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协调能力训练对短跑运动员的影响①

2015-12-04杨来熊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9期
关键词:素质运动员身体

杨来熊

(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 广东广州 510403)

运动协调能力训练对短跑运动员的影响①

杨来熊

(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 广东广州 510403)

现今我国在短跑训练的理论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力量、速度素质训练针对性不强,运动协调能力训练不够重视,这些因素都制约了短跑运动成绩的提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文献数据、专家访谈等方法,从短跑技术的学习、运动员神经系统的调控、身体素质的训练等方面分析了运动协调能力训练对短跑运动员的影响,对运动协调能力训练中的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以期为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运动协调能力及竞技水平提供参考和帮助。

短跑运动员 速度 协调能力 训练

短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项田径运动项目。随着时代的进步,短跑训练的方法与手段也不断改善,短跑技术的改进对于我们如何进行短跑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来讲,短跑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包括速度、力量、柔韧、协调等几个方面。现在大家都认识到力量素质是整个短跑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基础,速度是提高短跑成绩的关键,但对运动协调能力在影响短跑运动员成绩方面上的作用却认识不深。由于短跑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各项素质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它们相互制约又能相互促进,忽视任何一项素质的发展都将会影响其他素质的提高。鉴于此,为了更好地进行短跑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本研究拟从生理与训练学的角度探讨运动协调能力对短跑运动员的影响,期望能为教练员在训练中具体实施各项训练内容提供一些理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1 运动协调能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运动技术的合理性依赖于参加动作的肌肉群的协调程度,而这种协调程度又依赖于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合理而精细的支配,即协调能力。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机体不同系统、不同部位和不同器官协同配合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协调能力是形成运动技术的重要基础。运动协调能力概念是从日常生活和体育教育中广泛使用的,更一般的,但不十分确切的概念“灵活性”中区分出来的。在短跑运动员的身体训练中、同样包括培养运动协调能力。运动协调能力应理解为人们迅速、合理、省力和机敏地,也就是最好的完成任务的能力,也就是说运动员的集体各部分活动在时间和空间里相互配合、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方面: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运动经验。

2 运动协调能力对于短跑技术学习的作用

运动协调能力同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一样,均是一种复杂的身体工作能力。比较这三种身体工作能力,我们可以发现:运动协调能力既是构成身体工作能力的因素之一,又与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等运动素质和运动技能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认为:在相同或者较弱的身体条件下,协调能力好的运动员能够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因为在运动素质和协调能力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协调能力才能完美地发挥运动素质和技能水平,并能使动作能量节省化。相反,差的协调能力将会制约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的发挥,进而成为阻碍运动成绩的提高,所以说,差的运动协调能力将会是是发展运动素质和运动技能的绊脚石。

从短跑项目的技术学习过程来看,运动技能的形成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巩固,协调能力好,就能合理地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技能储备,使大脑皮层的暂时联系很快的建立起来,加快对新技术的掌握。从训练学的角度出发,短跑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好,就可以把握好动作的空间、时间、力量、节奏、准确、稳定等技术特征中的要素,从而提高动作质量,改进训练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协调能力是形成运动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提高短跑运动员技术训练水平的重要保证。

3 运动协调能力训练对短跑运动员神经系统的作用

神经系统对于协调能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交互抑制、回馈调节和大脑皮层。交互抑制表现为一种神经中枢兴奋时,在功能上与之对抗的中枢便发生抑制。例如在短跑过程中抬大腿阶段,信息引起屈肌中枢兴奋时,屈肌收缩,而伸肌神经中枢便发生抑制,伸肌舒张,形成屈大腿的动作。同时交互抑制还表现在左臂前摆,右臂后摆时,两臂各中枢之间的协调关系。

回馈调节就是指某一种原因可导致一定的结果,而这一结果又反过来影响原始动因。例如运动员在动作学习时,通过视觉、听觉、位觉、触压觉、内脏感觉、本体感觉等等,特别是肌肉的本体感觉,来一次次反复感受自己完成动作的效果,逐渐建立起正确的技术动作,并巩固下来不断提高。

