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的中亚政治经济战略研究

2015-12-05施锦芳郭舸韬

大连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中亚地区中亚战略

施锦芳,郭舸韬

(1.东北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2.东北财经大学 研究生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日本的中亚政治经济战略研究

施锦芳1,郭舸韬2

(1.东北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2.东北财经大学 研究生院,辽宁 大连 116025)

近年,伴随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及能源安全问题的升级,中亚于世界政治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亚丰富的油气资源及独特的地缘优势使其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各国纷纷出台了诸多中亚政治经济战略。日本与中亚五国建交二十多年来,日本的中亚战略不断升级转变,无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方面,其成果都比较显著。本文旨在全面总结归纳日本的中亚战略,总结其经验教训并汲取其可取之处,探究其对中国“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亚战略的启示。

日本;中亚;政治经济战略;一带一路;启示

中亚位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心,被誉为亚欧大陆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中亚五国自独立以来,一直是大国关注的焦点,大国也根据各自需要制定了各具特色的中亚战略。与中亚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劣势的日本也不甘示弱,通过政治经济手段施展中亚战略。日本中亚五国宣布独立以后,随即承认其主权国家的地位,并先后与其开展起了外交活动。建交20多年来,日本关于中亚的战略也在逐渐调整升级,不再将中亚作为一个孤立的地区,也不再将其作为日本对外政策的边缘体,而是将中亚视为亚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站在日本的整体亚洲战略的高度制定中亚战略。日本对中亚的外交战略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经济援助阶段(1991-1997年)、“丝绸之路外交”阶段(1997-2001年)、“中亚+日本”对话机制阶段(2001-2006年)以及“建立自由繁荣之弧”阶段(2006年至今)。日本对中亚政策在不断调整,从经济援助为主转向经济援助和战略外交并重,再到现今的战略外交主导阶段。

本文将详细评述日本的中亚政治经济战略,探究其对中国“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亚战略的启示。

一、日本推进中亚政治经济战略状况

日本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其中亚战略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双方在诸多领域可谓开花结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日本不仅在政治上赢得了中亚各国的支持,还通过帮助中亚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建立起了稳定的双边经贸关系。

(一)政治战略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就将成为“政治大国”视为其战略目标,作为当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政府认为,如果不能把经济实力转化为政治影响力,它将永远无法对世界性事务的发展和变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经济领域的佼佼者日本绝不甘心在政治领域只做一个“旁听者”。然而日本除了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外,在其他条件方面尚不达标,因此谋求政治大国的追求促使日本开始积极加入到各方国际事务的斡旋中,体现其对国际责任的担当,获得更多国际上的赞扬,为增加其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努力。

第一,对“政治大国”目标的追求。中亚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任何大国都不会无视其存在,日本也不例外。日本对中亚的战略的转变并不只限于“能源外交”及“贸易外交”,更大程度上是由于日本对于“政治大国”地位的需求,是日本对其国家政治利益扩大的积极追求所必然导致的结果[2]。目前,日本是在联合国安理会担任非常任理事国次数最多的国家,2015年10月,日本也将参加下一任非常任理事国的选举,但日本的目的并不在于此。加强与中亚国家的政治对话,是日本走向亚洲政治大国、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的战略举措。日本通过不断的向中亚五国提供经济上的援助,换取中亚五国对其政治追求上的支持,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均先后表示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第二,巩固“日美联盟”,平衡中俄在中亚地区的力量。2001年9.11恐怖事件后,美国成为影响中亚地区形势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地区的“代言人”,自然在这个关键时节不仅加大其对中亚的输入力度,还扩大了其外交活动的范围,从以前单一的经济援助向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多管齐下的趋势发展。这其中既包含了配合美国中亚战略的步伐,也有协助美国在该地区与中俄抗衡的目的。美国自从在中亚推动“颜色革命”,其强硬的手段遭到中亚国家的反对以后,其中亚战略就未见起色,而中国和俄罗斯与中亚之间的联系却在不断扩大和加强,美国对日本在中亚地缘政治作用抱有期望,期待日本作为亚洲代表制约中俄在中亚地区的力量。中亚五国虽然已经成为独立的国家,但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仍然多少受控俄罗斯。而中国作为亚洲的新兴经济体,其强劲的发展势头也促使其加速与中亚各国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大国力量聚焦的中亚地区,日本不仅是起到追随美国步伐的作用,还旨在以“日本模式”获得中亚各国的信任,以求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经济战略

