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汉语应用
2015-12-07韩晓鹏
韩晓鹏
摘 要:在当今将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于汉语的研究中,存在过于贴近英语的现象。虽然对汉语进行了描写,但对于汉语的真正特点,如音义互动律、隐性语法、断句的“任意”性等,却没有充分的描写。这样的应用及分析并没有凸显汉语的真正特色。笔者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范畴如元功能、层次等对汉语也同样适用,但其描写范畴如及物性、主位等在汉语的应用则应该小心谨慎。笔者对应用系统功a能语言学到汉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 汉语 理论范畴 描写范畴
中图分类号:H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c)-0202-02
系统功能语言学因其操作性强,结合实际的特点,近来广受欢迎。其被广泛应用于语篇分析,语言学习,翻译等领域。但如潘文国(2002:214)所说“汉语界用韩氏学说的给人一种‘隔一层的感觉,而英语界的又贴得太近,给人一种‘脱不开的感觉。”虽然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汉语结合的讨论极多,但这种结合往往并没有突显出汉语自身的特点;反而是立足汉语自身的研究,找出了很多汉语独有的特点和规律。该文尝试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汉语的特点结合讨论,试图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真正“本土化”进行一点尝试。
1 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
(1)语言包括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2)语言是一种可进行语义选择的网络,当有关系统的每个步骤一一实现后,便可产生结构。
(3)语言是有层次的,至少包括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
(4)各个层次之间存在着“体现”
(realization)的关系,即对“意义”的选择(语义层)体现于对“形式”(词汇语法层)的选择;对“形式”的选择又体现于对“实体”(音系层)的选择。因为语义层实际上是语言系统对语境,即行为层或社会符号层的体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语义层看做一个接面,连接词汇语法学和更高层面的符号学。(胡壮麟,2005)
体现的概念用来说明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和每一层次内不同范畴之间的关系。从另一意义上说,体现通过体现说明将系统网络中的语义特征与结构单位联系起来。根据语言多层次的思想,即语言至少包括三个层次,因而有两次(或更多)体现过程。(如图1所示)
2 汉语特点与规律
根据潘文国(1997),汉英相比,汉语语法是隐性、柔性的,英语语法是显性、刚性的。汉语是一种语义型语言,同时也是一种音足型语言;而英语则是一种形态型语言,也是一种形足型语言。英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形式来表达逻辑语义关系,而汉语最突出的特点则是音义互动律,音节和节奏在汉语组织中的作用有时甚至超出语义。以语序为例,汉语语序是靠逻辑律与音韵律调节(音义互动),而英语则是靠形态律与贴近律调节。
3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汉语的结合及其问题
3.1 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到汉语中
将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到汉语研究中的讨论有很多,我们在此只讨论一小部分。
首先从语言的三种元功能来看,作为语言功能的高度抽象概括,这三种功能是人类语言共有的,汉语自然包括在内。
我们再来看看概念功能中的经验功能。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经验功能主要是通过及物性系统和语态系统得到体现的。其中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即将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胡壮麟,2005)。人们可以通过及物性系统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下面我们以其中的物质过程为例,来看看这种过程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如英语中的My brother built all these houses,在这句话中,My brother是动作者,过程本身由built表示,all these houses则是动作的目标。(如图2)
再看一个汉语例子(如图3)。
再举一例,我们来看看语篇功能中的主位结构在汉语中的体现,如:
这部著作用“巴罗克”这个概念贯彻始终。
其中“这部著作”为主位,其余部分为述位。
3.2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当我们这样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到汉语中时,我们可以发现汉语很适合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来分析。因为汉语中也存在着及物性系统,主位系统等,并且在词汇语法层也有体现。
这样的分析没错,也有其用处,但问题是这样的分析凸显不出汉语的特色。真正地道的汉语的特点,真正的汉语味儿,在这样的分析中被掩盖了。相反,一些立足语汉语研究总结出的规律则很好地凸显了汉语的特点。如潘文国(2002)总结出汉语在“读”以上的章句层面,音義互动的主要表现是在语句的节奏和停顿(或统称为“节律”)上。其中包括断句的“任意”性,容纳不了长句以及语序的灵活性三个现象。
例如分析下面这段话:
当天晚上,濮存昕给我打来电话,对南方周末表示感谢,因为他发现编辑在处理稿件时,删掉了一些他情绪激动、过分强烈的语句,还把文章里他点名道姓直接批评他人处做了技术处理。
如果按照一般的方法来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进行分析,可以分析其及物性、语态、语气、情态、主位、信息、衔接等方面,也能得出汉语重意合等结论。但这样的分析却无法显示出汉语特有的组织规律,如音义结合中容纳不了长句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按照潘文国的解释,这一点是由于汉语句子如果太长,则呼吸受不了,因此要用节奏和停顿来调节呼吸。英语是由于每个“意群”后都有潜在的停顿,所以句子再长也不会引起呼吸阅读困难。
再比如下面这段话: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More importance must therefore be attached to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economic growth to ensure and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carry out social restructuring, expand public services, improve social management and promote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We must do our best to ensure that all our people enjoy their rights to education, employment, medical and old-age care, and housing, so as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这是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一段话。同样,这段话很典型的体现了音韵节奏在汉语组织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几个四字短语的运用。四字结构是汉语最稳定的形式,这里的四字短语保持了“2+2”的节拍,给人极强的稳定感和节奏感,凸显了汉语中在构词造句时节律上的重要性甚至超出语义。而这样的特点仅用现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体系的分析是很难显现的。
总的来说,现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与汉语的最大问题是汉语特点的丢失。
3.3 出现问题的原因
我们认为,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模式是以英语为中心建立的。英语是语法显性的语言,在形式的保证下对其分析可以从元功能一直进入到字音层。而汉语作为语法隐性的语言,其语言构成并不是仅仅通过形态、语义分析就能够了解的。在汉语构成中占及重要地位的音韵节奏,很难在现今的系统功能语法中找到自己的处所,这也导致了通过系统功能语法分析汉语似乎很有道理,但总感觉“隔一层”。
3.4 如何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将汉语的特有规律,尤其是音义互动律,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结合。那么如何结合呢?
