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凌空翱翔创新领航

2015-12-04张媛

军工文化 2015年7期
关键词:航宇座椅航空

张媛

中航工业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宇”)是亚洲最大也是全国唯一的航空救生装备制造基地,同时也是世界上航空生命安全领域主要研发机构之一。2014年8月,周方从航宇的总工程师升任总经理,如今已经成功转型的他,在谈起航宇的转型发展以及创新建设时,也是胸有成竹,有条不紊。按照约定时间接受采访的会议室里,回荡着他低沉而又坚定的声音,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他由于专注讲述而显得神采奕奕的脸上,映射出的仿佛是航宇在搏击长空、追逐梦想道路上迸发出的激情光芒。

战略创新引领航宇走向高端

从某种角度上说,航宇本身就是战略创新的产物,创新的基因从一开始就融入了航宇的血脉。

2003年,在我同加入WTO,国外同类产品纷纷进入中国争夺市场,三家地处湖北襄阳的中国航空生命安全系统所属单位(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汉江机械厂和宏伟机械厂)重组整合成今天的肮宇。通过聚沙成塔的战略整合,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肮宇在专业集成度和产业关联度上大幅提高,成为全同唯一从事航空防护救生、空降空投装备研制的现代高科技产业集团,市场话语权显著增强。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航宇年产值从整合时的5亿多元跃升罕30多亿元,是整合时的六倍;同时建成拥有被誉为“亚洲第一轨”的高精度火箭橇试验滑轨、高度达128M的不利姿态试验塔、亚洲唯一的高空气流吹袭台和模拟三级海况的救生试验水池等“国字号”试验基地。

“十年磨一剑”,航宇用漂亮的成绩单证明了当初重组整合这一战略部署的重要性和正确性,被国防科工局领导赞誉为“军工结构调整工作的典范”。

对此,周方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战略制胜”时代,企业战略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战略对,步步对;战略错,步步错。他说,“航宇的重组整合就是战略制胜的最好例证。纵观肮宇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依靠不断‘追求战略创新、谋求战略制胜才能取得今天的发展业绩,这同时也是在总结航宇近12年发展经验和深刻教训后得出的深刻认识。”

发展战略对经营管理的影响是深远的。事实上,航宇发展史上,一次次战略的调整,一个个漂亮的转型,一笔笔殷实的收获,也印证了周方的“战略理论”。

2004年,航宇与南航管理学院合作启动战略管理;2006年,初步形成了“航空为本、多元发展、精品超越、和谐成长”的战略发展思路;2010年,结合中航工业、机电系统公司发展理念的变化和自身发展实践,航宇又将发展战略进行了创新优化,调整修订为“航空为本、民品做强、创新超越、和谐成长”。周方强调,“对发展战略进行创新调整,体现的是航宇在发展思路和方向上的变化,意味着我们更加关注核心能力建设,更加坚定地实施核心主业相关多元化战略,发展模式也从以内涵式增长与外延式拓展并重转变为以内涵式增长为主、外延式拓展为辅的新模式。”

基于这样的战略考量,航宇开始了战略转型,基本思路就是从盲目多元化向做好做强核心主业转型,从粗放式发展方式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集约式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布局从“三低”(产业低端化、产品低价化、技术低附加值)向“三高”(产业位于价值链高端、高附加值、高门槛)转变,提升发展质量,促进内涵式增长。为此,航宇提出要始终坚持三个兼顾(近期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目标相兼顾,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质量相兼顾,经济发展与再造文化魂魄相兼顾),四个更加关注(更加关注价值创造,更加关注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加关注人才队伍建设,更加关注干部职工所思所想),努力实现五个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核心主业能力的提升,公司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公司软实力的提升)。

在这一战略体系的指引下,航宇加大了对两个核心主业和技术(航空防护救生和空投空降)的投入,廓清了与核心主业和技术产业同根、技术同源的六个相关产业(被动救生、应急救援、特种装备、低空航空器、交通运输类、环保类),逐步退出了矿业、管业、商贸等非相关多元产业领域,形成了思路更为清晰的“2+6”发展策略。同时,航宇又首创性地提出实施核心竞争力识别工程,系统梳理出防护救生领域、空降空投领域、飞机内饰领域三大技术体系,编制了防护救生、空降空投、民机客舱设备、特种装备、地面动态试验等14个专业技术规划,为各专业长远发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聚焦主业后,各产业板块开始持续发力:军用产品销售收入突破IO亿元大关,进一步巩同了航宇在航空防护救生领域的“霸主”地位;民机客舱设备及高列座椅、汽车零部件和密闭除胶设备等石化环保产业收入均达到上亿元。

