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的情怀与梦想
2015-12-02邓丽云杨舒霞
邓丽云 杨舒霞
许桢博士香港的著名学者,著名时事评论员,一位理性的思想者,一位敏锐的商业人士。自小他便对政治、经济、城市规划这些略显固化的学术性事物有着浓郁的兴趣,但他的性格中也跳跃着十分活跃的经商因子,有一股子创建自己事业版图的冲劲。两种思想在他的身上碰撞、磨合、直至水乳交融。他用聪慧的头脑为自己打下夯实的物质基础,让其在学术领域中深耕细作,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在城市未来研究这个庞大而繁琐的工程中,他不求闻达於世,但终究还是希望能为城市做一点贡献,起一个引导作用。
责任衍生理想
“海外华侨华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其中既有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又有现代理性的文化精神,善於把握机会,善於致富。”这种文化的累积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成为了华侨及其子弟固有、特有、独有的文化特徵。作为华侨後裔的许桢博士,这两种思想在他的身上展露无遗。
他是香港本地人,出生於一个殷实的华侨之家。他的祖先三百多年前从深圳宝安移居到香港一个叫做西贡半岛的地方。他们与香港很大一部分居民以及东南沿岸的居民一样,饱受人口增多、经济困顿的苦楚,後以各种理由去国外谋生。“那时去海外生活的华人大多是以奴隶或半奴隶的身份去的,华人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黑人奴隶的角色。他们是中国或是华人社会中十分重要的一批移民海外的人,在那样艰难的情况下,很多华人卻依然能夠用智慧和双手创下一个事业帝国。这批既能吃苦也能致富的华人是第一代身上同时拥有传统中国人价值观、又有在海外生活经历的一批人,他们在商界、政界、文化界有着贯通中西的特色和能力。”许桢博士说。
他的祖先也在这批华人中,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他,那些华侨的特质也深刻在他的心中,他和大多数有这样家庭背景的华侨後裔一样操作起英语、粤语、客家话都如同母语一般熟练、精通。而华侨们为祖国所竭尽全力做的努力,固化成了一种情结,不时地牵动着他纤细的神经,那些叫做执著和责任的东西大如珠玉,细如雾霭,流动在了许桢博士的生命之中。
许桢博士深受华侨家庭的影响,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甚至对其日後选择从事的领域起着关键作用的正是其祖父对他引导。许桢博士的祖父是一位传统的华侨,同时又因所在之地文化圈隶属於岭东文化,深受宋明礼教的影响,所以其祖父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作为一个男性,尤其是一个成功的男性,对族群、对国家和民族有着十分强烈的责任感。他与子女及後辈的相处模式与封建时期较像,那是一种十分内敛的情感,相处中鲜少有温情的时刻和感情直接释放的时刻,相处中更多的是理想和责任的传承。他在与祖父的相处中,也是被这样的精神感染。他说:“这也是海外华侨子弟普遍存在的相模式,成为了一种特质,应该、也需要传承下去。”
他感动於无数华侨子弟为了中国的富强和现代化进程不惜耗尽了自己的一生去追求他们想追求的东西,然而卻因为受到时代的局限而无法实现,於是他们将这种追求的延续寄託於第二代、第三代子弟之上。这种特质释放出来的责任衍生了华侨子弟——许桢博士对家国的理想——研究城市未来。因为到了一百年後的今天,时代的局面已经发生改变,今天的人们可以用无穷的智慧、无限的知识、无数的手段来实现追求。
为了纪念自己敬爱的祖父,许桢博士将自己一手创建的研究所取名为“香港智明研究所”,这是香港一家财政独立的民间私人研究机构。许桢博士期望用民间或独立的身份,透过华人对外接触的经验,从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对外关係环境等方面,为现代化进程的中国提出一些建议,做出一些贡献。这是他创立智明研究所的初衷。
价值观成就理想
许桢博士十分认可Google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先生曾讲过的一句话:“所谓人才,性格、阅历能力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整套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这个时代包括国内外华人社会、港台富裕层中在慢慢流逝的东西,而这种流逝的现象已经出现,並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许桢博士十分担忧——当流逝之後,整个社会的发展力量和精神也将逐步由聚走到散。如果不及时挽救,结果难以想象。所以这个社会一个人除了能力和品德之外,应该有一个方向感,由精英组成的向某一个方向前进的共同力量,这是对未来的一个期盼。
