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粤闽巡视纪略》看清初的龙门岛
2015-12-07沈孝琳
沈孝琳
(暨南大学中国史籍文化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32)
粤、闽地处海疆,杜臻奉命巡视,体现朝廷对海疆的关注。书中,海疆并非局限于沿海陆地,也涉及海洋岛屿,如涠洲、牙山、金门、龙门等。近年来,学术界将眼光放在海岛研究上,结合旅游、海防、考古等学科交叉进行,为研究海疆提供新视角。同时,海岛研究中,龙门岛研究成果并不显著,且对海疆时间分期考察不充分。本文以《粤闽巡视纪略》对龙门岛的记述为参考,探讨清初海岛观。
一、龙门的地理与社会环境
杜臻书中记有:“钦州之龙门,去州治五十里,原系界外海岛,小山交错,水迳周通,可以行舟,亦可藏舟,为全省西南门户要,”明确标明龙门的海岛身份。但何谓“龙门”?早在《交州记》有言“:龙门水深百寻,大龟登此化成龙,不得过,曝腮点头,血流此水,恒为如丹池,即为钦州龙门也,”解释中颇有神话色彩。又有康熙《广东通志》描述钦州时记道“:龙门江,在城南六十里,两山对峙,形胜若门,故曰龙门,门以外群山罗列海中,有七十二,西经涌沦周墩入于交趾,永安州乃钦州之要害地也”,依托龙门江,道出龙门之名,两山相拱,罗列海上,形若门而得名,足见龙门地理区位的海洋性特征。
清初,龙门常遭受海寇侵扰,有明确记载的为:
“顺治七年庚寅春正月,海贼邓耀踞龙门.....十一年甲午春二月,海贼邓耀作乱.....顺治十五年戊戌春正月初六日,龙门海寇邓耀拥众攻钦州,知州俞都、游击韩成功败贼之于江浒。总兵张伟、副将周勇奉旨出征海。按廉属自顺治四年以后,叛服不常,兵燹频仍,至康熙十三年虽获底定,然孑遗寥寥荆榛满日矣.....十七年秋九月二十八日海北道方国栋、总兵张伟督兵讨平龙门,追擒邓耀于广西千隆山寺械送诛之....十八年辛丑春正月,寇党邓耀、杨二、杨三复踞龙门。康熙元年壬寅,诏迁海界,内差科、介二大人,与平南王、李总督尚固山、杨提督、王将军、沈将军、栗总兵同勘迁界设立排栅。二年癸卯春正月,平藩尚督统督师征剿海,杨二、杨三宵遁....十年辛亥春正月,知府徐化民、总兵张伟招抚邓耀遗孽夏云高等一百一十九人,分别午祖泽清复叛.....秋八月,海杨彦迪、钦州游击刘士贞击走之.....十九年庚申,兵农安插....十六年秋七月朔,大水飓风作,海贼杨彦迪冼彪复踞龙门,肆行劫掠。十七年戊夏五月,海叶红旗率党分劫大石屯乡村,知府佟国督兵击之,斩红旗焚贼艘数十余党悉散·····二十年春三月,征剿龙门贼杨彦迪大败逊入海岛·····甲子二十三年春正月,裁廉州镇总兵衙门,钦差工部尚书杜臻、总督吴兴祚、巡抚李士桢、提督许祯至廉,抵钦州会勘龙门,设协镇衙门,控制边海”。
龙门从顺治七年至康熙十七年,遭寇扰达五次之多,更有“龙门者邓耀之巢,而海陵为赤心营总兵李尝荣所踞也”。海头目有邓耀、杨二、杨三、夏云高、叶红旗等人,彼此相互关联,反复侵扰龙门。
二、海寇与龙门的互动
为何海寇选择龙门为入侵据点呢?杜臻对此作出自己的解释:
“龙门江,源出合浦之龙门岭,五十里有仙人桥,溪中突起一石,俨若巨舟,长四丈半之,南岸数石相连,北岸石条横架于上。有巨人迹累累然,桥南两石人夹侍,稍东又一石桥,旁有石佛、石船,俗传仙人撑石船,引大廉小港,北通石康,至此闻鸡声乃止,一名石鸡桥,又五十里为大廉山,经钦州六十里两崖夹峙,形势若门,而水深百寻沦周墩,而达交,龙门之前有鸡笼岭,又有巨石,淡水出焉,名淡大鱼登此,即化成龙,不得过者,曝腮点额血流入水,恒如丹池,流经水湾,门外群山错列海中,所谓七十二迳也,自钦州鸿飞亭十五里至佛子墩出海口,又十里至黄陂门,又十里过亚公山,至龙门岛中央平旷可立营寨,为泊船操兵之地,周围七十二小山鳞次环绕,每两山中一沙迳水浅可通人行,潮涌则舟入,之故有七十二迳之名。”
