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立正确的党群关系观

2015-12-05方工

清风 2015年12期
关键词:民众群众

文_方工

树立正确的党群关系观

文_方工

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也是保证国家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对此,必须明确树立党与人民群众的正确的关系观,明确党与人民群众密不可分,是带有基础性、关键性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掌权执政,本质上是受人民委托,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执政权力,因此唯一的执政宗旨和行为准则就是为人民服务。在这个语境下,党的领导中的所谓“领导”,就是率领和引导人民群众沿着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所谓领导就是服务,党作为领导者也就是服务于人民的引领者和向导,领导是党实现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的执政方式和履职活动。

可是现实中,有一些人却把关于“领导”的表述理解为是对党与人民群众相互关系的界定,以为确立党的领导,就意味着党与人民群众并非一体,分别是国家建设中的不同主体,并且党的地位要高于人民群众,有权指挥命令人民群众。这种理解是误解或曲解的,对一些党组织或领导者出现高高在上,轻视民主、排斥法治、独断专行、以党代政、以权代法、拒绝监督、压制批评、纪律涣散。公权私用等不当思维、不良作风和有害行为起了负面作用。

那些公然提出“你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党服务的”“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等愚蠢问题的思维;那些把人民群众看做包袱,认为“老百姓就是给脸不要脸”的认识;那些只求上级满意不管群众疾苦,因而滥用权力,乃至以权谋私的行为等,都说明对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认识不清或观念错位,都是损害党的建设,使党身患重疾,脱离民众的消极因素。

小平同志曾指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只能是为人民服务,必须敬畏人民,服从人民,当好为民众引路的公仆,绝对没有违背人民愿望,甚至与人民群众对立的资格与理由。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能混淆,更不能颠倒,决不能以为执政党可以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把人民群众当作工具,让人民群众为党的事业服务。

不能认为党是民众的主人

以为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主人与仆人的关系,即党提出要求,而人民群众应当为实现党的要求提供服务的认识,既不符合逻辑常识,也不符合政治伦理。按照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明文规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只有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和行使执政权力者的主人。人民群众既然是主人,就有权利要求、推动、监督执政党永远代表人民利益,执行人民意志,服从人民意愿。党既然是受人民群众委托,行使的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执政权力,就只能作为公仆,按照主人的要求正确行使国家一切权力。

不能认为党是民众的上级

以为党与人民群众是上下级关系,因此应该上命下从,党有权指挥和命令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必须服从和执行,否则就是给党找麻烦添乱的认识,没有合法依据。不仅宪法和法律没有赋予党指挥和命令民众的权力,党的性质也不容许对群众发号施令,强迫命令。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即党的主张正确与否,只能以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衡量标准,必须听取群众意见,服从群众需要。要使党的主张得到人民群众的执行,除了宣传和说服,使人民群众自觉地实践之外,只能靠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形成为法律这一途径。

不能认为党是民众的家长

以为党在人民群众面前是抚养、管教孩子的家长角色,不仅地位尊崇,而且权威不可挑战,孩子必须尊重、孝顺、服从的认识大错特错,十分荒谬。但这种认识却历史很长,历史上曾经有歌曲,唱出“党啊,母亲”“我把党来比母亲”等等歌词;改革开放后,曾经在政治运动中受到错误对待的人说过,组织错整自己,是母亲打孩子;一些领导干部头脑中有根深蒂固的“父母官”情结,总以为群众靠自己养活,自己比群众高明等等,都是这种认识的反映。

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领导者,曾称自己是“人民的儿子”,习近平同志也说过:“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真实关系的准确概括。

不能认为党是民众的恩人

以为党多年来为人民服务,取得了不少成绩,因此就有恩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应该把党奉为恩人,做到吃水不忘挖井人,必须感激涕零,不能忘恩负义的认识在理论上说不通,在实践上也站不住脚。因为,共产党从作为革命党开展对敌斗争,到作为执政党组织国家建设的全部历史,都是作为人民群众的工具,服从人民群众的要求,得到人民群众支持,与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历史。共产党为民造福是职责所在理所当然,出现错误是有负使命,应感愧疚,与人民群众并不存在施恩与承恩的关系。正如时任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省委书记的汪洋所说:“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追求幸福,是人民的权利;造福人民,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我们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

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高度统一,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才能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巩固执政地位,完成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历史使命。这就需要有效地树立正确的党群关系观,纠正错误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党为人民群众需要而产生,有人民群众参与而壮大,因人民群众拥护而焕发生机和活力,所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自然是、也必须是“鱼水关系”“血肉联系”的道理。

树立正确理念,需要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水平,培育政治理论素养。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和用人标准,选用对人民群众感情深厚,对党的宗旨认识深刻,能够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群众路线的领导干部。还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制度建设,使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置身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帮助和监督下,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作者系北京市检察院原副检察长)

猜你喜欢

民众群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政府帮民众排解孤独感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宋维:重新取得民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