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内部物流所处的困境及优化管理研究(续一)

2015-12-03陆洪培赵朝阳魏华锋

现代盐化工 2015年1期
关键词:物流优化管理

董 鹏 陆洪培 赵朝阳 郭 勇 魏华锋 李 旭

[1.卡莱(梅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计划部,广东 梅州 514759;2.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3.山东山推工程机械结构件有限公司营销部,山东 济宁 272000;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广安分公司,四川 广安 638000;5.伊莱克斯(杭州)家用电器有限公司空调研发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8;6.大庆油田责任有限公司钻探工程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黑龙江 大庆 163413]

3.2 优化整体布局,加快规范化建设

(1)改善企业整体布局与优化流程。对于企业物流系统,其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是产品、制造、运输的流程图,包括合理化的工厂、车间内部的设计与平面布置、设备的布局,通过改变和调整平面布置来优化物流。对企业内部物流流程的整改与优化离不开对企业整体布局的考虑,特别是对企业作业场所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与优化。从平面布局角度,要考虑车间在制品的流向,原则上要以物流总行程最短为条件来布局车间。在车间链上,要使最先的输入点和最终的输出点接近仓储位置。

(2)合理配置物流的设施与设备,设计合理的作业场所。结合物流的实际需要,企业要加大对物流设施设备的投资与开发,并投入与物流配送相适应的先进设备,如自动分拣装置、装卸机械、运输工具、移动式货架等,提高配送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更好地满足企业生产的物资需求。根据作业量的分布、物流量、生产类型、物料性质、设备成本,合理配置各种设施、设备及人员,使不同设备、设施之间在品种上配套、在吨位上衔接,使设备与人员之间达到配置平衡,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人工生产率,减少现场的物料堆放和设备闲置。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需要、适应厂外运输要求、节约用地与空间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企业管理。规范供应商到货车辆管理,提高卸货频次,严禁供货车辆在厂内滞留或乱停。建立专用物流通道,制作现场指引标识,保证厂区内各物流通道作业顺畅,改善厂区内物流环境,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通过对仓储现场、分装现场、配送通道、车间作业现场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等“7S”现场管理活动,消除干扰生产作业现场的各种不利因素,通过改善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来提高服务水平。

(3)加快物流的标准化、专业化与自动化水平建设。企业内部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从供应链的眼光来认识、定性定量地分析企业内部的物料流向,借助物流技术对物流设施从最基本的物流容器单元化、集装化、标准化、通用化到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逐步进行改造,从物料的采购、运输、储存、发料直至在生产线的流动等环节上做到统一的标准化规划,建立各个环节互容的标准体系,使物流活动高效顺畅。产品包装,尽可能地做到接口统一,减少拆包、装盘、等待等反复无效的动作或时间。物流器具标准的配套与包装、托盘和装卸搬运的标准化,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物流过程中的损耗,更可以极大地提高物流的周转效率。

3.3 完善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1)加大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完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①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既可以保证信息流的迅速、准确无误,还可以有效抑制冗余信息传递,减少作业环节,消除操作延迟,实现物流系统“快、准、灵”的特性。物流信息系统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实现供应链中各节点的良好匹配。及时、准确的物流信息是企业制定合理生产计划的前提,内部物流管理平台的制定要从采购到生产领域的标准流程及运行规范出发,让设计数据有源头、采购数据有依据、收货管理有计划、库存管理有标识、出库成本有归集、财务核算有凭证,从而大大改善流程处理效率,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②充分利用现有发达的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提高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部的应用水平。建立集中式信息共享平台,让各相关部门可以瞬时了解物料的数量和位置,从而分析出生产进度,并安排好原料采购和成品发货。同时,企业要在完善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仓储监控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在途信息系统、采购营销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加大对相关物流信息的采集和整合力度,不断提高物流信息应用和服务水平。

