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落实和保障高校体育教研教改工作的思考①

2015-12-05李鹏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南阳473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研体育教师体育

李鹏(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南阳 473000)

关于落实和保障高校体育教研教改工作的思考①

李鹏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南阳473000)

摘 要:要落实和保障高校体育教研教改工作,需做到以下五点:第一,领导人员要做好带头工作,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具体要落实体育教研教改质量责任制工作,建立并完善体育教研教改建设项目立项指导以及申报制度,要建立一个科学的体育教研教改制度;第二,要做到统一认识、规范管理,具体要加强体育教研教改管理队伍的建设,加强体育教研教改管理建设;第三,要加大对于教研教改工作的投入力度,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以改善教学条件与教学环境;第四,必须突出重点以细化研究方向以及研究内容;第五,努力推广体育教研教改成果,将其作用最大化。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研教改落实

体育教研教改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关键环节,做好体育教研教改工作也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任务。长久以来,只有少部分高校都在体育教研教改工作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时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还有许多高校在体育教研教改工作中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其体育教学质量仍然停滞不前甚至有些学校还出现教学质量下滑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因为其教研教改工作不到位,首先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无计划、无组织、实践程度不高,使得本来具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效果。因此,要做好高校体育教研教改工作,不但要加强对体育教研教改的理论探索,而且还必须做好落实与保障工作,要确保这些改革措施不仅仅是流于形式,要让其真正得到实施,从而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

1 领导人员要做好带头工作,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1.1要落实体育教研教改质量责任制工作

首先体育教学教研组应该成立一个领导小组,以分级领导管理的形式,建立一个健全的院系、学科类的研究、讨论与决策机制。体育学院院长及其学科带头人应该每个学期都召开两次以上的教研教改工作会议,全面听取体育教师的工作汇报并就其主要问题做出决策;院领导还要对相关问题研究以及政策制定的执行力度进行监督,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时效性以及科学性;院系领导要做深入基层,及时发现并且妥善处理好教研教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必须指导、监督并且检查相关制度政策的落实情况,对其进行效果评估,对具体的体育科研成绩进行认定,对于科研成果突出的给予相应的奖励。

1.2要建立并完善体育教研教改建设项目立项指导以及申报制度

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人才培养的需求,按照体育专业课程建设、体育教学管理、体育教学实践等来分类,并定期发布体育教研教改项目指南,要完善对于体育教研教改项目的评审、管理以及评估,注重对于教学成果的应用,要认真落实对于体育教学研究以及教学成果的奖励方针以及配套经费,保障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能够有序地开展。

1.3要建立一个科学的体育教研教改制度

应科学合理地制定并且完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体育教学科研活动制度以及体育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制度。例如,制定科学合理的集体备课制度、奖励处罚制度、定期例会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等。以保障学校体育教研教改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

2 要做到统一认识、规范管理

2.1加强体育教研教改管理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高效的体育教研教改管理队伍,它是保障学校体育教研教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高校方面应该加大对体育教研教改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以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以及业务水平;体育学院科研处管理人员要努力学习并且了解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关于教研教改方面的方针政策,同时还需熟悉本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统一认识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校方应该努力开通对于从事体育教研教改管理人员的评优、评职称的渠道,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待遇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2.2加强体育教研教改管理建设

2.2.1计划管理分析

首先应该成立一个体育教研教改领导小组,在开学初期便研讨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研教改活动计划,并且对于活动计划的实施以及方案的落实进行定期、定项、定性的监督、检查和评价。领导小组要指导并监督教研教改活动的开展,每学期都应该定期举办常规教研活动,活动主题要具有创新性,切不可走形式主义,要落实到位。

2.2.2过程管理分析

一般大学一个学期都会有四、五个月,在这长达四、五个月的时间里,做好过程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高校对体育教研教改工作计划的实施以及方案的落实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还需定期组织项目研讨会,对教研教改成果进行客观评价,对课题进程进行有效调控。

