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村情怀

2015-12-07戴雪梅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4期
关键词:营子巴里驻村

文/戴雪梅

北票市泉巨永乡巴里营子村是省妇联驻村工作队的对接帮扶村,我有幸作为驻村工作队的一员,和其他两名队员负责该村的扶贫工作。半年来,我们对村里的低保户、五保户和贫困户进行了一家一户的走访工作,也为村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一路走来,质朴的老妈妈、直爽的老村支书、泼辣能干的村妇女主任……所到之处,所接触的每一个人、听到的每一句话、走过的每一处院落,无不使我心生感慨、深受触动。工作之余,我将驻村日记摘录几个片段,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驻村生活。

沉重的反思

2014年8月15日 晴

顶着盛夏的骄阳,我们工作队一行三人骑着电动车又来到巴里营子村走访。

巴里营子村是一个有330户1152口人的贫困村,其中低保户30户、五保户5户、贫困户160户。村里自然资源匮乏,耕地面积4380亩,人均耕地3.8亩,坡地多而瘠薄。由于村子相对偏远,所以有些村路还是土路,交通十分不便。

因为对接时就已经到过村部,这一次我们没有停留,直接从离村部最近的一户低保户家庭开始走访。这是一幢看起来刚刚建起的房子,一切都是新的,家里只有两位老人和一个孩子。老汉姓张,66岁,是位当过6年兵的退伍军人,曾经立过二等功和三等功,却从来没对家人讲起过立功的原因。在老人的后背,我们看到了一个醒目的伤疤,那是脊椎折了手术留下的,就是因为这伤,他的家庭陷入贫困。老人没有劳动能力,全靠着小儿子供养,老伴身体还可以,帮儿子照看孩子,一家人守着12亩地生活。用老人家的话说:“我享受低保待遇,算是对家庭的唯一贡献了。”提起当年的军队生活,老人家的眼里闪着骄傲和自豪的神采,那一代人对军人称号的崇敬和信仰一下子感染了我们。只有他的老伴,断断续续地哭着,诉说着生活中的艰难和建房欠下的外债,耿直的老张不让老伴再说下去。闲聊中,我们读懂了老太太的眼泪、老爷子的坚强,也读懂了他们对眼下生活的无奈。

走出老人的家,我们又看望了几户低保家庭。贫困家庭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路走来,我的心情随着老乡们朴实的回答变得越来越沉重。

这次驻村,要用三年时间实现全村贫困户脱贫,但走访了这些贫困家庭后,我的心情实在无法平静,扶贫的任务是艰巨的,面对村里的困难和问题,面对贫困群众的需求和渴望,办实事、早脱贫显得那么的紧迫。村里的路如何修?村民的收入如何增加?村里到底应该上什么致富项目……这一连串的问题交织在脑海里,我开始思索今后所要面对的工作。

包容里的期待

2014年8月20日 晴

上午,我们来到乡里,与分管书记和乡妇联主席一起研究乡、村两级制定的《巴里营子村三年发展规划》,这个规划虽然内容不多,但从一个个项目需要的资金量也不难看出乡村两级干部对我们的期望。看来,我们的扶贫工作不仅是面对群众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帮助乡村协调和解决大量的缺额资金问题,这期待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早日脱贫,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

因为贫困人口多,多少天来,我们每天都重复着一样的工作——走访。虽然昨夜下了一场雨,进村的路不好走,但是下午,我们还是骑着电动车进村了。

要去的那个村民组路况不好,车子进不去,我们只好将电动车放在村部,徒步走访。走在前年修的小路上,一不小心就会沾一脚泥。看着我们小心的样子,村妇女主任说:“没办法,修路时钱不够,只能从用料上省,省来省去就是这个结果,这还算好的,我们有些地边的路,更难走,特别是秋收时。”看我不说话,她又接了一句:“没事,俺们习惯了,怎么着也能将苞米拉回家。”朴实的语言也代表了朴实的乡亲们的心声。他们懂得包容,但也有着小小的期盼:一条路,一条不再颠簸、不再泥泞的路,从他们的家到地头儿。

牵挂

2014年10月12日 晴

过了一个长长的十一假期,和家人朋友小聚的间隙,常常会想起远方的那个小村子。终于,在这个周日,我和驻村的同志出发了。

快到中午,我们到达驻地,简单地吃口饭,开始了对由我发起的“一帮一”助学活动中贫困学生的走访。这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女孩儿,两年前,我从学校得到她的资料,父母离异,跟着姥姥、姥爷生活,母亲在外打工。两年中,我们联系的资助人每学期会寄上1000元钱帮助她。和她的母亲通了电话后,我们来到了女孩的姥姥家。

