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室气体减排,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2015-12-07

生命与灾害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公共交通气候变化气候

温室气体减排,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这一般只在春天出现的场景却成为上海今年秋季的主打天气。气象专家分析,这可能是受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持续时间可能要一直延续到明年的春季,所以今年冬季很可能是“暖冬”。在这样的气候大背景下,出现气候异常的可能性也更大,上海冬季常年平均气温为6℃,今年有可能冲破7℃,雨水会比常年多一些,雾霾天出现的概率也可能会增加。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升高的一两度,为了控制与工业化时期相比的2℃全球升温,12月在巴黎召开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全世界包括政府、非盈利组织、相关企业及科学集团坐在一起谈判讨论,如何通过环境污染治理、新能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等达成协议,通过减排的方式,来控制全球的变暖趋势。

同全球一样,我国的气候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气候变暖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一定的威胁。在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新时期,要想继续向前迈进,必须逐渐形成一个不断完善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体系。在不久前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绿色发展已成为未来五年规划的主要战略之一。2011年,中国第一次在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碳排放强度降低的约束性目标;2014年《中美气候变化公告》中提出要在2030年左右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今年9月25日,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再次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明确提出短期目标: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将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中国承诺将推动低碳建筑和低碳交通,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50%,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车出行比例达到30%;中国将于2016年制定完成下一阶段载重汽车整车燃油效率标准,并于2019年实施;中国将继续支持并加快削减氢氟碳化物行动,包括到2020年有效控制三氯甲烷(HFC-23)排放……

政府层面的控制减排至关重要,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平常的生活中通过力所能及的行动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少开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尽量不用一次性塑料袋,购买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使用电子对账单,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等,这些小行动或许会给社会带来大影响。环境的改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保护好环境,我们的社会才能健康可循环地发展下去。

《生命与灾害》编辑部

猜你喜欢

公共交通气候变化气候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