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猝死发生的特征分析及防范对策①

2015-12-05刘景新吴卫兵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上海200438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运动体育研究

刘景新 吴卫兵(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 上海 200438)

运动猝死发生的特征分析及防范对策①

刘景新吴卫兵*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上海200438)

摘 要:运动猝死一直都是运动医学界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本文对我国运动性猝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运动猝死发生的性别、年龄、运动项目、季节和时间节律特征。结果显示,运动猝死人群分布表现为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分布广泛,40岁以下人群明显高于40岁以下人群,运动猝死发生的运动项目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马拉松、中长跑和体育课等,运动猝死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寒冷或高温等月份,通过研究运动猝死发生的特征,并探索有效的防范对策,以期尽量减少或避免运动猝死的发生。

关键词:运动猝死发生特征分析防范对策

运动猝死是指与运动有关猝死的简称,国际心脏病学会将运动猝死定义为: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 h内的意外死亡。运动猝死不经常发生,一旦发生抢救成功率很低,一直是运动医学界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受到国内外众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健身意识逐渐提高,人们迫切希望通过体育运动来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而不当的运动方式轻则造成锻炼人群的运动损伤、重则引起晕厥、甚至极个别导致猝死。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巨大的伤害,同时影响人们群众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因此,该文对我国运动猝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运动猝死发生的性别、年龄、运动项目、季节和时间节律特征,并探索有效的防范对策,以期尽量减少或避免运动猝死事件的发生。

1 运动猝死发生的特征分析

1.1运动猝死发生的性别特征

通过研究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发现,男性发生运动猝死的概率要比女性发生运动猝死的概率要高。其中,徐昕等所收集的1968—1998年间的82例运动猝死的案例中,男性72例,女性10例,男女比例7.2∶1[1]。高原等在华中地区收集的38例运动猝死的案例中,男性33例,女性5例。男女比例6.6∶1[2]。李之俊等收集的上海及华东地区的40例运动猝死的病例中,男性34例,女性6例,男女比例为5.7∶1[3]。女性比男性发生运动猝死概率低的原因可能因为女性一般采用运动强度较低的运动,女性运动时身体出现疲劳或出现不适症状时易停止运动等原因有关。

1.2运动猝死发生的年龄特征

目前,在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的运动猝死案例中,死者的年龄分布比较广泛。其中,徐昕等所收集的1968—1998年间的82例运动猝死的案例中,年龄范围在9~67岁之间,平均年龄:33±16.53岁(77例)。年龄分布高峰在30岁以下,其中又以15~20岁最多见[1]。高原等在华中地区收集的38例运动猝死的案例中,年龄分布在13~72之间,平均年龄在(28.8±16.7)岁。其中40岁以下26例40岁以上12 例[2]。李之俊等收集的上海及华东地区的40例运动猝死的病例中,死者年龄范围在12~78之间,平均年龄(37.8±19.7)岁。其中40岁以下29例40岁以上11例[3]。在这些运动猝死的人群中,包含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学生以及体育爱好者,其中又以在校学生居多,根据谢庆芝等在大学生运动猝死调查与风险预警研究中发现在大学生猝死案例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猝死的案例多[4]。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把体育课安排在一二年级上,学生在中学时期忙于文化课的学习,忽视身体的锻炼,导致身体素质的下降。

1.3运动猝死发生的运动项目特征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发现,发生运动猝死的运动项目分布十分广泛,排在前几位的有篮球,足球,马拉松,中长跑,体育课等。其中李之俊的调查研究中,在40例运动猝死案例中,11例为体育课,篮球8例,长跑5例,田径4例,足球3例[3]。在谢庆芝的研究中,发生运动猝死的项目中排前三位的为长跑,篮球,足球,累计占81.58%[4]。高晓嶙研究中发现,运动猝死发生比例最高的是长跑,占33.98%,排在第二位的是足球,占10.68%,第三位的是篮球,占8.74%[5]。运动猝死大都分布在篮球,足球,马拉松,中长跑,体育课等运动项目中,可能因为篮球足球这类项目推广的比较好,人们参与频率比较高,再加上运动时间长,运动量较大,运动强度较高,对抗性较强等原因。马拉松是对人体极限的挑战,深受广大男性的喜爱,运动时间长,运动量大,对机体刺激较大。而在体育课中,运动时间,运动量,运动负荷较为恒定,而学生身体素质有差异,很难做到运动负荷与每个学生相符合。

