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群众放心的扶贫模式

2015-12-07王明奎莫子君

中国老区建设 2015年10期
关键词:阆中市阆中贫困村

□王明奎 莫子君

(本文图片摄影/ 王明奎 莫子君)

盛夏时节,在四川省阆中市东兴镇东岳庙村,火辣辣的阳光穿过云层,洒在一片片农田上,栽满各类蔬菜、景观林木的田地被一条条新建的水泥沟渠分隔开来,田地里忙碌着除草的村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现在路通了,水通了,种地不再看天吃饭。这地是合作社的,农药、种苗、肥料我啥都不管,就挣种地打工的收入,每月1800元,每年要挣2万元以上。我家的5亩地全部入了合作社,每亩每年给500元租金,年底还要分红哩,现在我家每年的收入比前几年多了好几倍,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汗流浃背的村民冯元清向笔者介绍他的新生活。而两三年前,他年收入只有千余元。

东岳庙村贫困户在村蔬菜专合社打工。

数十个正在村里专合社打工的村民凑上前来,纷纷讲述着自己与冯元清相似的经历。

东岳庙村属金沙湖库区淹没区,过去留守村民都搞的是种粮、养猪的传统农业,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2014年初在阆中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交通局、农牧业局的帮扶下,以“支部+专合社+贫困户”的形式进行帮扶。

“现在看来,我们这条路走对了!”东岳庙村支书兼村康之源蔬菜专合社理事长冯元碧高兴地介绍说:“扶贫和移民工作局指导我们走‘支部+专合社+贫困户’的路子,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贫困农户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万元以上,村里也第一次有了20万元的积累,不再是‘空壳’村了。”

“支部+专合社+贫困户”模式在政府扶持下成效很大

东岳庙村地处东河岸边,金银台电站蓄水后,淹没了该村的大片农田,人均耕地不足0.4亩,如果继续走种粮、养猪的传统农业老路,国家的扶贫资金分光吃光,该村将越扶越贫。

阆中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在编制金银台、沙溪两大电站库区淹没区移民后扶整村推进规划的基础上,对东岳庙村实施“支部+专合社+农户”的方式进行精准扶贫。即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康之源蔬菜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准备把村里210户贫困户的500亩土地全部集中到村里,村里每亩土地每年付给农户500元租金,同时农户土地入股给专合社,年底分红,贫困农户到村里的专合社打工,根据劳动力强度和所掌握的技术水平每天付给每人50~100元的工资。

方案一公布,贫困村民们在会场立刻炸开了锅。

“土地淹了一大半,剩下的口粮田还要收到村里,我们今后吃啥喝啥?”

“是不是又要走人民公社时期一平二调、一大二公的老路哦?”

“哎哟,上头的政策又要变了啊!”

……

在会场上,阆中市扶贫移民局局长廖周垠苦口婆心地讲解扶贫政策,深入分析“支部+专合社+农户”运行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

尽管村民们还是心存疑虑,但忠厚的群众相信一个朴素的道理:党支部牵头的合作社可靠,不像有的老板租地赚钱后卷款而逃,村支部不会跑。

合作社民主选举村党支部书记兼任专合社理事长,并共同制定了专合社章程。东岳庙村的合作社开始起步。

在欠发达的老区,村支部引领合作社,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实力比大户和龙头企业弱。

而这正是政府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个重点。

东岳庙村成片种植的景观林木。

东岳庙村蔬菜专合社的大棚。

说干就干,市扶移局整合交通局资金投入数百万元为该村修通了10公里村道水泥路和沟渠,对500亩集中入股的土地进行了整理,增加了100亩耕地面积,机耕道也延伸到田间、农田用水自流灌溉、沟、池、渠、凼配套。

阆中市扶移局投资为该村建了100个蔬菜大棚,由市农牧局农艺师做蔬菜大棚的技术顾问,并培植了60亩景观苗木,引进了海枣、桂花、樱花、银杏、红叶石兰、香椿等珍稀名贵苗木种植。村里规定:凡村里的贫困户愿意租种大棚的,每个大棚每年给村交租金800元,到专合社打工,每天工资50至100元。

2014年初,100个蔬菜大棚建好后,全部被村里的42户贫困户租种。村专合社引种水果玉米100亩获得成功,亩产值2000元以上;水果玉米收获后又种植大头菜、冬菜等秋菜。到年底,每个大棚的年利润均在1万元以上。

今年春天,村专合社又种植了70亩地膜丝瓜,亩产值达到7000 元以上……

截止到今年7月底,东岳庙村专合社已实现了上百万元的蔬菜销售额。

阆中市委、市政府力推“支部+专合社+贫困户”模式

阆中地处川东北,不但是国定贫困县,还是金银台、沙溪、红岩子三大电站和升钟、石滩、解元三座大中型水库淹没区移民大市。

为了实现339个贫困村、20828户贫困户、7.29万人口脱贫,在2018年前摘掉国家贫困县的帽子,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阆中市将扶贫方式从“大水漫灌”改为“精准滴灌”,让贫困人口一个也不落下,以“组合拳”破解扶贫难题。

在近年来的扶贫攻坚战中,阆中创新了多元扶贫模式:西山乡岳林垭村创新“企业+专合社+贫困户”模式;鹤峰乡创新“家庭农场主+专合社+贫困户”模式;五马镇东滩坝村创新“专合社+超市+贫困户”模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阆中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广的还是东岳庙村的“支部+专合社+贫困户”模式。

2014年以来,阆中市从市级机关抽调优秀干部派驻339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其主要目的就是充实‘支部+专合社+贫困户’的内涵。

这些第一书记带着扶贫项目和市级各单位的帮扶资金进驻贫困村,其主要任务就是每个贫困村根据其不同特点,以支部组建一个专合社,为贫困村培植一个以上的骨干产业,变“输血”为“造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融通“造血”的“毛细血管”,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让扶贫措施精准发力。

阆中市委书记蒋建平说:“把扶贫项目、资金、物资投放给村党支部,让各村按照‘支部+专合社+贫困户’的模式去实施精准扶贫,上级组织才放心,人民群众才放心。从东岳庙村来看,这种模式也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猜你喜欢

阆中市阆中贫困村
阆中市:线上线下促就业 示范引领助创业
阆中市抓紧抓实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阆中市:加深交流 互助互学促提升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阆中蚕桑大户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阆中蚕业发展对策思考
阆中市:劳资专管员培训会召开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