(2)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体系。企业内部物流运输的发展表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对提高企业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生产物流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是大量的物流信息,充分利用这些底层数据并经过计算机系统的统筹分析,进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物流管理、生产计划、调度和质量等的监督和控制,通过减少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浪费,缩短物流时间。现代化企业内部物流的发展趋势是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运输、配送、装卸搬运、自动化仓储、智能库存控制和包装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企业内部物流体系,实现企业内部物流的系统化管理,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3.4 发挥“第三方”作用,实现优势互补

(1)降低企业物流活动的自我服务比重。由于客户不断压缩交货周期,加之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不足,为有效控制物流成本,企业可把部分物流环节外包给专业性较强的物流公司,把原料的采购委托给信誉较好的中间商。一方面可以按照物流专业化、现代化的要求对企业自身的物流系统进行改造,提升企业自身物流服务水平以满足现代化产销的需要;另一方面重视社会物流发展状况,结合企业的自身能力及物流需求,逐步引入和依靠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所提供的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平台,提升企业物流服务的水平。其实,厂内物流业务完全可以外包,其主要工作是从物料进厂开始到原料送到生产线,以及从生产线下来的产成品到出厂前的所有物流活动。

(2)整合企业内外部的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物流的具体操作中,受季节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和内部物流的供给会出现物流资源紧缺抑或闲置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借助外部资源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当出现物流供应紧缺时,可以暂时借助第三方物流来满足企业内部物流的“缺口”;当企业内部物流出现闲置时,可以暂时作为第三方物流来避免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的浪费。目前,在优化供应配置、降低资金占用方面,JIT采购、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和共同预测、计划与补给(CPFR)是较为科学、理想的采购模式,有助于减少中间的储存与配送环节,提高原材料和零配件直送工位的比重,进而实现生产精益化。另外,外租仓收货过程中根据生产计划实际需求量,严格按照计划的需求量收货,防止不必要的货物进入仓库或生产车间。

3.5 加快物流人才建设,加强专业人员培训

(1)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组建物流管理队伍。要改变现有物流队伍的人才结构,通过引进具有专业化物流管理知识、丰富物流管理从业经验的高级人才。只有不断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建设创新、务实、专业的职业化物流团队,形成完善的高中低多层级物流人才梯队,才能成就企业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进行物流管理创新提供人力保障。同时,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注重人性化管理,既能引得来,更要留得住,使其尽心尽力,有用武之地。此外,物流人才梯队的培养和扩充途径,可以有条件、有目标、有选择、有针对性地与职业院校物流专业进行联合培养,也可尝试将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工作嵌入到培训课程教学中去。

(2)加强现有物流专业人员培训。从企业的物流管理层到操作人员,要分层次的进行系统化的培训。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工作性质,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内容。企业内部专业物流人员的培训应以物流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工作为主,侧重于供应链的战略规划和管理的培训。非物流专业人员培训,可利用案例和数据,用事实向广大员工宣传内部物流降本增效的功能与作用,改变人们对传统物流系统的认识,促进物流系统的工作重心由服务向开发利润源转变。

3.6 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实现内部管理突破

(1)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和调控,正确计算物流成本并评估物流部门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程度,分层分级的建立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系统。运用专业的预测、计划、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经济管理方法,进行物流成本状态分析以及物流责任成本管理和效益分析等,不断完善和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系统。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物流费用核算机制,选择正确的核算方法,了解企业物流成本结构,对物流活动计划进行监控,正确反映物流成本,科学合理地降低物流成本。

(2)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的指标考核体系。应用信息技术,引入商业智能(BI),实现物流绩效指标源数据的自动采集、统计、分析和应用,分析展现物流绩效的同时,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在一套完整的流程、标准的指导下,建立相应的量化奖惩考核机制,进行月度、季度和年度考核,以保障优化的方案和科学的计划得以实施,实现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突破。基于对上述关于物流活动的思考,本文从内部物流成本控制能力、库存物料管理能力、内部物流布局能力和内部物流管理成熟度4个方面构造了制造业内部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0],见表1。

