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用手枪速射扳机控制技术训练方法探索①

2015-12-04黄雯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9期
关键词:警用扳机套筒

黄雯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警务技战术系 江苏南京 210023)

警用手枪速射扳机控制技术训练方法探索①

黄雯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警务技战术系 江苏南京 210023)

以文献资料、实验法为研究手段,从影响射击精度的主要客观因素和研究警用手枪击发时套筒复位用时的角度,对“两快一慢”的速射扳机控制技术方法进行创新,提出解决猛扣扳机问题的方法、减少速射时间间隔的训练方法和减小后坐力对速射精度影响的方法等创新训练方法,为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手枪速射 扳机控制技术 训练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在警用手枪的使用训练中,速射训练契合公安民警实战要求。而一名警察能否在公安实战中以迅捷的出手、高超的射击技术击毙对方并保证自身安全,速射扳机的控制技术显得十分重要。警用手枪速射是一项难度较大且实用性较强的项目。公安民警在掌握了用枪要领后。还需不断纠正错误动作、练习正确技术,这样才能达到较高的用枪水平并在实战中发挥出来。

在我国国内,基层民警的警用手枪射击技能训练科目,主要有两种:一是警用手枪实用射击(初级)(PPC—600分形式),射击距离分别为7 m、15 m、25 m,射击姿势共有立、跪、坐、卧4种姿势。这种射击训练项目采取不同姿势的限时速射;二是警用手枪互动战术射击(实战)(IPSC—100分形式)。这种射击训练项目要求射手在最短时间内快速精确地击中目标。

该文以54式、64式、77式、92式警用手枪为主要研究对象,转轮手枪除外。

1.2 警用手枪的扳机特点

1.2.1 与竞技用枪的比较

在我国,警用手枪多以64式、77式、92式为主,扳机引力较大,扳机类型多为“长绵式”。而竞技比赛中的比赛用枪扳机引力较轻且多为“短脆式”,运动员为保证射击精度,减少后坐力,将引力调至500 g以下,一触即发。出于公安实战中实弹安全问题的考虑,为避免走火误伤,警用手枪的扳机引力不可过小,“长绵式”的扳机类型更适用于实战。而不同的扳机类型对应着不同的扣扳机方式,也就相应的衍生出不完全一样的训练方法,这就是警用手枪速射扳机控制技术与竞技体育手枪速射扳机控制技术训练方法的不同的根源。

1.2.2 警用手枪不同种类之间的比较

就扳机行程而言,以77式手枪和92式手枪为例。77式手枪扳机行程较长,虽然在设计数据上显示没有“二道火”的设置,但在速射时完全可以进行预压且很有必要,否则将耗费较多的时间且容易造成猛扣现象。与77式相比,92式手枪扳机行程较短,击发时预压的距离较短。

就扳机引力而言,54式、77式手枪扳机引力在2 kg左右,而92式手枪的扳机引力约为1~1.15 kg。因此92式手枪较易击发。

即使是同一种枪型,由于个体的差异,每支枪的扳机行程和扳机引力都各不相同,需要射手去适应和磨合。

2 创新训练方法的理论依据

2.1 影响射击精度的主要客观因素

有很多客观因素影响射击的精度,如光照、风力、枪支保养情况、温度等,但最主要的客观影响因素是枪支的后坐力。百度百科上后坐力产生的概念解释是枪械发射时子弹壳同样受到火药气体的压力,从而推动枪机后坐,后坐的枪机撞击和枪托相连的机框,从而产生后坐力。

后坐力对单发子弹和连发子弹的第一发子弹无影响。由于目前的手枪都没有连发设置,所以在手枪速射训练中,后坐力会对速射的第二发以及以后的子弹产生影响,成为影响射击精度的主要客观影响因素。

为减小手枪后坐力,可以采取加重武器重量、减轻子弹重量和增加载弹量这3个途径。但在这3个数据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射手需要去适应后坐力,减小后坐力对自己接下来的射击的影响。具体的针对后坐力的速射扳机控制技术训练方法会在下文展开探讨。

2.2 研究警用手枪击发时套筒复位用时

在扣动扳机以后,子弹被推送出膛,手枪套筒会发生位移并随即复位。这之后才能进行下一发子弹的击发。所以,研究警用手枪击发时套筒复位用时的意义在于研究出最快的速射时间间隔,从而得出最快的速射时间,指导速射扳机控制技术的训练。

