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中职体育教学探究

2015-12-06王剑锋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2期
关键词:劳动中职职业

王剑锋

(鲁中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滨州 256200)

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中职体育教学探究

王剑锋

(鲁中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滨州 256200)

当前,国家对中职学校的办学思想实现了重大转变,加大了投入,大力推动了中职教育发展。学校把培养“思想正、身体好、技能高”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办学目标,推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充分考虑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就业为最终导向,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办学,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不可能一步登天,需要经过长期不断地积累、全方位培养才能逐步实现。在促进学生体质、心理健康以及与技能教育结合的过程中,中职体育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

近几年,与如火如荼的中职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相比,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却相对缓慢,甚至可以说举步维艰。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中职体育教学常常无法与普教体育区分开来,始终走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老路。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当前的基本现状如下:

1.1 中职体育缺乏稳定的投入,教学资源贫乏

学生接受中职教育不缴纳学费,国家还提供贫困助学金,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职学校以往招生难的问题。然而,国家划拨的中职示范校专项资金,主要应用于师资培训方面,中职体育却面临困境,配套教学设施滞后。各中职学校原有田径场、活动场地和配套的体育器材,远远不能满足扩招后的体育教学需要。

1.2 学校对体育重视不够

体育似乎与学校各项业绩考核无关,学校对体育的重视流于形式,往往只出现在汇报文件中。中职体育成绩平时不计入学生总分,只是考查科目,被其他学科老师和学生轻视,随意被占课现象时有发生。学校长期无视体育教师的默默奉献和工作业绩,严重打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1.3 中职体育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创新意识不够

要创新,就要多学习多走出去,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却很少有外出参观、学习和进修的机会。长期沿袭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时期中职学生对体育学习和健身锻炼的需求。

1.4 中职生体质有所下降

表现在身体素质测试成绩普遍下降,尤其是力量、耐力和柔韧性方面;中职学校跟普通高中的体育竞赛处于劣势,无法与普教的体育特长锻炼相比;更主要的是,中职学校中的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意志力薄弱,缺乏能吃苦、重拼搏的精神,遇到中长跑这样的体育项目往往退缩。

1.5 体育教材推广滞后

中职体育国家和省规划教材推广程度不够,教学上往往使用普教的教材,参考普教的大纲,教学对象和选取教学内容的不符成了困扰中职体育教学的严重问题。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已经学过普教体育教材的相关内容,对中职体育教学缺乏新意的重复项目,毫无兴趣可言,更无从谈起良好的体育课堂气氛。

2 中职体育教学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一直不高,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只保障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无法保证学生的就业质量,中职学校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学生就业后的身心适应和承受能力。所以,中职体育教学应该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从学生就业后的稳定性和适应力出发,选取适合学生职业需要的体育项目内容,为学生胜任未来职业岗位提供身体基础和心理保证。

中职生的就业方向大多为一线工人,就业后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工作时间长。现在的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数出身于独生子女家庭,即使是农

村学生,也不可避免从小被娇生惯养。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给他们,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坚强品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体育教学更要结合中职生自身及未来职业特点。

企业的用人需求,希望毕业生进厂后能够适应生产坏境,迅速顶岗操作。在这样的就业大环境下,中职学校都把“车间”搬进了“课堂”,建立实训基地。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大批的中职学生就业后很长时间都适应不了工作岗位,并不是因为学生的专业技术不够,而是身体素质跟不上,不足以应对企业生产的身体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了解各专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帮助学生练就过硬的职业身体素质,为胜任职业岗位提供保证。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体育教学必须结合中职专业特点。

3 结合中职特色体育教学的策略

3.1 根据职业特点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

中职职业各具特色,种类多,分工细。首先要围绕学生未来职业特点,根据相关职业对劳动者的体能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身体训练,重点提高与职业劳动相关的身体能力。以机电专业的学生为例,主要就业方向为车、铣、钳、锻、铸造等,这些职业特点是劳动强度大,重复性、固定性动作多,工作时需要全身参与,姿势以站立和躬身为主,劳动者必须拥有很好的手臂和腿部力量,很好的耐疲劳能力也不可缺少。要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重点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和身体协调能力,一般可以选择使用器械的上下肢肌肉力量练习,轻器械持握的健身操、搏击操等协调性练习内容。再以土木专业的学生为例,他们的未来职业要求具备良好的平衡能力和各种支撑、攀爬能力,因为就业后的工作场所经常在建筑物和脚手架上。教学中,可以利用校园的单杠、双杠、各种攀登架以及肋木着重发展学生所需的专业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又如财会专业,这个专业女生居多,毕业后主要在办公室或收银台工作,既要长时间站立或静坐,又要用双手长时间敲击键盘和计算器,准确地输入和计算,手指要有力量、灵活性和控制能力。所以,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就可以选择为排球正面双手传球、篮球的运球、投篮等发展小关节精准控制的练习。财会、收银工作需要有过硬的心里素质和抗干扰能力,要求从业者循规蹈矩、注意力集中。为此,体育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体育游戏规则,惩罚游戏中不按照规则完成游戏的行为,这样可以培养财会专业学生按规程操作的习惯。