在世界经济和我国宏观经济整体下行的不利环境下,航宇却演绎着“完美加速度”,生产总值以每年30%的增长率一路高歌猛进,各项经济指标逐年攀升,漂亮地实现了逆势上扬。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近40亿元,较上年增长81%。其中,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利润指标,较上年增长157%;EVA(经济增加值)指标较上年增长348.6%,上交税金较上年增长128.8%,职工收入在中航工业“两低于”原则下“小步快跑”,实现较大增长。

依靠战略创新,航宇走出了一条发展质量更高、经济效益更好、产业结构更优、竞争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航宇经济向高端发展迈进。

自主创新驱动航宇创造“蓝海”

透过航宇十余年的发展蝶变,总能看到背后闪耀着自主创新的夺目光芒。对于航宇而言,自主创新和企业发展就像是硬币的正反两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也正是依靠在自主创新上形成的强大技术实力,支撑着航宇从一个突破走向另一个突破,实现了航宇在航空救护、空降空投等相关领域攻城掠地的雄心壮志。

曾分管军品型号研制20多年,担任航宇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10多年的周方在这一点上感受颇深,他说:“创新驱动的核心就是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高度和发展空间。航宇如果没有一批前瞻性自主研发的突破性关键技术和创新成果,就不可能实现产品和产业从“三低”向“三高”的转变,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式发展。”

正是源于周方超前的创新意识和紧迫感,航宇围绕主业在多个技术领域积极开展创新实践。一方面紧跟市场,掌控核心技术话语权;另一方面狠抓预研,开展前瞻性研究,引领市场需求。尤其是,从2013年开始,借助航空重点实验室,全面加强预先研究工作的资源统筹和规划管理,不断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并破茧而出,为航宇迎来了一次又一次发展机遇。

2001年,南海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引起了中央对航空防护救生专业的高度关注。而此时,由航宇自筹资金开展的二代弹射座椅换装替代研制工作已经取得成果,航宇公司抓住机遇首次为部队换装近300台新型弹射座椅,换装后的座椅大大提升了救生性能,取得显著成效后,拉开了弹射座椅大面积换装的序幕。现在,同内现役机型基本已全部换装成航宇生产的新型弹射座椅,累计为航宇带来10多亿元销售收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周方介绍说,“如果没有二代座椅换装研制工作的提前开展,就不可能抓住部队换装的历史机遇”。目前,航宇已将防护救生产品从单座、双座弹射救生扩展到三座弹射救生和牵引救生,实现了防护救生产品从二代、三代向四代的跨越,技术水平与国外基本持平。自筹资金正在研制的新型火箭弹射座椅完成后将达到同际先进水平。

在空降空投领域,航宇也交出了完美答卷。成功研制了重装空投和战车空投系统,填补了同内空白。在2005年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和2007年俄罗斯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中,空投系统均取得投放无一次失效的优异成绩,既满足了部队快速反应、快速机动的需要,也为亮相同外赢得满堂彩。航宇已成为航空防护救生和空降空投两个领域当仁不让的技术领先者和标准制定者,牢牢占领着国内同类产品的头把交椅。

航宇还实现了从原先单一服务航空向服务“空、海、陆、天”多领域的成功跨越。2013年6月11日,“神十”飞船顺利发射升空,航宇研制的失重防护系统和应急救生系统等六项产品为航天员全程保驾护航。此前在2005年、2008年和2012年,航宇已先后圆满完成了“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的配装任务。

在民用领域,航宇抓住市场需求,将军品核心技术拓展到民品应用,收获了累累硕果。拥有多项专利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有些还打破了同外产品的垄断局面,为航宇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依托防护救生技术体系,首次研制出以牵引方式实现救生的座椅,有效突破了弹射通道清理、开伞程序控制等技术难点,尤其适合于通用航空的乘员应急离机系统;研制完成的民机备用救生船,获得中国民用适航当局颁发的TSOA证书,打破国外46人船在国内民航飞机市场的垄断局面新研制的电子搜救传感器项目已成功投入使用,解决了黑匣子随飞机坠毁而无法弹出的问题,便于寻找搜救,收获产品订单100多个;专利产品应急救援音视频通信装置居于同内领先水平,圆满实现对环中同同际公路自行车赛、反恐实战演习等各类大型活动的保障任务,享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