2.2.3质量管理分析

体育教研教改工作开展的目的在于对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就要求领导小组每学期都对体育教研教改的各个项目进行情况做质量测评以及阶段性总结,并且给出客观的指导意见。

3 加大对于教研教改工作的投入力度

3.1进一步改善体育教学条件

在改善体育教学条件方面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为了改进教学方式,必须努力加强对于多媒体教室、网络课程的建设与管理,以保障多媒体教学以及网络教学的有效开展;第二,应该加强对体育硬件设置的建设,合理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设施,避免教学设施浪费的现象;第三,应该努力改善校园环境,努力改善学校寝室、图书馆、食堂的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

3.2有效落实并且优化学校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相应的对于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相对于其他优势学科来讲就较少。但是在“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理念之下,体育教育的作用也日渐突出,因此,应该有效落实并且优化学校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以保障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教研教改工作能够得到有力的资金保障。

3.3对体育教研教改项目实施保障与激励政策

首先应该根据体育教研教改项目的级别为基准,制定出一个相应的配额制度,通常来讲是项目级别与配套资金成正比,项目级别越高资金越多。其次对于一些省级教改自筹经费的项目,校方也

应该制定一套相应的经费资助制度以帮助课题的顺利开展。最后还需完善激励政策,对于取得较好成绩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将其教研教改成果同其职称的评定相挂钩。

4 要突出重点以细化研究方向以及研究内容

4.1加强对于体育教研室的建设

体育教研室的主要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组织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并指导监督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第二,它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以及教学研究的基础组织;第三,它能够有效地发挥教师的集体力量以进行教学研究,它是深化落实体育教研教改的重要组织形式。因而在落实与保障体育教研教改工作上还必须加强对体育教研室的建设,要发挥出体育教师以及相关领导人员在体育教研教改活动方面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防止体育教研室的教学改革以及课程建设只是流于形式,要在团队合作以及竞争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科研水平。

4.2体育教研室活动的主要内容分析

体育教研室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包括对体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以及对教学实践的研究。要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理论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又能够内化并且发展教学理论。体育教研室可充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确定研究方向,并以此研究方向来确定研究活动内容。

第二,包括对体育课程方案、体育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研究。体育课程方案是体育课程标准的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又是体育教材编写的依据。体育教研室应该开展从体育课程方案的宏观面扩展到体育教材微观面的教学统筹,制定出体育教学的长期目标以及体育课堂教学的近期目标。

第三,包括对体育教学基本环节的研究。要对体育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课后辅导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环节进行科学研究。

第四,包括对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鼓励体育教师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5 努力推广体育教研教改成果

体育教研教改工作已经开展多年,许多高校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和经验,但是这些都仅仅是一个起到带动作用的“点”,而体育教研教改的最终目的是要做到以“点”带“面”,推动“面”上的改革和提高。因此,必须努力推广体育教研教改成果,做到以“点”带“面”。

例如为了促进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可组织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上公开课或者示范课,在课后授课教师再进行说课,听课教师要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课,通过这种方式,让优秀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还可以采用“走出去,引起来”的推广形式,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会,开展体育教研教改论文评选活动,大力开展体育教师的研究业务大比拼,等等。努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以展示体育教研成果,突出体育课程的特点,努力在体育课程结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学习、推广以及实践。将优秀的科研成果推广出去,让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成钧.探析高校体育教改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4(10):104-105.

[2]赵林.说课应成为高校体育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J].运动,2011 (25):118-119.

[3]叶乐,谢翼.关于落实与保障高校教研教改工作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3(18):7-8.

[4]叶蓁.论高校体育教改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J].体育世界,2013(6):34.

[5]李军.完善教学手段,做好教研教改工作[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7):33.

[6]张涛.对高职体育教改政策的试解读[J].武魂,2013(11):95.

作者简介:①李鹏(1972—),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c)-0146-02

猜你喜欢

教研体育教师体育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我们的“体育梦”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