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向天际的弹道彩虹
2015-12-03撰述
撰述/罗 丹
划向天际的弹道彩虹
撰述/罗 丹
主人公介绍:刘国龙,第二炮兵某旅一营营长,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评为二炮第四届“十大砺剑尖兵”,被表彰为“全军优秀基层干部”,2012年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吉普车在一望无际的戈壁黄沙中奔袭,公路两边的指示牌上,某基地、某试验场、某景区字样扑面而来,入画又出画,我仿佛看到当年扛着铁锹榔头住帐篷、迎酷暑战风沙、大干快干那第一代开拓者热血沸腾的身影。
日月其除,大漠狂沙。700多年前,这里曾是成吉思汗开疆拓土的古战场,如今迎来了一批年轻的迷彩女兵。我下连当兵,即将与她们会合。下连之前,我各种想象,当然也心存各种疑虑:她们柔弱的身躯能承担起发射任务吗?她们力量上明显薄弱,男兵都觉得吃力的动作,她们能按标准完成吗?她们有的家庭条件优越,多半是独生女,参军入伍内心笃定吗,能吃得了这份苦吗?
女子导弹发射连,是战略导弹部队名副其实的一张王牌,也是独有的一道风景。若不是下连当兵和你们并肩作战,我不敢相信,稚气未脱的你们能亲手把那大家伙送上天;若不是你们经常哼唱的歌曲泄露了青春的秘密,我无法想象,你们这些“85后”宠儿和导弹发射有啥关系;若不是亲见你们汗水泪水混在一起喊得口号震天响,我不会发自内心地暗暗赞叹:真是一群侠骨柔情的女汉子!
就在返京前的一个星期,我目睹了此生难忘的壮观画面,那个大家伙“轰”地一下直冲天际,烟雾腾起,划出美丽的抛物线……此刻我离它只有200多米的距离,巨大的气浪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力,撼天动地般的响声中我跟着发射班一起仰头追踪它的轨迹,在蓝色的天幕里,由线变点,直至不见……落区精准击中目标,我们成功了!现场掌声一片欢呼声一片,我的心跳在加速,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知道,你们为了这一刻,付出了很多。
出发,一路向北
五天五夜,日夜兼程,一条蜿蜒的长龙从远方驶来,它载的是国之重器,也承载着第六代女子导弹发射号手的梦想。
女兵们一路上欢声笑语,很多人还是头一次乘坐军列深入西北腹地。窗外的景色从翠绿到黄沙,然后风景定格一成不变。干、热、晒、地广人稀,干涸的大地裂开一道道口子像要吞噬一切,绿色是代表生命的颜色。骆驼刺努力张开它倔强的枝,直刺苍穹显示它茁壮的生命力。女兵们说,从没见过那么大的沙尘暴,能瞬间把一座沙丘移平。
终于到达目的地,眼前是井然有序的营区,除了偌大的厂房,还有远处伫立着的几栋平房,就是女兵们的“家”。她们迅速整理生活用品,我的目光却被走廊墙上那面鲜艳的连旗,以及第一代女子导弹发射号手成功发射一枚导弹的合影所吸引。
见我盯着这张照片出神,排长王晓彤向我讲述了第一代女子导弹发射号手的故事。2010年,16位精挑细选的女兵从各个方向集结到某训练营,开始了魔鬼式训练,王晓彤有幸入选。指挥长是临时从通信营借调过来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跟着男兵的一套发射单元一对一地展开训练。前3个月,没有休息,没有外出,“五加二”“白加黑”的精神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实装操作、背规程,再实装操作,连说梦话都是规程。刚一
