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学校育人内容、途径和方法研究①
2015-12-04蒋国旻
蒋国旻
(淮安体育运动学校 江苏淮安 223001)
体育运动学校育人内容、途径和方法研究①
蒋国旻
(淮安体育运动学校 江苏淮安 223001)
该文主要探讨了我国竞技体育的主体:体育运动学校这一特殊群体,在“育人”内容、途径和方法方面的一些做法。研究认为:教书育人是体育运动学校的根本任务;管理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和担当;形象育人可以达到隐性的育人效果。三者的结合,是体育运动学校育人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体校 育人内容 途径和方法
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国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三级训练体制当中处于基础环节。体育运动学校的根本目标是“育人”,“育人”不仅在目标上体现为:要突出为竞技体育服务的本色,而且,教师还要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成为全面发展的、具备体育专业技能的有用人才。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基本职责
1.1 教书育人的主要内容
(1)要向体校学生传授法律、法规知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我国已经进入依法治国的时代,只有培养出知法、懂法、守法的学生,才能符合法治社会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德育课程教师是承担法制教育的主体,在规定的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之外,教师还应该适当地增加《体育法》《反兴奋剂条例》等与体育相关的法律文件。其他教师将德育寓于各门学科教学之中,通过教书,传授各门学科知识,将学生培育成“思想品德高尚、体育技能高超、文化成绩达高校体育入学要求”的体育技能型人才。
(2)要向体校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头脑睿智,四肢发达的”体育人才。科学文化知识是人类长期经验知识的总结和精华,渗透着真理和科学,学生在探求真理和科学的过程中,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认识问题,理解问题,从而加深自己的品德修养。当前,结合时事政治,要加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社会公德、运动员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教育。
(3)要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在技能训练中加强德育教育,以“体”育人。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体育技能是立身之本,占据着主要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不怕苦、不怕累、刻苦拼搏、团结奋进等优良思想品格的培养。
1.2 教书育人的途径和方法
(1)作为体校的一名教学管理者,首先要保证教学要把德育课程放在首位。在课程设置上,按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体育运动学校课程设置方案》通知的要求,开足、开齐小学的思想品德、初中的政治、中专的德育(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相关的德育课程。在教师安排上,安排思想政治觉悟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承担德育课程的教学任务。
(2)教学中,教师要将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教学目标方面,在知识、技能目标的基础上,突出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融入正能量的积极情感;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根据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特点,调整和选择课程内容,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增加和删减、加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实施方面,发挥体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评价上,教师要及时进行点评和反馈,以便学生掌握评价的关键,不断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3)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针对体育运动学校“半训半读”的特点,学生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花在训练方面,学习的时间受到比赛、训练等因素的干扰,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果按照普通学校的教学方法,在体校不一定行得通,教师必须因材施教,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因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掌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文化知识对体育技能的掌握、今后的升学就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最后,教师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多运用直观教学、形象思维等适合体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突出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管理育人:“三分教,七分管”,只教不管是无效劳动,管字当头,教才有效
2.1 管理育人的主要内容
(1)课堂内,课堂教学常规的管理。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阵地,德育内容的讲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体育技能的传授主要发生在课堂上。但是当前,体校学生普遍存在生源质量差、基础薄弱,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过程难以管理,学生在课堂上睡觉、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针对以上不良的现象,不加强课堂管理,沿袭“只教不管”的局面,不仅影响学生的发展,甚至影响教师、学校和整个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
(2)课堂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课堂下主要包括:起床及早操、课间、中午休息、就餐、就寝等环节。起床管理主要是教育早起的同学起床、洗漱一定要轻,不要打扰其他人休息,听到起床铃声后,全体同学立即起床;课间教育学生勿追逐打闹;中午安排好午休;就餐自觉排队,不以大欺小;晚上熄灯后,不吵闹,不玩手机,不看小说,不做影响自己和他人休息的事情。
2.2 管理育人的途径和方法
如何加强课堂内、外的管理,利用课堂主阵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笔者依据体校优秀运动队的成功管理经验“三分教,七分管”,总结出加强课内外常规管理的一些基本方法。
(1)重视课堂常规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要不断地在课堂上灌输课堂常规,要以“管在先,教在后”的实际行动来执行课堂教学。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训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的完整性的体现。据笔者观察,许多教师忽略了这一教学的基本环节,上课和下课缺乏礼节性问候,师生问候不仅是礼仪教育,而且是稳定课堂秩序的一种有效手段。
(2)艺术化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善于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课堂气氛。在体校课堂管理中,由于运动员本身的性格特点,教师和学生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冲突事件,这时候教师要采取“冷处理”的方法,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利用课后时间,解决问题。
(3)课堂下的无缝管理。无缝管理就是24 h的管理,从起身到就寝,教师都要参与到管理中。这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劳动,但是,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只有使教师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学校管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才能形成,育人的目的才能达到。这是对常规管理的深一层次的理解,也是对教师履行教师职责和担当精神的具体体现。
3 “形象”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以“形象”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教学效果
3.1 “形象”育人的主要内容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是规范的,是学生学习的模范。
(1)传承思想正能量,中华民族灿烂的思想文化是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但当代社会的发展,由于“三观”的扭曲,在体育领域,篡改年龄、兴奋剂使用等一些糟粕的思想不断出现,一些教师要有选择性地教学,课堂多介绍正能量的思想价值观。
(2)传达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情感要求教师做一个善良、乐观、自信的人,教师应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将工作和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向学生进行宣泄。
(3)传播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的确立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在正确目标的引领下,学生才能不走偏路。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师需向学生确立自己的“体育梦”,将自己的体育梦和中国梦有机地集合起来。
3.2 “形象”育人的途径和方法
(1)不做自毁“形象”的小事。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自毁“形象”的小事还是会不自觉的发生,例如教师上课衣服扣子不扣、教师在公共场所吸烟、甚至还有一些打骂现象的发生,这些行为毁坏了教师的基本形象。
(2)培养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不仅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得到学生的喜欢。据调查,体校学生喜欢的教师五种品质是:热爱、同情、尊重学生,知识广博、肯教人,耐心温和、容易接近,对学生实事求是、严格要求,教学方法好。教师应逐渐形成这五种优良的教育品质。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形象育人是体育运动学校教师“育人”的基本策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需结合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加以利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1]芦金锋.河南省体育运动学校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2]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编写组.教育学[M].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G80-32
:A
:2095-2813(2015)10(b)-009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099
蒋国旻,男,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