众所周知,日本能源供给体制脆弱,其对海外资源的进口具有很大的依存度。因此为了保障能源安全,规避中东动荡造成的能源风险,日本不得不开辟新的能源供应来源。另外,在东南亚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中亚地区作为新兴国家,成为日本产业转移的又一重要选择。为了扩大日本的海外市场,激发中亚地区潜在的市场活力,日本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优惠政策,引导日本企业加入到中亚地区的开发中,促进双方的经济往来。

第一,瞄准油气资源以改善其能源进口单一状况。日本对中东的油气资源依存度相当高,76%的海外油气资源都从中东进口[3]。特别是在东日本大地震之后,福岛核电站爆炸引发了国民对核能失信,反对继续使用核能。日本一次性能源的自给率由2010年的19.9%大幅度下降至2012年的6%,在OECD的34个成员国排名跌至倒数第二位[3]。里海周围2000亿桶的石油储量被探明后,中亚就被视为新世纪能源储备基地。日本认识到其在中东能源外交因为伊朗核问题遇阻情况下,能源供应多元化的战略显得更加紧迫。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说:“中亚地区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在中东矛盾升级时,可以为对石油极度以来的日本提供一定的保障。”并且,日本的加入,使得中亚油气资源外输的管道分散,降低中俄两国对中亚各国的控制,扩大自身外交的发展空间。因此,日本政府开始积极投入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制定了各项政策,鼓励大中小企业参与到中亚开发。从表2中可知,日本企业积极投入到中亚的资源开发项目中,其中哈萨克斯坦的卡沙甘油田已于2013年6月首次向日本输入166643吨石油,而日本企业参与阿塞拜疆的项目不仅仅是油田开发,还包括管道的建设项目,日本的INPEX BTC管道有限公司和伊藤忠石油开发股份公司分别拥有该管线2.5%和3.4%的股份[4]。

日本在中亚并不仅仅局限于油气资源开发。作为世界上三大使用核能源的国家之一,截至2009年,日本的铀需求量达8790吨。为减轻对石油的依赖和对清洁能源的渴望促使日本加大了对核能的利用开发,使得对铀的进口量急剧上升,而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铀储量分别占全球的12%和2%,成为日本关注的重点[5]。一方面,日本于2010年3月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了核能利用的协议,确立了能源伙伴的关系,日本加入到西门库杜克矿、哈拉桑1号矿和哈拉桑2号矿的开采当中。据有关部门估计,日本在哈萨克斯坦的铀矿所开采的总产量将达到其国内总需求的40%;另一方面,乌兹别克斯坦为了摆脱美国对其铀矿的垄断,也积极寻求与日本的合作机会。2011年2月,双方在铀矿的合作方面签署了扩大贸易与投资合作备忘录、合作以及采购协议,预计未来10年每年采购量为500-1000吨。

第二,日本政府提供大量政府开发援助(ODA)带动其与中亚的经贸合作。中亚国家独立之初,日本政府就开始对其提供对其提供ODA。日本为中亚的教育、健康、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金融市场发展等领域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日本向中亚地区提供的ODA规模巨大,且占日本年度ODA总额的比例较大。2004年“中亚+日本”对话进行之际,日本向中亚地区提供的ODA达到最高点。尽管近年由于经济衰退,日本对中亚的援助额有所下降,但日本已经成为中亚的最大援助提供国[6]。

从图1中可以看出,日本与中亚的双边贸易额从1992年的0.84亿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18.36亿美元,上升了22倍。除2009年双边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双方的贸易额大幅下降之外,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第一届“日本+中亚”外长论坛召开之际的2004年及2006年日本提出“建立自由繁荣之弧”之后,双边贸易额在这两个时点实现大幅增长。除此之外,双边的贸易结构也在逐渐优化,2010年以前由于中亚各国还处于经济恢复时期,需要进口大量的轻工业制品,因此日本的出口占比较大。2010年以后,日本参与中亚的能源建设取得成效,中亚地区向日本的能源输出使得双边的进出口趋向平衡[7]。

第三,以“中亚+日本”外长会议为平台,加大合作力度。自2004年首次召开“中亚+日本”外长会议至2012年11月为止,双方共举行了四次会议。内容包括政治对话、地域内合作、商业振兴、知识对话以及文化交流和人才交流五个部分。

在第一次会议上,日本承诺帮助中亚国家修建一条与印度洋相连的铁路,打破中亚国家交通干线单一的局面,使其出口通道不在局限于东部和北部[8];在第二次会议中,日本承诺对中亚的援助不再局限于经济方面,它与中亚四国签订的支援行动计划中,不仅包含了经济和技术上的援助、能源的开发还包括反恐和打击贩毒等安全方面,中亚四国则表态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选举中,将为日本投上赞成票[9]。可见,日本通过对话机制寻求与中亚的合作,其结果不仅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在政治方面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二、日本推进中亚政治经济战略的原因及特征

