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两优6号机插百亩示范片高产配套技术
2015-12-06朱莲英
朱莲英
(福建省建宁县溪口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354500)
扬两优6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广占63-4S与扬稻6号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在建宁县溪口镇的枫源、渠村、高山、艾阳等村作中稻试种,综合性状表现好。为了充分展示该品种高产优质特性,2014年在枫源村的木坑建立机插百亩 (实际面积为33.8 hm2)高产示范片,2年的试种、示范结果均表现出生长繁茂、群体整齐、茎秆粗壮、后期转色好、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米质优等优良特性,适合在溪口镇的低海拔山垄田和高海拔阳面田作中稻推广机插秧种植。
1 产量表现
2013年分别对枫源村、渠村村、杉溪村、艾阳村等试种田进行实割测产 (表1);2014年对枫源村木坑百亩示范片,分好中差三类田种植,并对每种类型田随机抽取3个点实割测产 (表2),好中差3种类型田折合每667 m2产量分别为:589.2 kg、554.5 kg和532.2 kg,3种类型田加权平均产量为566.6 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7.3%。
表1 2013年扬两优6号试种点实割测产每667 m2产量(单位:kg)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适中
扬两优6号在溪口镇作中稻种植,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适宜秧龄手插秧在30 d以内、机插秧15~20 d,成熟期在9月中下旬,从低海拔的枫源村到高海拔的艾阳村全生育期一般在139~145 d,与当地种植的汕优63熟期相当。
2.2 综合性状表现好
扬两优6号生长繁茂、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株叶形态好。2013年和2014年对几个重要经济性状考种结果:平均每667 m2有效穗数16万穗、株高120 cm、穗长25.5 cm、每穗总粒数170粒、结实率79%、千粒重28 g。
表2 2014年扬两优6号百亩示范片各类型田实割测产验收产量
2.3 抗病性较强
据建宁县植保植检站组织的现场调查:扬两优6号在溪口镇2年种植中纹枯病发生轻,穗颈瘟未发现,综合抗病性超过其他组合。
2.4 适应性广
从2013年、2014年的种植表现分析,海拔350~580 m的区域内种植均表现高产稳产,对于溪口镇范围内的乌泥田、泥沙田、黄泥田,或是熟化度较高的部分灰泥田、灰沙田等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增产效果明显。
3 机插示范片高产配套技术
3.1 严格种子消毒,掌握催芽标准
目前提倡用强氯精浸种:种子用清水浸种12 h后用85%强氯精300~500倍液浸种12 h,捞出洗净后即可催芽。催芽期间要协调好水、温、气之间的关系,手插秧“根长一粒谷,芽长半粒谷”即可播种;而对于机插秧采取人工软盘育秧的,当芽谷根长达谷粒长度的1/3,芽长达谷粒长度的1/5~1/4时即可播种。用强氯精浸种可减少细菌性病害、稻瘟病、恶苗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等病害的初侵染源。此外,可供选用的浸种药剂还有咪鲜胺(使百克)、三环唑等。
3.2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溪口镇位于建宁县北郊,东南丘陵起伏,西北群山耸翠,属丘陵地带,境内地势地貌和海拔差异大,“倒春寒”“五月寒”“秋寒”等常给农业生产带来不良影响,年平均气温17.1℃。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扬两优6号品种特性,2014年在木坑示范片种植的扬两优6号,安排在5月3日播种,8月20日齐穗,避过高温又不受秋寒影响。因此,适期播种对高产稳产有重要作用。采用塑料软盘湿润育秧必须把握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一是秧苗1叶1心期喷施多效唑 (做法可参照手插秧),培育多蘖矮壮苗。二是推广防虫网育秧技术。为了减少秧苗带病带菌率,2014年建宁县首次在溪口镇枫源村木坑的水稻育秧棚上使用防虫网,实践证明,完全可以阻止危害水稻的灰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和褐飞虱等害虫的入侵,确保水稻秧苗的安全,不使用杀虫剂,不仅可解决农药残留问题,提升水稻秧苗素质,减少秧田施用农药对水体的污染,同时还节省了成本。三是防止烂种烂秧。认真做好秧田肥水和薄膜育秧管理,减轻低温阴雨和“倒春寒”天气对春播的不利影响。在摆盘播种前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甲霜·恶霉灵 (广枯灵)水剂800倍液均匀喷洒于畦面,可减轻秧苗绵腐病、立枯病、细菌性病害和苗瘟的发生,防止烂种烂秧。四是做好秧田鼠害防控,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灭鼠最佳时期,可采用0.5%溴敌隆杀鼠剂5 g溶于50 mL温水中再加入新鲜稻谷或大米250~300 g反复搅拌至药液吸干即可使用。放置在老鼠经常出入的地方,5 m放1堆,每堆放10~20 g,可有效保护春播秧田。