开始学,大家都铆足了劲,各项考核都不甘落后。后来,学习渐渐深入,难懂的理论光靠死记硬背不行,瓶颈期到来。年末,她们跟随男兵去了塞外参与任务,实装操作水平大幅提高。不服输,不懂就问,女兵们发挥她们的优势,把操作流程细化,添加了很多适合女兵操作的具体动作,考核成绩丝毫不亚于男兵。2011年,第一代女子导弹发射号手终于圆梦,把属于她们的第一枚导弹送上蓝天,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留下了这张在沙漠里欢呼雀跃的照片。当年的她,照片上那个笑容灿烂的列兵,由于表现突出提干,成为了带兵人。这张照片也伴随一代代号手执行驻训任务,成了激发斗志的最佳座右铭。
丁雪是个典型的湖南妹子,心直口快,性格火辣,军事素质那是一流。见到她本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英气十足。她向我讲述了当年颇为曲折的入伍经历:大学里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有一家知名企业聘用她,这时有亲戚跑来说第二炮兵招女兵,她妈妈一下子就动心了,希望女儿延续家族当兵的荣耀。对此,热爱服装设计专业的丁雪怎么也想不通,还闹起了脾气。就是在这样的情绪中,她入了伍。可当她第一次见到战略导弹就被深深震撼了,自己是那么渺小,想想以前真是太任性了。有一种激情在她心中涌动,要干一件大事,而且要干好!从此,军事训练她力争排头,靠脚声永远是最响的,规定动作超标准完成。学习专业,因为岗位需要,她一个人要把所有号手的专业全学一遍,成为专业上的“一摸准,一口清”。女子导弹发射连建连之初,没有经验可效仿,没有教材可学用,她经常带领骨干通宵达旦地工作,甚至边打着吊瓶边完善操作规程。这个“颜值”很高、曾经热衷时尚的女孩,如今经过一番历练,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指挥长。如果说兵之初,看见导弹那是一种冷冷的金属的感觉,那么,通过深入学习,她就越发理解国之重器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了。每次训练结束,她都要把仪表盘擦拭得锃亮,连缝隙都不放过,对岗位的热爱渐渐深入骨髓。她说,部队给了她无上荣光,她和她的战友们就要对得起“女子导弹发射连”这响当当的称谓。
磨砺,锋芒初露
日头就是跟这帮姑娘过不去,晒得人不只发黑,眼前都要冒金星了。大家把军帽压得很低,却高昂着头,永远是一副战斗的姿态。
训练场,是检验一支队伍战斗力的战场,也是铸就传奇的地方。
太阳底下的炙烤日复一日,我渐渐熟悉了她们的名字和战位。瞄准号手赖树秀的一双手布满了老茧,完全不像南方女孩子的手,她将40斤重的器材放置好,熟练地进行瞄准操作;藏族姑娘泽茸磋,为了将沉重的电缆快速收放自如,双腿绑着沙袋练习负重跑步;副班长宋仁田,为了在战场上不送人田(名字的谐音),也是拼了,跑电路图的功力一流,甚至在她的上铺的铺板背面也贴着各种电路图,方便记忆……按照资历排序,班里有“四大元老、四小金刚”,形成以老带新的传统。发射单元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齿轮都必须准确咬合、协同一致,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谁会成为一号手?无疑是导弹发射前最具火药味的一次比拼。会议室里,硝烟味十足。经过几轮筛选,下士史秀琼和列兵龙晓慧真是一对欢喜“冤家”,曾经的师徒二人如今竞争一号位。龙晓慧,一个“95后”的古灵精怪的姑娘,次次旅里考试拔得头筹;史秀琼,实装操作经验比较丰富,但最终成绩总是被冠以“千年老二”的头衔。回想史班长在教龙晓慧学习专业的时候,完全没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概念,在晓慧学习懈怠的时候,会时刻提醒她:“你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使这个大家伙上不了天,不能放松!”