许桢博士一头扎进了学术研究领域,澹泊而空灵,这一驻足、一转眼便已过十年时间,为促进亚太地区,特别是两岸四地及海外华人社群沟通,共同参与城市发展的思考和讨论,交流社会文化问题及政治、经济发展意见,让结合学理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政策研究报告。“中国有改革开放的历史机会,而曾经也有许多民族正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难以复兴,最终被历史湮灭。历史的教训也给我们敲响了一剂警钟,这种现象是否会一定不会在中国出现,在不努力的前提下,无人可以保证。”许桢博士说。
“文化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没有灵魂的城市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金钱所不能替代的财富。香港的软实力幅员广大。尤其是电影、音乐、动漫、饮食等流行文化,通行亚太;以新潮、包容、多元为特徵,成为海外华人共同回忆,也影响着外围中国,乃至全球文创产业。”环境造就文化,文化是一个地方经过时间的沉淀而形成的特质,它反过来也影响着城市,扎根在城市的世世代代中,扎根於普通人群中,是一个城市的瑰宝,所以文化这个东西特别值得人珍惜,並需要好好地运用及发扬。“所以每一个成熟的成年人尤其是掌握了各种权利和力量的人,应该更加开放、更有引导性地让香港的年轻人不只是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更应该对这个世界的主导力量美国的文化感兴趣。”许桢博士说。香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夠同时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及英美最核心的价值和方向对接,如何自处、怎样利用这个历史留给香港人的条件是关键。
在许桢博士的意识里,香港的文化空间是宽广的,这种宽广程度在世界上其它城市中並不多见,这种宽广能夠让香港站在很好的位置去俯瞰中国的大历史和英美的大历史。
“习主席提出来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里面说到‘五通三同,在‘三同中的最後‘一同为‘民心趋同,我觉得这一同最为重要。”许桢博士分析说,“香港在二十世纪是除了好莱坞之外最重要的流行文化输出国,那个时期的香港以每年超过一百部的速度拍摄、製作了很多电影,这在整个中国的历史极为罕见。然而遗憾的是在过去十年,香港未能很好地把握住与内地市场流行文化的融合。可喜的是香港仍集聚了相当一部分人才,香港还很好地保留了与香港相关的电影製作制度。香港是未来能夠与美国爭一日之长短的重要的战略之地,未来的中国应该很好的利用香港这个创作力旺盛、创作自由历史深厚的地方,以流行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开路先锋,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潮流。”
他说起了电影《功夫熊猫》,这是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作电影,一部让中国理解、值得中国人去深究的电影。这部电影所传达的思想或设计的环节从头至尾都是以美国创作人员为核心,但是他们卻将中国的文化诠释得十分精準和精细,影片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其景观、佈景、服装以至食物无一不充满了中国的元素。《功夫熊猫》系列电影连拍三集。电影这类呈现工业化之态、批量生产、与芭蕾舞、红酒等高雅文化相比略显通俗的文化产业背後所需要的文化力量,並不比高雅文化来得简单,而这也是中国人需要奋起直追的。许桢博士如此认为。
“我们应当凭借在区内最完整的製作流程,最成熟的发行体系,整合两岸四地及‘一带一路诸国的创新力量,透过生活模式的树立,文化娱乐的传播,致使‘民心相通;让香港软实力在融入中国文创产业过程中,率先开拓欧亚市场,成为环球流行文化之一极。”许桢博士提议。站在香港的高度上,许桢博士洞若观火,心明如镜。
物质决定理想
