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淑敏: 架起企业与职工间的桥梁

2015-12-07蔡景峰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4期
关键词:王姐书屋职工群众

文/蔡景峰

“咱们厂,职工有事找王姐,党员群众有事找王姐,中午休息还找王姐,为啥?因为王姐是咱们的贴心人!”这个常挂在营口大酱酿造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群众嘴上的“王姐”,就是“辽宁省劳动模范”“巾帼建功标兵”、连续11年荣获“营口市优秀工作者”称号的王淑敏。

在营口大酱酿造有限责任公司,王淑敏既是工会主席、党务工作专干,还是“职工书屋”的创建者和管理员。她几十年如一日,在3个岗位上用一颗为职工群众服务的真心,处处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党性和高尚情怀。

工会主席——架起企业与职工双向沟通的桥梁

1999年,企业由国企改制为民营企业,如何保证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平稳过渡成为企业头等大事。作为工会主席的王淑敏主动投身其中,围绕妥善安置职工、化解企业与职工矛盾等问题,牵头做方案、定制度,先后起草了公司考核制度、工资福利分配方案、安全生产等企业规章制度,有力地保证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顺利平稳过渡。2001年,王淑敏在营口市商业系统民营企业中,率先开展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建立了厂务公开办公室、民主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制订和健全了符合民营企业工会特点的6项规章制度,为众多转型后的民营企业开展工会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特别是她牵头组建的企业与职工双方协商代表团,通过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女工专项合同”,工资集体协商等方法,有效地化解了劳资双方的矛盾,在企业与职工之间架起了一座双向沟通的桥梁。在王淑敏带领下,企业工会不断助力公司的经营管理建设,不断开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新局面,2006年,公司不但获得了国家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还在省、市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党务工作专干——当好党员群众的知心人

熟悉王淑敏的人都知道,她的工作笔记中除了记录日常工作之外,还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每一位退休党员职工的生日,一到日子她就带着党员职工提着蛋糕、水果为他们庆祝生日。2010年春节前夕,当公司退休党员职工、市劳模李凤云接过高新区党工委送来的慰问金时,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原来,王淑敏在走访中了解到李凤云的丈夫去世多年,女儿又患有皮肤癌,全家仅靠李凤云每月700元退休金维持生活的窘境后,她一边向公司倡议为李凤云家捐款,一边将李凤云的家庭情况向市总工会及高新区党工委汇报,积极为她申请劳模特困补助,这才有了前面感人的那一幕。

王淑敏在做好关怀老党员工作的同时,对公司党建工作更是倾心注力。她创办了党员学习活动室,组织党员上好党课,积极主动找群众、党员谈心,鼓励他们积极上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了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她开设了厂区专栏,广泛宣传党的理论知识和企业党员的先进事迹,还经常组织党员群众参加公益活动和文体活动,使企业职工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增强了对党组织的认可,先后有20多名职工申请加入党组织。有的企业党务工作者找上门来“取经”,王淑敏总是深有感触地说:“咱们党务工作者是企业党组织的代言人,在职工心中代表的就是党组织形象,只要在感情上真心温暖、在服务中主动贴近,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把你当作亲人,就会对党组织信任、理解、支持!”

“职工书屋”管理员——打造丰富群众生活新阵地

2008年,公司搬迁到新厂区。为了给职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王淑敏与公司领导协商,想要建立一个“职工书屋”。公司领导非常支持,同意每季度划拨200元经费用于买书,并从食堂划出80平方米作为专用场所。

“职工书屋”虽然可以建了,可是要想建好、建得让职工满意却不是一件容易事。王淑敏一边向高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寻求支持帮助,一边动员公司的党员、劳模共同行动起来,把家里的图书拿到“职工书屋”共享。根据“职工书屋”图书数量少、种类不全的实际,王淑敏又自掏腰包购买了大量书籍、报纸,还购买了吊兰、水仙花等花卉,建起了一个10米长的绿色隔离带和书屋小茶座,让前来读书看报的职工能享受到温馨舒适的环境。自“职工书屋”建成的第一天起,每到中午,王淑敏就主动放弃午休时间,当起了“勤务兵”,为乐于读书看报的职工忙前跑后,为大家倒水、找书,鼓励职工了解时事政治、学习业务技能、参加技师职称考试。如今,在王淑敏的精心管理下,“职工书屋”已成为职工午休时间最爱去的场所,王淑敏也用贴心真诚的服务赢得了职工群众的高度认可。

猜你喜欢

王姐书屋职工群众
二二四团电商培训助力职工增收
一“病”解千愁
篽箖·上野书屋
高手过招
梦幻书屋
在推进工会改革中切实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王姐
浅议党员干部如何用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招而不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