定岗结果出来了,龙晓慧是一号手,史秀琼备份。她俩在执行任务时,座位是背靠背的,也恰恰印证了这种互相帮衬的微妙关系。史秀琼走出会议室,拍着龙晓慧的肩膀说:“看到现在的你,像是看到之前的我。作为备份一号,岗位无大小,我永远在你身后。”这一席话,感动得龙晓慧一时语塞。唯有更加苦练,才能不负众望。谁料晚上回到宿舍,史班长再也难忍失落的心情,趴在指导员肩头大哭一场,毕竟谁不希望争当一号手呢!这次发射,是按照专业考核成绩定岗。甚至,连队更倾向于让新人担任号手,目的是锻炼队伍。
作为号手,不仅要专业技术过硬,还必须应对各种极端天气。那天凌晨两点,夜训任务刚要结束准备收车,天空突降暴雨,一个女兵脚底打滑摔倒了,“邰婧淑!”“阿邰!”战友急切地呼唤她。“我在这儿!”借着手电筒的光亮循声而去,只见她被卡在发射车上的弹槽里动弹不得,做挣扎状。前来救援的班长孟祥燕伸出一只手便忍不住乐了:“哈哈,活像一只八爪鱼。”于是,这个画面定格为史上最出糗画面。女兵们不是怕淋雨,可被雨水打湿了的巨大的伪装网沉得像一张铁网,要将这网拉上发射车,平时两个人就能搞定,现在得六七个人一起用力。女兵们穿着厚重的雨衣不好使劲,指导员丁雪带头脱掉雨衣冲上战车,和战友们一起在雨中奋力拉网。跟在女兵车后的一个班的男兵见状,上前要提供援助,被女兵们拒绝了。“不是要锻炼我们的实战能力吗?这点雨算啥,我们照样行!”就这样,女兵们任大雨浇透也不认输,克服着脚底打滑、夜间寒冷,齐心协力喊着号子,折腾了半个小时,硬是在男兵的“注目礼”下把这张网拉好,准备带回。她们的衣裤全部湿透,号手进入驾驶舱里,打着颤,抱在一起取暖。经历了这番折腾,女兵们感觉自己很“伟大”,只要心齐,没有什么能难倒她们。平时很“拽”的男兵对她们也竖起了大拇指。
能吃苦、能战斗,当兵的女孩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班长孟祥艳学车出于偶然,老营长的一句话给了她机会:“司机今年退伍了,所以你要转岗。”其他单元的号手或者同年兵都已经具备发射能力了,但她还是刚起步阶段,所以不能输。“转岗当司机,一切又从零开始,又要经历同年兵给你当老师,如果再选择一次,值得吗?”要不要继续留队、转岗当司机,对于孟祥艳来说是个艰难的抉择。记得战友王晓丽退伍时曾说:“年龄小是你的优势,上学的要上学,年龄大的要成家,所以你要留下来完成姐妹们的心愿。”她随即给父亲拨通了电话,父亲说一切随心,开心就好,最后她毅然决定咬牙去学。一开始连小车都不会开,一上来却要开大车,这个纤弱的女孩每个细
胞都迸发出了力量。营里选出了经验丰富的老班长来带新司机。第一次上手就是大解放,她感觉很好奇但也有忧虑,一直开车在院子里绕圈圈,离合器和油门总是配合不好,熄火是常有的事。然而,司机的考核制度让她喜出望外,考得好的司机,不仅每月多放一天假,而且这一天都有单独练车的特权。当初为了争取这项“福利”,她反复地找点位,车辆出库入库找感觉,夜训练习倒着开“8”字,进步神速。如今,她已是一名拥有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兵了,山路、夜路她一样稳稳地驾驶战车。当车辆驶出车库时,一个纤弱的女兵娴熟地驾驶着体积庞大的战车,形成了鲜明对比,她,成为那个让人频频称赞、回头率最高的潇洒女兵。
驻训生活好似一个万花筒,折射出光的五彩斑斓。为了训练体能,连队组织拉练,目的地是距离营区17公里的某山,中途不休息。对于这群兵来说,比照平时的训练强度,17公里根本算不上啥。一开始,女兵们打头阵,气势昂扬。男兵们紧随其后。行程过半,男兵从后面超越女兵,此时女兵的队伍喘气声越来越重,步伐也渐渐慢了下来。,可没有一个女兵掉队或者放弃,也没有因为体能好而独占鳌头,而是彼此兼顾、互相搀扶,匀速前行。一路上,专车载着军医紧跟其后,如果有掉队的战士,可以上车,大家调侃这辆车为“收容车”。渐渐接近某山了,眼看女兵们已经到达身体极限,这时,我分明看见,她们一起手拉着手,成一路纵队向目标挺进,体能好的帮助后进的战友背背包,多么深厚的战友情谊啊!终于到达了山顶,女兵们放声呼喊,似乎在释放这一阶段的压力,又似乎在重复“我们胜利了”的豪言。是啊,这样的连队,这样的协同配合,这样的战友情深,以大山为证!出乎我的意料,“收容车”上竟是零上座率,说到底,不是她们体能有多好,而是一种集体荣誉感在支撑着前行的信念,只要精神不垮,身体就不垮!
