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改善对策
2015-12-05高勇杨芳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55049淄博职业学院制药与生物工程系山东淄博5534
高勇杨芳.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淄博 55049 .淄博职业学院制药与生物工程系 山东淄博 5534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改善对策
高勇1杨芳2
1.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淄博 255049 2.淄博职业学院制药与生物工程系 山东淄博 255314
高勇(1980—),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教师,讲师,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和学生素质培养方面的研究。
[摘要]大学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精英力量,作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就其现状提出可行性的改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由家庭走向社会的特殊阶段,他们要面对学业、家庭、社会、就业、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生活环境与排遣能力都不同,常常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病率都在10%~30%之间[1]。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健康的心理素质,其主要内容有智力健康、情绪健康、精神健康。现在对于心理健康没有一个成型的统一的概念。王春芳[2]等认为衡量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记忆良好,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②正视现实,积极进取。③情绪正常,乐观向上。④意志坚强,顽强自信。⑤善于交际,人际关系和谐。⑥情感反应适度。⑦对未来充满希望,有所期望。与以上7方面相反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1环境难以适应。这一问题是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首先面对的问题,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群,有些同学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出现郁闷、孤独、失眠等症状。如果学校没有想象中那样好,专业不理想,这种低落的情绪会更加严重。
2.2人际关系不协调。有些同学习惯了像高中那样每天只和书本打交道,进入大学,对人际关系的关注超过了学习,一时间无法适应。这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有些学生渴望友谊,但却不知道怎样和别人交往;有的学生不愿敞开心扉,自我封闭。这些矛盾导致他们孤单、苦闷、自卑,缺少支持和关爱。
2.3专业不理想。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对专业学习没兴趣,学习难以进入状态。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比较差,无法适应枯燥的专业学习,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
2.4情感纠结。大学生情感丰富热烈但又多变脆弱,加上部分学生在恋爱观、道德观、人生观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引导,因而常会陷入情感冲突的漩涡。所以,情感问题一直是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
3.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向心理健康之路
3.1父母应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大学生童年的经历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天的性格,一个健全完整的家,温馨周全的父母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作为父母应该争取多为孩子考虑,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情。给孩子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多关心孩子,多陪伴孩子,给孩子浓厚的情感支持,让孩子建立一种信任、勇敢、乐观、健康的人生观。
3.2大学生应多学习有关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情商水平
作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自己应该具备一定的自制力和约束力,应该转变观念,接受自我[3]。在学习上,坚定学习目的和目标,转变学习方式;在生活上,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与人交流,调整人际关系;多参与户外活动与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增进与同学的感情交流。
另外,大学生应该主动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调节心情,用后天的学习弥补性格上的缺陷。要完善思维,端正态度,不能钻牛角尖,凡事只要努力了就好,不要过分的在意结果。
3.3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学校应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学校应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开设必不可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相关讲座,能及时地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学生越走越远,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具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能够在学生遭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及时地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且学校还要定期进行心理咨询互动,做到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学校要经常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掌握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4]。
3.4教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导师
教师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远离父母的孩子,教师是唯一能在各方面帮助大学生的长辈,教师不但要将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解决其心理上的种种问题,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5]。教育在一个人心理素质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需要大学教师们在日常的工作中逐渐渗透,关注学生日常心理辅导工作,从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开始做起,使学生能后感受到像家庭和亲人间的温暖。
参考文献
[1]杨雪花,戴梅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0,17(2):65-68.
[2]王春芳.略论学生心理健康[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6(2):61.
[3]樊蓓蓓,张春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进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1):47-49.
[4]马建华,贺德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34:240-243.
[5]李亚东,陈家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刍议[J].扬州大学学报,2004,8(1):31-3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