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约课堂下的小学足球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5-12-04苏勋胜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8期
关键词:教练员足球笔者

苏勋胜

(连云港市海州区教育局 江苏连云港 222023)

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教还是学,都要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取得某种效果,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要。这种需要既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训练水平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只有把握了有效性这一关键点,教练员制定的教学计划才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教学的内容才更加符合当下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才能够完全调动起来。教学模式也必将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邓小平说过“中国的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做为教练员的笔者通过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教训,在不断的改进与反思中渐渐摸索出一套富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具体归纳为:“严、细、多、新”。

1 严:即严格要求

做人做事唯有严格要求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完,才能无往而不胜小学生训练亦是如此。

(1)“严”做人:所谓做人就是教育孩子在学会踢球前先做一个有素质有修养的人。关于这点笔者一直拿一个小故事教育笔者的学生,在中国一场校园足球赛后,场地上“雪花”满地,垃圾横飞。而在隔壁邻居的日本,在比赛开始之前双方队员在球场边已将换好的服装鞋袜摆放整齐,当比赛结束喝完水的瓶子,不是随手一扔而是捡起带走。这就是一个人基本的素质一种修养。试想一个具有高素质高修养的人他会不听老师的教诲,在训练中他会我行我素训练偷懒吗?笔者一直告诫学生足球踢的不是球技,踢的是作为人的综合素质。

2.“严”教学:在学习各项技、战术动作和其他技能动作时必须严格要求。要知道错误的动作一旦定型,要想改正就得花成倍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初学时一定要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只有在平时下足功夫,才能在真正比赛时做到胸有成竹处变不惊。在进行各项练习时,教练员必须提出明确的量化的要求,队员完成动作时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重做。对于这点,笔者事先准备好写好要求和练习量的小便条,分发给学生,学生按照便条上的要求完成任务。

(3)“严”纪律:小学生年龄偏小自律能力较差,在日常的管理中免不了因为一些小事就和队友教练起冲突,如果教练员只是简单粗暴的训斥,只能口服而心不服。为防止这些“麻烦事”,教练员和学生在建队之初就应约法三章定下规矩,明确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并且说明不管谁犯错一律都要受到惩罚,包括教练员。这样做既保证了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又使得教练员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思考日常训练中,而不是把有限的训练时间浪费到调解队员之间的矛盾和解决训练无关琐事上。学生少去了几顿训斥,心理自然就不会对训练产生反感,训练的内在动力也就有了。要知道孩子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从来不惜体力。

2 细:即训练要精细、准确

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和认知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在制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课的内容和教法上都应该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1)“细”示范:据笔者了解,有一部分非足球专项的小学体育教师对于自己的动作示范不是太自信,所以每当讲解动作时就尽量少示范或者干脆不示范,只是简单用语言描述动作。这样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我们知道动作形成的规律是分为泛化阶段、分发阶段和自动化阶段。如果教师少做示范或者不做示范,其泛化阶段必然出现问题,后面的两个阶段也就无从谈起。为解决示范不及时不充分的问题,笔者采用Tomsan3D青少年足球训练系统,通过它,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任意次数观看虚拟球员做的示范动作,也可以通过放大缩小、放慢动作细节等细化分解整个动作过程,使得学生对整个技术动作有一个全面的、细致的了解。这样,即便有学生没有看清楚笔者做的示范动作也可以通过此软件反复观看,直到他自己感觉“我可以去试试了”。有了笔者和“虚拟球员”的双重示范,学生对动作了解更深,动作规范度和掌握的速度比以往有了明显提高。

(2)“细”提示:在对小学生足球训练时,一定要做到讲解提示准确。提示不能过于笼统,例如在颠球时说“你颠得太高了,应该低一点”究竟应该多低教师没有说清楚,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用你的脚背正面颠球的底部中央用力要适当,球的高度尽量不要超过你的膝盖”,这样孩子基本上就能明白该如何去做了。又例如做脚内侧传球时教师说,“你的脚没有踢正部位”,那孩子就得问究竟踢哪里,哪里才算踢正部位呢?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用你的脚弓,去推球的后中部”并用手指明脚弓的位置和踢球的位置。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示,这样的提示才有效。

(3)“细”对比:笔者反对那些只看、只说的教练员,训练中只喊“高了偏了远了”等。而应有更进一步的细致分析。如射门练习,射高了,应从射门的三要素立足、摆腿、触球部位来分析。对此我经常拿着DV拍摄学生的训练过程,在训练休息或者总结时拿出来播我和学生一起探讨一起研究一起分析,找出问题找出原因。在今后的训练中加以纠正。这样做不仅讲明了错误分析了原因而且进一步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和互信,对后续的教学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4)“细”观察:小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是有限的,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被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所吸引。但同时也会被外界事物所干扰和影响,教练要及时观察和掌握学生训练的动态,一旦发现学生有出现动作变形,“开小差”等现象时要及时上前提醒,对于重复过多且枯燥的动作要及时调整训法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吸引在教学当中,有效增强训练的有效性和目的性。

3 多:即教练员多学多干

小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模仿能力强动作学习较快,但稳定性较差,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教练员不厌其烦地多次重复、反复强化。这对他们尽快地掌握各项技能十分必要。

