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球训练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影响

2015-12-05王冠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网球个体状态

王冠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基础科学学院体育教学部 山东东营 257097)

1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内涵

内隐学习是相对于外显学习提出的一种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学习状态,它主要是指个体在与外界环境的接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验和感觉积累,这种感觉一旦形成能够对个体在其他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带来的一种非常有效和明显的指导性作用。从发生机制来看,内隐学习主要立足与个体将一些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流程内化为个体的生物刺激反应。在进入学习状态之后,个体能够无意识的启动这一程序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1]。这种内隐学习状态的建立对学生来说非常珍贵,它不但能够有利于学生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同时对于以后,甚至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也能形成强大的推动作用,为此在网球训练中,帮助学生建立内隐学习模式,凭借强大的惯性力量和学习流程的建立大力加强和提升网球训练的效果非常有利。

相比而言,外显学习更偏向与有意识的解决问题,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建立更加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是通过一系列硬性制度和习惯的建立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过程,并且这些影响制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有意识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一些比较先进的经验。学生在外显学习状态下能够建立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够更加有效的解决他们会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一些基础知识的积累。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对于学习状态的建立都起到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当前高校网球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网球运动是一种技巧性较高的运动,而且在实际的临场当中有时运动员需要凭借感觉处理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对他们的影响都非常重要,这对学生处理一些问题与现状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这对他们的学习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模式。

建立内因学习与外显学习的重要模式对于网球训练来说解决了运动过程中处理突发状况不利的矛盾,同时在这样的条件下还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能够带来一个较大的改变[2]。并且这在学习过程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借鉴。在其他体育项目的学习和训练中同样可以利用这两种模式形成的学习状态处理学习和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内因学习与外显学习这一对概念的提出首先是针对文虎课知识的学习,但是其价值远非如此,它对个体学习的抽象和概括同样适用于网球教学。

2 高校网球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2.1 教学能力的不足

目前高校网球教学中教学能力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其中一个最为现实的困难就涉及大班教学中教师数量数与学生数量比例严重失调。而且这种客观现实在短时间内无法的到彻底的环节。这一现状决定了学生个体必须增强自学能力,建立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建立与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效果不谋而合。教学能力不足给整个教学效果带来负面影响,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的教学任务艰巨,学生数量多,而且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更为明显和严重的是对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借鉴,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不能单独完成对某些技能的训练,教师给与一定的指导是学习过程中必然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3]。但是学生数量较多,许多体育教师反映在课上力不能支。更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教师所教授知识和技能往往需要多次重复,学生的配合不利使得教师过程开展非常困难,在这种状况的影响下学生尤其需要建立非常高效的学习状态,已完成对各种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2.2 网球课时太短,学习内容相对有限

网球训练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它涉及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而只有在基础能力牢固之后,各种技巧的训练才能展开。但是,基础能力的培养和积累需要大量的训练积累,网球课时短的弊端就暴露了出来。在课上学习内容因时间较短而相对有限。学生不能在这些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各种知识和学习能力的了解与掌握。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更加有效和完善的学习方式,这成为影响和提升教学能力完善的一项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措施。其次,网球可是较短使得教师无法有效展开教学内容的演示与辅导。在网球训练中有些学生由于长期不正确或者不规范的动作习惯导致在传授教学技巧的过程中形成了难以纠正的不规范动作。因此,教师需要相对集中的时间对学生的不规范动作给予纠正,但是课上时间较短,和学生数量多的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学效果一时难以纠正的问题。这对他们的教学形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这对整个教学过程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2.3 对网球移动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网球移动技术教学和训练是整个网球教学中的重点,这对学生整体运动素质和能力都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中首先需要解决移动技术的教学。但是目前,高效网球训练中普遍呈现移动技术不足而出现的一连串问题。这对整个教学都有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整个教学过程多方不足产生的一个非常不利的条件。教师和教研部门对这方面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是造成这方面存在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4]。教学能力的不足成为影响和提升学生移动技术的一个最为不利的制约因素。网球训练对技术要求较高,同时也是运动量非常大的一个重要条件制约,为此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建立更多的教学技术条件支持。同时,在网球训练中的学生个体安全也是一个潜在威胁,安全教育必须紧跟课程开展,在技术训练中最容易造成抽筋、扭伤,肌肉拉伤等意外事件发生。为此,教师在训练开始之前必须在学生意识当中建立自我保护模式。而这种模式的建立与内隐学习模式有着很大相似之处,通过大量的训练,形成自我保护的感觉和潜意识是形成这方面教学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

