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程的必要性研究①

2015-12-05赵金林延安大学体育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延安大学体育锻炼研究生

赵金林(延安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延安 716000)

延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程的必要性研究①

赵金林
(延安大学体育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 要:随着研究生数量不断上涨,研究生的教育出现了更多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的普通高校并没有开设研究生体育课,使得大部分的研究生身体素质下降。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从体育锻炼和其他高校的体育实践中可以研究出研究生的现状,建立体育课程对于延安大学研究生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开设研究生体育课才能不断培养研究生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关键词:延安大学研究生开设体育课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其研究生应具有专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身心健康的身体。该文通过深入了解延安大学在读研究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锻炼,寻找出导致研究生身心健康下降的原因,从而反映出延安大学在读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的必要性,通过开设研究生体育课,让研究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寻找出适合自己的终身锻炼的方式和方法,从而让研究生拥有强健的体魄,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1 延安大学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

随着十八大的召开,中小学和高校正在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研究生作为学校的最高学历学生,理应划入学校体育教育中。由于延安大学受地理环境和改革的影响,研究生被划分到各学院统一管理,学校关于体育设施和研究生教育政策不够完善,造成了研究生体育锻炼的诸多问题。

1.1学习繁重、缺少时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需要更多的高科技人才,研究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力量,肩负着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生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高学历学生,其培养目标和本科生有着很大的区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通过高等教育培育出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科技人才。但是现在,由于研究生的课程安排和学业压力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把时间用在了学业和科研方面,更有大部分的学生把时间用在了各种考试,以应对将来的就业问题,从而忽视了体育锻炼,造成了研究生的体质不断下降。

1.2对体育的认识不足,体育锻炼意识淡薄

伴随着全民健身的提出,体育运动愈来愈成为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研究生作为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理应推动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然而,从延安大学的研究生体育锻炼可以看出,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是薄弱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缺乏体育意识,许多学生受主观意识的影响,但是,从延安大学研究生体育锻炼方面看,非体育专业的研究生体育锻炼意识薄弱,造成这样的局面的原因;其一,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不足,很多学生受主观意识的影响,想去参加体育锻炼,但是又不懂得怎样合理的参加体育锻炼,其二,由于受到学业的压力,大多把时间用在科研或图书馆中,亦没有人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其三,延安大学的体育设施不够全面,基本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其四,硕士研究生中男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比女生要好的多。由于以上几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学生不能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难以平衡运动负荷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1.3缺少关于研究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组织

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高层次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身体是最为宝贵的财富。随着延安大学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增加和学校的教学改革,研究生被划分到各个学院管理,研究生的体育锻炼受到了更大的影响。从近几年的研究生体育锻炼情况看,缺少体育组织是研究生进行体育锻炼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2 延安大学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2.1是贯彻学校体育教育方针的需要

由教育部、体育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1]。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学校有责任加强对研究生的身体素质教育。教育部发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第七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第六条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3]。由此可见,研究生体育课虽然在文件中明确提出,但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并且没有把研究生体育课作为毕业或学位授予的必备条件,因此,研究生体育课在学校体育中是可有可无的状态。近年来,我国各个高校已经认识到体育教育对研究生的重要性,逐渐把研究生体育教育提到日程上来,各省重点大学已经开始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由于延安坐落在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这就需要提高研究生的质量,开设相对应的课程,为西部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2.2是贯彻“健康第一”教学指导思想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4]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坚实的体育锻炼平台。学生通过对体育锻炼的不断了解,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理论和运动技能,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逐渐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延安作为体育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延安大学应加强对研究生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制定相应的研究生体育课程,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质量,通过研究生向社会传播体育锻炼的好处,争取在全民健身的条件下增强全社会的体育锻炼意识。

2.3是研究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研究生也不得不面对激烈的竞争,而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必须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体魄离不开长时间的体育锻炼。从近几年的体质健康水平看:研究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这与我校不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息息相关。体育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培养受教育者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体育活动,潜移默化的使学生体会到,社会的竞争犹如体育运动充满竞争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体育运动还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公正的态度,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从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体育教育在研究生受教育阶段是必不可少的。

3 从全民健身角度出发结合美国的体育教育模式开设新型的研究生体育课程

3.1结合“体育教育s e模式”创造新型的体育教学目标

Se模式是指在整个教学阶段把不同的教学单元扩展到不同的“赛季”,学习的成员分为多个团队的力量,以竞赛为主要载体,充分运用直观教学,同侪教学,合作学习,团队协作和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体验并亲自经历到真实而丰富的各种运动情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运动技能,运动热情和运动文化素养的人的一种教育模式。[5]Se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体育教学模式,Se模式从建立开始,它已被应用到许多国家,但我国没有研究甚至流行。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其心理和心智发展比较成熟,对体育的认识比较广阔,我们可以结合Se体育教学模式创造新型的体育教学目标,提高研究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加大研究生对体育锻炼的健身指导能力的认识,使研究生的体育锻炼能力能跟随体育专业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培养研究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使研究生在未来的发展中脱颖而出。

3.2结合“体育教育S e模式”创造新型的研究生体育课内容

“Se体育教育模式”中的教学内容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练习阶段、竞赛阶段、决赛阶段。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其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也区别于本科生。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美国的“se体育教育模式”,创新出不同的研究生体育教学内容。对于研究生的体育教育,我们可以根据“Se体育教育模式”,让每个研究生选择不同的专业项目,而每个项目划分出总体实力相等的两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根据项目进行知识、技能和裁判的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测试,看哪个小组掌握得更好,可以适当的给与奖励与惩罚。这样不仅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团队能力,还能培养研究生的竞争能力和心理素质。

3.3结合“体育教育S e模式”创造新型的研究生体育教学评价

从目前研究生教育看,研究生还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说,学生听,与本科教育没有太大的差别,而美国的体育教育模式打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Se体育教学模式”中,完全是以学生为主体,我们也可以对研究生进行教育改革,结合美国体育教学模式,打破原有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在体育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己的不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4 结语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的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迫切需求高素质的人才。从目前研究生的教育看,应全面开设研究生体育课,使他们具有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增强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使研究生在祖国的发展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殿军,徐金尧.部分高校在校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项目情况及影响因素[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57-59.

[2]李积勇,关尔群,冯敬一.论研究生体育课开设的必要性[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157-158.

[3]陈善平,闫鹏程,李淑娥,等.陕西省普通高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1):70-73.

[4]翟德忠.硕士研究生开设体育俱乐部式教学的探讨[J].科教导刊,2013(4):26-27.

[5]姜熙,谭小勇.试析美国体育教育SE模式[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78-81,92.

作者简介:①赵金林(1974—),陕西子长人,延安大学体育学院,研究方向:足球。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c)-0092-02

猜你喜欢

延安大学体育锻炼研究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生态女性主义在霍桑《红字》中的研究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Reading Strategie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无 题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