(1)多说:多说即要做到多重复多讲解多强调要,对其错误要及时提醒及时改正。我们都知道对小学生的讲解语言要尽量的简单,易懂。但如何简单易懂这就是个问题。笔者的办法是通过编顺口溜,儿歌等形式把理论知识和动作要领串联起来,让学生在背诵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建立动作的最初的表象特征以指导下一步的动作技能的练习。

(2)多写:所谓“多写”就是在平时的训练教学中要及时的记录下学生在训练中出现的生理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变化的原因,对于出现的问题和教学方法的不当要及时纠正和调整,对学生的努力和创新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只要长期坚持记录和写反思,你就能发现训练中的奥秘,也就能找准训练的脉搏,把握训练的关键了。那么训练就不在是表面大于实质了。“多写”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有利于教练员科研水平的提高。很多老师忽视教科研的重要性,以为只要把队伍带好就可以了,但以笔者个人的感受而言,教科研的提升将给你的训练带来质的改变,而不仅仅是写出了一篇文章得了一个奖,这种改变是对足球训练全新的认识,是一种理念的更新,它会把你带入到另一个高度、另一个层次。因此教科研和日常教学训练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

(3)多问:多问就是在学生基本了解技术动作的时候,为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帮助其进行进一步理解动作。教练员采用问答的形式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问题。如对动作要领、关键点的提问,通过听取学生的回答教练员能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知晓学生的不足处,为下一步实施训练教学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有效地减少了训练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提升了训练效果。

4 新:是指创新灵活多变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宜长时间进行单一练习,否则就会出现精力不集中、练习不认真、动作变形等现象。所以,在组织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大胆创新从方法和规则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训练的欲望,使训练既有趣又有效。其主要做法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新方法:在比赛中合理准确地运用各项技、战术动作,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在练习中的方法、手段、形式要多样化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迁移,否则墨守成规只会是一个不会动脑子的踢球机器。例如在头顶球技术教学中:笔者将学生分成3个小组,在球场上摆上3个小球门,组织学生进行头顶球射门比赛,体检头顶球技术的实战运用。具体要求是进攻一方,只能用3门球中的传球动作代替脚踢球方式,进行移动和球,射门必须用头球完成。而防守一方只能用手或者用头去抡球,不能用脚。我通过对比赛规则的迁移,降低了动作的难度,增加了头球次数,目的是让学生在对抗中提高头球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新规则:比赛是最令人激动的。实践表明,竞赛是运动员们极易接受的练习形式。通过合理的安排比赛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为了让比赛更有针对性,笔者往往在比赛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到当天所教的教学内容并修改相应的规则。例如在脚内侧传球的教学中,笔者规定如果能有效传球在5次以上即算进球得2分。5次以下射门进球得一分并且在射门前必须事先经过3次以上传递。经过这样一番改进,笔者所要的教学情境马上出现在了球场上即有目的传递配合代替了漫无目的的乱踢乱射。这样既针对了当天所学内容又有效地逼迫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团队配合可谓一举两得。

(3)新理念: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尊重与认可,学生亦是如此。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对情感体验即对成功的体验。这既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也违背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初衷。学生在这种教学中其主观能动性受到压制训练的积极性也就随之降低训练的有效性必将大打折扣。为解决此问题笔者在教学时尽可能抓住每一个让学生体验这种快感的机会,记得笔者教的四年级有个叫“小胖”的学生。起初因为自身有些微胖的原因平时也不太爱动。同学们踢球时大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为此他多少有些自卑,人也变得内向了。然而在一次颠球教学中我发现他颠球的次数比其他学生都要多。因此笔者果断下令把同学们召集起来,并让“小胖”和其他几个颠得比较好的学生进行比赛,果然小胖没有辜负我的一片希望,颠的次数是最多的。我为此大大表扬了他一番,同学们也竖起大拇指给小胖送上了欢呼声,于是笔者趁热打铁鼓励他继续练习,并邀请他参加校队训练。如今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不仅球踢得好,还在他们班建立了足球兴趣小组,组建了自己的小球队并成为了负责人,现在的他再也不是那个不爱动的小胖,而是变得开朗自信的“小球星”。

(4)新机制:要想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实现有效教学必须要有新的奖励机制。教师一味地开“空头支票”是没有效果的。虽然他们是小学生,但是他们内心也是希望付出有所回报,他们也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奖励,虽然教育本不应该倡物质奖励,但是从孩子的内心考虑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一味地靠口头奖励,是难以打动他们的,势必会在长期的训练中有所懈怠或者干脆拒绝训练。笔者认为适当的物质奖励是必要的,但是奖励什么是有条件、有选择的。例如:一次训练中笔者将3个苹果带入球场,声明在比赛后奖励给3名传球次数最多的学生。听到此消息后,学生一改往常球在天上飞,人在地上跑的无序状态,每个人都动着脑筋,灵活跑位大叫向队友要球。训练后笔者如约将苹果分给3名学生。看着他们吃得如此开心。笔者不禁感叹,难道就只是因为吃到了一半苹果?现在城里的孩子谁会缺一个苹果?笔者认为,孩子之所以开心是因为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他们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品尝的不仅仅是苹果,而是成功带来的喜悦。

总之,小学生足球训练是一项复杂的事情,教练员应广泛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结合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和客观条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措施,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王勇川.柯柯雏奇与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方法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705-707.

[2]斯特凡·阿斯穆斯.青少年足球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教练员足球笔者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