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育部外指委法语分指委、(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联席会议暨学术研讨会述评
2015-12-05金海波王海洁
金海波 王海洁
[2]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
引言
由教育部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法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师范大学承办的 2014年(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ACPF)联席会议暨“法语教学评估与测试”(法语等级考试十周年回顾)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卡西欧杯”全国高校法语演讲决赛、第五届全国法语教师培训班于2014年12月11日至14日在冰城哈尔滨隆重举行。出席大会的有教育部外语指导委员会法语分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教授、教育部外语指导委员会法语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克勇教授、分指委和研究会其他领导。共有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台湾国立中央大学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台湾 110多所高校的 22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法国驻华大使馆教育合作处专员毛飞(Philippe Mogentale)先生、法国驻沈阳总领事馆高等教育合作处负责人吉安东(Antoine Guillemet)先生、法国鲁瓦杨语言学习与视听中心主任Christian Gaujac教授及各大出版社代表和相关负责人应邀出席了本次大会。
笔者参加了本次培训班的学习,并在研讨会上做了主旨发言,我感到获益匪浅。因此希望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一、收获与启发
根据会议日程安排,第五届法语教师培训班于12月12日上午开班。共邀请(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刘成富教授,李克勇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学智教授,教育部外指委法语分指委、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王文新教授以及法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专员毛飞先生和法国鲁瓦扬语言学习与视听中心主任Christian Gaujac教授等六位中国及法国在法语专业相关领域的资深教授分别就各自的研究领域同与会教师进行了深入且幽默风趣地讲解。
刘成富教授以“法语教师的成果意识与学术研究”为题,据自身的科研经历现身说法,向各位学员阐述了从事科学研究的领域并非一成不变,完全可以“与时俱进”。刘教授首先从自己最初对法国集中营文学的研究到法国传统文学研究,再转变到目前从事的法国新小说研究来说明科学研究的与时俱进性。刘教授把科学研究比喻为“采矿”,只有找到一个真正有价值“矿源”,才能够“挖出”有价值的“宝物”。同时,他根据自身对学术的敏感性向学员们介绍了未来法语领域可能值得研究的大作家和领域,并依教育部课题和国家社科基金为例,为学员们传授了项目申报的方法与技巧。刘教授的这种真实案例、分享交流、内化掌握研究方法的授课使笔者获益良多。
李克勇教授的培训题目为“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与互动”。笔者在四川外国语大学读研时有幸做过李教授的学生,深知他上课的风格。此次他的培训风格仍然是问题引领、积极互动。他认为研究为的是解决问题,所以要从事科学研究首先要有问题。对此,他先向部分学员调查当前各高校对科研与教学做出了哪些规定、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教师是否可以应对以及青年教师的考评是否应该硬性规定等问题入手,以其本人同时身为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和法语教师的双重身份为例,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当前法语教师该如何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最后他指出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法语教师,应该让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齐头并进,真正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笔者在李教授的授课中深深感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为本人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平衡二者关系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方法。
宋学智教授从“什么是翻译文学经典”的问题开始了其“翻译文学经典研究”授课,为学员们诠释了文学经典翻译的必要性和方法。毛飞先生根据自己身为法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专员的身份向学员们介绍了中法合作交流的项目。Christian Gaujac先生以鲁瓦杨语言学习与视听中心为例,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生动精彩地为学员们细述了法语教学与视听资源的使用情况。最后,王文新教授“测试、教学与教学法研究:以四级新题型为例”的培训更是从2014年法语专业四级考试入手,向全体法语老师介绍了法语专业四级考试的改革内容以及学生备考的方法。
共有 1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及台湾地区的法语教师参加了培训,并与授课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培训与交流活动结束后,培训班举行了简朴、热烈而又隆重的结业典礼。笔者通过培训不仅开拓了视野,而且对本人今后的法语教学研究工作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研讨会的常规会程及热点论题
研究会开幕式于12月13日上午8时举行,由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院长姜涛教授主持。哈尔滨师范大学校长王选章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教授,法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专员毛飞先生分别致辞,表达了对与会教师的热烈欢迎。开幕式结束后,第七届“卡西欧杯”法语演讲决赛顺利进行,来自全国高校法语专业的14位决赛选手展示了专业的法语水平和卓越的演讲风采。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们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兴趣,选择了不同的分会场参与教学研讨。
(一)第七届“卡西欧杯”法语演讲决赛
由教育部外指委法语分委会、(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卡西欧杯”法语演讲比赛至今已经走过七载,该赛事作为我国法语专业教学界的最高赛事,为全国各大高校法语专业的学生提供展现演讲才华的平台。
本赛事分预赛、初赛和决赛三个阶段。经过前两轮的激烈角逐,分别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等14所高校的初赛获胜选手展开竞赛。在决赛中,14名选手经过命题演说和即兴演讲两轮激烈的角逐,南京大学刘一戈荣获冠军,与上海师范大学方瑜获得决赛一等奖;北京外国语大学陈湘灵、南京师范大学杨亦骅、国际关系学院赵霆、华中师范大学朱婧天荣获二等奖;浙江大学金菁华、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梅冰晶、上海外国语大学潘虹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庞婉琳、厦门大学庆昱君、盐城师范学院徐章成、兰州交通大学赵悦蓉荣获大赛三等奖。