3 利用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加强网球训练的模式

网球训练效果的增强关键在于教学人员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但是其根本还在于学生个体的学习模式,建立科学的学习模式是提升训练效果的根本所在。为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引入训练过程当中,形成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良性互动的训练模式。

3.1 教师应当深入学习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建立机制

内隐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无意识吸收知识和技能的状态。它能够在学生意识当中建立一套完整的生物程序。该程序能够帮助学生凭借感觉和无意识状态完成对知识的巩固与学习,而且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的潜意识能力将会大幅提高,并且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将会大幅提升。外显学习则是通过外界力量的强化和自我约束能力形成某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习惯建立,学生个体将会自觉的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外显学习是基础,习惯的培养和建立之后通过长期的强化和大量的训练将会内化为学生的无意识行为。因此,教师必须认清两种学习状态的关系,从外显学习状态的强化入手,不断的提升学生在中间的行为借鉴,从而在这种学习状态下他们也能更加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强大的学习力量,并且在这样的背景下帮助学生建立内隐学习状态[5]。具体而言,在网球训练中教师应当首先针对学生的学习喜欢形成周期性的强化机制,建立良好的学习和训练规范,使其在技能训练中能够大量的学习其中的技术技巧,并将这种学习状态不断强化,进而形成对学生的内隐学习状态。

3.2 延伸课堂教学,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功用拓展至课堂以外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均是根据学生个体知识学习状态建立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而且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时时处处学习知识的良好习惯。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这两种学习习惯的建立延伸至课堂以外。当前高校网球训练中仅凭课上时间难以满足训练需求,而课下教师时间也非常有限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为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加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习惯。为此教师在课上应当对学生的训练理念,或者学习理念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训练的信心,激发学生对网球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增加教师对这两种学习状态培养的教学方法。以方法和状态的建立为主要突破口,如此方能保证学生利用好一切空余时间完成技能的训练。因为内隐学习的状态建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无意识的学习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只有在这两种学习状态建立的过程中才能完成他们对知识和学习习惯的提升与完成。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调动自身的经验积累和其他方面的素质为网球训练服务。内隐学习状态的建立同时还需要教师在课下对学生进行给予一定的指导[6]。为此在这种状态建立之初应当更加有效的满足学生在学习初期的辅导需求,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3.3 以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形成学生良好的训练习惯和规范

网球训练的运动量较大,技术要求较高。每一个动作的规范性都可能影响到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乃至人身安全。而且在一些技术动作的发挥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实现的。因此应当将技术动作内化为学生的无意识行为,例如移动技术的训练和形成,这些技术动作在帮助学生处理临时突发状况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内隐学习状态对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动作中融入自我保护成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当认清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关系,从外显学习入手,建立适合学生的学习机制。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技术动作的规范和反复训练形成网球训练中的技术习惯。这一环节就是外显学习应当发挥作用的阶段,同时在外显学习不断强化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观察每个学生不同的进展状况,学生建立这样程序的过程就是需要完成这样的操作规范的过程,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不同的学习状态下完成良好的学习和培养习惯。这对网球训练学习效果的实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1]谢勇,范文杰.内隐认知功能在运动学习中的体现与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7):142-144.

[2]刘向阳,秦志辉.内隐认知视角下体育运动技能的获得[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1126-1129.

[3]范文杰,王华倬.运动技能获得中的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及其实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61-64.

[4]郭秀艳,杨治良,周颖.意识-无意识成分贡献的权衡现象——非文字再认条件下[J].心理学报,2003(4):441-446.

[5]郭秀艳,杨治良.内隐学习的研究历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85-90.

[6]郭秀艳,杨治良.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2(4):351-356.

猜你喜欢

网球个体状态
一种基于ResNet的车钩状态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状态联想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