表1 制造业内部物流评价指标体系表

“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再好的优化设计方案如果想要取得预期效果,最后的落脚点还在于组织的执行力。合理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是物流优化方案落地的保证,是实现“行必果”的航标。以上活动最终均要以企业管理标准或体系文件的方式确定下来。

4 结束语

优化与完善内部物流管理体系将是制造企业降低物流总成本的主攻方向,也是未来企业竞争的焦点。“微利模式”中的中国制造业若要寻求自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就必须优化内部物流管理,从物流成本上发掘第三利润空间以寻求新的竞争着力点。

(1)物流管理的关键在体制,而物流管理意识无疑是物流管理中的关键一环。只有保证内部物流的畅通,才能实现物流管理的内外结合,并进一步将物流管理的范围向纵深扩展,推进精益物流管理。管控物流成本是促进物流合理化的基础,物流降低成本的短期目标重点在于控制运输成本,长期目标在于控制库存成本。要想达到加强物流管理水平的目的,首先要加强对物流管理对象的管理,包括对物料的数量、质量、时间、成本及信息的管理。企业通过对内部物流管理的提升,力求以最少的运力,走最少的路程,经最少的环节,花最少的费用,耗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大量的运输作业任务,实现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其次要落实对物流管理整体结构的改进,包括流程再造和相应组织结构的优化,供应商管理的优化与改进,推进管理制度化的建设,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和意识,重视物流管理中人的因素等。在此基础上,需要设备、信息、工具、器具等资源共享并进行最佳配置。

(2)良好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体系是确保企业物资正常供应的前提,更是企业正常生产和运营的先决条件。在沟通协调上,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部门与系统内部的沟通,使采购、生产、配送等业务流程更清晰、流畅,并在合理化的基础上通过减少原材料、成品的库存,减少供应链上的占有资金,减少不必要的物流动作,提高订货的准确性、配送的高效性和信息交流的通畅性。

(3)物流系统优化是供应链优化的基础,快速响应能力是供应链竞争的核心,快速物流是缩短供应链周期的决定因素。企业需要借助高效的物流系统来加快物流速度,而机械化、自动化、协同化、标准化与组装单元化是建立高效物流系统的重要条件。物流在整个产品制造活动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供应链参与者在物流活动过程中的角色是动态变化的,这种变化会直接影响物流供应链结构的变化。因此,整个物流过程是一个不断转化与重组的过程,物流活动参与者的主体与需求变化,需要生产组织者和管理层及时调整和跟进,这对企业管理提出更高的组织能力要求。

总之,新型的内部物流一体化的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可以从生产物流的角度来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通过生产物流进行管理和优化,来实现对各项生产活动的管控,提升生产物流效率。企业要想在物流领域的竞争中占据制胜高地,就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构建好内部物流体系,优化物流组织,规范物流管理流程,并且要配合企业高层带领全员行动,才能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管控能力,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

[1] 张圣忠,吴群琪.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误区[J].经济物流 ,2014(1):36-38.

[2] 俞仲秋.当代物流外包中企业战略关系矩阵的探索与研究[J].物流科技,2011(4): 45-47.

[3] 林 军.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软肋与对策[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4(1):21-29.

[4] 张晓峰.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控制成本、提高效益[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9):197-198.

[5] 夏名首.制造业企业物流管理创新研究─以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为例[J].特区经济,2009(7):275-277.

[6] 刘志刚.浅谈煤炭贸易中的物流管理[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2(7):22-26.

[7] 郭玉杰.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研究[J].会计之友,2014(4):64-67.

[8] 翁英英.吉利金刚的三方物流看板管理[J].企业管理,2014(2):58-59.

[9] 李少华.铝冶炼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商贸,2013(17):87-89.

[10] 连建新.物流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内部管理控制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5):68-71.

猜你喜欢

物流优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