日本政府不断调整其中亚战略,从初期单纯经济援助到“丝绸之路外交”时期的政治、经济、安全三个领域的双边多重往来,再升级至“中亚+日本”机制下的全方位多边合作,最后发展到“建立繁荣之弧”战术和战略并进阶段。

(一)日本推进中亚政治经济战略的原因

日本中亚战略的转变源于中亚地区优势逐渐上升、追随美国战略计划及维护日本本国利益三个原因。

第一,中亚地区成为大国实力的“角逐场”。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十字路口,东北紧靠俄罗斯,南面与伊朗、阿富汗接壤,西面与高加索为邻,东依中国边界,是连接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的桥梁。加之近年来又探测出大量油气资源,任何大国为了争取在中亚地区更大的外交空间、确保其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都全面提升了对中亚的重视程度。例如:俄罗斯希望保持其在中亚的传统影响;美国希望借助“新丝绸之路”的提出挽回其在亚洲失去的十年[10];欧盟颁布了中亚新战略,全面提升中亚的战略地位[11];中国希望通过与中亚地区友好建交实现和平崛起.日本通过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提高其对中亚的外交强度,帮助日本在中亚地区建立存在感,并提升其在中亚事务中的发言权,向中亚地区展现了其亚洲领导者的担当,从而使日本更加接近其“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

第二,巩固“日美同盟”,追随美国的战略计划。虽然如今“日美同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日美关系仍是考察日本外交决策的重要变量。1997年,美国参议院通过决议宣布把中亚—高加索纳入美国的“战略利益地区”。同年,日本提出“欧亚大陆外交”,提升对中亚—高加索地区的重视度。“9.11”事件后,美国出于全球反恐需要对中亚地区更加重视。而日本也在国内舆论的压力中不断的完善其中亚政策。日本国会认为“与中国、韩国相比,日本与中亚之间的交流太少,双方之间的了解知之甚少”,在这种呼声中,日本于2004年提出了“中亚+日本”外长会议,希望通过对话机制,增加双边的往来。虽然日本的中亚政策紧跟美国的步伐,但其在中亚温和的作风与美国的强硬的手段不同,带有其自身的特色。

第三,维护本国利益。随着战后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日本确立了成为“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如果不能把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转化为政治上的影响力,日本永远无法在国际事务上获得发言权。因此,日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与中亚国家广泛和深入地开展经济与文化合作,既可促进中亚地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可展现日本的经济以及政治影响力。在向中亚地区灌输“日本模式”,帮助其完成经济转型的同时,也可以获得中亚五国对日本政治上的支持。并且,日本力量的介入也可以有效地抗衡中俄等国对中亚地区的影响,推进日本的政治民主化战略和中亚能源战略。

(二)日本推进中亚政治经济战略的特征

日本中亚政治经济战略的调整具有其自身特色,其温和的作风与那些主要动机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开发这一地区油气资源的大国形成鲜明的差别,这使中亚各国欢迎日本的加入,并积极寻求与日本的合作机会。从这个方面考虑,日本与中亚之间地理上没有相连反而不是弱势。日本不断调整推进中亚政治经济战略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日本的中亚战略始终以温和的经济手段为主,迎合了中亚各国的既得利益。日本作为亚洲地区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向中亚国家伸出了援手。中亚各国如今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迫切的需要外界的援助,以求能较快地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12]。考虑到该地域的安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本向中亚各国提供了各种支援,诸如帮助中亚国家确立法律制度、提供人才培养以加速中亚市场经济化的进程、支援再建医疗保健等社会部门以及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帮助中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此外,2006年“中亚+日本”第二回部长会议,日本还承诺提供大量资金用于帮助中亚解决削减贫困、预防灾害、道路建设等方面的问题。经济体制成熟、经济实力雄厚的日本,对中亚来说是个不可缺少的经济合作伙伴。