(二)研讨会分会场讨论
本次研讨会提交大会交流的论文有24篇,共设三个分会场。论题涉及教学评估与测试、专业教学法、文学文化和人才培养等层面,涵盖了评估测试、法语教学法、法国文学、法国文化以及培养模式等主题。丰富的研讨内容、广泛的研讨范围充分展示了当代法语教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图表1:大会交流发言主题统计
从图表1关于法语专业教学法的文章最多,有8篇,占大会交流论文的1/3;其次是法语教学评估测试类的文章。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与会教师都围绕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来向大会提交交流论文。
法语教学评估与测试类的文章主要围绕已经举行了11年的法语专业四级听写、阅读理解、作文等方面的教学理念与策略以及教学评估与测试的方式和途径进行研究讨论;专业教学法方面的论题多基于问卷调查、分层次教学尝试等方法对紧扣法语专业听力、口语、翻译等课程的课堂教学技巧以及应用性较强且与教学实践密切相关的教学理论加以探讨;文学赏析方面的文章,侧重于对马拉美、杜拉斯之类的著名法国作家的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以文化教学为主题的论文注重强调把文化的教学同法语语言本身的教学结合起来;同时还有 3篇文章试图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来探索培养法语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笔者被分配在专业教学法分会场,并以《文化教学在法语课堂中的渗透》为题作了主旨发言。从法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的必要性和意义入手,阐释了法语课堂中文化因素导入的内容与方式,提出了颇为新颖独特的教学理念,赢得与会同行的高度认同。
参会代表畅所欲言,纷纷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不同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研讨会对提高法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正如曹德明教授在做总结发言时指出那样,中国法语专业教学经过近多年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实践,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法语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通过不断参加并参与类似的研讨会,已具备相当不错的思辨与批判能力,并拥有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整体专业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三、2014年法语专业等级考试(TFS)总结
自2004年5月首届全国高校法语专业四级考试举行以来,法语专业等级考试已经举办了11届。近年来,中国高校的法语专业教学始终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国开设法语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经达到 137所。受教育部外指委法语分指委委托,由曹德明教授和王文新教授编写的《全国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指南》(2015版)成为法语专业本科等级考试的指导性文件。2014年法语专业四级(TFS 4)和八级(TFS 8)考试分别于5月30日和3月28日在全国126个考点举行。
图表2:2009年TFS 4与TFS 8考试情况分析图① 由于2009年是第一次组织TFS 8考试,因此本年度没有TFS 8补考数据。
(一)2014年TFS 4考试③ 曹德明、王文新:《全国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四级考试指南(2015版)》,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第I页。
全国高校法语专业四级考试于2014年5月30日在全国121个考点举行,共计7048名学生报考,实考6930人,其中应届生5149人,补考生1781人。较往年而言,新增考点9个,增长率为7.69%;增加考生1327人(按报名人数),增幅为23.2%。
全国总平均分为53分,比往年降低了2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经研究,分指委和法语测试组维持55分为及格线,据此共有3257人通过考试,总通过率为47%,比往年降低约5.6%。
(二)2014年TFS 8考试
全国高校法语专业八级考试于2014年3月28日在全国93个考点举行,共计3693名学生报考,实考3348人,其中应届生3164人,补考生184人。较往年而言,新增考点11个,增幅为9.57%;新增考生299人(按报名人数),增长率为8.81%。
全国总平均分为58分,比往年降低(降低4分);合格分数线维持55分,共有2140人通过考试,总通过率为64%,比去年降低12个百分点。
2009年是首次举行TFS 8考试的年份。根据图表2和图表3以及教育部外指委法语分指委、法语测试组提供数据,通过纵向比较发现,同2009年的数据相比较,法语专业经过6年的发展,TFS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包括考点数、考生数等在内的数据对此反映十分明显。TFS 4和TFS 8考点分别增加了41个和38个,而考生人数几乎全部翻了一番。通过横向比较,测试反映出来的教学效果从全国总体来看,2014年两个级别都出现明显的滑坡:四级平均分降低了2分,通过率降低了5.6%。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2014年考试中调整了作文要求①曹德明、王文新:《中国法语专业教学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第128-139页。——已经执行十年的用规定的10个单词和词组编写短文改为根据若干幅漫画撰写文章。由于作文分值占总分的 15%,因此这项改革对考试产生了较大影响;八级平均得分降低了4分,在维持55分及格线的情况下,通过率降低了12%。这些状况反映出,在扩大教学规模的同时保持和提高教学质量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结语
(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自1981年11月①赵云俊:《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正式成立》,载《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第41页。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33个春秋。本届学术研讨会与法语教师培训班是历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本期培训班与研讨会所具有的鲜明特色使所有与会者满载而归:首先是强大的专家阵容。所邀请的授课教师、研讨会主持人及点评专家均是中外法语界的资深专家学者。各位教授讲座风格迥异,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令笔者记忆犹新的是李克勇教授深入浅出的讲座和吴泓缈教授的精彩点评内容无不展示出他们深厚的学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其次,与会论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有显著提升。秉承研讨会探讨法语专业建设与发展以及法语教学法的一贯精神,聚焦专业法语教学的热点话题,为深入推进法语专业的创新改革提供了思想的源泉和实践的指引,对各个高校的法语专业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正是这两个显著的特点使得本届研讨会、培训班的成为一次高效、求真、务实的学术盛宴, 让学员们感到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