——依托空降空投技术体系,航宇大力发展航空运动休闲产品,拿到同内首个热气球适航证,成为我同最大的热气球研发生产基地,并形成了热气球、热气飞艇、滑翔伞、动力伞等航空运动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培训及飞行表演等完整的业务体系;自主创新研发的柔翼无人机是我同第一种翼伞无人机,可用于消雾作业、电力巡线、农业播撒、抢险救灾、航拍航测等领域,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

——依托民机客舱设备技术体系,民机座椅在同内独占鳌头,2004年研发的KKY300型座椅首次在波音和空客飞机上安装,2011年KKY400座椅成功取得美同联邦航空管理局适航证书FAA-TSOA并成为ARJ21-700座椅唯一的供应商,2013年航宇成为波音公司在华首家民航座椅供应商,实现了用技术研发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高级轿车座椅调角器行业领先,销售额每年超过10亿元,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高列座椅首次突破行业壁垒,在中同南车E27型高速动车组上安装,并成功中标中车青岛四方机车时速350公里统型动车组商务车VIP座椅采购项目,收入过亿元,成为航宇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航宇用实力生动诠释了那句投放在中航工业官方网站首页上的醒目口号——“价值源于创造”。以科技创新为杠杆,撬起转型升级新活力,航宇成功抢占了市场先机,不仅后劲足而且势头猛。

人才创新构筑航宇技术高地

自主创新为航宇带来了宝贵的发展契机和可喜的发展成绩,如果进一步深究,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或者说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是什么使得自主创新在航宇从一句句口号变成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一项项推陈出新的成果?

“毫无疑问,是人才!”周方不假思索地回答。2014年,周方作为总经理在航宇科技大会上响亮地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人才是最关键的要素。我们要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航空科技领军人才,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缘于这份清醒的认识,航宇坚持把提升人力素质尤其是科技人员素质摆在最优先的位置上,不遗余力地培养创新型人才,使得自主创新得到接力传承,确保航宇能够始终占领技术制高点,实现发展新突破。

在创新人才的激励培养上,围绕“人尽其才、鼓励竞争、梯队布局”的工作思路,航宇积极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和潜心研究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开设通道,想方设法地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潜能。

作为同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航宇建设有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并与同内多家知名高校建立项目合作关系,搭建了良好的柔性引智平台;实施项目总师负责制,从项目管理、成果产出、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开展激励考核,促进关键技术研究,提供了有利于创新实践的科研项目平台;推进“长、家、匠、非”分设,实施学科带头人制度,形成覆盖公司各专业的技术和技能发展带头人专家梯队,搭建职业成长通道;定期开展科技成果评选,形成正确的科研导向和激励机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比武平台;建立有“三高”专业人才库、人才专项基金、航空奖学金,开展有“同家留学基金资助访问学者”“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等项目,委派青年科技人员参加SAFE等各种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年会,提供了鼓励进修深造的学习平台。

“在搭建各类平台和通道的同时,我们非常注重引入竞争机制,把它做成开放的、公平的竞争平台。比如,我们的领导T部、项目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选拔都是通过竞聘。鼓励充分竞争,有利于人才的百花齐放,成果的百家争鸣,这样的创新氛围才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周方强调说,“再就是注重培养年轻人,给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华的年轻人提供更多锻炼机会。公司最近有一个科研项目,竞聘人员就非常年轻。通过这样的引导,也会在年轻的科技人员中形成正面的激励导向。”

一系列创新政策的激励,航宇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呈现辈出趋势:目前已拥有享受同务院特殊津贴人员240余人,集团级技术专家19人,其中首席技术专家2人,特级技术专家6人,一级技术专家11人;公司级技术专家25人。2013年,共有36人通过了机电公司组织的“70后、80后航空专业技术后备领军人才”初评和集中答辩,取得入选人数与答辩成绩“双丰收”。公司先后取得同家、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8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主持和参与编制了48项同家及行业标准。拥有有效专利135件(不含子公司),其中发明专利(含同防专利)33件,为航宇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体系创新激发航宇创造活力

