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本科生导师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12-07刘立恒林华曾鸿鹄游少鸿
刘立恒+林华+曾鸿鹄+游少鸿
摘要: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高等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必要性和本科生导师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的作用,介绍了桂林理工大学本科生导师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5-0031-02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2]。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重要的一环,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高等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结合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开展,发挥本科生导师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优势,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品格塑造不仅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3]。因此高校在注重提高青年的能力、知识水平的同时,更要注重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出具有高尚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优秀人才[4]。当代大学生多是“90后”,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优越的家庭环境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当代大学生更乐于尝试新鲜事物,更善于表达自我意识。随着中国逐步迈入信息社会,微博、微信等各类新媒体的兴起,大学生在感受到更多元的文化的同时比以往更容易受到各种社会现象及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正处于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一方面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另一方面由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不断涌现,大学生在理想与现实冲突中持续徘徊,在评判和选择价值观和人生观中陷入困境。因此,高校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德树人”的基础工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并切实践行,以此保障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本科生导师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的作用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管理中,通常设置班主任和专职辅导员等岗位,其中专职辅导员从事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大部分不擅长指导专业学习;班主任虽由专业教师选聘,具备指导学生专业学习的能力,但由于所管理学生数量基本在30人以上,指导起来往往力不从心。为改变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越来越少的状况,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施行本科生导师制,选聘专业教师作为本科生导师,一般每名导师每个年级指导4~6名学生,其工作内容定位为: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人际沟通能力和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予指导[5]。
(一)本科生导师能更有效地跟踪大学生思想动态
由于导师指导学生人数较少,导师与学生能够进行更充分和有效的交流,利于导师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等情况。相较于接触较少的辅导员与班主任,导师与学生的长期面对面接触,帮助学生解决其最关心的学业和就业等问题,使学生对导师产生信任感,愿意与导师探讨与分享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等问题,因此导师能更及时和有效地掌握大学生思想的动态。
(二)本科生导师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师资的有益补充
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受限于专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数量,思想政治类课程普遍采用200~300人的大班教学,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本科生导师在指导学生专业课程、科技创新和社会调查等活动的过程中,其渊博的学识、崇高的人格无不对学生人才的健康成长起到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对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思潮,主动认同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本科生导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的不足。
(三)本科生导师能使大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学习生涯中,课堂教学仍占有较大比重。相较于辅导员只承担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专职教师只承担大一、大二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本科生导师承担着大学生四年多门专业课的教学。无论何种专业的专业课程,其教学目的无不是传授学生专业技能为社会服务。因此,本科生导师在教学中可结合课程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门课堂的教学全过程,实现大学四年不断线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而加深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三、本科生导师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措施
为进一步发挥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能,努力形成全员合力育人的工作格局,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与工程学院2012年起正式启动本科生导师制以来,在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学习、研究方法,进行专业学习定位;参加国家、自治区、学校、学院的课外科技活动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积极探索发挥本科生导师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举措如下:
(一)建设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科生导师队伍
习近平同志指出:“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在本科生导师的选聘过程中,学院严格考核教师的师德师风,并采取教师、学生互选的形式,让本科生导师的选聘在阳光下进行。学院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将本科生导师师德建设与业务能力提升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层面要求融入教师个人发展的各个层面,着力打造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科生导师队伍。endprint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涯全过程
为保障本科生导师制的持续有效的开展,学院制定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办法》和《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从制度上明确了本科生导师从大一到大四的工作职责,如帮助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了解本专业的科学研究方法、发展动态、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定位、确立学习发展方向;指导大二、大三本科生积极参加国家、自治区、学校、学院的课外科技活动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大四本科生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此外还需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其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和政治素质的提升予以引导,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和择业观教育,帮助学生进行成才设计和职业规划,指导学生择业、求职和推荐就业等。为保证导师与学生有足够的沟通交流机会,学院还制定了《教师坐班(office hours)制》,明确每名导师每周保证1天的时间与所带本科生进行面对面指导。上述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导师在大学四年与学生进行充分有效的交流,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涯全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充分发挥网络和新媒体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应用。除面对面交流外,导师还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和手段,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导师通过建立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和微博主页,经常发布一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共同就某个社会现象探讨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心的目的。
四、结语
本科生导师制除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指导外,还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多年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尚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学院2014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
[3]吴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山东社会科学,2014(5):49-50.
[4]温凌云.发挥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实践,2014,(10):19-20.
[5]黄兆君.本科生导师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和有效性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7):176-1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