第二,日本利用其技术优势向中亚引进先进技术,提供人才。日本的科技技术在亚洲乃至全球均处于领先地位,具备向中亚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帮助其实现经济社会转型。2006年3月,作为“中亚+日本”外长会议内容之一的“知识对话”的具体措施,外务省开展了首次“东京对话”,之后每年举办一次[13]。在对话中,中亚政府针对环境问题、清洁能源问题、电力问题等方面提出需求,日本通过ODA在中亚实施了各种课题。日本向中亚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交流,改善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帮助中亚地区培养人才,促进中亚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三、尊重中亚各国的外交策略,明确重点,缓慢推进。日本因素的注入并未有悖于中亚区域合作的开放性原则,并且尊重中亚各国的平衡外交政策。日本利用美国创造的有利国际发展空间,通过向中亚提供长期的经济援助获得了好评,用其固有的“日本模式”赢得了中亚各国的信任。在实施中亚的战略过程中,日本政府不急于求成,而是针对国际形势的走向以及双方的经济发展的状况,适时调整本国政策,增加政府高层往来频率,注重已得成果累积,拓展双方合作的深度与宽度,获得了中亚五国的青睐。

三、小结

日本中亚战略的推进并不是主要考虑中国因素,而是基于其自身利益的长远需求[14];此外,日本与中亚的发展也并非仅由日本自身的需求来推动,还包含中亚国家对日本的渴望,这是双方利益诉求的结合。因此我国不应将日本的加入仅视为威胁,而应全面分析日本的中亚战略,借鉴其可取之处[15]。一方面,日本的加入对中国的挑战短时期内影响不会太大。日本在中亚地区所缺乏的政治、军事影响力并不是通过提供经济援助赢得中亚国家的好感就能简单获取,并且日本在中亚地区获得政治支持的战略资本是建立在经济援助基础之上,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从上述分析还可知,缺乏地缘优势的日本用其相对温和的慢速推进战略赢得了中亚各国的好感,通过对中亚战略的精准定位以及合理布局,在竞争激烈的中亚地区取得了一定的外交成果,拓展了其在国际社会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日本的中亚政治经济战略给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1]王保忠,何炼成,李忠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战略路径与实施对策[J].经济纵横,2013(11).

[2]沈旭辉,刘鹏.从援助型外交走向战略型外交,日本中亚外交政策的演变浅析[J].日本学刊,2007(2).

[3]2013年资源能源统计年报[M].日本经产省资源能源厅资源燃料部,2013:10.

[4]张晓慧,肖斌.日本与中亚及外高加索地区的能源合作[J].新疆社会科学,2013(2).

[5]日本2013年能源白皮书[M].日本经产省资源能源厅,2014:12.

[6]2014年日本年度预算(政府案)[M].日本外务省,2013:5.

[7]解晓东,赵青海.解析日本的中亚外交政策[J].国际问题研究,2009(3).

[8]朱永彪,杨恕.简论日本的中亚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外交评论,2007(12).

[9]李建超.中亚,日本核电原料的后院[J].世界有色金属,2011(4).

[10]杨雷.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实施目标及对国际的影响[J].新疆社会科学,2012(5).

[11]杨恕,后俊.德国的中亚政策[J].德国研究,2012(1).

[12]魏松.美国推行“大中亚”合作战略评析[J].南方论刊,2008(9).

[13]北川克郎.日本の対中央アジア政策と環境協力[J].一般社団法人海外協力センター,2010(4).

[14]周洪波,肖立国.日本对中亚外交的思考,从战术到战略的演变[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4).

[15]牟雪红.能源“新丝路”—盘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能源合作亮点[J].封面报道,2013(10).

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olciy in Central Asia of Japan

SHI Jin-fang1,GUO Ge-tao2
(1.International Economic&Trade Institute,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116025,China; 2.Dongbei Universityof Finance&Economics Graduate School,Dalian 116025,China)

With the trade freedom and the economy globalization together with the worsening of energy crises in recent years,the importance of Mid Asia has becoming outstanding in world politics and economy making it the hot point of the world with its oil resources and unique territory advantages,and many countries have put forward their strategies with Mid-Asia.Japan’s Mid–Asia strategy has been upgrading after 20 years of building up the communication with China wit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either in politics and economy. This paper makes an overall summary and conclusion og Japan’s Mid-Asia strategy with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o evoke China’s“One Thread and One Road Strategy”

Japan;Central Asia;Political and economic strategies;One Area and One Road;Inspirations

D831

A

1008-2395(2015)04-0097-05

2015-03-09

施锦芳(1971-),女,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日本经济及国际经济合作研究;郭舸韬(1991-),女,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专攻国际贸易及世界经济。

基金课题: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校级优秀科研创新人才项目(DUFE2015R03);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升级与对外开放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一般项目(2015Y012)

猜你喜欢

中亚地区中亚战略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战略
民国时期新疆驻苏联中亚地区使领馆设立原因
中亚速览
当前中亚地区安全局势的特点及走势分析
民营油企的中亚并购潮
中国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合作开发模式与前景分析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