3.3 科学规划好示范片
扬两优6号是大穗型高产组合,分蘖力较强、茎秆粗壮、养分需求量大、耐肥性好,应选择土壤肥沃的中上等田块种植,有利于发挥其高产稳产的优势。由于溪口镇所处地理位置独特,兰溪和开山溪穿境而过,并在两岸形成渠村、溪枫、杨林、枫源、枧头、高圳、桐源、马源等地势平坦的小盆地,土层肥厚、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历经40年的发展,兰溪和开山溪两岸已成为建宁县春秋两季连作制种稻作模式的集中区,而溪口镇中稻示范推广只能往山垄田和高海拔稻作区发展,因此2014年选择在枫源村木坑 (属山垄黄泥田,海拔326 m)建立百亩高产示范片。
3.4 平整田地,合理密植
水稻机插秧是带土的小苗,秧龄15~20 d,苗高控制在15~18 cm。因此,要求大田田面平整,且田面四周落差不超过3 cm,大田整平后灌水10 cm,示范片所在地属黄泥田,灌水后需沉淀2~3 d,机插前8~12 h放干田水。为做好这项技术示范,2014年5月27日在枫源村木坑召开由县乡农技站负责人、农机站负责人、部分村级农技员、水稻种植大户、制种大户40余人参加的机插秧现场会。针对全县中稻生产多集中于山垄、坑垄,且田与田之间多呈阶梯分布的实际情况,示范片插秧全面展示了较适合小田块作业的小型插秧机,插植规格为20 cm×30 cm,实行宽行窄株,每667 m2插足基本苗7万~8万苗,确保后期有效穗数在16万穗左右。实践证明,机械插秧既省工、省时,又减轻劳动强度,同时还可降低生产成本。
3.5 科学肥水管理
推行测土配方施肥,以木坑点测土数据:pH值5.1(酸性)、有机质含量36 g/kg(丰富)、碱解氮含量 146 mg/kg(中等)、有效磷含量 23.1 mg/kg(中等)、速效钾含量77 mg/kg(缺乏)为参照,结合该品种对养分的需求特性,制定每667 m2目标产量500~600 kg的施肥方案:基肥施尿素10.5~11.0 kg、钙镁磷肥 16 kg和氯化钾7.5~8.0 kg,分蘖肥施尿素7.5~8.0 kg、钙镁磷肥16 kg和氯化钾7.5 kg,穗肥施尿素5.5~6.0 kg,壮粒肥施尿素2.5~3.0 kg。既有效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遵循“寸水护苗、浅水促蘖、湿润壮籽”的原则,加强田间水管。
3.6 创新示范片管理模式
在溪口镇枫源村木坑33.7 hm2连片水稻高产示范片,成功引进“建宁县勤建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承包管理。实施以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技术、统一施肥、统一病虫防治为主要内容的“五统一”专业化服务,确保示范片良种覆盖、主推技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耕种收机械化等“五个百分百”,为全县探索出集约化种植、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发展粮食生产的新路子。
3.7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3.7.1推行化学除草 机插秧大田需沉淀3~4 d,如不及时撒施丁草胺封闭除草,杂草萌发,秧苗机插后杂草会快速生长,此时如果采取与人工手插田相同的化学除草方法除草效果不理想,难以达到控制田间草害的目的。因此,生产中对于黏土田、冷烂锈田等实行机插的必须进行2次化学除草,第1次是整地时撒施丁草胺封闭除草,第2次是栽插后10 d喷施除草剂;其他类型田块只需在机插后8~10 d结合追肥施用除草剂。因耕作区域不同杂草种类变化比较大,必须选用针对性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3.7.2全程机械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建宁县植保植检站发布的水稻病虫情况,及时开展田间防治指标调查,抓住防治适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有针对性地施药防治病虫害。主要以三虫两病的防治工作为重点。示范片全程引入植保无人机开展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经2年示范应用,表明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施药具有以下优点:工效高,每小时可施药4 hm2;防效好,植保无人机在低空喷洒,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雾流对水稻叶面层 (穗层)的穿透性,防治效果好,同时可提高农药利用率30%以上;安全性,机手采取的是远距离遥控无人机进行喷药,确保了农药喷洒人员的安全。植保无人机的引进和应用给建宁县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注入新的活力,为建宁县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