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儿期刊如何应对网络阅读的快速发展

2015-12-03文|邱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27期
关键词:热点媒介期刊

文|邱 琳

少儿期刊如何应对网络阅读的快速发展

文|邱 琳

网络——这个仅仅产生十几年的新兴媒体,被人们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以其技术优势,已经成为人们最重要的信息渠道之一。网络这种新媒体传播技术日新月异,首先吸引的就是青少年受众。在中国互联网使用者年龄分布中,名列前两位的是年龄层次在18岁~24岁之间和18岁以下的青少年,他们分别占网民总比例的36.8%和17.3%。如此巨大的数字每年还在攀升,而且网络使用年轻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网络对青少年阅读的影响

积极影响

网络阅读便捷,信息量大: 网络拥有“光的速度,海的容量”,只要坐在一台连接网线的电脑前,轻轻拖动鼠标就可以博览群书了。在家里、在学校可以随时随地携带“万卷图书”轻松阅读。而且网络阅读可以很快捷,网页采用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彼此之间存在横向联系,可以一键跳至所读著作、章节,节省了很多阅读时间。

网络阅读动静结合、趣味性强:期刊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知识,广播以声音传递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而网络则兼容了文字、图表、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这种多媒体相结合的网络阅读能够有效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有字有声、有声有像、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在阅读中手到、眼到、耳到、心到,各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

消极影响

网络阅读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拥有阅读便捷、信息量大、趣味性强等优点,但是这些特性并非是对青少年阅读完全有利的。网络对青少年阅读的消极影响有以下几点:

网络上充斥着大量重复、无用的垃圾信息和不良信息:网络的丰富资源,往往使少年儿童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他们无法筛选,以至于束手无措。青少年的年龄特征表明其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很弱,提供大量的信息给他们,往往令他们无法选择,从而适得其反。

而且,少年儿童涉及网络容易接收到“少儿不宜”的不良信息,或者转而沉湎于网络游戏而无法自拔。而正规出版的少儿期刊,具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删选和过滤功能,在社会上具有公认的安全性和可信度。这一点对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尤其重要。

网络把少年儿童带入“浅阅读”时代:少儿期刊具有弥补或推进教育的功能,因此学校老师会组织开展导读,统一指导阅读期刊不受时间和地点等条件的限制,而网络等新媒体则缺少这一优势。

同时,网络的阅读“自由”容易令自身控制力薄弱的青少年读者陷入自我放松的内容当中,会把他们带入“浅阅读”时代,导致他们很少通过网络来精读图书,一般情况下都是进行快餐式的随意性非常大的快速阅读。尤其是学习压力的增大使其在网络上主要从事的是休闲性阅读而非学习性阅读,甚至许多学习性的阅读内容也越来越多地带上了休闲色彩。例如过多地关注明星的八卦绯闻,对新奇好玩的星座知识乐此不疲。此外,青少年一般处于不具备完整认知结构的年龄阶段,如果在信息和知识获取上养成“挑食”的坏习惯,就会引起他们看待问题的片面性和极端性。

网络阅读的趣味性会分散少年儿童的注意力:我们大家都知道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青少年的注意,因此,网络阅读时的图片、声音、影像、背景等多媒体信息总是会时不时地分散着他们的注意,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形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网络迷航”,使他们对文本的阅读注意力减少很多,浪费了阅读时间,最终达不到预期的网络阅读效果。

在网络环境下,少儿期刊如何开展导读工作

网络阅读存在着上文所列的优缺点,因此少儿期刊不能一味地强调其优点,将少儿读者全权推给网络阅读,更不能以传统阅读捍卫者自居,视网络阅读为洪水猛兽。理想的状态应该是选择一条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优势最大化的道路,汲取两方面优点做好少儿读者导读工作。

面对网络等新媒体的市场竞争,少儿期刊的采编人员应熟练掌握处理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种方法,随时掌握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动态和进展。引导少儿读者正确接触和利用网络,也应成为少儿期刊关注和报道的内容。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网络所传播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与传统的文化理念多有冲突,这种低水平的满足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的影响。因此,应以系统化的课程或训练,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国外的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在中小学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这些课程的共同目的是培养少年儿童建立对待媒介传播的多元的观点,使他们具有识别和判断媒介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能力,并教导他们如何认识、分析和运用大众传媒。

