07张剑飞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5期
关键词:黑道红与黑

张剑飞

摘要:《红与黑》是一部从政治角度反映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现实的经典巨作,其中对人物心理的剖析和对爱情的诠释可谓深刻见底。19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制度下,人物的心理活动被突出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下各阶级间的种种爱恨情仇。主人公于连和与之虐恋的两个女人反映了病态爱情的无奈与必然,红和黑的象征含义反映出当时病态的社会。

关键词:病态爱情;红道;黑道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5-0114-02

幸福甜蜜的爱情是多数人毕生的追求,然而很多人往往没有认真想过幸福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样的爱情便开始仓促地恋爱。还有许多人盲目地相信,爱是真理,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情中没有谁对谁错,皆为你情我愿罢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经典,由大师司汤达所著的《红与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爱情的极佳的病理模型。

《红与黑》是写在浪漫主义中后期的现实主义小说,一直以来,都和普希金的《叶普盖尼·奥涅金》一同被看作是奠定现实主义基础的著作。然而,司汤达是一位现实意识极强的作家,注重心理描写,因此小说中有大量的描述人物内心世界的段落,体现了作者在现实主义派别中独具一格的创作个性。学术界一直都认为,《红与黑》中的“红色”代表拿破仑军队的红色服装,象征于连对红色革命的希冀,“黑色”为当时天主教道袍的颜色,象征于连想要跻身于统治阶级的愿望。

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生活在法国东部弗朗什孔泰省韦尔里埃市一个虚构的村庄。野心勃勃的于连宁愿整天读关于拿破仑的光辉岁月的书籍,幻想自己某一天也能红衣加身,封官勋爵,也不愿和他的兄弟们一起干父辈的木匠活。他的兄弟为此嘲笑他装腔作势,白日做梦,于连却想通过加入上流社会的方式摆脱自己低贱的出身。后来和上流社会的贵妇人雷纳尔夫人以及巴黎名媛拉莫尔小姐分别发生了两段爱情故事。在当时的法国社会,一个最底层的人若想跻身于上流社会只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加入军队,立功建勋,获得君主封爵的方式来变成贵族,此为“红色”的道路;二是加入教堂神职人员的队伍,成为神的仆人,此为“黑色”的道路。于连经过谨慎地思考,选择了那条黑色的道路,从此下定决心,决不能沦落到与父兄一样,一辈子只作山野樵夫,因此刻苦自学拉丁语,深刻理解《圣经》含义。通过自身的努力,于连获得了进入市长家当家庭教师的机会,教授拉丁文。市长夫人雷纳尔夫人从小被狂热崇拜耶酥圣心的修女教育长大,但她把修道院学到的一切视为荒谬的东西,很快忘得干干净净;但是她没有用任何东西来填补空乏的头脑,结果什么也不知道。雷纳尔夫人长得漂亮,又是一大笔财产的继承人,很容易就成了山区小城的市长夫人,在她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是三个儿子的母亲了。

于连进入市长家当教师的时候才十八岁,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龄,于连长得也英俊挺拔,但心性却极为高傲,对自己的出身比较敏感,容不得别人对他的轻贱。在当时的法国社会,家庭教师实际上和仆人是一个级别的,因此待遇也和佣人管家无差。比如,拿吃饭来说,主人和仆人是要分开两桌吃的,于连自然在仆人那一桌,这种事情在常人眼里再正常不过了,然而于连对此却无比抗拒,宁愿回老家做木匠也不愿和其他仆人同桌吃饭,后来经过很大努力才和仆人分桌。这种过度的高傲和自尊是于连极度自卑的体现,也使其必然想借助一切手段来进入上流社会。

雷纳尔夫人绝不是个只为于连英俊外表所吸引的肤浅女性,她是大家公认的大美人,她从未想过要凭借自己的仪态和美貌来卖弄风情。其实在她婚后,同城的一位年轻美男子瓦尔诺对其展开了狂热的追求,但雷纳尔夫人不为所动。当年轻挺拔的于连进入这位优雅女士的视线时,她对他的好感与其说是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感情,不如说是怜爱。于连家境贫寒,出身低微,平时省吃俭用,他的两个哥哥对他不好,曾经毫不留情地将其打昏在地,血流不止,这些都被雷纳尔夫人看在眼里。出于同情,她把自己丈夫不穿的内衣送给于连,这非但没有得到于连的感谢,反而惹得他无比愤怒,拒绝了她的好意,于连玻璃般的自尊心又被碰碎了。然而雷纳尔夫人没有因为于连的愤怒不敬而生气,反倒更加佩服他的骨气,后来竟不知不觉爱上了于连。

可悲的是直到这时候,她依然不知道她已经陷入了病态的爱情,书中写道:“她很富有,十六岁时嫁给一个仁慈的绅士,她出生以来,从来没有体验过,也未见过丝毫与爱情相似的感情。只有听她忏悔的善良的本堂神甫谢朗向她讲过爱情,是讲有关瓦尔诺先生追求她的事,而且他把爱情描绘成那么令人厌恶的图景,以至于爱情这个词在她的头脑中意味着最淫秽的行为。她偶尔也看几本小说,她在里面发现的爱情被她看成是一种例外的或完全超出自然的事情。由于这样无知,雷纳尔夫人生活得非常幸福,心里时刻装着于连,一点没有想过对自己作丝毫责备。”于连发现了雷纳尔夫人对他的爱,但他并不爱她。书中写道:“于连暗想,她蔑视过我,这是对她以牙还牙的好机会。天晓得她有多少情夫!她对我钟情的原因是我们见面容易。”受小小虚荣心的驱使,于连继续想道:“我尤其应该在这个女人身上取得成功,因为倘若有朝一日我发了迹,有人指责我当过卑贱的家庭教师,我就告诉他,是爱情把我推上这个位置的。”

