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的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来自宁波地区的样本研究

2015-12-05周志芬张银华谢光南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宁波客户金融

周志芬 张银华 谢光南

互联网环境下的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来自宁波地区的样本研究

周志芬 张银华 谢光南

编者按:面对互联网金融,传统商业银行必须做出一系列的战略调整。本文选取宁波地区的法人银行、第三方支付企业、P2P网贷企业、电商平台等进行分析,探讨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环境中的转型。

一、当前宁波互联网金融发展特点

根据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平台竞争力评估报告所示,报告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互联网金融竞争力进行了量化评估,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政策因素、技术因素、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四个部分,涵盖了影响互联网金融竞争力的主要相关因素,宁波互联网金融竞争力得分为53.33,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且明显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46.53)。宁波区域互联网竞争力处于国内第二梯队(见图1)。

(一)法人银行加快布局互联网金融领域步伐

本地法人银行调整组织架构,确立了负责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部门,在各职能部门设置负责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岗位,并落实职责,积极尝试通过互联网渠道开拓业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采取自建平台模式,通过直销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及微信银行等方式,主要为存量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二是采取合作模式,通过与银联、第三方支付公司、公众服务机构和电子商务公司合作,为商户和个人客户实现网关支付、快捷支付、移动支付等多样化支付方式,提供商旅票务、话费充值、公用事业缴费等服务。与微信订阅号、微信银行、支付宝公众平台,以及搜索引擎、财经门户等联合开展业务营销,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投融资产品和金融服务。

(二)P2P网贷平台发展蓬勃

P2P网贷平台在宁波发展迅速,融资规模增长较快,但与全国各地情况相似,发展较为无序,存在少数违法套利企业,亟待行业监管。根据宁波市金融办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4 年6月底,宁波P2P平台共有14家,约占浙江P2P平台数量的17%,占全国总数的1.1%。注册资本500万的较多,有7家;注册资本200万左右的有4家,1000万的有3家。相较人人贷、红岭创投、陆金所等全国知名P2P平台,宁波的P2P平台规模较小,主要业务仍集中在线下,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宁波P2P平台的借款年化利率大多在18%至25%,个别甚至高达30%。

(三)第三方支付平台建设力度加大

第三方支付牌照269家企业中,宁波仅占一席,即浙江甬易电子支付公司,获批牌照类型为互联网支付,主营业务为大宗商品线上交易结算及行业定制支付解决方案。2014年2月宁波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甬易第三方支付平台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从试点项目申报、资金扶持力度、税务支持、业务拓展、宣传推广等多个角度,支持甬易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供应链融资、在线融资、票据支付、保证保险、余额理财等业务领域,开展相关金融创新活动。

(四)电商平台快速发展

根据《宁波市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宁波共有2.85万家有效涉网企业,注册资本总额2333亿元,分别占当地企业总数13.9%以及当地企业注册资本总额15.7%。宁波电商平台分为大宗商品和社会消费品零售两大类,其中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2013年线上交易总额达2085.8亿元,而同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269亿元。B2B电商市场规模远超B2C电商。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传统批发和零售行业与B2C关联度最高,但仅有五分之一企业涉网,绝大部分企业还未真正开展或涉及电子商务业务。

图1区域互联网竞争力梯队分析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缺乏有效监管冲击区域金融稳定

P2P从业公司的资格也未进行有效审查,资金安全也未进行有效监督,行业自律规范也未有效成形。此外,P2P公司往往借用财富投资管理作为企业名称,无论从名称还是经营范围来看,对企业归属界定难度较大,而借贷运作模式中相关债权行为存在非法集资隐患,极易集聚风险。2013-2014年期间,宁波市就连续出现3家问题P2P平台倒闭,给区域金融稳定带来了极坏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强化“中国式影子银行”影响

国务院《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3】107号),认为“中国式影子银行”就是“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机构和业务”。受互联网金融等影响,“中国式影子银行”横空出世。近期互联网金融热度持续升温,掀起了银行业存款搬家的高潮。2014年一季度,宁波银行业新增存款同比少增285.02亿元,增速为7.04%,落后全国平均增速4.5个百分点,创近年新低,特别是企业活期存款和保证金存款较年初分别大幅下降127.1亿元和121.65亿元,存款搬家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商业银行存贷比。

(三)传统银行业经营转型压力骤增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冲击影响,加之当前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及实体经济不景气,宁波银行业经营转型压力骤增,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业务发展缓慢,资金筹措难度增加,资金成本不断攀升,存款增长乏力,存贷比持续高企,贷款增长潜力有限;二是贷款资产质量持续下滑,目前,宁波市商业银行不良率已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而且,短期内扭转迹象尚未显现;三是效益普遍滑坡,2014年8月末,宁波市银行业机构实现利润153.32亿元,同比负增长23.05%,约1/3商业银行出现亏损;四是人才无序竞争加剧,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对录入人员的不良银行业从业行为,持容忍漠视态度。