紧紧抓住人才创新这个牛鼻子,牢牢锁定自主创新这个箭靶子,创新驱动已然在航宇发展过程中彰显出巨大作用,但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的航宇人不满足于此。“如果把创新驱动上升为战略层面,创新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个关键点或面,而应该是体系化、全员化的。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就是要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更多放在创新上,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周方进一步对创新驱动战略进行了说明。

事实上,以自主创新为突破,航宇在体制机制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都开始进行了试水尝试,形成了遥相呼应、协同推进、系统实施的可喜局面,激发出创新新活力。

在体制创新上,航宇以专业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为方向,对优势产业发展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布局,继续完善了事业部制和母子相结合的组织构架。同时,改革工艺技术管理方式,将产品工艺全部下放到各生产制造部门,实现了研发、试验、试制、生产的相对集中和资源重组,使各研发部门专业方向更加明确,责、权、利更加明晰,组织方式更加合理,技术协调更加流畅。

在机制创新上,着于尝试对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较好的子公司进行混合制改制,推进子公司高管持股和战略投资者引进措施,激发子公司发展后劲和活力。同时,将总部发展聚焦核心主业,相关多元发展部分逐步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积极为争取更多子公司上市发展创造条件。

在市场创新上,汴重发挥产品研发与市场营销的协同效应,安排研发部门参与到市场调研、军品定价等更多与市场相关的工作中来,确保产品价值“颗粒归仓”。同时,继续强化军品研发的市场意识,努力实现军品跨代跨界发展。

在管理创新上,全力推进科研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强化平衡积分卡、EVA考核等管理手段,推进管理精细化;强化全员成本意识,扎实推进预算管理、外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提升管理水平。

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大力推动航空运动休闲等创意经济发展;充分利用襄阳航空产业园这一战略资源,积极推进实施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大力推进“轻资产”运营策略,逐步将非核心能力外包,降低资本投入,提高资本回报率。

文化创新塑造航宇发展魂魄

从战略创新到自主创新,从人才创新到体系创新,创新成为肮宇发展中被提到最多的一个关键词。创新不易,持续创新更难。航宇不仅在自主创新方面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又将创新上升到战略高度,拓展到体系层面,大有“将创新进行到底”之势。不禁要问,航宇人的创新动力是什么,又米自于哪里呢?有人说是市场,有人说是环境。归根结底,更深层的应该是一种文化,这种创新文化已经渗透到了肮宇的方方面面。

2014年9月,航宇举办了首届“科技月”活动,内容包括开展专题学术交流培训、质量意识讲座、科技成果展、参加航空系统技术发展论坛和首席专家论坛等等,吸引了数千职工踊跃参与其中,成为航宇创新文化的生动诠释。

如果说,是创新文化驱动航宇人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实践,那么2010年,当航宇新任董事长、总经理马永胜提出“四个更加关注”(更加关注价值创造,更加关注产品质量,更加关注人才队伍建设,更加关注员工所思所想)的施政纲领,2013年航宇领导班子提出建设“幸福航宇”目标后,全体航宇人开始由被动创新向主动创新转变,激发出了更多创新潜能。

对于这样的转变,周方解释说,“幸福航宇”的提出就是要把员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做到与员工“心心相映”,真诚点燃员工拼搏进取的激情,给员工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梦想成真的机会、和航宇一起成长的机会。当企业把员工的权益和幸福放在第一位,员工就会主动把客户利益、企业发展放在第一位,继而形成良性循环。我们是一家高科技现代化企业,创新是我们的生命。当我们把员工幸福当成责无旁贷的使命,员工怎么能不把创新当作生命、融入血脉呢?

“21世纪既是一个‘战略制胜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制胜的时代,更是‘战略转型升级和‘文化变革创新的时代。战略管方向,文化管过程。只有两者的紧密结合、互生互动,才能为航宇的转型发展提供持久的支持力、控制力、执行力和驱动力。”周方如是说。

航宇,已经开始由战略制胜迈向文化制胜的更高平台,而这,又再一次体现出创新的远见卓识。

猜你喜欢

航宇座椅航空
左航宇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童眼看兵器
我劝你善良
老天请睁眼
座椅秒变车锁的自行车
你愿意变成伞还是座椅
航空漫画
航空邮票:航空体育--滑翔
航空报国岁月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