尽管于连和雷纳尔夫人之间的爱情是病态的爱情,读者也很难否认这种畸形的爱情也能给人带来欢愉的感觉,就像毒品一样,给人带来的欲仙欲死的满足感是不言而喻的。只是毒品一样的爱情带来的快乐终究是短暂的,而痛苦却是长久的。儿子的一场大病让雷纳尔夫人意识到自己犯了通奸罪,紧接着又被别人揭发奸情,雷纳尔夫人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不再去见于连,此时于连也为了避嫌,逃入神学院躲了起来,但他很快就将雷纳尔夫人抛在了脑后。于连自己都不知道,在前面等着他的是第二段畸恋。在神学院学习一年之后,于连去了巴黎的侯爵府,给侯爵当私人秘书,在那里遇到了侯爵漂亮的女儿拉莫尔小姐。健康的爱情都是相似的,病态的爱情却各有各的不同。雷纳尔夫人和拉莫尔小姐都和同一个男人有感情纠葛,如果将这两段情感比作病的话,那么这两种病有着不同的病因和病症。雷纳尔夫人的病因是错把同情当爱情,无法自拔,拉莫尔小姐的病因则是征服欲过强,为了满足自己,不惜被卷入病态的爱情。endprint

拉莫尔小姐不但年轻貌美,而且衣着打扮皆具品味,因此不乏一大批追求者在她身边献殷勤。拉莫尔小姐厌倦了千篇一律、整天只知讨好她的贵族公子哥,身份低微、不卑不亢的于连反而让她眼前一亮,并激发了对这个颇有才华的青年人的征服欲。于是她施展各种手段吸引于连的注意力,当于连被她迷得神魂颠倒,上了她的床之后,却惨遭她的无情抛弃。得手之后的第二天,拉莫尔小姐对于连的态度便冷若冰霜,开始筹办自己与其他男人的婚礼了。因为对她来说一旦征服了他,也就立刻失去了兴趣。于连一开始并不喜欢拉莫尔小姐,然而在她的勾引下,于连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他渐渐感到自己的优秀和魅力超越了贵族公子。后来被拉莫尔小姐耍弄后,他感到有些自疑和绝望,幸亏这时候于连受到了一位情场高手的指点。于连假装冷漠拉莫尔小姐,去追求拉莫尔家族社交圈子里的一位寡妇,以引起拉莫尔小姐的嫉妒,这招果然奏效,拉莫尔小姐将自己怀有身孕的消息告诉了于连,并向其表白。所以在拉莫尔小姐和于连之间所发生的一切,与其说是一场爱情,不如说是一场征服和反征服的智力游戏。于连在临死之前要求拉莫尔小姐把孩子生下来后交给雷纳尔夫人抚养,也充分证明于连并不真正爱拉莫尔小姐。拉莫尔小姐的怀孕,完全是这个游戏的副产品。只是这个副产品进一步激发了拉莫尔小姐要主宰一切的雄心,她想凭借自己的力量让于连踏进上流社会。她的这个愿望自然遭到了当时主宰法国上流社会的“红道”和“黑道”势力的联合封杀。卑劣的神甫利用雷纳尔夫人忏悔得知了她与于连的奸情,然后胁迫雷纳尔夫人向拉莫尔小姐的父亲告发于连。神甫写了歪曲事实的诬告信,让雷纳尔夫人抄写后发了出去,并终于使拉莫尔小姐的父亲成功将于连和他的女儿拆开。因为诬告信把于连丑化成一个靠引诱女主人来挤入上流社会的卑鄙小人。

于连确实渴望挤入上流社会,也确实与两个上流社会的女主人产生了病态的爱情,但是他并不是为了挤入上流社会才与这两个女人发生爱情关系的,况且在与这两个女人的恋爱过程中,都是女主人主动向他发起的进攻,他也完全是靠了自己在学业上的特长才勉强接近了上流社会的边缘。所以当他看到雷纳尔夫人的这封诬告信后,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因此在冲动之下跑去枪击了雷纳尔夫人。于连与这两个女人的病态爱情本身就是对主宰上流社会的红道势力和黑道势力的巨大挑战,事实上于连在与这两个女人的恋爱过程中,也始终把这看成是向上流社会的一种反抗和挑战。正因如此,不管雷纳尔夫人怎样以受害人的身份为于连求情,也不管拉莫尔小姐怎样运用权力和金钱来解救于连,都无法改变于连被斩首处死的悲惨结局。

司汤达通过《红与黑》为读者提供了病态爱情的模板,主人公于连在这种畸恋中毁灭。然而,于连悲剧的根源却是当时那个同样病态的法国社会,可以说于连的悲惨结局是社会所致的必然结果。同时,怎样避免陷入病态的爱情,也是所有追求爱情和歌颂爱情的人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童海生.理想与现实冲突中的人性回归——再论于连的性格与品质[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8(4):126-128.

[2]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五分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冯少芬.《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特征及现代启示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2,(10):17.

[4]刘洪武.三重矛盾对立的人物性格——浅析《红与黑》中于连的人物塑造[J].时代文学,2011,(10):276,160.

[5]司汤达.红与黑[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8.

[6]徐肖楠.《红与黑》的多重象征[J].名作欣赏,2007,(17):116-120.

[7]叶一乾,等.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endprint

猜你喜欢

黑道红与黑
情人礼赞
误闯黑道
红与黑
黑道公主
黑道公主
黑道公主
黑道公主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
红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