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对先秦饮食的整合
2015-12-06李伟
李 伟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基础部 江苏 南京 211100)
周代礼制的建立不仅影响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层面,而且对饮食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从饮食禁忌、饮食方式及饮食理念三个层面完成了对先秦饮食构建与整合。
一、“礼”对饮食禁忌的整合
原始社会,人类对食物的要求仅仅是果腹而已,并无禁忌。所谓“未由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到了先秦时期,人们对饮食逐渐重视起来,尤其是“礼”的整合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饮食禁忌。
首先,形态禁忌。主要是人们通过动物形态变化来判断动物是否可以食用。据《周礼·内饔》记载“:牛夜鸣则庮;羊泠毛而毳,膻;犬赤股而躁,臊;鸟 色而沙鸣,郁。狸、豕盲视而交睫,腥;乌黑脊而般臂,蝼。”显然,人们观察到动物在声音、毛发、肤色等形态上出现异常时,正是患有疾病的表现,如果对这些肉类进行烹调,不仅气味难闻,而且还会严重损害食用者的健康。
再次,感官禁忌。某些食物在感官上给人造成不好印象,也应避免食用。如《礼记·少仪》提到,“君子不食圂腴”,郑玄注:“《周礼》‘圂’作‘豢’,谓犬豕之属食米谷者也。”孔颖达疏:“圂,猪犬也;腴,猪犬肠也。”为什么君子不吃这类食物呢?因为猪狗的肠子无论是从视觉、嗅觉还是名称总会引起不太愉悦的联想,尤其对于有地位有德行的君子而言,食用这类食品显然有失身份。
总之,通过“礼”的整合,形成了一套饮食禁忌,尽管有些带有迷信的成份,但大多数禁忌都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也使得先秦饮食摆脱过去的野蛮,开始走向文明。
二、“礼”对饮食方式的整合
先秦时期“礼”对饮食方式的整合,主要表现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饮食搭配、制定了相对规范的饮食工艺以及相对完备的饮食礼仪。
(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饮食搭配。
先秦时期的饮食搭配主要包括荤素搭配、酱料搭配、主食与肉食搭配。
荤素搭配。水里所产的菜必配陆地动物的肉酱,陆地所产的蔬菜必配水中的物产。以祭祀饮食为例,《礼记·郊特牲》记载:“恒豆之菹,水草之和气;其醢,陆产之物也。加豆,陆产也;其醢,水物也”。这段话是说,腌菜都是水中得到和美之气而生长的菜蔬;而与其相配的肉酱,都是陆地上出产的兽肉。加设的豆,腌菜都是陆地的物产,与其相配的肉酱,都是水中的物产。
酱料搭配。烹调食物需要特点的酱料作为搭配。《礼记·内则》云:“濡鱼,卵酱实蓼;濡鳖,醢酱实蓼。腶修,蚳醢,脯羹,兔醢,糜肤,鱼醢,鱼脍,芥酱。”煮鱼要配鱼子酱,鱼肚里填上蓼菜。煮甲鱼需要肉酱,吃干肉条要配蚁子酱,吃熟的麋肉要蘸鱼酱,吃肉羹要配兔肉酱,吃鱼肉丝要配以芥子酱等等。
主食与肉食搭配。根据《礼记·内则》记载,饭食在周代有八种,即稻、黍、稷、粱、白黍、黄粱、稰、穛。在与肉食的搭配上,讲究“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菰”。此种搭配,还成就了先秦美食“八珍”里的“淳熬”,“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
(二)制定了相对规范的饮食工艺
先秦时期,在“礼”的规范下,形成了一套较为标准的饮食工艺,包括烹调器具、加工技术、烹调方法等。
烹调器具,礼食通用。当时用于煮食物的炊具主要的是釜、鼎、鬲等。据文献记载,釜主要用于煮谷物或蔬菜,如《诗经·采苹》载:“云于以湘,维錡及釜。”鼎则用于煮肉,除了作为炊器,鼎还作为盛器,贵族们也用铜鼎来盛放肉类和其它珍贵食品。此外,鼎在周代,不仅是一种炊器,而已成为一种礼器,是各级贵族的专用,被视为权力的象征。
加工技术,日臻成熟。食物的加工技术越发细致,对不同食材的加工,都有特定的技术名称。如《礼记·内则》载:“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栗曰撰之,桃曰胆之,柤、梨曰攒之。”另外,不同的食材,加工方法也有不同,以肉食为例,“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麋鹿为菹,野豕为轩,皆聂而不切。麕为辟鸡,兔为宛脾,皆聂而切之。”
烹调方法,形式多样。早期人类茹毛饮血,无所谓烹调方法,随着时代发展,烹调食物的方式在不断进步,逐渐发展出了烹煮、烧烤、蒸、煎等烹调方式。先秦时期烹调方法则更加丰富,所谓“以炮以燔,以亨以炙”,针对不同食材,采取相应的烹调方法,如《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三)形成了相对完备的饮食礼仪
先秦时期,饮食在“礼”的规范下,形成了一套完备的饮食礼仪,包括宴会礼仪、餐桌礼仪等。
首先,宴会礼仪。先秦的宴会礼仪主要是“燕礼”,根据《礼记·燕义》记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迎宾。体现在主人对宾客的迎接,所谓“宾入中庭,君降一等而揖之,礼之也”。第二,定席。确立主人和宾客的席位,“君立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大夫皆少进,定位也。君席阼阶之上,居主位也;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当然,席位的安排主要依据来宾身份。“席,小卿次上卿,大夫次小卿,士、庶子以次就位于下”。第三,行酒。“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主,臣莫敢与君亢礼也”。
