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僵尸企业退出市场不可避免
2015-12-04徐扬
中国名牌 2015年19期
徐扬
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迎来爬坡期,中国经济如何前行,备受各界关注。在大连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论坛嘉宾们认为,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场新的变局,大浪淘沙中,企业生老病死在所难免。
“乔布斯曾经说过,死亡是生命中很重要的发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教授说,对于企业的死亡其实也是一样,我们必须允许那些不好的企业、不良的企业能够逐渐被淘汰,这样才能推动整个经济的改革和腾笼换鸟并逐渐升级。
朱宁在论坛上提出了“刚性泡沫”的概念。他解释说,这种刚性意味着“被担保”,特别是政府不应该为潜在的泡沫做担保,哪怕是隐性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说,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当丧失效率没有了竞争力,就应该退出,政府不能支持“僵尸企业”。
就在夏季达沃斯开幕之前,国家统计局2015年9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落至49.7%,降至临界点下方。
此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的GDP增速为7%,经济增长继续放缓。有媒体认为,中国经济开始遭遇“僵尸企业”问题。
变局之下,有落有起,企业新陈代谢的速度将会明显加快。
“这很正常。”参加论坛的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大浪淘沙在所难免。“就像当年无锡尚德公司破产,也并不是意味着光伏产业的失败,而是让整个产业重新再出发,让这个产业经历螺旋式上升。”
一些论坛嘉宾指出,从制造到创造以及“智造”的升级,中国不必对无法适应退出的企业过多在意。
房地产企业也许是新常态下较为难过的一部分。大连本土的一家房地产商在论坛上告诉记者,一些企业出现了困难,甚至举步维艰。“这是前几年的快速扩张透支了未来的发展。相信经过这一轮优胜劣汰,存留下来的企业,会让市场更加健康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