1.4运动猝死发生的时间节律特征

高原等在华中地区运动猝死调查研究中发现,运动猝死案例发生的最高峰在10~12月。在李之俊的调查研究中,一年中发生运动猝死最集中的是10月,一天之中上午运动猝死者多余下午[2]。在刘青健的研究中,在32例运动猝死案例中有25例发生在9月到下年1月之间。高晓嶙在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发生运动猝死案例发生率最高的是3月和11月,其次是7月[6]。一天中运动猝死发生律最高的是早晨,其他依次是下午、上午、中午、晚上[6]。从以上国内研究来看,发生运动猝死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寒冷、高温等月份,可能以为高温或寒冷条件下,人体的运动能力会受到限制,在加上身体适应能力差,再加上不当的运动方式等原因容易发生运动猝死。

2 运动猝死发生的影响因素

2.1心理应激

心理应激是诱发运动猝死的影响因素之一,李之俊,徐昕等人的研究中均有学生在体育测试中或体育测试结束后发生运动猝死的案例[1,3]。人体在情绪激动时,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分泌会增多,从而增加心室颤动的易损性,和激发冠状动脉痉挛。另外,体育运动本身就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体育心理学研究中发现,体育活动在积极的情感状态下,活动者会有强烈的运动和表现欲望,会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充满活力,而强烈的心理活动必然会带来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若在这种状态下,会降低身体的疲劳感,继续运动会导致身体不适,严重者会出现晕厥甚至猝死。

2.2运动负荷

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肌肉的收缩方式都能够影响生理负荷,国外研究发现,猝死的危险性随运动的绝对强度或相对强度增加而增加。在运动中,随运动强度增加,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心肌需氧量也随之增加,心脏负担加重。但是,国内有些案例报道在慢跑等运动强度较低的运动中,也有运动猝死的发生。因此,运动强度与运动猝死的关系还不是特别清楚。

2.3服用兴奋剂

服用兴奋剂是部分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被禁用的兴奋剂包括6大类120多种,这些兴奋剂都会对运动员的身体产生巨大的伤害。如经常服用类固醇类激素,可对运动员肝脏造成损害,出现冠心病,女性运动员出现男性第二性征等。服用利尿剂类化学物质,会使运动员血容量降低,电解质丢失,出现肌肉痉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2.4忽视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整理活动在运动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人体由安静状态到运动状态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准备活动可以使体温升高,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可有效避免由于突然运动导致的不适,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在运动结束后,人体由运动状态恢复到安静状态同样也需要一个过程,运动时由于血液的重新分配,血液更多的流向肌肉等运动系统,如果立即停止运动或运动后立即躺下休息,不利于血液的回流,造成脑部供氧不足,出现眩晕等症状。

3 运动猝死发生的防范对策

3.1尽可能及早的确定运动猝死高危人群

国际上把运动猝死的预防分为三级,而一级预防就是在既往“没有”心脏病的人群中进行,因为有25%的猝死者来源于这一人群[1]。主要是在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群中询问个人病史、家族病史、体格检查、健康检查等,应该着重进行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如: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及早的发现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现在有研究证明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效的区分运动员心脏和病理性心肌肥大,可及时发现如肥厚性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据有关报道,在国外用基因检测技术对运动猝死率较高的家族运动员进行检测,取得很好的效果,在预防运动性猝死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基因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局限性。

3.2平时注意进行全面的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运动员、教练员、学生、体育爱好者等应定期的进行体检,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如身体不适或患有疾病,应根据自己身体条件,有选择性的参加一些体育运动,避免进行一些运动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并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身体健康状况,在进行报名体育比赛时,进行健康确认,尽量避免患有潜在疾病人群参加激烈的体育比赛。

3.3注意观察猝死前的先兆症状

据国外有关方面的统计运动猝死发生前有50%的人会出现发热、胸痛、胸闷、胸部压迫感、头痛、气急、肠胃不适、腹泻、极度疲乏等先兆症状。但也可能毫无先兆。在运动前、中、后通过运动者主观感觉,是否有头晕、头痛气喘、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感觉,通过观察运动者动作是否迟钝、脸色是否发白或发黄、是否气喘、是否呼吸困难等,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去医院做相关检查。