大脑皮层对于动作协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当一些动作协调被打乱后,大脑皮层的功能将矫正这些扰乱而产生新的协调关系。例如当跨栏运动员在过栏时踢到栏架,原有的协调动作被打乱,这时简单的对抗肌的兴奋、抑制调节仍不能保证动作的顺利实施,就需要大脑皮层最高级中枢控制调整,动作才能精确。

协调能力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控制调节来实现的,同样反过来这也就是说,我们能通过良好的协调能力训练来使神经、肌肉控制系统更加合理、准确、迅速,更快学习理解短跑技术要求,以及对短跑过程中或赛场上发生的各种情况产生更佳的反应。

4 运动协调能力对短跑运动员其他身体训练内容的作用

短跑运动员可以通过不同负荷的力量训练来改善肌肉组织内部以及不同肌群之间的协调性,良好的运动协调能力可以快递激活运动时必须的大量肌组织运动单位,并通过保持协同肌和对抗肌之间适宜的对抗,使肌肉由紧张向放松快速而有效地过渡。

协调能力还能够有效的促进短跑运动员速度素质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起跑时良好的反应能力,听到发令枪能迅速的把刺激信号由感受器官传到肌肉,变为起跑动作;将各个技术环节有目的、按顺序地有机联系起来的衔接能力。例如从起跑加速时的高步频,到不断加大步长、加快速度,直至达到最高速度。在此期间技术动作始终在变化着;途中跑时良好的节奏能力,包括运动员完成动作时用力的大小、时间间隔的长短、动作幅度的大小等,总的说来就是良好的协调能力能使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用最经济、最省力的方式快速完成技术动作;维持起跑“预备”姿势的稳定,以及蹬离起跑器瞬间身体失去重心状态下的通过积极动作来维持平衡的平稳能力。

5 短跑运动员协调能力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协调能力训练是提高速度素质的前提,良好的运动协调训练能力训练能促进速度、力量素质的提高,从而能使运动员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短跑运动员进行协调能力训练时不仅要使全身肌群、各关节、韧带都得到训练,同时也应该结合短跑的专项特点来进行重点部位的协调能力素质练习。从短跑过程的肌肉发力以及短跑的整个技术特点来看,可采用以下训练方法与手段来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运动协调能力。

放松大步跑:积极前送髋关节,大腿充分抬高,上下肢协调用力,要求动作舒展,步频适宜。一般是在直道或草地上进行60~80m跑的练习。

强化提高跑速的方法:如顺风跑、下坡跑、上坡跑、负荷跑、牵引跑、小步跑、快速高抬腿跑、蹬无负荷的自行车等。

提高跑的节奏性和平衡性:箭步向前换腿跳、异步跳、向前弹性交换跳等。

在素质练习方面可采用下面几种:如跑的专门性练习、跨步跳、单腿跳、收腹跳、变速波浪跑、放松大步跑、惯性跑、借助跑等训练方式来进行练习。

放松身体姿势训练:身体姿势的放松训练是运动协调能力训练的基础,在具体的实际练习中,我们可以通过采用腿部放松、手部放松、腹部肌肉放松、呼吸节奏的调节等手段来进行放松身体姿势的训练,进而使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得到提高。

放松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对于肌肉组织的协调放松具有重要作用,神经系统的稳定与各运动中枢间的协调可以使冲动传入时不易转为抑制,使技能动作的完成自然协调。在放松神经系统的训练中我们可以采用心理暗示类的心理训练方法来解除焦虑、提升自信心。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比赛中使技术动作更加协调自然,进而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1]王卫星,庞清元.短跨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训练[J].田径,1999(7):18-20.

[2]周洋.短跑运动员身体训练诸因素的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5.

[3]卓建南,尹少丰.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12-13.

[4]杨翠兰.浅析协调能力对短跑运动成绩的影响[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94-96.

G822.1

:A

:2095-2813(2015)10(b)-007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070

杨来熊(1962,3—),男,汉,海南文昌人,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素质运动员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身体力“形”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