其次,餐桌礼仪。饮食摆放有固定要求。如《礼记·曲礼》载“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此外,陪同有身份的君子吃饭,需注意“先饭而后已。毋放饭,毋流歠。小饭而亟之。数焦,毋为口容”。在席上还需注意“毋抟饭,毋放饭,毋留歠,毋咤食,毋齧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獲,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因为这些都是无礼表现,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以上规矩虽多,但体现出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正如姚伟钧先生所言,“这些繁琐礼节的宗旨,是培养人们‘尊让契让’的精神,它要求不同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得遵照礼的规定去从事饮食活动,以保证上下有礼,从而达到贵贱不相逾的生活方式”。
三、“礼”对饮食理念的整合
先秦时期,“礼”对饮食理念进行了整合,包括“敬”的理念、“和”的理念、“合”的理念、“称”的理念。
(一)“敬”的理念。是指饮食中要体现敬意
《孝经》云:“礼,敬而已矣。”“礼”的最初形式是先民用饮食的方式向神灵或祖先致以敬意,《礼记·礼运》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正如杨宽先生所说:“把鬼神看作活人一样,给以饮食,在给以饮食时,讲究尊敬的方式,这就产生了祭礼。”先秦时期,人们依然通过精心准备的饮食,传达敬意。如祭祀宗庙,从食物的称谓上可见一斑。《礼记·曲礼》载,“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豚曰腯肥,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犬曰羹献,雉曰疏趾,兔曰明视”。
(二)“和”的理念。是指要善于调和滋味
《国语·郑语》云:“以和五味以调口”,意思是说,调和酸甜苦辣咸五种滋味满足人们口味。《礼记·内则》亦载,“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这种调味理念也为后世所重视。该理念还体现在治国方面,强调国家要要尊重不同的风俗。如“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这种理念在先秦时期实属可贵。
(三)“合”的理念
是指饮食要与时节、产地、阴阳相符合。
第一,合于时。饮食要合于时令。《礼记·礼运》强调,“饮食必时”,因为凡是动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期,在特定的时节,它们的品质才能达到最佳。如“春宜羔豚膳膏芗,夏宜腒鱐膳膏臊;秋宜犊麛膳膏腥,冬宜鲜羽膳膏羶”。不当时令的食物,不仅口感不佳,而且还会有损人们健康。因此,《礼记·王制》规定,“五谷不时,果实未孰,不粥于市”,“禽兽龟鳖不中杀,不粥于市”。
第二,合于地。饮食与产地必须相合,否则就是不知礼。《礼记·礼器》云:“居山以龟鳖为礼,居泽以鹿豕为礼,君子谓之不知礼。”此外,食物品质的好坏与产地关系密切,以鱼为例,《诗经·陈风·衡门》提到,“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显然作者对当时人们热衷食用黄河的鲂鱼、鲤鱼颇有微词,但是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人们对黄河鲤鱼品质的高度认可。
第三,合于阴阳。饮食要符合阴阳。如《礼记·郊特牲》提到,“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再如《礼记·月令》提到天子于孟春之月“食麦与羊”、孟夏之月“食菽与鸡”孟秋之月“食麻与犬”、孟冬之月“食黍与彘”。如果天子不遵照规定,则阴阳混淆,天灾人祸不断,“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谷无实;行夏令,则国多火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可见,饮食合于阴阳也关乎国家安危。
(四)“称”的理念
即饮食要与身份相称。如《仪礼·公食大夫礼》载,招待来聘上大夫的标准是“八豆、八簋、六铏、九俎”,外加雉、兔、鹑、鴽四味,招待下大夫是“六豆、六簋、四铏、七俎”。对此,有学者从政治角度出发,指出这是等级制度的体现,如王学泰先生说:“周代是等级森严的宗法社会,按照周礼,各等级的人食有常式,不许僭越;统治阶级内部亦如此。”但是从举办宴会的角度看,这种制度的确立却有着积极意义,主办方可以根据来宾的身份订立相应的宴会标准,这也为后世宴会标准设立开创了先河。
四、结语
周代的“礼”对先秦饮食进行了整合,丰富了先秦饮食的内涵:
第一,饮食禁忌。包括形态禁忌、部位禁忌、感官禁忌。
第二,饮食方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饮食搭配、制定了相对规范的饮食工艺以及相对完备的饮食礼仪。
第三,饮食理念。形成了“敬”的理念、“和”的理念、“合”的理念、“称”的理念。
总之,这种整合使先秦时期的饮食从日常需要转变为一种文化,并且深深影响了后世中国的饮食发展。
[1]林乃燊.中国古代饮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陈苏华.中国饮食文化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3]姚伟钧.中国饮食礼俗与文化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5]赵锡元,杨建华.论先秦的饮食与传统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1989(4)
[6]杨钊.中国先秦时期的生活饮食[J].史学月刊,1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