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馆藏童谣”复活
——试论建阳汉族童谣的传承与发展
2015-12-07文‖杨滨
文‖杨 滨
让“馆藏童谣”复活
——试论建阳汉族童谣的传承与发展
文‖杨 滨
建阳汉族童谣(以下简称童谣)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建阳县分卷》出版问世后就渐渐“销声”了。笔者怀着爱乡的一腔热情,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并发现可能发生在童谣传承方面的“灾难”。为拯救民间音乐文化,笔者撰文,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能够唤起社会各界对于童谣传承与发展的重视。
馆藏童谣;破冰解冻;复活
建阳是福建省北部一座历史古城,早在东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就建城,只不过在各个时期名称有所不同,如:西汉时期的大潭或潭阳、东汉时期的建平县、晋武帝时期的建阳县、唐朝的嘉禾县等。一个历经千年的城市,在文化艺术领域里所具有的财富是不会逊色的。从历史上出现的名人、古迹来看,这里先后出现了魏晋南北朝的音乐家蔡元定、宋代儒家理学继承人朱熹等,还有南宋建窑的黑釉瓷盏和雕版印刷等,这些都为这座古老的城市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建阳当地政府的文化工作者在响应国家第七个五年计划的重点艺术科研项目中,先后编撰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建阳县分卷》、《中国谚语集成福建卷·建阳县分卷》和《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建阳县分卷》。这些当地文化财富的挖掘,无疑证明了千年古城蕴藏着丰硕的民间文化瑰宝。
面对这些“宝”,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二次研究是否有价值呢?回答是肯定的。在课题研究期间,笔者先后对建阳城区及农村几所中心小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的对象中,城区约70%、农村约80%的儿童对于童谣的认知度为0,即不会读(唱)童谣;小学的校本教材中,童谣所占的份额约7%。童谣不在儿童嘴边,也不在教材里。课题研究到此,笔者陷入一个无底的“洞穴”——那采自民间的童谣都去哪儿了?就这个问题,笔者走进建阳市图书馆,在同课题组成员的帮助下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后,提出以下两点思考。
本文参考文献《大潭书》及《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建阳县分卷》
一、“馆藏童谣”
“馆藏童谣”一词,来自国内某知名学者关于现代音乐作品的一个新称谓——“馆藏作品”(1)。那么看看童谣,难不成被“挖掘”出来后,也因“票房”问题直接将它变为“馆藏童谣”?显然,这种来自民间人们嘴边的、一直以口头传播的原生态作品是无需完全地“藏”
在图书馆的。因为它自诞生之日起,就“活生生”地伴随着人们存在着,被代代以口相传,“活”在人们的嘴边,而且不断地演变,体现出其在民间、在人们嘴边流传的生命力之顽强。然而,从笔者的问卷调查数据中发现,20年前整理成册的童谣已经是“馆藏童谣”了。原本应该流传在儿童嘴边的童谣,已经没了“声”,只留下“静静地躺在”图书馆里书本里的“影”。既然是现实存在的,我们不妨来看看“馆藏童谣”的利与弊。
童谣属于民间歌谣。它是劳动人民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或感受以通俗易懂的口吻提炼出来,并以口头的方式传播、积累下来的一种语言类民间歌谣。其生存与发展的特点有:1.来自民间,流传于民间;2.以念、唱为主要方式的口头传承为主,文本传承较少;3.传播对象多为儿童;4.传播范围广;5.传承具有一定的变化。依据上述特点,可以断定“馆藏童谣”的优点在于弥补了童谣在“文本传承”方面的不足,但在童谣的传承和发展来看,“馆藏童谣”的弊端带来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在笔者对课题所作的问卷调查中,儿童几乎不会念(唱)童谣。加之在当今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大于精神方面,由此造成人们忽略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甚至是遗忘!因此,如何让“馆藏童谣”走出图书馆、重新回到民间、回到儿童的嘴边,便成了每一位文化工作者必须要去思考的问题!
