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泛在化阅读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策略

2015-12-07刘冬云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3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馆资源

刘冬云

(常熟理工学院 江苏 常熟 215500)

论泛在化阅读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策略

刘冬云

(常熟理工学院 江苏 常熟 215500)

在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阅读出现泛在化趋势,高校图书馆如何面对读者正呈现出数字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阅读特点,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和提升服务读者能力,就成为当下高校图书馆迫在眉睫的任务和挑战。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政策建议。

高校图书馆;泛在化阅读资源建设策略

在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阅读趋势正呈现出泛在化趋势,即出现数字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传统图书阅读率正逐年下降,而网络阅读、数字阅读和移动阅读的兴起则势不可挡。正因为如此,有人预测:在未来10年内一部电子书装下一个图书馆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到2020年,90%的图书品种将同时采用数字和纸张方式发行;而到2030年,将有90%的图书采取网络版本,传统的纸质读物将只占10%。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播各种重要文献信息资源的主要阵地,如何及时做好准备迎接这一挑战,就成为我们图书馆学人迫切要思考的问题。

一、泛在化阅读对高校图书馆的挑战

1.冲击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工作整个体系是由收集整理和传递使用两大系统组成,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相互促进。但在传统服务中,高校图书馆大多数以“大而全,小而全”为理念,只注重现有馆藏,抱着固有的文献不放,而不去主动拓展资源范围,增强服务功能,忽视图书推广和情报服务等,在服务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而新形势要求高校图书馆要在更高水平上开展读者服务工作,从读者、学校和图书馆本身的长远利益着眼,主动宣传图书馆方法,引导和辅导读者使用图书馆,促使其善于利用图书馆,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2.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泛在化阅读环境下,读者获取信息行为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化特征:要求时效性更强,追求迅速获得有用信息,索取内容要求更加广泛全面等,在读者的这种要求提供信息快、准、全的高要求和高标准下,高校图书馆由于自身发展的滞后,导致在信息建设和资源组织上对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格式各异的信息资源处理上就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其他信息渠道的不断涌现,行业竞争不断升级,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地位正日益受到威胁。针对这种状况,高校图书馆应逐渐认识到原来的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要想在目前大资源、泛阅读的背景下能有立足之地,就必须有所改变,必须从原来的“面向资源”到“面向技术”实现“面向用户”的转变,把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和利用作为其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

3.提高馆员素质和素养迫在眉睫

高校图书馆的所有工作都是由馆员来完成的,馆员素质的高低是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效率的的核心因素。但在目前高校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却常常是资源建设和服务读者相脱节,重视资源建设而轻视读者服务。泛在化阅读环境下,图书馆面临着不提升内涵建设就面临淘汰的威胁,图书馆管理者应该对信息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统一考虑,软硬件一起抓,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必须统筹兼顾读者服务。只有在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保障的同时,提高馆员综合素质,图书馆才能真正做到为读者提供便捷的、及时地、顺畅的资源服务,也才能真正能够吸引读者使用和利用图书馆。

二、泛在化阅读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策略

1.顺应时代变化,转变服务理念,加强读者信息需求行为研究,做到有求必应

针对目前泛在化阅读已成必然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读者信息需求的共性和规律性研究,做好准备,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目前读者要求一般都表现为:信息的时效性强而且获取要及时;阅读的目的性强,主要为工作需要或学习需要;主观上阅读动力不足,需要图书馆员引导;阅读层次参差不齐,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不了解或完全掌握图书馆及各类信息资源和各项服务。这些状况既是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严峻挑战,但也为提升图书馆工作提供了契机。

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图书馆应真正从读者需求出发,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变化,探索读者新需求行为规律,及时改变服务策略,把“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1)加强读者心理和行为需求研究,开展个性化服务。根据个别读者直接提出的信息需求,进行分析和反思,找到源头,并由点带面,发现一类读者兴趣所在,并加以引导阅读;或通过跟踪不同类型的读者阅读行为和属性特征,发现其阅读特征,并主动出击,介绍推荐和提供与读者兴趣相关的信息资源,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2)将隐藏在后台的服务阵地进行前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做到读者在哪里,图书馆服务就在哪里,为读者提供随时随地,贴身贴心的服务。图书馆可安排馆员走访各个二级学院,融入到读者的科研和学习的一线,了解师生需求,把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加以分析处理,在最短时间内提供有效服务,和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3)紧跟时代,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改变服务方式,引导读者阅读。图书馆是高校信息资源的核心,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规划,运用新技术,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引导读者,建立主动推荐和服务机制。利用微信,移动图书馆等现代化工具,主动出击,扩大宣传,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图书馆信息,把读者吸引过来,既服务了读者,又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获得双赢。

2.面向读者,加强各类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整合

面向读者需求,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全面收集和充分揭示文献信息资源,而且要按照方便读者检索利用的原则来组织和揭示资源。第一,高校图书馆读者行为的显著特点是“求知”,这在学生读者群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就要求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内容范围的建设上要注重时效性、深度和广度的综合考虑。既要结合时代性、先瞻性,又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征,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把深度和广度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为其提供有效信息。第二,要正确处理好传统资源和数字化资源的比例关系,重点发展数字化信息资源。高校学生是时代的宠儿,在泛在化阅读下更是不甘落后,他们对平板、手机等的大量使用,对微信、微博等的广泛运用,都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学生的这一变化要求,高校图书馆就要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需要。第三,不断加强和完善对各类型资源的整合,建立统一的数字资源检索和利用平台,为读者提供能够跨库检索的“一站式”服务。目前各高校图书馆也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之中,纷纷到做法比较先进的学校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要结合学校自身专业特点,学生层次等具体情况,引进或创建符合本校师生的数字化资源。第四,注重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交互式界面设置,为读者制定符合本人特别需要的信息来源和服务功能等。并积极鼓励和倡导读者参与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建设中来,读者信息不断反馈与图书馆资源建设不断改进相结合,形成一种有读者参与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模式。

3.加强馆员继续教育培训,提升馆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练好内功,提高服务水平

图书馆工作是一项学术性、技术性和创造性都很强的工作。要从众多的书刊文献中采集、组织、整理、检索、传递情报信息,就需要馆员不断扩充相关知识。在泛在化阅读下,图书馆要为读者提供到位的服务,就必须自己拥有一支既精通图书馆基本业务,又精通计算机和网络,而且还能很好地与读者沟通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馆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掌握各方面技能,了解读者的专业、需求和心理,提高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读者准确、迅速、无误、有效地提供信息和服务。因此,图书馆要制订计划,提供条件,对每一位馆员都要进行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并促使培训工作常态化,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以采用在图书馆内部开展跟岗学习,跨部门学习,在馆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边工作边学习的良好氛围。

总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高校读者的阅读行为和方式在不断变化,高校图书馆应该一直坚持“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原则,把读者需求作为最高宗旨,不断探索和实践,用先进的理念引领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只有这样,高校图书馆才能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1]周彩云,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创新,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3);

[2]陈锦波,基于微信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推送研究,四川图书馆学报,2013(4);

[3]常明麒,泛信息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国科技信息,2005(1);

[4]边建芳,高校图书馆细节服务探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

刘冬云,女(1976.6-),汉族,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籍贯(江苏省睢宁县)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