三、互联网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

(一)深化经营发展理念

1.因地制宜重挖掘。加强互联网营销方法和策略的学习,利用长期积累的海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客户身份、账户和交易等信息,借助云计算、搜索引擎和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因地制宜对客户信息、浏览记录和交易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客户的金融需求、行为模式、兴趣爱好和风险偏好。根据客户金融消费习惯和偏好构建智能化的客户聚类集群,借助物理和网络销售渠道,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定向推送和个性化营销模式,畅通业务流程关节,吸引和挖转各类潜在客户,为建立合作共赢、互补发展客服关系,为实现跨业务条线精准营销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主动出击加强合作。移动互联网是当前互联网发展最为显著的特点,由此产生的移动金融,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传统金融模式。商业银行应在与券商、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之间开展跨界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与移动公司、社交平台等异业合作方式,重新梳理银行业务,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通过服务模块化将优势业务融合入手机银行、微信等新渠道,进行服务、渠道、资源的融合,构建移动金融生态,为客户打造智慧银行和全能银行。另一方面,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在融资业务领域,商业银行可选择与P2P网贷平台合作,利用差异化市场定位,实现优势互补。在财富管理业务领域,商业银行可扩大与第三方理财销售平台的支付及自有理财产品销售合作。在风险管理方面,借助互联网金融积累的客户交易行为数据,作为授信的有益补充。

(二)优化金融服务渠道

1.革新物理网点渠道发展策略。对网点渠道管理进行革新,突破传统金融服务中物理网点、营业时间等限制,向便捷型、社区化、智能式方向发展,使其融入到客户生活当中,实现对客户无地理空间、无市场边界的全天候服务。利用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随身携带、实时在线的独特优势和社交性、娱乐性等客户黏性特点,承载支付、理财等金融服务的渠道功能。加快智能网点建设,在物理网点架设wifi网络服务,促进与手机等移动终端对接,实现线上线下自由切换。在城市开设超市银行、咖啡厅网点,在村镇布放流动网点等,实现物理网点渠道发展的新突破。

2.打造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商业银行应在深入分析消费者行为及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扩展服务内涵、优化服务手段,构建包罗万象的电子商务圈,整合供应链金融业务各个环节,准入无门槛,向社会公共机构开放,通过与物流、会计审计、法律、商务代理等生产性服务机构合作,与商务相关的政府公共服务畅通接口,搜集交换订单、运单、发票等有效信息,集成“价值信息+供应链信用”推出互联网金融产品,构建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C2B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模式,打造中小企业经营活动所需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圈。同时加大金融服务创新,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平台,线上渠道由电子银行、直销银行和电商平台构成大互联网平台,线下渠道通过综合网点与社区银行实现更大范围的客户覆盖,线上和线下构建更为立体的服务体系。

3.贯穿线上线下金融服务通道。在物理网点设立网上商城产品展示区及网络服务体验区,通过挖掘分析电商平台客户消费数据,全面接入、整合、挖掘、经营各种客户生活服务数据信息,增强物理网点辐射能力,为物理网点提供客户喜好、购物习惯等各类信息,帮助物理网点针对性布置产品展销区域和搭配产品组合,根据热卖商品情况和区域特点,主动上门开展上下游供应链商户、周边关联产品客户营销,实现线上线下完美融合的O2O联动营销服务新通道。发展社区金融,与物理网点周边小区合作,提供门禁、停车管理以及社区服务等多渠道金融和非金融服务。

(三)强化金融风险管控

1.不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运用大数据理念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理顺部门间职责,落实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职组织机构,建立专职技术队伍,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优化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规程,加强要害岗位管理,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创新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方法,加快研究梳理互联网金融业务流程,构建新型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通过对互联网金融信息整合、深入分析加工,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评级审核机制,切实提升金融风险防控方法与手段。

2.高度关注资金交易安全。面对互联网金融便捷与风险同存的现实,既要顺势而为,又要趋利避害,把保障客户和网络资金安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借助现场调查与非现场数据信息挖掘分析相结合的风险管理创新,通过大量数据信息的挖掘分析,勾画客户全景视图,更加全面地评估客户风险状况。在网络支付环节上,应建立实名身份认证的资金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参与各方权责,让客户根据自身需求和交易金额大小,选择安全手段以及风险控制组合。在信用中介领域里,打通多元化融资渠道,提供实时动态,匹配和管控资金流与信息流,有效防控信用风险。在信贷融通过程中,挖掘整合实时交易数据和信用记录信息,综合管控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有效降低互联网金融融资风险。

3.加强与外部机构的风控合作。商业银行在自主开展评级方法研究与应用基础上,应积极与官方信用评级机构以及新型的互联网资信审核企业展开资信评级合作,共同研究设计基于企业和客户信用行为的辅助资信评级办法。关注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熟练掌握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密切与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沟通,防范合规风险发生。在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照章办事,杜绝违法行为,避免事故追偿责任。

BUSINESS TRANSITION OF COMMERCIAL BANKWS UNDER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猜你喜欢

宁波客户金融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P2P金融解读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