自小,许桢博士就对政治、经济、城市规划这些相对静谧的事物有着十分浓鬰的兴趣,同时他的性格中卻又有着十分活跃的因子,一股子赚钱的欲望,和建立一份自己的事业的理想也不时地充斥在他的心中,让他无法安静地、乖巧地坐在象牙塔中。学艺中夹杂着从商冲动,双重思想在许桢博士的脑海中碰撞,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不比谁弱,於是便有了这样既对立着卻又奇異地融合着的奇怪的共处。
许桢博士说他是幸运的,因为在这样学术研究这样一条有些孤寂的道路上,他遇到了可以与他同行的人,有许多给了他很大帮助、很多支持和眷顾的朋友、亲人、同学、老师,让他走到了十年後的今天。何其有幸,因为有了学术研究做包装,才让许桢博士在城市开发、房地产顾问业务中,有了事业发展的空间,真正地开创了自己的一个天地,一步步走到了物质充足的今天。
在全球金融海啸过去之後、中国内地、香港以及东南亚房地产市场还相对低潮卻也呈现出从低谷晚上走的态势时,许桢博士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启事业之路,促使他将需要面对的困难锁定在创业之初解决,因此,在过去的五六年时间里,房地产整体市场逐渐好转,在这个过程中许桢博士也较为顺利地积累了资金。更因为有了这个前提,让他在香港中文大学体系以及他自己掌握的香港智明研究所之外,有了较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其中,兼顾了事业的理想和学术研究。
许桢博士组建的团队是以设计为核心的房地产开发顾问团队,主要涉及产品的定位和市场分析,最核心的内容为建筑,包括室内和景观设计,随後是营销推广,其中牵涉到大量的设计项目,从策略和宏观角度出发,在不同的环节、不同的程度将设计和美感作为服务的核心。他将房地产顾问工作取名为“城市众合体”,他思考的是人们怎麽生活的感受的问题,一种合众行为,他的第一个工作就是透过他所认为的美好的生活,将团队组合起来,放置一些元素。
在引领团队“作战”时,他採用类似“项羽”的风格,善用“雷动风举,後发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之战术,用行动感染身边的人去全力以赴,以自己在设计中对音乐和雕塑独到的见解影响创作团队的创作风格,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他喜欢自然,在音乐的製作中善於融入鸟叫的声音,协助团队其他人员进行创作。
多年积淀,许桢博士既解决了生活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履行了自己的家庭责任,也为研究工作打下了资金铺垫,孕育了理想。
不求闻达於世,但终究希望能为城市发展做一点贡献
许桢博士现在主要从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个人的事业,房地产顾问工作,一是香港智明研究所和香港中文大学未来城市研究所,思考和探讨一个城市在未来能夠给人提供怎样的生活平台,其有形及无形的空间究竟如何?一是与海内外媒体合作,在香港本地的电子媒体、纸质媒体撰写专题论文,於中央台、凤凰台等主流电视台不定期地合作,发表时政、文化评论。
许桢博士说:“城市未来的研究,是我个人的主观意愿,一个良好的愿望,单凭个人的能力和精力要达到这个愿望很难,也很有限,但我还很年轻,沿着这个方向继续走下去於我而言,很重要,也很必要。”不求闻达於世的他,终究还是希望自己在学术研究上走出一条路,能夠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做一点贡献。
已然打下物质基础的他决定在今年进一步将商业或盈利的方向转向非牟利的、学术的、宏观的研究。他发表了诸多香港论文,见诸两岸四地及欧美媒体,对香港这个城市未来的走向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他喜欢用“十年”为一个阶段为自己规划,已经历经头一个十年经验、人脈和精力的积累,他正阔步於下一个十年,力爭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城市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许桢博士,伦敦政经学院硕士、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未来城市研究所督导委员会副主席、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总监,研究范围包括东亚安全及外交形势、台港政党政治与选举文化、亚太城市网络及经济发展。其时政、文化评论及节目製作,见诸两岸四地及欧美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