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2015-12-05董加桂
董加桂
(安徽海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董加桂
(安徽海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水利工程是重要的民生项目工程,在社会生产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水资源储备优势,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在当前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当中,引进了大量先进的技术,对提升施工效率以及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水利工程施工,结合新技术的应用,改进和完善施工工艺,以推动水利工程更进一步的发展。
新技术;水利工程;施工
前言
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当中的应用,将科技元素融入到传统的建筑施工工艺当中,为水利工程的发展与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当前,水利工程项目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对于工程质量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技术层面着手,进行有效的改进和革新,提升施工质量。对社会生产与生态保护有着积极的影响,水利工程将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福利。
1 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当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水利工程能够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储备,为社会生产建设创造着巨大的价值。水利工程安全平稳的运行,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施工技术水平在有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水利工程的质量。随着水利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变得更为重要。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改进施工工艺,加强施工管理,以有效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另外,从生态保护的角度考虑,着重强调环境的友好性,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水资源,为生态建设服务,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当中更具应用价值。基于质量安全和生态建设的不同角度,应用全新的施工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1]。
2 质量安全视角下新技术在水利工程当中的应用
2.1 混凝土大面积碾压技术
混凝土是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应用材料,施工技术的应用与革新,大多数也是围绕着混凝土材料来展开,以有效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混凝土大面积碾压技术是最具代表性的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当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大面积碾压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碾压筑坝技术,通过土石坝的填充和浇筑,以达到巩固水利工程结构稳定性的效果,该施工工艺操作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在施工的过程中,碾压方式的选择是混凝土大面积碾压技术应用的关键性要点。薄层碾压施工作为主要的应用手段,碾压层之间碾压环节需要进一步强化,进而完善施工方案,保证混凝土大面积碾压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对提升水利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堆石混凝土技术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将粒径较大的块石形成堆石体,并进行专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能够完整的填充空隙,进而提升堆石的密实性,有效提升了工程的稳定性,主要应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当中。作为新型施工技术,堆石混凝土施工在水利工程施工当中得以推广应用,凭借其良好的密实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
2.3 围堰技术
围堰技术的应用是保障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维护着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围堰起到了对水的拦截作用。在一般的地形条件下,都可以利用混凝土围堰技术进行施工。围堰技术具有拱形围堰和重力式围堰两种形式,主要以混凝土材料为主,在水利工程当中具有两侧挡水以及水流疏导的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钢板桩围堰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临时性挡水建筑物,用以维护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钢板桩具有直板形、槽形及Z形等几种类型。不同大小尺寸和联锁形式钢板桩,适用于不同环境条件当中,利用其强度高、防水性能好的优势,适用于深水施工当中,水下混凝土封底需要保证一定的强度要求。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的规模较大,钢板桩围堰主要以构体围堰的形式呈现。由许多的单体钢板桩组成和连接,并用土填实其缝隙,以充分发挥围堰的防护作用。图1为钢板桩围堰施工基本流程。
图1 钢板桩围堰施工基本流程图
为了固化围堰堤身,采用粘土填充围堰技术,经过填充、夯实和推平等一系列的循环操作之后,以达到固化围堰堤身的效果。另外,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草土围堰、木板桩围堰、木笼围堰以及钢板桩围堰都是围堰技术施工的重要选择。作为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防护屏障,围堰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4 振冲法
在起重机、潜水电机的共同作用下,带动振冲器的运转,并配合高压水泵,通过高频振动以及高压水枪喷射产生振冲作用。应用振冲法,根据设计深度,将振冲器沉入土层当中,并进行清孔处理。向其中逐段填入碎石,每一桩段经过投石振冲达到密实效果后,需要提升振冲器来填筑其他桩段。在循环填料和振动密实的过程中,有效巩固了建筑地基结构的稳定性。直到在地面形成复合地基,由地基中碎石桩和振动密实的土体来提升地基的承载力,有效避免发生不均匀沉降,以维护水利工程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作为水利工程施工新技术,振冲法的应用,对保障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2]。
3 生态建设视角下新技术在水利工程当中的应用
3.1 绿色混凝土技术
绿色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基于传统的混凝土施工工艺,有效融入和环保元素,将绿色植物和混凝土材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混凝土砌块的空隙内撒下植物种子,并适当提供相应的水分和养料,使植物能够在混凝土当中顺利生长,将绿色植物与混凝土有机融为一体,在混凝土砌块表面附着一层绿色植被。绿色混凝土技术兼具防护功能和生态功能,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绿色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能力和抗冲刷能力,在水利工程护坡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保障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绿色混凝土技术的防护效果和生态效果得以充分的体现出来。在应用实践当中,绿色混凝土技术逐渐完善和成熟。在防洪护坡建设以及河道治理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建设生态型水利工程具有积极的作用。
3.2 防水毯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毯防水施工技术是具有代表性的绿色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湖开挖工程的前期,防水毯防水施工技术是最佳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防水毯材料有效结合了钠基膨涧土和土工织物,具有防渗防水功能。在水的作用下,钠基膨涧土会膨胀并形成粘状物,在防水防渗作用的基础上,利用厚土层,进而维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安全,以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防水毯防水施工技术防水、防渗效果得以充分体现出来,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当中,防水毯防水施工技术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图2为防水毯防水构造图。
3.3 生物砌块技术
生物砌块是一种无砂混凝土块,在水利工程项目当中,沿着湖的周边进行生物砌块施工,并在砌块上留有一定的孔洞,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吸收水体的微生物,进而改善水体生物的生存环境,有效解决水体污染问题,维护生态环境。在生物砌筑施工建设当中,其核心在于生态建设,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3]。
图2 防水毯防水构造图
4 结论
新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对保障水利工程安全施工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根据现代水利工程发展要求,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分别从质量安全保障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两个角度出发,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维护水利工程安全稳定,同时达到生态保护的效果,对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为社会生产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姜珊,陈佳聪.浅谈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5:180.
[2]孙志强.探讨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运用问题[J].科技展望,2015,10:82+84.
[3]梁福连.刍议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4:89~90.
TV52
A
1673-0038(2015)46-0273-02
2015-11-2
董加桂(1985-),男,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