根据韩礼德的理论,分析所用的范畴分为两种:理论的和描写的。理论范畴有如“元功能”“系统”“层面”“级”和“体现”等。描写的范畴有如“小句”“命题”“主语”“物质过程”和“主位”等。(周小康,2005:47)理论范畴是对所有语言都通用的,描写范畴在原则上是针对特定语言的。
结合汉语来看,我们看到理论范畴对汉语也是非常适用的。如汉语同样具有三种元功能,汉语也是一个系统,也可以分为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字音层。所以在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汉语实际结合时,这些理论范畴是我们需要认可和保留的。而描写范畴由于是在对特定的语言的描写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并不见得适合所有语言。这些描写范畴就是我们在结合汉语实际时需要慎重的,其到底是否适合描写汉语,是否突出了汉语的特点,是否有利于应用,在英语中的表现同在汉语中的表现有哪些异同,这就是我们在结合时需要特别慎重考虑的。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这种结合有两种途径:(1)从英语到汉语。(2)从汉语到英语。
从英语到汉语的结合,我们可以按照从理论范畴到描写范畴的步骤,把英语中的范畴一步步用汉语检验。如英语中的主语范畴实现语气的选择,我们需要首先问汉语“有没有一个语气系统?——即,有没有一个交换信息和货物与服务的系统,通过这个系统说话人能够进行争论”。(周小康,2005:51)汉语中是有的,那么再进一步提问,例如:是否有一个特定的名词性成分在小句中具有作用于语气系统的特殊的功能,等等。这样从理论范畴到描写范畴的一步步结合,我们就能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汉语进行描写。
而从汉语到英语的结合,则是首先确立汉语的规律,然后尝试找出其在系統功能语言学的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分别的作用是什么,是否与英语中的描写范畴相同,进而与理论范畴联系起来。汉语规律有描写汉语语序时的逻辑律与音韵律,描写汉语章句的节律等。以逻辑律中的“心理上的重轻律”为例,其含义是重要的先说,不重要的后说。这是语义上的概念。假设英语中的及物性、语气、主位等概念在汉语中有对应物,那么这种语义对语序的影响,是否在主位系统中有反映,有的话这种在主位系统中的反映又表现了汉语同英语的哪些不同。由于主位结构与语气、信息有密切关系,也要考虑重轻律在这些系统中的体现。再进一步就到了对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的体现。
现在研究者们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到汉语中,还是以英语到汉语的为主,而且往往把描写范畴也不加区分地应用到汉语中,导致对汉语的描写没有突出汉语的特点。我们需要更多地用汉语关照英语,对一些描写范畴改打破时就打破。例如节律在汉语章句组织中的作用对实现汉语的语篇功能极为重要,那么在汉语的语篇功能的实现中,是不是可以加入“节律”这一系统呢?这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4 结论
由于汉语语法的隐性和柔性,导致许多外国的语言学理论应用到汉语似乎都很合适,但这种合适并没有凸显汉语的自身特点,对我们的应用也帮助甚小。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言功能与语言形式通过语义层很好的连接了起来,是描写语言的利器,但将其应用到汉语时同样要注意到真正结合汉语的特点来描写,否则描写只是不痛不痒,如白开水一样,没有什么用处。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从汉语到英语,这样才能摆脱强势语言的束缚,对汉语的特点真正做出描写和解释。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3] 潘文国.字本位与汉语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周小康,李战子.韩礼德语言学文集[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5] 黄国文.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J].中国外语,2007(5):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