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根与魂——六盘水城史回溯
2015-12-06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姚 远
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六盘水。从1965年成立西南煤矿指挥部,到1970年成立六盘水地区,再到1978年12月建市,六枝、盘县、水城这三个原先分属于不同地区、偏远落后的农业县,整合、建立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
十万大军奠定基业
“守着富矿山,过着穷日子。”这句话说的,正是1964年以前的水城。
虽然名字里有“城”,但水城能称得上“城镇”的只有县机关所在地,面积仅0.14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万。虽然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建国之后也进行了初步开发,隶属于毕节地区的水城却依然以农业为主导,矿业、冶炼业只能算是农业的附庸和补充。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六枝(时称郎岱)和盘县,前者隶属于安顺地区,后者隶属于兴义地区。统计资料显示,1949年末,六枝(郎岱)、盘县、水城三县总人口为83.33万,现价国民生产总值3817万元(人均45.81元),工业总产值仅为239万元,所占比例为6.26%。
边远闭塞、发展缓慢、文化落后,这样的境况,一直持续到1964年。
1964年5月,党中央做出“调整一线、建设三线”的战略决策,六枝、盘县、水城以其区位优势和煤炭资源,在西昌会议上被确定为西南三线建设的主要煤炭基地,与攀枝花钢铁基地形成 “煤钢联盟”。
是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进入了人迹罕至的梅花山,贵昆铁路全面复工,全线施工队伍达到30万人。
1965年1月,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在六枝成立,大规模的煤矿建设拉开序幕。年内,六枝矿区、盘县矿区、水城矿区均成立了人民委员会和政府。
与此同时,大量企业开始内迁,从老基地、老矿区抽调的职工人数也成倍增加。当时煤炭部对所属工程处统一编名,全国共编95个工程处,其中参与六盘水煤矿建设的有27个,占总数的28.4%。
一趟又一趟的蒸汽机车在贵昆铁路上来往,拉来了一车又一车的设备、建材和原料,送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勘探、设计、建设工人。三线建设期间,六盘水先后调进煤矿基建队伍63000人,钢铁、电力、建材等方面的建设项目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上从本地招收的民工队伍,总数超过了10万人。
这是一场气势恢宏的会战,10万大军在荒山野岭间艰苦创业,从零起步、一砖一瓦、奠定基石;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建设,10万大军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速度和成果。
10个月——续建六枝煤矿、修建轻便铁路和准轨铁路、新建地宗筛分厂四项工程竣工。
7个月——盘江化工厂(六七一厂)从勘测到主体厂房完工。
5个月——水城钢铁厂从确定厂址到完成施工图设计。随后,路、水、电、风全通,15000人的住处、预制场、石场和设备库、材料库建设完成。
这样的记录比比皆是。“地宗大会战”、“创业汪家寨”、“建功下云盘”、“奋战烂泥塘”、“征服摩天岭”……建设者争分夺秒、连创记录,使六枝、盘县和水城三个矿区的面貌日新月异。大片的荒地建起生产厂房,延绵的大山铺就铁轨公路,荒芜的地区变得人声鼎沸,前沿技术、先进理念、社会事业、工业文化和城市文明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四大产业引领发展
1966年1月1日,六枝矿井投产,挖出了六盘水三线建设的第一车煤。
自此,三个矿区的建设愈发火热。除了矿井、选煤厂及煤矿专用器材设备生产厂外,还迁入或新建了抚顺火药厂、大华制药厂、徐州煤矿机械厂、盘江化工厂等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随着煤炭工业发展,钢铁、电力、建材等产业也逐步壮大,水城钢铁厂、水城水泥厂、水城发电厂等大型企业相继建立。据统计,三线建设期间,国家在六盘水投资29亿元,其中工业基本建设投资24.85亿元。
大规模的人口迁入、大批量的企业建设、大幅度的资金支持,使得六盘水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并推动了城镇的壮大和变迁。
1966年2月,三个矿区改为“特区”,行政区划进一步扩大。
