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明清时期宣纸发展

2015-12-07韩爱香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3期
关键词:制纸皮纸青檀

韩爱香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文物管理局 安徽 宣城 242000)

浅论明清时期宣纸发展

韩爱香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文物管理局 安徽 宣城 242000)

明清时期可以作为宣纸发展的分水岭,在概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通过翻查古代文献和学者的讨论,结合制纸工艺发展特点,发现真正与现代意义最为接近地宣纸出现较晚,宣纸的产地一直在泾县地区。

皮纸;宣纸;泾县纸;青檀皮

前言

宣纸是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按比例配沙田稻草,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一种皮纸。宣纸制作工序主要有加工青檀皮料、加工沙田稻草料、混料、打匀、捞纸、榨纸、晒纸、检纸、剪纸入库。宣纸具有洁白柔韧、润墨吸附、不易蛀蚀等特点,为书法、绘画、印刷的最佳载体。宣纸按用料不同分为棉料、净皮和特种净皮;按加工程度分生宣、熟宣、笺纸。纵观宣纸生产历史,经历了由全青檀皮到掺和部分稻草的过程,关键在于原料比例。

宣纸作为国之瑰宝,以其优良品质特性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备受世人推崇。有关宣纸起源于何时、何地,说法众多,本文尝试结合宣纸工艺特点和文献记载对现代意义“宣纸”进行探讨。

一、宣纸工艺特点

宣纸作为江南地区的一种皮纸,其制纸工艺经长期发展在明清时期趋于成熟和规范。原料选用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工序,历时一年完成。纸的生产多分布在山区,因为来自野生植物纤维。然而这些木本韧皮纤维中含果胶、木素及其他有害杂质大于麻布,且韧皮部外面还包着一层青皮,需尽可能除尽。为制备纸料,在皮料处理中需经沤制脱果胶,漂洗除可溶性杂质,还需蒸煮等数十道工序,需用大量纯净的水。可以发现,制宣纸工艺复杂、时间长、对环境要求高、工艺发展是渐进式提高,直至今日这些工序才相对稳定。

二、明清之前宣纸制作

造纸术经蔡伦改进,拓展纸的品种和用途。到隋唐造纸所用的皮料猛增至与麻料相当的水平,皮纸的数量增多,改变从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期间麻纸的垄断地位。唐代可以造皮纸植物有桑科、瑞香科、樟科、锦葵科、防己科和豆科。这一时期皮纸增多,比麻纸绵软,纤维细长而发亮光,又能抄成薄纸,表面平滑、洁白,更适合用于书绘。王明发现唐代宣州生产的纸已用作贡纸。[1]

宋元时期,采用野生植物纤维造纸技术成为了主流。长江中下游逐渐成为全国造纸业的中心区域,明清则以皮纸和竹纸为主,其中明代泾县所产连四纸最佳。[2]究其原因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优越的地理和资源条件,自造纸在此区域出现之后,就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同时,在历代史志均发现来自皖南贡纸的记载。梳理文献发现宣纸技术肇始于唐代宣州皮纸,继承澄心堂纸、新安纸、宣德纸的技术,经工匠们的努力探索,终在明清制出优质的泾(县)纸。明清时期,江西、安徽和浙江是全国造皮纸技术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泾纸工艺突破进步期。

三、明清时期宣纸制作

清代文人蒋士铨咏泾县白鹿纸道:“司马赠我泾上白,肌理腻滑藏骨筋。平浦江沵展晴雪,澄心、宣德堪为伦。”他认为泾县纸可与澄心堂纸和宣德纸媲美。后来,因江西西山贡纸(又称宣德纸,供内务府用)质量下降,变得粗糙,而泾县纸吸收宣德纸的优秀技艺。还有“泾县连四……余装轴及卷册、碑帖,皆纯用连四”[3]的说法,说明此时经纸洁白柔韧、平滑受墨,为清内府及官府上等用纸[4]。

分析发现经纸原料最初用纯青檀皮,但那时纸的品质不在全国一流之列,后因仿宣德纸的成功,导致纸的产量猛增,造成砍伐青檀树无节制,青檀皮出现短缺,随在原料中配以适量沙田稻草制纸。经过摸索发现配入的稻草比例不宜超过30%,不会影响纸的质量,受到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肯定。泾纸制作的配比逐渐固定下来,制纸工序与今日相似,可以认为泾(县)纸是宣纸的前身。

潘吉星指出明代江西以楮皮造“宣德纸”及清代皖南泾县以青檀皮造“泾县纸”为一时之甲,超过“澄心堂纸”和“金栗纸”,体现了手工纸的高水平。[5]与制皮纸工艺进步相一致,关于皮纸制造工艺的详细记载在明清时期的文献中开始出现。[6]说明泾纸受到当时社会认可。

四、有关宣纸制作的讨论

宣德纸为楮皮纸,宣纸是青檀皮纸。宣纸名称需仔细考量,乾隆时期有人将西山所产宣德纸称为宣纸,如宣德炉称为宣炉,这是历史上的一种误读。还有一种是“泾县所进仿宣纸,以供内廷诸臣所用”[7],可知明代泾纸不及宣德纸,仿宣纸等同仿宣德纸,不可简称宣纸,因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纸,不可混淆。

学者对宣德纸已作了深入研究,知道宣德纸产于江西,为官局监造内府御用,其制造过程复杂,质量上乘,专供皇家使用。宣德纸随明朝灭亡没落了,而制泾纸的工匠们吸取和传承制宣德纸的精华,提高泾纸质量。大概在清初期泾纸品质显著提高之后,人们对泾纸的称呼逐渐向宣纸过渡。

有关泾纸在何时改称为宣纸的,这大概发生在清末至民国初年这一时期,迄今约百年时间。此处所指宣纸是狭义概念上的宣纸,限定在泾县生产,造纸工艺及所用原料与现代几乎无差别的情况下统称。

制泾纸的工艺在陆容的《菽园杂记》和陆万垓的《江西省大志》中作了透彻的记述,其原料配比见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泾纸与其他地方不同之处是用青檀皮代替楮皮,这大概与当地山区盛产的青檀有关。

五、结语

泾纸为何会胜出,这大概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其他地方造的纸走下坡路,如江西西山的贡纸品质下降。二是泾纸工匠吸取其他地方造纸中精工细作的优点为己所用,如江西的宣德纸、徽州的新安纸等。还有就是泾纸生产未曾间断过,且保持着较高的水平,终在赶超中独占鳌头。

经过初步的梳理发现,泾纸在唐代至明清的技术传承中一直保持较高的制纸水平,受宣德纸的影响最终成型在明末清初,清末民国初年使用“宣纸”一词与今日最为接近,其产地一直在泾县地区范围内。

[1]王明:《隋唐时代的造纸》,《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第115-126页

[2]文震亨:《丈物志》卷七,丛书集成本第1508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0页

[3]周嘉胄:《装潢志》,丛书集成本第1563册,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9页

[4]吉星:《中国造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第361页

[5]潘吉星:《中国造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第320页

[6]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7页

[7]沈初:《西清笔记》卷二,载《笔记小说大观》第24册,第236页

猜你喜欢

制纸皮纸青檀
拓印之美
屏风的历史沿革及纸质屏风的复原工艺研究
日本制纸提高玻璃纸售价
沧桑之美 熊梅生
美之天然皮纸制作技艺
理文计划携手日本北越制纸在越南投资30亿美元新建造纸项目
二月,青檀如一张宣纸开始舒展
青檀种群结构及分布的统计分析初探
三菱制纸合并王子NEPIA生产生活用纸
太阳纸业与日本制纸Crecia股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