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候“雕塑”人类

2015-12-04王金宝

大众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日照时数气候雕塑

文|王金宝

人的容貌、身材、性格和行为,虽说主要是先天因素,但未必完全由人类自己主宰,冥冥之中还有只大自然的手——气候掌握着这个“权力”。

人的容貌、身材、性格和行为,虽说主要是先天因素,但未必完全由人类自己主宰,冥冥之中还有只大自然的手——气候掌握着这个“权力”

勾勒容貌

大气中的各种物理参数,如气温、气压、湿度、日照以及降水等,是形成人种特征的重要因素。人类学家以皮肤颜色把人类划分为4个人种——黄色、黑色、白色和棕色。

在欧亚大陆,越往南走,人的皮肤颜色越深。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由于光照强烈,气温高,皮肤是黑黝黝的,大多为黑种人。黑种人有着抵御非洲酷热气候的“面目”——脖子短、身体大多前屈、颅腔容量明显偏小(1297立方厘米)、头形前后长、鼻子呈“塌鼻子”,这种长相有利于散发体内热量。

在寒带、温带的高纬度地区,太阳常年不能直射,光照强度较弱,气温很低,严寒期长,那里大多为白种人。白种人皮肤白、头发黄、眼睛蓝,与阳光照射微弱的环境相适应。

白种人为了抵御严寒,往往体毛发达。他们有一个比住在湿热地区的人更钩的鼻子,鼻梁高、鼻道长、鼻孔细小、鼻尖下呈爪状。空气经过长长的鼻道后,干冷的空气可以变得较为暖湿,不会伤害呼吸道。寒带和温带居民的颅腔容量为1386立方厘米,他们头大、头型圆、脸部比较平,这很有利于保温。

黄种人的容貌则介于两者之间,黄种人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和的亚洲。中国居民多属于黄种人,然而,中国国土辽阔,气候各异,人的身材也就大不一样。高纬度地区的人,身高高于低纬度地区,牧区高于农区,城市高于农村。高纬度地区终年寒冷,人体新陈代谢慢,生长期长,较多地积累了物质和能量,故身材高大。高大的身材,单位体积对应的表面积小,散热少,利于抵御风寒。低纬度地区的人,身材矮小,则与上述原因相反。

另一方面,南北方人的身高差异,还与日照时数有极大关系。如,北京的年日照时数为2778.7小时,身高发育正常;武汉年日照时数为2085.3小时,身高发育次之;广州年日照时数为l945.3小时,身高发育又次之;成都年日照时数最少,仅为1239.3小时,所以身高发育更次之。四川省男子平均身高居全国倒数第二,女子倒数第三,这与四川省年日照时数仅为826.6小时有直接关系。

使人灵秀

在古今文学作品中,那些天生丽质、风采动人的女子,常出于山青水秀之地,并非完全是作者的随意描绘。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水土环境,湿润的天气气候,的确能使人灵秀。

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就生长于山青水秀的香溪崖边村寨。唐代曾与杨贵妃争宠的梅妃,生长于临江濒海、潮音悦耳、碧流如织的福建莆田江东村,有碑文曰:“其地绿野连绵,碧水环绕,秀气所钟,江妃毓焉?”

被誉为天堂的杭州,不仅风光秀丽,而且多美丽女子。杭州临湖靠海,气候湿热,人们多以鱼类、青菜和大米为食,体内很少摄入大热量的高蛋白和高脂肪。杭州是“龙井”茶的故乡,人们大多有饮茶的习惯。炎热的夏季又使她们终日挥汗如雨。这样,茶的进入和汗的流出,消耗了她们体内多余的脂肪,使得女子大多有苗条的身段。

杭州花木成荫,临湖靠海,空气中水气多,一年中有一半时间被雨雾占据,人们受紫外线照射的机会很少,又无风沙之患,因此那里女子的皮肤出奇地白嫩。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西施,便诞生在与杭州气候环境一样、离杭州不远的诸暨市。

(4) B1中的成员均是Y中顶点色集合,因此,3,4,5,6中至少有3种色同时包含在每个C(ui)中,不妨设3,4,C(ui), i=1,2,…,10,从而每个C(ui)只能是以下集合之一:{1,3,4,5},{2,3,4,5},{1,3,4,5,6},{2,3,4,5,6},{1,2,3,4,5},{1,2,3,4,5,6},矛盾。

在英国曾有学者绘制过美女图,并对美女出生的地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伦敦一带的女子最漂亮,阿伯丁一带最差,苏格兰一带介于两者之间。这种差异与地理环境中的气候、水土不无关系。

塑造性格

自然气候使地球上不同区域形成了不同的人种,也使不同区域的人们形成了不同的性格。

生活在寒带的人,室外活动少,大部分时间在一个不太大的空间里与别人朝夕相处,养成了具有较强的耐心和忍耐力的性格。如生活在北极圈内的因纽特人,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永不发怒的人”。

居住在热带的人,为了躲避酷暑,在室外活动的时间较多,性情较暴躁、易发怒。

生活在温暖宜人水乡的人们,因气候湿润、风景秀丽,对周围事物敏感,大多机智敏捷。

山区居民,长久生活在人烟稀少、开门见山的环境中,养成了说话声音洪亮,诚实直爽的性格。

草原上,交通不便,气候恶劣,风沙很大,牧民常常骑马奔驰,尽情地舒展自己,所以性格豪放直爽,热情好客。

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工矿企业众多,所以温度高、降水少、空气不清新畅通。这种憋闷的气候,使城市人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人们常常闭关自守,万事不求人,即使同楼居住多年,也素不相识,老死不相往来。

左右行为

生物气象学家指出,人的行为不仅受大脑的支配,还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这是因为气候的变化,打破了空气中离子的平衡,使人的身体与精神反应受到影响,从而人的行为也随着改变。

目前,已经知道有些气象条件会改变离子平衡,如欧洲中部的佛恩风或南加利福尼亚的桑塔安那风。干热风从临近的山上吹下来产生摩擦,会破坏很多的负离子。空气中正离子过多,会使人变得紧张、急躁、心烦意乱、容易发火,甚至可能发生事故和犯罪。

在南加利福尼亚刮起桑塔安那风时,车祸事故剧增。瑞士警方报告,佛恩风刮起时,抢劫案件时有发生。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所有法庭,至今尚遵行这样的陈规:对发生在西洛可风季节的犯罪行为,应从轻发落,因为灼热的西洛可风往往使人头晕目眩,丧失理智。

美国的研究人员还发现,气温升高,攻击行为和暴力犯罪增加;天气阴沉,淫雨霏霏,会使人情绪低落,犯罪率降低;云量递增,盗窃行为和攻击行为随之增加;气压降低,常常使人焦躁不安,自杀事件增多等。

不过,气候究竟是怎样影响人的行为的?目前还是个不解之谜。

猜你喜欢

日照时数气候雕塑
福州市近70年日照变化趋势分析
巨型雕塑
荆州市荆州区近40年日照资源特征分析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1963—2016年久治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15年杂多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