新兴的特区并非只是单一的生产基地。这里有贸易公司、粮油公司和供销社,有人民银行、学校和医院,还有粮田菜地——按照“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方针,特区如同城镇一般热闹,机构设置健全、生活设施齐备、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1970年,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与原县城合并,成立六盘水地区,城市的雏形日渐清晰。正是在这一年,第一列满载洗精煤的货运列车,从水城野马寨驶出,驶向攀枝花钢铁基地。
重点企业相继投产,六盘水的发展再次提质增速。1975年以后,以煤炭、钢铁、电力、建材四大工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及铁路网络、公路网络逐步建成,电力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日渐齐备。1975年,六盘水地区总人口达到179.09万人,国民生产总值为28202万元(人均157.47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19154万元,所占比例为67.9%。
在工业的带动下,地方化工、小水电、农机、造纸、食品等小型工业和科教文卫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以医院和学校为例,1964年,六盘水有230个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920人;有学校1110所,在校学生10万余人。1975年,市境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14个,卫生技术人员3352人;有学校5108所,在校学生25万余人,除了普通的中小学以外,六盘水煤矿机械厂技工学校、水钢技工学校等技工学校相继创办,以满足三线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正如一位水矿工人在日记中写的那样:“我们这双平凡的手里,魔术般地出现了奇迹,一万多米长的运输大巷在山肚里掘出,四个采煤区建成,几十栋高楼在矿区拔地而起,还有那一流的澡堂、俱乐部、商场、公园……”来自20多个地区的建设者将六枝、盘县、水城这三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偏远县,打造成了“百里煤都”、“十里钢城”。
1978年12月18日,国务院批复建立六盘水市。
城市精神延于血脉
如今,走在六盘水街头,这个车水马龙的现代城市,似乎难以寻觅“三线建设”的痕迹。
但是,街头扳手状的长椅、取名为“思源”的广场、以三线精神为主题的标语、以《七亿人民七亿兵》为伴奏的广场舞……处处印证着这句话:“三线历史是六盘水的根、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魂。”
15年的三线建设,50年的岁月变迁,当初被外来职工戏称为“91栋楼,71条路”(“就是一栋楼、其实一条路”的谐音)的六盘水,变成了一座充满活力、颇具实力、蕴含潜力的城市:2014年,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6.3平方公里,辖钟山、六枝、盘县、水城四个县级行政区,常住人口超过280万,城镇化率达到44.5%。地区生产总值为1042.73亿元,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791元、21168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77.4%。“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 谋求转型发展的六盘水,正在全力打造“中国凉都”的新形象。
随着工业的转型和城市的变迁,三线企业有的搬回原籍、有的淘汰倒闭、有的留在这里转型升级,三线工人有的回到故乡、有的调至别处、更多的留在这里繁衍生息。
“我是三线后代”成为六盘水人自我介绍的常用语。当年的建设大军已然老去,他们的后代成为建设六盘水的重要力量,“三线”依然是这个群体认同的身份标识。他们说着天南地北的方言,却会用贵州话相互交谈;他们既保留着北方人的饮食传统,却又热爱烙锅和羊肉粉;他们偶尔会去“老家”走走亲戚,却依然把六盘水称为自己的“家”;他们不一定能说清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却对祖辈、父辈的三线岁月充满崇敬。
三线建设成为六盘水的城市文化名片:贵州省三线建设博物馆在这里建成,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市区热门景点,至今累计接待省内外游客100多万人;三线烈士纪念碑、三线主题公园等已纳入建设规划;《六盘水三线建设志》、《三线风云·贵州六盘水专辑》等相继出版;“三线建设精神”报告团在机关、厂矿、社区、学校受到热烈欢迎;“一首歌、一个场馆、一部电视剧、一套文艺节目、一批三线建设遗址”的“六个一”工程也在有序推进——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六盘水打造成为三线文化的聚集地、展示区和幅射带。
时间磨去了三线建设的辉煌壮烈,却将三线精神与文化留在了六盘水人的血脉之中。
(责任编辑/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