针对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起步状态,中小学校尚未设置系统教育课程的现状,少儿期刊可以邀请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专家,在杂志中开设专栏,面对家长和少儿展开正确的教育,指导少年儿童更好地理解网络、使用网络,从而更好地为自己服务,提高自己使用网络进行阅读的能力。

正确处理因网络传播而形成的阅读热点

网络的互动性为爱好写作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随时将自己的文学作品在网站、博客上发表。网络文学自由开放的写作方式,特有的口语化、网络化的语言,适应了今天快节奏、快餐化的阅读习惯。而其离奇古怪、搞笑幽默的内容往往是传统纯文学作品所欠缺的,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少年儿童读者的好奇心。

为了贴近读者,迎合读者的需要,少儿期刊在进行选题策划时,就不得不注重市场的热点。针对网络文学阅读热点的产生,少儿期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强调其对少年儿童阅读促进,淡化其不利因素:

热点的推动: 有意识地对那些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阅读热点进行推动,如玄幻类网络小说风靡,少儿期刊就可以开设相关专栏,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小读者探究玄幻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并区分哪些现象有科学道理,哪些现象只是文学创作虚构出来的。

热点的淡化:少儿期刊可采取一些转移阅读热点、有意识疏导等方法和措施使之淡化。例如少儿期刊可以倡导、鼓励青少年积极阅读有思想、有深度的书本。中外古典名著就是首选。但据了解,今天少年儿童的阅读兴奋点已经不在文学名著上,他们不愿花费时间和耐心去完整地阅读名著。轻松化、兴趣化、情绪化成为他们的阅读追求。根据这个心理,少儿期刊可以开设专栏连载名著的漫画版、缩写版,然后再搭配举办一些互动活动,例如类似“有奖知识问答”、“名著兴趣阅读小组”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小读者的兴趣,让更多的小读者关注名著,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陶冶他们的性情,启迪他们的心灵。

热点的持续:对于有益的阅读热点,少儿期刊的编辑要抓住时机积极地去做工作,有意识地使几个阅读热点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持续状态,使其阅读热点产生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的影响。比如如果一段时间内“节能”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那就想办法收集很多小读者对节能的认识、自己总结的节能小妙招等内容,刊登在杂志上,对热点进行一个深度挖掘,让小读者增长知识的同时,又让热点持续。

热点的结束:作为阅读活动的最后一关,少儿期刊可以在小读者当中举办阅读心得交流活动,或者举办有关主题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让小读者可以深层次地思索这个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

建设有特色的网站,形成刊网互动

少儿期刊的网站建设必须要注意新颖性,切忌知识将刊中内容搬上网络。例如,科普类的知识可以运用flash、影音文件来进行说教,让小读者易于接受;为满足读者的需要,网站上的内容可以做刊中内容的延伸。因为有时候版面有限,有些内容无法完全刊登在杂志中,这时可以在网站上全文刊登;网站要增加流行的健康的游戏。游戏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比如现在有不少健康益智的flash游戏可以考虑;网站可以设计风趣动人的动漫形象,采取多媒体的传播手段,以动漫的特有表现手法,配上悦耳动听的音乐,使期刊内容更生动,更多彩,更有动感。

另外,刊网互动可为广告商和活动赞助商提供多媒体业态产品,打包向广告商出售,多方介入活动,增强刊社在经营中的竞争力。

在版式设计上勇于创新

网络等新媒体之所以能吸引少儿受众,首先是在视觉体验上胜于传统的期刊。少儿期刊也应改变多年来形成的老面孔,在版面的设计上下工夫,做到图文并茂,生动而丰富,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少儿读者的眼球。

把网络作为信息源

网络的另一优势是信息量众多而广泛,少儿期刊可以把网络作为信息源之一,广泛浏览,精确挑选。在有限的期刊版面中,千方百计地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和丰富性,坚持做到少儿读者已经知道的信息不用,可能知道的信息少用,一定要知道的信息尽量多用,保证采用的信息对少儿读者更有针对性,更有指导性。

在新媒体兴起的背景下,少儿期刊只有勇于竞争,求新求变,才能求得新发展,取得新效益。

《中国少年儿童》杂志社)

猜你喜欢

热点媒介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热点
期刊问答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热点
书,最优雅的媒介
结合热点做演讲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