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社长”接力致富路
2015-12-05卢雨潇
卢雨潇
2015年8月的一天,重庆市铜梁区水口镇天寨村十四社(现改为组)。
“老伴,你推我去新路上走走。”
“要得,去逛逛,今天天气不错。”
说话的是一对年过花甲的夫妻,男的叫苏培东,女的叫陈志荣。
苏培东曾经是十四社的社长,后因病致瘫。苏培东瘫痪那年,陈志荣接替丈夫担任了社长一职。
苏培东的瘫痪,陈志荣的接任,这一切都起因于一条路……
迎难而上
“社长走了!”
“去哪里了?”
“到广东那边打工去了。”
1991年初,天寨村十四社社长多次辞职无果,“弃社而去”。
转眼就开春了,组织农业生产的社长却走了,社员们急坏了。他们找到村干部,要求村里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社长好比一根针,没了它,千丝万缕的村务就理不清。”村干部苏其善也着急了。
可话说回来,社长一职没人愿意干,也是有原因的。
改革开放后,农村掀起“打工潮”,农民外出务工,月收入两三百元不在话下。
而当社长呢?一个月只有20元的补贴。
抛开收入低不说,光是社长要面对的繁琐事务,就令很多人吃不消——
社长要调解社员纠纷,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得罪人。
社长要组织农业生产,起早贪黑操心,照顾到全社却耽误了自家农活。
社长要负责安全工作,遇到突发事件,三更半夜都得第一个赶赴现场。
…………
总之,社长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活。
“这个担子交给谁呢?”苏其善想来想去,始终没找到合适人选。
这时,苏培东出现了。
苏培东是十四社社员,为人热情厚道。前不久,他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
“我的入党申请通过没有?”苏培东问苏其善。
苏其善眼睛一亮:“想入党,就得为大家作贡献。”
“你说嘛,我啥子都愿意干。”
“十四社社长走了,这个担子让你来挑,愿意不?”
“我愿意!”苏培东决定放弃打工计划,接下这个“烫手山芋”。
出师未捷
“苏社长,快来帮忙!”
一大早,邻居简世碧就来敲门了。
“啥子事?”苏培东的妻子陈志荣打开房门。
“收稻谷的来了,我家里有100袋要卖,帮我搬运一下。”
由于交通不便,运输车开不进村,只得停靠在一公里外的公路边。
这一公里路要靠独轮车运输,所以,简世碧需要人帮忙。
装满稻谷的独轮车只推行了一半路,便陷入泥泞中走不动了。
“要不用人力背出去?”苏培东说。
货车司机不耐烦了:“人力背得半天时间,我没这闲工夫等。”
眼看着收稻谷的汽车开走了,简世碧伤心地大哭起来。
“这烂路!”苏培东的心也被深深地戳痛了。
农村电网改造时,由于没有公路,500公斤重的电杆运不进来,只得靠人来抬。
村里年轻人少,50岁的苏培东带头去抬电杆。
没走几步,苏培东突然大叫一声——腰闪了。
苏培东去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腰椎骨折。
一个月后出院,苏培东落下后遗症,脚跛了。
苏培东再也不能健步如飞,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修一条好路。
2012年,经苏培东多次协调,社员大会通过了修路的提议。
社里请来施工队,走路一瘸一拐的苏培东担起了监工的职责。
一天,苏培东吃过午饭,像往常一样兴冲冲地赶往工地。不料,由于积劳成疾,他突然中风,倒在了工地上。
经过抢救治疗,苏培东虽然保住了性命,却从此瘫痪,再没站起来。
接力筑路
“路修得怎么样了?”瘫痪在床的苏培东问妻子。
“修路的事没人管,施工队撤走了。”
“给了工钱啷个不修路呢?”
“资金不足了。”妻子回答。
苏培东再没说一句话。
陈志荣看得出来,丈夫身子动不了,心里的责任却放不下——社里的事务怎么办?修到一半的路又怎么办?
没人接任社长,村里的干部也焦急不已。
“我来继续做吧。”陈志荣主动找到村主任。
“那最好不过!”村主任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就这样,陈志荣成了代理社长。
陈志荣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拾起丈夫的“接力棒”——继续把公路修通。
听说村里有一笔扶贫款,陈志荣赶紧去找村主任。
“能不能拿一部分扶贫款来修路?”
“恐怕不得行,这笔钱是用于其他扶贫项目的。”村主任难为情地摇摇头。
“那修路用的资金啷个解决?”
“你填一份扶贫资金申请书,让镇上帮我们想办法。”村主任支招。
提交了申请书,还是没见到拨款,陈志荣等不及了,便直接去找水口镇副镇长朱文有。
“朱镇长,天寨村十四社申请的扶贫款哪个时候发下来?”
“这个事还需要听取各方意见。”
“我们的苋菜价格是外面的一半,但社里没公路,收购车进不来,菜都烂地里了。”
“这……”
“社里已经修建了一条土坯路,如果扶贫资金到位,短期内就能够把路修好。”
朱文有被打动了:“那好,我们去看看。”
很快,22万元扶贫资金就拨了下来,陈志荣心里乐开了花。
利在百姓
“老李,社里要修路,你同不同意社里征用你家耕地?”
“这是好事,需要好多地就征好多嘛!”
“感谢支持!”陈志荣挂了电话,接着联系下一位土地承包人。
由于很多社员外出打工,陈志荣只有打电话征求他们的意见。
社员曾造兰常年居住在铜梁城区,没有给社里留联系电话。
“啷个办?眼看要征用她家土地了。”陈志荣心里着急,逢人便问曾造兰在城里的住址。
“我晓得她住哪个小区,但不晓得具体位置。”一名社员提供了“线索”。
陈志荣决定进城寻人。在小区物管的帮助下,陈志荣总算见到了曾造兰。
曾造兰欣然同意征用土地:“社里修路我肯定要支持噻!”
然而,并不是人人都像曾造兰这样好说话。
一天,社员老周看见陈志荣就开始发牢骚:“路从你家门口过,却要占我四厘地,我凭什么要出地?”
“我们先把路打通,然后再逐步完善,请你理解。”陈志荣笑着解释。
“路不从我家门口过,想占我的地,没门!”老周不听解释。
老周的思想工作做不通,怎么办?
陈志荣忽然想起,老周有个女儿在深圳工作,或许她能帮忙说服老周。
陈志荣从其他人那里要到老周女儿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
通过老周女儿做工作,老周终于答应公路从他家地里经过。
公路修通的那天,社员们没有急着去赶场,而是聚集到了苏培东、陈志荣的家门口。他们心里清楚,没有这对“夫妻社长”的“接力奔跑”,就不会有这条惠及全社村民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