3.2 结合劳动技能进行模拟性教学

所有的劳动,都有其特定的技能要求,以固定形态依附在职业上。中职体育教师要注重研究不同的职业劳动形式,这样就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对职业所需的劳动技能进行近似模拟教学,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达到培养职业所需劳动技能的目的。以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例,抛接砖块等物体是今后职业劳动中经常做的动作,可借助抛接实心球的技术在教学中进行模拟训练,因为正面及背面抛接实心球的准备姿势、发力方向、动作顺序与之相仿,可以间接培养建筑工程专业需要的劳动能力。当然,在教学中不仅可以进行模拟劳动技能的练习方式,还可以在操场上或地上划出场地,模拟职业劳动的现场,设置不同距离、不同条件,让学生抛接实心球。让学生在体育课快乐、新颖的氛围中,增强体质增强劳动意识进而提高职业劳动能力。

3.3 学习职业保健知识预防劳动损伤

任何运动包括职业劳动,都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的职业如果缺乏必要防护,还会对劳动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和劳动伤害。不同职业的劳动者,都有必要了解本职业劳动有可能发生的各种危害,最好避免在劳动中采用容易发生损伤的肢体姿势,有针对性增加易损部位肌肉的锻炼,做好自我防护、调节、锻炼,在长期的职业劳动中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健康。中职体育课应该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增加预防劳动损伤的理论知识,使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掌握未来职业所需要的保健知识和养生技能,使相关专业学生了解职业病的预防及康复方法,以预防为主,康复为辅,科学合理地预防、处置职业疾病的发生。

4 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体育教学实例

4.1 实例一

教学内容:队列队形的练习,授课对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以往传统的队列队形练习,都是教师喊口令学生练习,相对单调。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体育教学,可以采用有节奏的音乐代替传统的口令指挥,让学生做出与音乐相对应的队列队形练习。练习时还要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的相关规范,对坐、站、走等姿态做出具体要求。这样可以在变换的节奏、优美的韵律中,摒弃以往队列队形练习变化的单一形式,让学生在获得队列队形和本专业身体姿态等知识的同时,陶冶个人情操、促进审美观和意志品质的提升。体育教学就在“健体、益智、塑美、促德”的目标下,实现

了学生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4.2 实例二

教学内容:力量和速度练习,授课对象:护理专业。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本专业职业特点来设计游戏,学生自主讨论,创设了护理专业特有的“抢救伤病员”练习项目,抬担架接力跑配合护理专业的外伤处置。学生在自己创造的练习环节中积极性非常高,练习效果显著,课堂氛围好,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高。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课堂的学练中,达到了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转化的“三基要求”。

4.3 实例三

教学内容:校园定向越野,授课对象: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中可以用一个游戏情节涵盖多项能力和技术。游戏中设置多个起点,各种难度的走、跑、跳,跨越不同障碍,曲线折返跑,持物奔跑、团队接力。首次课堂教学后给学生下达任务:让学生自行设计校园定向越野的场地和比赛方法,要求结合建筑工程测量器材运用,积极融入已学内容,在下一次课上给学生提供自主展示、相互评比的平台。让学生在相互观察、相互讨论中开拓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职业所需的创造性职业能力。

4.4 实例四

教学内容:力量和速度练习,授课对象:汽修专业。教师提出在实际工作中怎样把轮胎搬运工作做得又快又好,并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比赛练习。有发展速度的“滚轮胎”练习,也有发展力量的“搬轮胎”练习。不同的练习组合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练兴趣,在不断的练习中总结劳动经验和工作技巧。教学中,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不同练习情景下自主创造、练习和总结。课堂氛围热烈,学习效果也很好。通过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任务,学生充分发挥了课堂主体作用,开动脑筋与同伴沟通、积极协作,提高了汽修专业在实际工作中举一反三、协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

5 结 语

中职生要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就要具备相关的职业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才能。中职学校以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为己任,而体育是中职课程体系重要一环。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体育教学在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更新先进教育理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精心安排课堂内容,搞好课堂教学的组织,确保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努力实现学生身体素质和未来职业能力的双重提升。

[ 1 ] 刘清黎.体育教育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 2 ] 戴德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针对性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 J ].体育与科学,2003(6).

[ 3 ] 胡振浩.体育文化与和谐职业人的培养[ J ].体育文化导刊,2007(10).

2014-01-13

王剑锋(1981 ~),助理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G807.3

A

1674-151X(2015)02-080-03

猜你喜欢

劳动中职职业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职业写作
热爱劳动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