一进门就看到一个女孩儿向我走来,有点害羞但又很阳光地笑着,叫着阿姨好。这就是我要见的孩子小祺。拉着小手,听着孩子上学期班级第五名的成绩,心里有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两年了,我发起的“一帮一”助学活动还是有成果的,这个小女孩的阳光自信让我更加坚定了坚持下去的决心。这两年,孩子的妈妈和村里的能人一起做石头加工的买卖,日子也有了起色,从5000元的二手车和40多只羊就可以看出致富的劲头儿,孩子妈妈说:“看着邻居都过得好,咱们也不能太差了,不就是吃苦吗?咱不怕,再说,也不能对不起资助我女儿的好心人呀。”

走访结束后,我们和村里的老书记、村妇女主任一起去看村里一段亟需修筑的路,沿着村里的主路,过了一个没有护栏的桥,再下一个坡,就到了路的起点。放眼望去,像极了电影里老陕北的样子,黄土坡、庄稼地、孤独的树,偶尔有放羊人赶着一群羊走过。

在颠簸中来到终点,我终于明白了老村支书心急的原因,这条路以前是县里要修的,在打好地基以后,资金不足,就放弃了,两边的边沟有的也挖好了。看着路边的坡地,我知道,如果下几场雨,这条路就又会变成最初的烂泥路,村民的出行也就又会成为闹心事儿了。看着老书记,我心里也有着担心:妇联毕竟是群团部门,财政的拨款是有严格规定的,有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呀,这条路看着不长,只有3.5公里,但真要动工,资金也不会太少,回去向领导汇报争取是一定的,但最终钱从何处来,路何时修,还是个未知数。想想这些,心里莫名地沉重起来。

小小的满足

2014年11月24日 晴

今天的天气难得的好。车上了高速,越来越迫切的心情随着窗外的冬景慢慢地平静下来,看看车里装着的带给村里的电脑、打印机、书籍和衣物,内心忽然有种小小的满足,东西不多,但这是妇联人的一片心意。想象巴里营子村所有家庭的档案信息将保存在这两台电脑里,像一个大家庭般,紧密而自然地和谐相处,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如今,我们工作队3位同志,已经真正为巴里营子村这个大家庭所接受,于是,我们的心也变得和1000多名村民一样,为干旱不下雨而发愁,为五保户不爱去敬老院而不理解,为复印个身份证也要坐30里地的车而心烦……当然,我们为村里的难事发愁的同时,也为村里一件接一件的好事而高兴,谁不希望自己生活的家乡好呢?这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呀。

这次回村,除了给村里“武装”基本的办公设备,还要参加市里的扶贫会议,要去市里有关部门协调村部的改建、文化广场的建设、修路资金的落实等问题,一桩桩、一件件,为了这个大家庭的明天。

老虎枕头

2014年12月24日 雪

午休时,电话铃声响起,是“一帮一”助学活动中成绩最好的女孩儿伊洋的妈妈打来的。她告诉我:冬天在家里没事儿干,做了两对老虎枕头,一对送给资助她女儿读书的那位好心人,另一对送给我这个热心的妇联人。

午后上班,那位资助伊洋的朋友给我发来两张老虎枕头的照片,那是两只红色的布老虎,身上有些斑点,短短的四肢,胖胖的身子,憨憨的表情,喜庆的色彩,着实让人喜欢。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跳进我的脑海,制作布老虎,这是北方农村妇女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我们为什么不能组织妇女们开展这项手工制品的设计制作?为什么不能借这个优势将它发展成村里的特色经济?兴奋之余,我开始着手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老虎的照片,希望在年前帮助手巧的孩子妈妈挣点办年货的钱。同时,我也联系省内的手工制品企业,了解布老虎的市场行情,联系国外的朋友,帮助考察这种产品的销售市场,寻找销售商家。

看着布老虎的照片,好像看到了村里人美好的明天。虽说未来是不可预知的,但我相信:没有人愿意贫困,只要肯努力,敢于与贫困抗争,贫困村就有希望。就在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75万元的修路资金已经划拨到县交通部门,开春就可以施工了。这既要感谢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也要归功于省妇联许波主席的亲自协调,老村支书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合上日记,许下一个心愿,愿我这一本小小的日记,从记载一家一户的艰难开始,最后也能记载下乡亲们最渴望的幸福生活和美好的愿景。但愿那美好的一天早日到来。

猜你喜欢

营子巴里驻村
内蒙古下田家营子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研究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从脱贫攻坚转向推进乡村振兴刘志杰在驻村帮扶点说了些啥?
鼓手刘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小飞侠(下)
小飞侠(中)
反目不成仇
资产经营模式:兴办实体项目增强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