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
2015-12-07李容
李容
摘要:当前“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当前经济的发展和各种思想的变动对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他们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如何对“90后”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选择何种路径,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正确选择“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希望能为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90后”;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教育;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4-0037-0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90后”大学生已经逐步走上大学舞台,成为当前大学校园的主力。“90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90后”大学生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决定作用。如何选择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对“90后”大学生进行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部分“90后”大学生价值观出现错误取向。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90后”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一方面能够激励“90后”大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促进自己成才,但同时也可能会对“90后”大学生产生某种负面作用。高等院校一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在现实工作中,部分高校却忽视了大学生尤其是“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致部分“90后”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淡化了社会主义理想和追求。
2.部分“90后”大学生对改革产生疑虑和忧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伴随着改革必然会出现一些与时代不符的现象,例如一些企业破产,职工下岗,贫富差距逐步拉大,无序性竞争现象的出现,等等。面对这些现象,部分高校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思考,甚至有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联系这些实际情况,导致部分“90后”大学生对一些社会问题产生了负面的思考,夸大了社会矛盾及其深层次原因,进而对社会主义改革产生了疑虑,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前景表示担忧。这种现象会使部分“90后”大学生消极进取的心理增长,不利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发展。
3.部分高校教师队伍与“90后”大学生要求不相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有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机械的灌输,采用“填鸭式”教学,不能将当前的道德规范和思想政治体系用灵活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更不会用互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此长期教学后的效果就是导致一些“90后”大学生对此产生不满甚至是排斥心理,进而诱发了“90后”大学生在生活和就业方面的多种问题和矛盾。
4.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问题。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尤其是“90后”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给“90后”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带来了很多便利,促进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同时网络又具有虚拟性的特点,使得一些不良信息在网上大肆传播,甚至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文化也出现在网络中,给“90后”大学生本来迷茫的生活带来了隐患,导致部分“90后”大学生被一些错误信息引导,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形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高校在网络教育创新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水平。
二、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引起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共鸣,而爱国主义教育正是引起共鸣的有效形式。通过让“90后”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中去,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奋努力,将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努力学习和将来的扎实工作;通过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培养“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感恩教育。“90后”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十分依恋自己的父母,并且具有更加丰富的情感世界。将感恩教育的第一课设计为对父母的感恩教育,能够有效调动“90后”大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进而通过对父母的感恩将感恩教育引申到对学校的感恩,对社会的感恩和对祖国的感恩,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感恩意识,树立“90后”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生存教育。当前“90后”大学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生存环境和竞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生存教育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90后”大学生要在当今社会生存,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和素质,生存教育的内容已经不同于以往,不仅要培养学生不怕失败的精神,还要培养学生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意志和意识。
4.生命教育。求生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能力,“90后”大学生同样会关注自己的生命,关注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生命教育易于被“90后”大学生接受,又能够很好的实施并且完善和发展。在生命教育的引申下,还要对学生进行关怀,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感觉到被尊重,并在自由的空间和环境下充分发展。
三、“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
当前“90后”大学生对于社会环境和历史发展缺乏深入了解和经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转型,高校如何选择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决定作用。endprint
1.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真正的教育必须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前提,必须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找到自己的根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不具有自为的存在状态,它是以人为起点,通过人教育人、人关怀人、人影响人的工作状态和通过培养的人来标示自己的存在。丧失了人,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根基。然而,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地位并没有完全凸现出来,直接的后果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索然无味。教育者应该让“人是目的”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并以人的方式来把握人、理解人、尊重人、教育人;应该把“90后”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和直接着力点,激发“90后”大学生的“活性”因子,体现出人的生命意识、生活意识和思想意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直接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道德修养,发挥主渠道作用。“两课”教学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真正承担起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所明确的对学生实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通过“两课”教学,向“90后”大学生讲授大学集体生活、大学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祖国的观念、人民的观念、社会主义的观念、集体的观念为中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让“90后”大学生了解并继承我国优良传统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
3.强化人文内容,坚持全面可持续发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培养“90后”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也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仅是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的教育,也应进行道德、法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性,在教育内容上应该更多地突出人文政治的意识,通过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实现“文化了”的政治,用“文化了”的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知识去化解政治概念和政治术语。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不再是干瘪的政治说教和空泛的大道理讲解,而是既有知识信息的传递,也有人文意境的营造;既有思想火花的碰撞,也有心与理的交流;既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也显示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协调性,同时也实现了教育对象的可持续发展性。
4.加强教育队伍建设,强化道德学习氛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90后”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引路人,直接决定着能否培养出具有较强政治素质的当代大学生,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具有坚强的政治理论基础,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方向,面对当前社会问题和社会热点,能够做到冷静分析,认真对待,分清是非,并且对学生能够做到表里如一,以身作则,坚持为学生传递正能量。同时,高校还要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机会,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和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志军.“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21-22.
[2]朱小理,胡松.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途径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3,(9):38-39.
[3]王志华.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研究和策略探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3):90-91.
[4]唐新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要加强人文关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90-92.
[5]高慧.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2):16-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