3.4避免过度运动或过度训练

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运动方案,循序渐进的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要与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相结合,在准备活动时要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把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项准备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在运动结束时,适当的准备活动有利于体内能源物质的补充,和代谢产物的清理,有利于血液的回流等作用。另外在制定运动方案时,可结合心率、最大摄氧量百分比和主观疲劳程度来确定。对于普通人健身来讲,应该多进行宣传教育,传授体育健身基本知识,建议采用一些中小强度,对抗性较弱的项目。

3.5加强运动现场的医务监督与急救准备

在体育运动和比赛现场应设有医务监督站,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运动员、教练员、学生、老师以及体育爱好者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在运动中一旦发现有人晕倒或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据了解心脏停止跳动4min,大脑细胞将发生不可逆转的坏死或留下严重的神经后遗症。根据有关部门统计,94%的心肺复苏成功者是在心跳停止后4min内抢救的。复苏时间小于4min,存活率为43%~53%,8min开始复苏者,存活率仅为10%,大于10 min者几乎无1人获救。因此,抢救工作必须争分夺秒,直到120赶来。

4 结语

(1)从运动猝死发生的特征来看,性别上男性发生运动猝死的概率要明显大于女性,年龄上40岁以前运动猝死发生的概率要大于40岁以后,运动项目分布上多发生在篮球、足球、马拉松、体育课等运动项目中,时间节律上运动猝死发生主要集中在寒冷和高温等月份。

(2)从运动猝死发生的影响因素来看,心理应激、运动负荷、服用兴奋剂、忽视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都有可能诱发运动猝死。

(3)从运动猝死的预防上看,经常参与运动的人群要定期做全面的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训练时要遵循体育锻炼的基

参考文献

[1]徐昕,高崇玄,张丽申,等.我国运动碎死调查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2):99-102.

[2]高原,郝英,朱明.华中地区运动猝死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651-656.

[3]李之俊,冯曙明,陈文堉.上海和华东地区运动猝死调查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3):213-214.

[4]谢庆芝,邱祖建.大学生运动猝死调查与风险预警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2):93-97.

[5]高晓嶙,常芸.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2):83-87.

[6]刘青健,王清生,刘永祥.我国大学生运动猝死调查及预防对策[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6):77-79.

[7]仇乃民,孟昭琴.体育运动与猝死的关系及其生理学机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5,09(48):160-161.

[8]马继政,孙飙,吕远远.运动性猝死预防及筛查策略[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5):103-107.

[9]冯大志,沈雁飞.高校内发生运动猝死的原因调查及预防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1):93-96.

[10]王学农.运动与猝死(综述)[J].体育学刊,2003,10(1):67-69.

[11]周德铨,史晓红.对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分析与对策[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30(4):114-118.

[12]刘永祥,王清生,马忠东,等.高校大学生运动性猝死原因及预防对策[J].体育学刊,2008,15(6):59-62.

[13]程杰,李效凯.我国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调查与预防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10):82-84.

[14]王纯,吴中远.运动性猝死病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2):96-99.

①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4YJCZH162)。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Exercise-Related Sudden Death

Liu JingxinWu Weibing
(School of Kinesiology,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200438,China)

Abstract:Exercise-related sudden death (ERSD) has always been one of most serious problems in the sports medical field.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RSD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and provide preventive measure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RSD were mostly seen in the male; age distributed in a wide range,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under the age of 4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ver 40 years of age; the most common sports events involved were basketball,football marathon and jogging sports and sports classes;and the ERSD occurred mainly in cold or hot months.By analyzing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ing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the study expect to reduce or avoid the incidence of the ERSD.

Key words:Exercise-Related Sudden Death;Happen;Characteristics;Preventive Measures

通讯作者:吴卫兵(1974—),男,江西高安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运动健康促进。

作者简介:刘景新(1991,11—),男,汉,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鸡黍镇,硕士,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医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c)-0233-03

猜你喜欢

运动体育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不正经运动范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