3 创新探索

3.1 解决猛扣扳机问题的方法

速射扳机控制技术最关键环节是如何做到快速扣动扳机而不猛扣扳机。

上文已经阐述了“两快一慢”的含义是预压快,击发慢,松扳机快。要减少速射时间间隔,就是要减少“两快一慢”的技术操作时间。由于“慢”的动作要做精做细,所以最主要的是减少“两快”的时间。由于追求快,很容易导致猛扣扳机现象的出现。解决猛扣扳机现象的关键点是牢记扣扳机动作的3个要点:食指扣扳机时匀速、正直朝后、单独用力。该文的创新探索点就在于以92式手枪为例,寻找能做到速射扣扳机时匀速、正直朝后、单独用力的训练方法。

3.1.1 训练食指单独用力的方法

食指单独用力就是指只有食指参与用力,其他手指不参与用力,也就是指克服余指运动。由于余指是否参与运动并不能在外观上显示出来,而射手在射击时也常常并不会意识到余指是否参与了用力,所以需要借助器材来展现余指的用力情况。该文尝试探索使用握力计作为实验器材。

取市面上可买到的握力计一个,握枪手持于测力部位将其垂直平举,做单手持枪动作,使食指离开测力部位,虚拟食指扣在枪的扳机上,其余4指握牢。此时握力计上会显示4指用力的数值。此时虚拟食指在做扣扳机动作,单独向后用力,观察握力计上的数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说明余指参与了用力;若握力计数值不变,则说明食指是单独用力。

在单手适应了单独用力的情况下,可加入双手,使控枪更平稳。

为了方便观察、准确测量,可发明一个类似的装置,能使射手或助手在不用低头看握力计的情况下即可知道握力计数值是否发生变化,比如将握力计显示屏上数值的变化转化为声音或灯光闪烁,更利于操作。另外,市面上的握力计有前有护圈和前无护圈两种,各有利弊。前有护圈,若护圈与测力部位距离过短,则扣扳机的动作互受到影响;前无护圈,手的前方无配重,不利于模拟持枪情况。因此可发明装置,结合两者优点,使该装置与枪的外形重量相似,且使余指是否参与受力的情况可视化。

3.1.2 训练食指匀速用力的方法

食指匀速用力,是指在扣扳机到第二道火的时候,匀速扣动,使子弹在平稳地状态下击发。同理,由于食指是否匀速扣动扳机并不能在外观上显示出来,而射手在射击时也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用力加速扣动造成猛扣现象,所以需要借助器材来展现扣动时的速度。该文尝试探索使用弹簧测力计作为实验器材。

取市面上可买到的弹簧测力计一个,将测力计水平固定,上部可固定在不可移动的物品或墙上,高度为据枪高度。将测力计尾部的铁钩弯成小圈,在小圈中扣入一条宽度为92式手枪扳机截面宽度的带子。将带子的另一侧扣在食指指肚上。取一只除去了扳机和扳机护圈的92式手枪,单手或双手持枪,使食指处于扳机未被扣动的临界点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数值为0。此时食指开始模拟扣扳机过程,当扣到第二道火的位置时,匀速用力,观察测力记上的数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则食指在做非匀速运动;若测力计上数值不变,则食指在做匀速运动。

为方便测量,可发明类似装置,使食指在做非匀速运动时,即测力计上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射手更容易监测到。

3.2 减少速射时间间隔的训练方法

3.2.1 理论构建

利用快速摄像技术可以测量出手枪套筒从开始位移到位移结束套筒复位的时间,记为T1,经测量,约为0.03 s;测量手指扣动扳机走过第一道火的时间,记为T2;测量手指扣动扳机走过第二道火至击发之间的时间,记为T3;测量击发后在手指控制下的扳机复位时间,记为T4。测量在手指不加控制的状态下,扳机自动复位的时间,约为0.01 s。

所谓“两快一慢”技术,即预压快、击发慢、松扳机快,在击发过后,套筒会发生位移并随即复位,此时松扳机的动作与之同时进行。要开始下一发子弹的击发,将下一发子弹推上膛,套筒必须要复位,而在完成击发后,扳机会自然松到底。那么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即套筒的复位动作和松扳机的动作哪一个先结束的问题。

