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抗日义勇军第21路军活动纪略

2015-12-06宋东泽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20期
关键词:路军宝林义勇军

文/宋东泽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抗日义勇军第21路军活动纪略

文/宋东泽

浑河之流, 有先烈的事迹流淌; 沈南之巅, 有英雄的旗帜高扬。

素有沈阳南部桥头堡之称的苏家屯区,地处沈阳与辽阳、沈阳与抚顺、沈阳与本溪交会处,是沈阳抗日武装斗争的重要根据地。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抗日义勇军第21路军,高举抗战大旗,谱写了三打沈阳城、播撒革命星火的壮举,极大地提振了民族士气,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激励了沦陷区人民抗战到底的信心和勇气,在辽沈大地上谱写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壮丽篇章。

锻造雄师劲旅

由于天然的地理优势,加之连年军阀混战,在九一八事变前,沈南地区已经聚集了一些民间武装力量。如:苏家屯境内驻李英守村,报号“燕子”的沈宝林部;驻蛇山子村,报号“平日”的肇宝昌部;驻后黄花甸村,报号“徐海耍”的徐黑虎部;驻武镇营村,报号“保胜”的曾殿忱部;驻陈相屯村,报号“崔小狗子”的崔洪武部;驻五里街村的穆永山部;驻蛤蟆塘一带的林子升部。此外,还有李巨川、刘海泉、魏武洲、李德良、杜永新等部。

“一寸山河一寸血,四万万同胞千万兵。”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华儿女不分老幼,不分阶层,不分男女,共同发出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怒吼。九一八事变后,这些绿林好汉凭借朴素的爱国情怀,招兵买马,举起抗日大旗,形成了20余支民众抗日武装,共计3000余人,活动在沈阳、辽阳和本溪之间,给日本侵略者以极大的威胁。

但是,这些抗日武装的成员多是出身贫苦的农民和破产的工人,也有地方乡团和旧军人,其中也不乏一些兵痞、土匪等,可谓是鱼龙混杂。他们虽有抗日救国的愿望和行动,却各霸一方,甚至火并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将他们团结起来,在抗日的旗帜下统一行动,形成打击敌人的联合力量,成为中国共产党一项紧迫的任务。

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在北平的东北青年学生及各界人士发起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救国会成员中,有苏家屯籍的张一文、灯塔籍的李兆麟和杨受天。他们向党组织汇报了辽阳、沈阳地区抗日武装斗争的情况,并积极建议党派人到那里建立抗日根据地。从1932 年2月至9月,中共河北省委、中共北平市委、奉天特委,先后派共产党员冯基平、夏尚志、侯薪、孙已泰、王一青等人到沈辽边界地区,以抗日救国会的名义深入到各民众抗日武装队伍中,把各自为战的小股武装帮伙组织起来,开展抗日救国斗争。

经过深入研究,党决定派出曾在东北军任职的爱国军人赵殿良,以游学身份为掩护,代表救国会联络沈宝林、林子升、吴殿祥、徐黑虎(虎臣)、崔洪武(志义)、魏武洲、黄品山等民众抗日武装团队首领11人。他们经过商议,在苏家屯地区的今大沟乡庙儿沟的玉皇庙内集会,正式组建了辽宁抗日义勇军第21路军,赵殿良任司令,白广恩任参谋长。下设4个支队:第一支队司令吴殿祥;第二支队司令沈宝林;第三支队司令林子升;第四支队司令徐黑虎。

一部抗战史,就是一部凝心铸魂的团结史。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绿林好汉,共同团结在抗日的旗帜下,发出了最朴素的盟誓:“为国报仇!卖国求荣者,必死于炸弹之下;卖友丧良心者,天神共诛之。”“为国报仇”——这4个字重如千斤,字字透着撼人心魄的力量,无论何时都放射着民族气节的光芒!

三攻沈阳城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义勇军第21路军同以李兆麟为首的抗日义勇军第24路军等联合攻打沈阳城,在沈阳抗战史上书写了具有重大影响的光辉一页。1932年8月,刚刚整编集训完毕的抗日义勇军第21路军马不停蹄,开往抗日的最前线。

经多方联络,精心部署,抗日义勇军第21路军作了充分准备,并得到“救国会”和“后援会”的支持。“后援会”的军事委员长王兰田专程来沈阳与赵殿良、李兆麟等共同研究攻城计划,并于8月25日在浑河南岸浑河堡村的三义庙内召开了有各路义勇军首领参加的军事会议,决定由赵殿良和王兰田任指挥,24路军李兆麟任攻城预备队指挥,定于27日夜以鸣枪为号围攻沈阳城。由于27日天降大雨,浑河水位猛涨,渡河困难,各路队伍尚未到齐,临时改为第二天夜里行动。

28日夜11时,义勇军队伍从南、东、北三面同时进攻沈阳城。沈宝林、吴殿祥、崔洪武等部先从东南面攻入大东航空处,在守卫机场的伪靖安军军官王仲一策应下,点燃了飞机库,顿时,火光冲天,枪声大作,日伪军在突然袭击下,丢盔弃甲,仓皇逃窜。义勇军乘胜攻打兵工厂,破坏无线电台,攻击北大营敌军营地,并向大东门方向猛攻。

