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产学研”在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2015-12-05蒋景龙沈季雪蒋超徐卫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7期
关键词:产学研陕西省研究生

蒋景龙 沈季雪 蒋超 徐卫平

摘要:随着人们对科技、经济、文化协同发展的认识逐渐加深,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引起广泛关注。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开发潜质,可协调合作各方的平衡发展,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增长。本文主要总结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政产学研的理论体系及应用模式进行分析,探讨陕西理工学院政产学研合作案例。

关键词:政产学研;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058-02

政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在政府的协调下,通过各种信息和资源的获取、开发和交换,发挥各种优势,以此形成巨大合力,达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目标而展开的先进合作模式[1,2]。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地不断完善,可以促进地方高校对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改革,加强高校与地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充分转化为生产力。该模式可以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对区域经济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中西部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困境

我国研究生教育始于1918年,北京大学是国内首个招收研究生的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部分地方高校也逐渐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使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将陕西省和北京市的基本情况做对比分析,研究中西部地方高校教育的现状及难点。

第一,招生困难。2013年全国共计有普通高等学校2491所,北京有89所,陕西省92所。虽然在学校数量上陕西省具有微弱优势,但北京市的89所高校中中央直属35所,而陕西省的92所高校中中央直属院校只有6所。相比之下,北京市高校在生源吸引力方面占有明显优势。表1中给出的2013年北京市招生人数在全国所占的比例为13.59%,而陕西省仅占5.98%,北京市招生人数为陕西省的2.27倍。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陕西省虽在学校总数量上占有优势,但研究生招生人数却远远少于北京市,地方高校在招生上具有一定的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地方高校本身的不足,也有受所在地各方面的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时间短,学校知名度较低,且地理区位优势不如北京等地区,交通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对学生的吸引力相应较小。

第二,师资力量薄弱。2013年全国高校专任教师共计1530512人,北京高校拥有高级(含副高级)教师40452人,占北京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59%;陕西省高校高级(副高级)教师25680人,占陕西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39%。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陕西省拥有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师人数较少,地方高校导师队伍力量相对薄弱。从教师年龄段的分布来看,两极化现象严重,年轻教师与有资历的老教师之间出现断层。研究生导师对职称评定、项目争取相当积极,但对研究生培养缺乏热情。并且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教师工资和其他待遇要低于东部地区,年轻教师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离职等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资金短缺。地方高校不但在生源和教师资源方面存在问题,由于地方高校资金短缺,其硬件设施建设也存在不足,使得研究生在实习时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快速地投入到生产实践工作中去。因此,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政产学研的理论体系及应用模式分析

随着人们对政产学研合作关注的加深,越来越多的理论被应用于实践中。Etzkowitz和Leydesdorff提出的三螺旋模型理论(the trip le helix),最早是属于生物学领域的概念,后被用于分析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的互动。四轮驱动(Four-wheeldrive)概念,是指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能力,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可以理解为政府、产业、高校和企业均应提供动力,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发展。协同创新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Peter Gloor教授最早提出,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3]。

2011年胡锦涛同志提出“推动协同创新”的理念和要求,明确指出将协同创新这一观点应用于政产学研的合作中,以国家“2011协同创新计划”为标志,建立高效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至此,协同创新理论被引入政产学研的发展模式中。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5年的两会报告中提出: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报告指出将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联系是其发展的最佳出路,政产学研模式是地方高校应当重视的一种合理的发展模式,政产学研拥有充足的理论作为其应用的现实依据。

有充足的理论体系为支持,政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具体方法也会应运而生。“战略联盟”模式是政产学研合作各方共同搭建的产业平台,是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一种长期合作模式。该模式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为企业和高校提供完整的服务体系,高校、科研院所与之共建合作平台,在此平台的运作下,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参与项目合作,毕业后直接为该平台服务。在战略联盟的模式中,政府和地方高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吸引高校学生,企业可选拔优秀员工鼓励其深造后再返岗就业,通过这些方式解决地方高校招生难的问题。

对于导师队伍的建设,政府和高校应给予大力支持,让企业与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导师可及时掌握生产一线的最新动态。面对地方高校资金短缺的情况,一方面当地政府可以提供部分补助,另一方面对所需的部分硬件设施,可由联盟中的企业提供。在这种模式下,人才、知识和财富交汇融合,使政产学研模式的各方效益达到最大化,解决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

三、政产学研在高校研究生培养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陕西理工学院已将上述理论应用于实践,2013年,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省城固酒业有限公司、汉中泛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汉中新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机认证中心、杨凌红桑果食品技术有限公司、安康学院及商洛学院等20余家知名高校、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共同组建“陕西省柑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陕科农发〔2014〕47号)。该联盟贯彻落实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4]。在这一合作框架体系中,陕西理工学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技术转移的源泉,陕西省城固酒业有限公司、汉中泛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汉中新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陕西省政府和国家有关单位是创新环境的主导者,柑橘产业则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政府的主导下,陕西理工学院与汉中泛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搭建平台,由企业将其在生产过程遇到的实际困难向学校提出技术支持需求,让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入生产一线了解问题,提出相关实验方案。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生可以学到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研究生毕业后可以留在合作企业中,这既可以解决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也可以解决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问题。

综上所述,政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可以较好地解决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困境。而联合培养可以为地方高校带来一定的物质保障,扩增导师队伍,将学生从教室带入企业,由纯理论化的学习转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素养,为地方经济注入生机和活力。但是,由于当前地方高校对此的重视程度不够,地方政府也未能起到协调和联结作用,企业仅仅是为了追求现实利益,使得政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在今后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政府和高校应大力倡导和发展这一模式,让其更好地融入地方高校,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朱茜,董洁,邱光宇.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3):9-11.

[2]梁红.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1,(24):1-6.

[3]Petera Gloor,Scott M Cooper. The new principles of as warm business[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7,(48):81-84.

[4]李新生,江海,郭念文.陕西柑橘资源与产业化开发研究[M].科学出版社,294-295.

猜你喜欢

产学研陕西省研究生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