杜臻以龙门江为线索,介绍龙门周围区位,从中剥离出以下几点:
其一,优越的地理区位。
廉州府,据康熙十二年《廉州府志》卷六《经武志》载“:往西出海六十里为龙门,系属岛屿海道东通高雷琼西接交趾,内有港汊共七十二,先年海邓耀等叛据旋经擒灭,此地最为险要,往西陆路一百九十里地名防城,与交趾陆地接壤正居龙门脑后,为钦州最大关口,由防城而进有三都四岗皆崇山峻岭,狼瑶集处,向为藏贼之薮。”龙门出海六十里,属于海岛,东通高、雷、琼三洲,接与交趾,内有港口七十二。西为防城,仅距一百九十里,处龙门正后方,为钦州最大关口。狼瑶汇集,向来为藏匿贼寇之处;再者,对外交通便捷“:龙门为钦州南鄙咽喉,凡在广东西面,占城暹逻诸岛入内必由龙门经过,则不止为一州隘口,实全广西路要区也。龙门地枕交夷为东省西路咽喉,距钦州城水程六十里,顺风扬帆忽可到,重峰叠嶂错落大海中盗贼易踞为窟穴”。
其二,具备资源供给的条件。
其三,气候条件的辅助。
海寇侵扰时间以春正月为主。据康熙《合浦县志》卷一《图经志》记:康熙十六年“秋七月初一日飓风大作大水动崩,西门桥杨二乘水势劫掠乡村百姓”,廉州府夏秋多发飓风,海趁乱劫掠。多数情况是在“惟廉潮一月长至十四日而消十五日,长至二十八日而消,其间消长止十四日也,二月则退,在前正月二十九日至十一日而消。”海潮正月消长时间久,适宜海寇从海岸线进扰。考察海寇侵扰的密集时间有利于沿海防御工作的开展。
其四,与朝廷的海岛政策相关。
清初延续明代的海洋政策,从海洋抽身,海洋活动转而向民间发展。杜臻提到龙门原属界外,便因与“禁海”、“迁界”。迁海本是暂时之举,迁徙包括海岛在内的百姓,使海寇自绝于海上。出发点为维护海防安全,保护百姓生命,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对海岛的控制权,使得龙门成为海寇的避乱之所。
另外,杜臻也对龙门的海洋文化予以关注,如对石佛、石船、石鸡桥等地名称的考据。龙门地区的海洋文化独具特色的。其景色为钦江八景之一——“龙还珠”,载于康熙《钦州志》:
“龙江一曲绕营隈,水满堤罗径径开。
七十二径分复合,八千万里去还来。
川鲸暂借珠廉洞,海唇频嘘白玉台。
谷口桃源如有路,渔郎误入几时回。”
龙门为西南门户,光绪朝地方志给于具体解释:从占城暹逻诸岛入内陆要经由此地,又从杜臻其诗《龙门》“:右臂当全粤,龙门实上游,潮运连交趾,涨岛大观浮(大观港在廉钦之间),残孽前车,苞桑未雨谋,波平仍选将,载固金瓯(先是总制吴有添兵之请)”,赞誉龙门的海洋景色,丰富龙门的海岛文化。
在龙门与海的互动中,朝廷并未坐以待毙,相应的海岛军事防卫渐渐得以完善。
三、龙门协的设立
海疆军事防卫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主动的抵御,一是积极的防御。面对龙门海寇侵扰,抵御成果也尤为明显。有明一代,涠洲卫祝国泰,在“万历三十六年正月二十六日,夷船二百余复钦州至龙门,泰领兵船动之杀贼百计,贼势披靡。明日益重,来围士卒以众寡不敌为言,泰厉声曰,龙门乃钦之咽喉万一有失不重误钦人乎,宁死无退,与孔榕并力迎敌从辰至未力战不休会潮浅船胶遂遇害剖腹焚尸闻者伤焉,涠洲张游击立庙祀之”。经过惨烈战争,海岛得以保住,百姓对祝国泰、孔榕立庙祭祀,形成海洋民间信仰的一部分,是海疆管理从政治向文化领域延伸的典型范例。
杜臻对海防的认识也体现于龙门协。