南路由21路军司令赵殿良亲自指挥。林子升、徐黑虎等部,从大南门勒石胡同进攻,很快占领了药王庙至城门一带。这时,大批日伪军警及商团武装,在坦克和大炮的配合下倾巢而出,义勇军在城外与之展开激战。伪警务厅长齐恩铭乘汽车出城督战,遭义勇军迎头痛击,汽车被炸毁,司机毙命,齐恩铭侥幸逃命。激烈的巷战持续了3个小时。因部分攻城的义勇军团队没有准时到达预定地点,加之弹药供给不足,义勇军于拂晓前撤出战斗。是役,击毙日伪军警数十人,烧毁敌机7架,飞机零件若干箱,缴步枪70余支、机枪4挺。伪靖安军军官王仲一率30多人起义,加入抗日义勇军。

8月29日晨,王兰田致函赵殿良,相约再次攻城。赵殿良命令沈宝林、吴殿祥、魏武洲、崔洪武、徐黑虎等部,作好继续攻城准备。战前,义勇军挑选精兵百名,组成以李景奇为队长的敢死队;同时,为侦察浑河两岸之敌情,选派50人组成搜查队。深夜,义勇军仍分别从大南门、飞机场两地同时发起攻击。据《救国通讯》第22号记载:“二十九日袭击沈市义军,皆着绿色衣裤,约千余人,进攻大南门者为天下好部,约500余人,与日坦克车数次肉搏,义军破坏日坦克车3辆,双方伤亡甚重。旋义军攻入城内,在商埠大马路,与日军警巷战,日军警节节败退,沈城内警察倒戈,加入义军作战。日军首尾被击。”由于日军早有防备,激战2小时后,义勇军终因兵力不足,难以取胜,只好撤出,到娘娘庙一带集结待命。在渡河时,由于上游雨大,河水猛涨,第一支队首领吴殿祥等20余人不幸落水殉难。

连续两次攻城不克,司令赵殿良离开驻地,到沈城找王兰田商讨军情。沈宝林、徐黑虎、崔洪武等部杀敌心切,急躁情绪上升,等不及赵殿良归来,于9月1日凌晨1时,向沈阳城发动了第三次进攻。南路仍从勒石胡同攻入,东路仍取大东边门,但因敌军早有准备,防守甚严,无法攻入,经两个小时激战,义勇军于清晨3时许退出战斗。

第21路军在一星期之内,连续3次进攻沈阳城,在东北乃至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全国各家报纸都刊登了这一消息。《救国通讯》第22号以《义勇军大举袭沈阳》为题,报道8月28日攻城情况说:“东北义勇军神勇,使日军心慌胆寒。”8月30日《大公报》发表要电《义军前夜突攻沈阳》称:“扑攻城垣日站烧飞机场等,警察反正巷战终宵始退出。”

抗日义勇军攻打沈阳的壮举,虽未达到光复省会的目的,但极大地提振了民族士气,对日本侵略者是沉重的打击,对我国军民是极大的鼓舞。三打沈阳城的壮举充分表明,中华民族不可欺,中国人民不可辱!

为了解决枪支弹药问题,第21路军崔洪武部接到在伪沈阳县第三警察分署(驻柳匠屯)任职的吴锡祯的报告,说署内为镇压抗日武装调入一批武器,请崔洪武缴取,自己可作内应。于是,崔洪武部夜袭警察署,缴获枪支十余支,弹药若干。

无独有偶,此前,在伪沈阳县第四警察分署(驻官立堡)任职的沈子清也将署内武器情况报告给了义勇军“天地荣”部。1932年2月5日夜,义勇军攻占分署,击毙分署长郑文阁,俘虏伪警察十余人。后又捣毁伪沈阳县第四区区公所。共缴获各式枪支25支、子弹5000余发、军衣300多件。

随着党领导的义勇军在沈南地区取得节节胜利,当地群众对党也有了重新认识,斗争觉悟随之提高。1932 年8月,经奉天特委王一青同志介绍,发展了张寒、张霭风(张俊庸)为中共党员,并成立了苏家屯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沈南大洼支部。党支部成立后,配合义勇军做了大量工作,激发了群众拥军参军的热情。

由于抗日势力发展迅速,日伪对沈南抗日义勇军采取了军事“围剿”和诱降等手段,软硬兼施,加之义勇军始终没有统一的领导核心,没有明确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也缺乏铁的纪律和统一严密的组织领导机构,成员成分复杂,内部之间互相猜疑,最终导致抗日义勇军瓦解。

1932年9月,日伪先后将21路军崔洪武、肇宝昌、徐黑虎等部诱降。10月初,21路军司令赵殿良回北平不久,21路军自行解体。此间,在苏家屯地区活动的义勇军仅有沈宝林、林子升部,兵力不足500人。中共沈南大洼支部也因受“左”倾路线的错误统治,党员过早暴露了身份,被叛徒出卖,党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党在沈南地区的斗争暂时转入了低潮。但是党组织和义勇军播撒的革命火种,点燃了革命星火,使挣扎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的辽沈儿女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本栏编辑/牛泽群

猜你喜欢

路军宝林义勇军
抗日义勇军英雄
——李海青
《力量》
Reduced technique for modeling electromagnetic immunity on braid shielding cable bundles∗
“养路铁人”金宝林
学林人物:段宝林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回顾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朝鲜义勇军
粤东抗日义勇军血战南澳岛
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的历史贡献
第8路军第129师部队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