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社团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互动研究①

2015-12-04黄彩虹干志刚湖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8期
关键词:社团校园大学生

黄彩虹 干志刚(湖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8)

高校体育社团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互动研究①

黄彩虹干志刚
(湖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摘 要:高校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在课外的延伸与补充,是丰富与展示大学生校园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道亮丽窗口。它在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及丰富高校大学生业余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体育社团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和谐互动应从各个方面加强合作与渗透:加强体育社团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强社团管理体系制度,完善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加大体育社团投入,扩大影响力,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团校园体育文化和谐互动

①基金项目:2013年湖北工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048)。

1 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大学生体育社团已由过去的零星小规模状态向多层次、多形式、多项目的方向发展。在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整体情况下,如何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实施有效的运动干预显得尤为重要。而体育社团作为推动大学体育工作的主要抓手,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高校体育社团从内容上看,主要以单项运动项目分类构成的组织形式,它在体育场地、器材、技术和竞赛等方面,离不开体育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为了有效地促进体育课堂与体育社团的联动发展,形成和谐校团的良性互动,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各个社团中去担任指导教师,组织多种形式的表演和比赛。高校体育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体育兴趣组织,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也不同于体育课,大都是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管理,并没有强制性的管束与监督。社团对学生的约束力不强,在活动参与和表演比赛中,更加依赖学生的主动性。高校体育社团由高校体育主管部门创立,受其管理和资助,它是独立于高校团委和学生会而独立存在的,但它是相对独立的组织系统,运行机制灵活,在形式上是由大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非正式团体,因此主要以自愿性为主。相对来说,这部分学生自觉锻炼意识较强,有一定的凝聚力,比较好组织安排活动。

2 高校体育社团的功能

体育社团活动的广泛开展,既能丰富大学校园生活,又能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生活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特点,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需要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2.1提高学生专项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按照当前我国各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学生在课堂内学习专项技能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学内容和运动技能的掌握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社团活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同时,能够全面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高校体育社团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对某一体育运动项目的浓厚兴趣,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互促进,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意识的加强,学生体质的增强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既有对抗竞争,也有相互协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对培养学生顽强拼博、团结向上等意志品质起着巨大的作用。既增强了同学间相互交流与接触,同时也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再次,大学生在校期间或多或少要承受着各种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压力,会产生情绪低落,沮丧抑郁等不良情感,而各种社团活动能助其转移注意力,减缓心理压力。另外,参与社团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大学生骨骼和肌肉的生成、心肺功能的增强,改善大学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状况,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促进大脑皮层的活动,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感知、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促进其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发挥着积极的辅助作用。

2.2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发展

自2000年以来,随着全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的大幅增长,各高校体育资源虽比20世纪90年代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还是满足不了学生的健身需求。尤其是游泳、羽毛球、网球、体育健身舞蹈等对场地要求比较高的项目,更是供不应求。高校各项体育社团的成立,弥补了学校传统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如体育课程开设不完善、体育项目不够多样化、教学资源条件有限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有助于整合校内外体育资源,弥补学校体育设施与学生参与活动比例不协调,各专项体育设施使用不均衡,弥补了学校体育师资、财力、物力等各方面条件的不足,让原本有限的体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满足了一部分学生所喜欢的某些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从而更好地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其次,体育社团还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有人说中国当前的健身状况是“青年人在沉睡,中年人在觉醒,老年人在奋进”。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健身意识还有待加强。大部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主要形式还是以体育课堂为主,而在课余时间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一节体育课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在健身效果上都是远远不够的。而体育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兴趣爱好而自发组织的团体,它面向整个学校,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扩大了学生间的交流面,社团成员相对较高的专项技能会起到一个示范作用,使学生由课堂上的“要我学”变成社团中的“我要学”。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由于专项技能不高、没有运动氛围、无专业技术指导教师、自我要求不高主动性不够强等方面的障碍。实现了学生更多的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使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在课外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和延伸,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推动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全面发展。

2.3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社团工作几乎都需要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安排,体育社团成员无论是参加平时的体育锻炼还是参加校内外各种竞赛,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譬如社团要组织一个活动,首先要在人力安排方面对社团成员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动员,通过社团成员之间的参与和协作,协调体育活动组织、竞赛编排、裁判工作等方面的工作。在物力方面需要和学校方方面面做好协调

工作,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在财力方面需要去到企业和公司拉赞助,做宣传。在有效的社团活动中,学生能在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切磋技艺、增进友谊,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满足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培养与树立积极向上、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行为意识。从而使自己走出游戏,走向操场,远离那些低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文体活动,有效地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并营造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更好地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3 高校体育社团与校园体育文化和谐互动的对策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条件的依托下,由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包括体育场馆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等显性的物质文化,也包括教学训练体制、体育价值观、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行为风尚等隐性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据此,可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范畴划分为三个层面,即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层、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层、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层。

3.1加强体育社团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大学生体育社团俱乐部已成为了当前全面推动普通高校大学体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更好地落实课内外一体化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为了扩大体育社团或俱乐部影响力,形成一定规模,提高其知名度,要做好体育社团宣传工作,通过定期参与组织或承办校、院两级单项竞赛活动,评比体育活动先进社团,进一步促进学生参与面。新兴体育项目层出不穷,当代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也多样化,体育社团必须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武术、健美操、网球、排球、围棋、体育知识竞赛、篮球、轮滑、定向越野等比赛。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使更多的大学生热爱上体育运动,培养体育锻炼终身意识与习惯,从而使各种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活动融入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繁荣与昌盛。

3.2强社团管理体系制度,完善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首先,要加强管理者对体育社团的认识,深刻意识到体育社团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注重加强职能部门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工作,充分发挥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使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避免无序和混乱。加强社团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与学生会员制度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多开展社团活动,增强社团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对考评差的社团应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对考评好的社团给予表扬和鼓励,评选年度最有影响的体育社团,使体育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统一思想指导下,形成各个项目随需而发的宽松局面。其次,注重对社团干部的培养。将体育社团干部纳入到学校团委及学生会干部的培训计划之中,提高社团干部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最后,拓宽多元化的经费来源渠道,保证社团活动在时间、场地器材基础设施及专业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支持,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社团繁荣、健康的发展。

3.3加大体育社团投入,丰富校园体育物质文化

体育物质文化环境是经过人对自然物质的改造与利用所形成的文明形象,是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的基础,学校中体育建筑、运动设施、场地器材等物质氛围都要经过设计,进行改造和利用,构成物质文化活动的新环境。因此,学校要有计划地加大体育社团或俱乐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为体育社团的活动提供必需的场地。同时,打造校园体育标志性建筑品牌,让现代化的体育场馆条件和标志性建筑,成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最好载体。

4 结语

体育社团是集健身、娱乐、知识、兴趣、实践、竞赛于一体的课外体育活动教育,而大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开展学校课余体育的主力军,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扩展和补充,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其特有的形式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因此二者和谐互动能共同促进校园文化和谐气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卜苏利.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研究现状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5(1):128-131.

[2]方成军,刘南平.高校体育社团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红河体育学院学报,2015(4):53-55.

[3]杨榕斌.高校体育特色项目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3(5):80-81.

[4]金瑞静,肖玉红.高校体育课程与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11):122-124.

作者简介:黄彩虹(1978—),女,湖南宁乡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体育课程建设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c)-0092-02

猜你喜欢

社团校园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社团少年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