由上文的测量数据可以得出,套筒的复位时间大于扳机自动松到底的时间。此时,理论上时间最短的速射时间间隔=扣扳机的时间+套筒复位时间,即=T3+T1。此时扳机已经松到底,套筒还未复位,那么要进行下一发的射击动作,则要等套筒复位之后。在实际操作中,操作时间远远大于理论值,速射时间间隔,即“两快一慢”速射动作的时间=T2+T3+T4,其中T2为“一慢”的操作时间,为使射击平稳进行,训练的重点不应放在减少T2的时间上,而应放在减少T3+T4的时间,由于T1在测量中只有约为0.03 s,T3+T4≥T1,而等号成立的条件在现实中出现的可能性几乎为0,所以只能通过训练,使T3+T4尽可能的接近T1,即在击发后套筒复位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完成松扳机和预压第一道火的动作。

3.2.2 减少速射时间间隔的训练方法

研究上述时间最短的速射时间间隔的意义在于指导速射扳机控制技术训练。该文开头处提过,一名警察能否在公安实战中以迅捷的出手、高超的射击技术击毙对方并保证自身安全,速射扳机的控制技术显得十分重要。在这里,高超的速射扳机控制技术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射出最多的子弹数,二是保证命中率。而研究最短的速射时间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文探索了一种针对两快一慢的分步骤练习方法。

3.2.3 松扳机时手指对扳机的控制

在击发后,要尽快松开扳机(即第二个快的阶段)并预压第一道火,进入下一发子弹的射击。此时,松扳机的过程是在食指的控制下进行的,在松开扳机的同时,为了缩短速射间隔时间,食指不应离开扳机,此时会产生一个松扳机的速率V,V=扳机行程/松扳机的时间。射手应习惯自己的松扳机的速率并通过多次训练使形成固定动作。以上文随机选择的调查对象——40名接受了近一年的警用手枪速射训练的大三学生为例,若松开扳机的时间平均值为0.41 s,扳机行程为1.8 cm,则此时V=4.39 cm/s。

射手在训练时可在空膛击发后尽量以该速率松开扳机,单独感受该速率下食指控制力度的大小。

3.2.4 分步骤训练方法探索

因此,该文探索一个分步骤练习的方法,将“两快一慢”中的第一快、一慢和第二快分开来单独练习。

空弹练习92式手枪,在拉套筒之后,保持控枪姿势,食指扣在扳机上快速扣动约整个行程的3/4,使扳机走过第一道火,大约停在第一道火与第二道火的交界处,然后松掉扳机,如此多次重复练习,使手指熟悉第一道火的行程距离和快速扣动第一道火的速度,形成手指的肌肉记忆。

在熟练掌握了第一道火的扣扳机要领后,专门训练第二道火的匀速正直朝后扣动方法,同样有针对性地重复多次练习,使射手找到适合自己的最舒适的匀速扣动速度,并熟悉第二道火的行程。

在空膛击发后尽量以该速率松开扳机,单独感受该速率下食指控制力度的大小。

在以上的分步骤练习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之后,将3个行程连贯起来,练习由快到慢再到快的转换和3:1的大致行程把握,使射手对扳机二道火的大致行程了然于胸,并在一快一慢的转换中熟能生巧,在实弹射击中有意识地将两快一慢这3个步骤区分开来对待,连贯起来完成,在各自阶段做各自不同的处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该文从影响射击精度的主要客观因素和研究警用手枪击发时套筒复位用时的角度,对“两快一慢”的速射扳机控制技术方法进行创新,提出解决猛扣扳机问题的方法、减少速射时间间隔的训练方法和减小后坐力对速射精度影响的方法等创新训练方法,目的是为训练提供参考依据。希望这些训练方法能够指导实践,提高民警的用枪控枪能力,在任务中保全自己、击毙敌人。

[1]曾洪.警用手枪速射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53-54.

[2]杨东明.浅谈25m标准手枪速射项目基本技术[J].体育科技,2011,32(4):50-51.

[3]何大名.谈谈手枪速射教学训练的体会[J].中国体育科技,1977 (8):15-16.

[4]黄刚.射击教学中手枪速射运动员“扣扳机”方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4(5):40.

[5]邓泽宁.3 s一发速射的体会[J].体育科技资料,1977(8):24.

G871.1

:A

:2095-2813(2015)10(b)-003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036

本科教学质量改革与研究,江苏省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512213031X)。

黄雯(1995—),女,汉,江苏靖江人,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警务指挥与战术。

猜你喜欢

警用扳机套筒
培养和提高警用犬搜索能力的基本路径
巴西陶鲁斯公司G3战术手枪
一种便携式管端除锈装置
闲话“二道火”之惑
北京市:首批克隆犬正式入警
如何延长汽车装配单元风扳机的使用寿命
血拼政策扣动风险扳机
警用电动车
CY—J01警用四旋翼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