“于龙门增设水师副将一员,都司一员。其钦州营游击一员应裁去,其下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一千十三名,裁归龙门。乾体营游击一员,应裁去,其下酌裁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九百八十七名,归并龙门,共足二千之数,以立龙门营。防城界连粤西交趾从龙门营拨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四员,兵四百名驻守。即于其中分千总一员,兵一百二十名,防守王光、十万山、如昔峒等处。钦州设城守,从龙门营拨都司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四百名驻札。即于其中分千总一员,兵一百二十名,防守乌雷、海牙港等处。乾体营官兵裁归龙门外,尚余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兵三百七十九名,仍留本营。即于其中拨把总一员,兵一百二十名,防守冠头岭、大观港等处,再从龙门营拨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兵二百名驻札永安所,防守白龙城、珠场寨等处,自防城以下四路官兵俱令龙门副将专官仍听亷州······于本省遇缺补用,其添设龙门副将一员,都司一员,达濠击一员,听部诏例推补可也。”
龙门水师配合防守钦州、乾体,建置为设副将一员、都司一员,兵力调拨钦州和乾体,首先从钦州调拨守备一员,千总二员,兵一千十三名;其次从乾体调拨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九百八十七名,凑足两千人,成立龙门营。兵力部署,则为防城驻防兵四百名,细化为防守王光、十万山、如昔峒等处的兵力为一百二十名;钦州则是驻防兵力四百名;龙门实存兵力三百七十九名把守附近海疆。其中,冠头岭、大观港等处兵力一百二十名;白龙城、珠场寨等地则是二百名;将龙门的防御范围延展,与乾体营、钦州遥相呼应。
清初的海岛观,以龙门岛为例,沿着确立海岛地理坐标,海对龙门的侵扰,设置龙门协加以反击的脉络,以实现对海岛军事体系的完善和补充,也得以强化海岛的军事管理。
[1](清)杜臻:《粤闽巡视纪略》卷一,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七十二年[1983],孔氏岳雪楼影钞。
[2](晋)刘欣期:《交州记》卷二《汉中志》,北京:中华书局,1937年,第14页。
[3](清)金光祖:(康熙)《广东通志》卷三《山川下》,康熙三十六年刻本,第190页。
[4](清)徐成栋修,(康熙)《廉州府志》,卷一《舆图志·历年纪》,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第319-323页。
[5](清)释今释编,张云格续编:《平南王元功垂范》,卷下,年谱丛刊第68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254页。
[6](清)杜臻:《粤闽巡视纪略》卷一,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七十二年[1983],孔氏岳雪楼影钞。
[7](清)徐化成:(康熙)《廉州府志》,卷六《经武志》,《上海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第二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第126-1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