谱例1:“ni nou ni nou”
谱例2:“鸡牯仔”
二、“馆藏童谣”的“复活”——建阳童谣的传承与发展
在科幻电影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剧情:一个被冰封已久的人或物种,被现代科学家发现后,随即进入如何破冰解冻,让这人或物种复活,甚至“永生”。看看“馆藏童谣”,似乎也有一点科幻的色彩。那么,我们就学习一下电影里的解救步骤来解救我们家乡的童谣。
(一)“破冰解冻”——“馆藏童谣”的成因分析
20年前,建阳文化工作者们为“抢救”民间歌谣,响应国家号召,群策群力将全县百余首童谣采集、整理并印刷成册。这份成果对于当时艰苦的条件来看,已经是来之不易。在当时来看,大家都认为大功告成了。于是,在童谣印刷成册之后,将这一“抢救”民间歌谣的科研项目画上句号,并把这册含有童谣的歌谣集藏于图书馆。让我们想想这任务是否可以就此终结呢?根据童谣的传承与发展特点,显然是这个任务并未终结,而童谣采集、整理、印刷成册工作只是“抢救”民间歌谣这个科研项目的开始。那是什么原因出现这种状态呢?笔者通过调查认为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1.缺乏专业指导。整个活动的领导层没有音乐(学)专业人员参与,导致工作的开展缺乏专业性和前瞻性,以致认为工作在童谣采集、整理、印刷成册后就结束了。2.县里音乐文化工作者科研工作能力有限。通过现存的文本资料来看,显然县里的文化工作者科研工作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对语言类的童谣的采集没有留下音频资料,这是工作的
极大失误!此外,在《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建阳县分卷》中的结语中出现“没有可唱的童谣”,但笔者在考查了 “ni nou ni nou”(谱例1)、“鸡牯仔”(谱例2)等童谣后发现它们中大多是有音调存在的,在反复地聆听和诵读后,可以通过乐谱将可唱的童谣记录下来。因此,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工作者专业水平不高造成的。3.顶层设计不专业。顶层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专业的顶层设计会给后续工作带来事倍功半的消极影响:经费预算不到位、设备欠缺、人员配备不齐等都因顶层设计而起。那么在之后的具体工作中就会出现工作效率一般,甚至效果不佳。
(二)“复活”——建阳童谣的传承
一种语言类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前赴后继地坚持“说”下去。在录音技术出现之前,人们对于歌谣的传承就是通过最为原始且好用的办法——口头传播或辅以文字记录。例如中世纪早期欧洲宗教音乐——圣咏,在当时记谱法还未真正形成的条件下,除了用文字记录歌词外,歌曲的旋律都要依靠人的听力和记忆来记录与传播。这些圣咏在几百年间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承的。因此,童谣的传承也不例外,也是通过漫长的岁月,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然而,在我们这个时代却嘎然无声,民间听不到童谣了!这不符合它的发展规律!面对这一严峻的现象,我们该如何让尘封20年的童谣死灰复燃呢?笔者认为要解决目前这一被动的局面,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馆藏童谣”的“复活”工作。
1.呼吁地方政府重视、加强顶层设计的专业指导。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建阳童谣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分子,因此,笔者呼吁地方政府应当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立场来关注童谣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要从政策到人员经费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聘请专家与学者参与到保护与传承童谣的工作中,让这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从一开始的顶层设计就具有专业的指导,使今后开展的工作少走弯路,让工作具有专业性、有效性、可持续性。
2.提高音乐文化工作者科研水平,以科学的态度开展“复活”工程。
根据之前的经验,笔者建议提高当地音乐文化工作者、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用“送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他们的实战能力,尤其是在童谣音调的采录方面要给予强化。同时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开展“复活”工程。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课题研究的步骤开展工作,通过开题论证、阶段成果交流与验收、结题成果展、课题发展延续性的研讨、成果应用等一系列程序来完成,做到严谨、严格。
3.科研经费、装备到位。
20世纪90年代的采录工作基本是“口传”加“笔记”的工作模式,由于当时经费及采录设备的不足,造成工作效率低,甚至造成研究人员认为建阳“没有可唱的童谣”的观点。为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预算方面要尽可能准确,将科研装备(如录音笔)考虑周全,在政府相关部门重视的前提下配齐、配足。
4.重新整理,优化童谣。
童谣的传承是经过数代人口传心授、代代优化而保存至今。当代人对于童谣也应该是在坚持传统的传承方式基础上,不断优化童谣,使童谣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因此,重新整理童谣,要利用专业技术、借助现代技术设备进行,尤其是对具有音调性的童谣更应该引起重视,以弥补过去工作的不足。另外,对童谣中的精华与糟粕要进行分辨,扬长避短,力求优化,使其与时俱进,利于当代人的传承。
5.多层面(县文化局、乡镇文化站等)、多维度(新闻媒体、网络、平面广告)、多形式(群文活动、学校活动、工会活动等)的宣传与教育。
根据笔者前期的调研结果来看,除了小学生对童谣陌生以外,还发现这个阶段年龄的孩子对于民族文化的关注度也欠佳,仅约44%的孩子表示喜欢童谣,这个数字应当引起重视!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当他们对于民族文化表现出漠视的态度,我们应该要重视,而且要立刻采取有效的举措。因此,宣传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6.纳入全市幼儿园、中小学乡土(校本、园本)教材。
除了宣传和教育以外,再一个有效的举措就是选编一部分优秀的、有代表性的童谣成册,尤其是将具有音调性的优秀童谣及新编童谣汇成歌集,下发到学校、企事业单位,作为学校的补充教材或企事业单位职工业余文化学习的内容。这样一来,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让当地的百姓“恶补”一下民族文化大餐,同时对于童谣的“复活”工作还得有条不紊地按照步骤扎实开展。
结语:“永生”——建阳童谣的发展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建阳童谣作为非物质遗产要永生,必须要依靠人尤其是建阳人对其保护与优化,使其能在当下物质经济利益竞争的社会环境下生存并发展;必须要依靠一代又一代的建阳人坚持信念,将其代代相传、代代更新,才能使其“永生”。
笔者经过两年多的田野调查,立下志愿为家乡的音乐文化事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希望相关人士,尤其是其中的建阳人能给予关注、呼吁,甚至是帮助或参与到保护建阳音乐文化的事业中来。
注释:
(1)馆藏作品,即大量的现代派音乐作品以书面的形式“问世”(出版)之后,因演出商担心音乐会票房太低或较少的听众关注而没有被演出的机会,直接被图书馆收藏了。笔者认为该词带有一定的贬义性。
[1]刘建.大潭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J60
A
教育厅社科A类课题:“福建省建阳市汉族原生态童谣田野调查”,项目编号:JA12418S。
杨滨,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