本文作者罗丹
零日,最美勋章
发射零日前夜,会议室的灯一直亮到凌晨两点。
女兵们反复背记着操作流程,预想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指挥长丁雪一遍一遍地和号手们掐着时间对着口令,不敢有丝毫懈怠。连队领导给出了两个相信:相信武器,相信自己。提出一个要求:打响第一炮,实现开门红。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休息间隙,丁雪回忆起了自己的很多个第一次:被选为发射号手,第一次亲密接触国之重器,和它展开“对话”,没想到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干了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自豪感在心中澎湃;第一次作为备份参与任务,亲眼看见战友将导弹成功发射,虽然只是“备份光荣”,却兴奋得一夜未眠;第一次参观烈士陵园,看到比自己年龄小的战友的墓碑,他们为国家的导弹事业奉献出宝贵的生命,不禁泪湿衣襟,暗暗发誓要接好接力棒。这次是她第一次担任发射任务的指挥长,不少人也在质疑这套发射单元的实力,但她就是要争这口气,平时训练标准比男兵要高上一个层次。她明白,那么多日日夜夜的付出只为导弹腾飞的那一刻,目前要做好的是,调整心态,发挥状态,临阵不慌!
零日,气象条件良好,天空只是象征性地飘了几朵云,视线清晰。发射车、保障车一路奔袭按照计划开拔到指定区域。
“号手就位!”随着指挥长丁雪一声令下,女兵迅速分散在各个号位,物资准备、展车、接通电源、瞄准、读数据、进入发射程序……号手们操作动作娴熟,协同配合默契,眼神中透着自信与威严。
发射倒计时,所有现场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我在指挥所的大屏幕前屏气凝神,静静等待着导弹腾飞时刻。“五、四、三、二、一,点火!”只见一号手龙晓慧稳稳地按动了点火按钮,导弹如离弦的箭,直向苍穹刺去,拖着长长的尾焰,划出美丽的弧线。指挥所里响起热烈的掌声。不一会儿,落区传来令人激动的消息,导弹精确击中目标!
我想起了秋瑾的诗:“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此刻,我真想看看这些女兵脸上兴奋的表情,可是,她们的任务还没完成,为了贴近实战化,她们落实快打快撤,迅速返回阵地对现场进行简单处理,撤收物资,进行转场。
龙晓慧,这位“95后”一号手亲自按动了点火按钮,过后我问她那是一种啥感觉,她激动地说:“我感觉这兵没白当,一切辛苦都值得!”在撤收的过程中,她不禁抬头仰望蓝天,恰好看见了那枚弹在天空中划过的痕迹。她把弹道轨迹形容为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恰似五彩斑斓的军旅生活,她们用青春和智慧编织彩虹。
和发射连的女兵在一起的日子,让我每天都收获着满满的正能量。临别之际,我再一次来到阵地,郑重地环绕一周。落日的余晖刚好洒满阵地,金灿灿的,像是一枚勋章。此刻不知为什么我感到些许失落,也许是明天即将暂别这片拥有青春回忆的训练场,也许是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这群热情洋溢的女兵……每当任务圆满结束,每当激动兴奋褪去,总有一批战士要默默打点行囊,为她们的下一站生活而奔波。这段有别于其他同龄人的精彩而厚重的军旅生活历练,这枚也许发射了多枚导弹也没有机会收入囊中的军功章,这些和上下铺的姐妹们亲密的合影,将会永远铭记在她们的青春纪念册里,变成一首名叫《导弹女兵》的旋律,化作那划向天际的弹道彩虹,在我的心里,在以后步入军营的更多战士们心中,掀起如导弹轰鸣般的心潮澎湃。★
责任编辑:武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