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职业学校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5-12-02陈平
陈平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任务型教学法在职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一些应用。文章首先分析了职校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然后阐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原理。最后依据这些基本原理对现今职校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改进建议,实践结果表明任务型口语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任务型;英语口语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41-2
在我国,英语教师面对应试教育的现实,不重视学生英语口语的提高,一切教学活动均围着笔试成绩来设置。而职业学校的教育是向社会输送能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中职英语应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者为目标,培养学生学会以英语为工具处理职业技术业务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学习过程而言,情感因素(信心,动机,学习态度,焦虑)比认知更重要。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交流,让他们乐于用英语表达自己。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中职英语教师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英语口语教学中?他们是如何确定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口语能力?为了使英语口语课更生动有效,本文为中职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任务型教学方法的一个实用案例。
在描述如何设计和完成任务之前,先说一下课程的时间安排。本课程一周上课2次,每次2节课,1节课45分钟,共9周为一个周期。
一、基础型活动
课程如何开始是至关紧要的。初始阶段的目标有:1.主旨是使学生主动、互动、参与;2.在学生进行口语陈述时,评估学生的技能;3.为学生提供互动的机会。这些目标适用于以下活动:讨论课程大纲;通过听磁带内容和老师所讲获得更多的信息;在以学生为主导的小组讨论中提出问题和发表意见。
个体能动性、互动性、参与性在学习中是关键。第一节课讨论课程教学大纲。预先给学生一份教学大纲;指导他们通读一遍,并准备好问题。随后所有学生会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之后老师的课主要关注的是课程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在后续学习中能获得的机会,以及主动参与的重要性。接着就是问题和解答环节。
第一节课,教室墙壁上有海报。海报上给出了如下信息“initiative”,“participation”,“Excuse me”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一天以简介结束课程。学生两两组合,互相询问一系列老师罗列的问题,轮流介绍。这个活动有助于他们了解彼此。第一周其余的课堂上进行两个活动:个人口语展示,课堂参与和讨论技能的练习。个人口语展示是为前测做准备。学生根据自己选的主题进行五分钟的介绍。目的是考量他们的口语表达的水平。每次展示完均有一个简短的问答环节。
参与技能训练即练习获得更多信息。学生会拿到一些纸或卡片,上面写着各种要求。他们听录音带,听老师的一个简短介绍,然后问一些能够完成所分配到的任务的信息。如果学生问了所有关键问题,那么他们就能顺利完成练习。这就是一个听力理解练习,但被设计得具有较强互动性。
第一周的最后一个活动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讨论。班级的一名学生做领导,其他同学分成3组。两个组分别讨论主题并陈述观点。一个小组仅仅提出问题。老师给出适当的语言指导。
二、核心活动
1.讨论/辩论。
核心活动的第一个周期安排在第二周,由老师为主导的活动开始,以一个指定主题的正式讨论或辩论活动结束。正式活动完全由学生主导,即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领导者、观察员、小组展示者、参与者)。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个讨论或辩论活动,因为在期间有小组讨论和辩论,口语表达。第一周训练的参与技能在这个周期中就能体现。首先,老师介绍一下表达观点、表示赞同和否定的语句。接着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个人训练。然后根据指定的主题,进行讨论,老师巡视并给予相应制定。最后的练习由老师控制转变成学生控制。
对于正式活动,老师事先给出主题和相关阅读材料。学生分成两组,支持方和反对方。阅读材料为双方提供了足够的观点。根据规定步骤,一名学生进行整个活动,另一名学生扮演观察者,给出评价,并按照标准评估整个小组的表现。正式活动那天,老师在最后提出反馈。
第五周开始第二个周期。先对第一个周期进行回顾,学生根据标准完成反馈过程。然后,他们进入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的主导逐渐减弱。随着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个阶段会有一场第二次的正式模拟讨论或辩论活动。
两个特征会使第二个周期相对复杂。在正式活动的当天,两名外部观察员会受邀前来。这会注入一个新的动力。另外,虽然活动主题已经布置,但不会给予阅读材料。学生必须自己独立研究这个主题。
2.口语展示。
这项活动的第一个周期在第三周开始,在第四周结束。第一个周期的目标有:了解有效口头展示的特点;练习口头直接反馈的表述。
起初,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老师将他们的意见进行汇总,并讲解评价标准。随后,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前测表现(第一周)进行回顾和讨论,并对同伴也做出反馈。同时,老师也会对其进行评价。这两个阶段是让学生理解第一个目标。这样学生就会大概了解有效陈述需要哪些要素,并审视自己的陈述技能。接着,每个学生准备做一个简短的口头展示。每个展示后,老师和同学们均要提供反馈意见。练习的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正式口头陈述写下指导意见。
学生在第四周做正式口头展示,随后是问答环节,并由展示者做最后的总结。到第六周进行第二个周期。在这个时候,老师
把根据学生正式陈述写下的书面评估发给学生,并布置下一个正式陈述的任务。这时候的任务比第一周期更复杂:学生需在陈述时使用相应的幻灯片;在问答环节后,陈述者融合同学的评价进行总结。老师事先做好幻灯片设计的演示。
在第二个周期中,学生在课堂上不做练习。他们自己准备陈述过程,老师适时给予一对一指导。在第九周,学生进行展示,并形成口语技能的后测。
三、支持活动
1.问题解决交流活动。
这些活动共安排3次,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进行。第一个是信息交换活动,各小组交换信息,完成一幅绘画任务。这个协作组活动需要学生询问并给出一些明确的方向和指令。第二个是叫“说谎”的交流游戏,侧重于叙述性陈述,交换信息和观点。第三个活动是“犯罪现场”游戏,再次注重问问题和为自己辩护。第二和第三个活动均使学生练习了面试技巧。
2.行进式活动。
为了不断强调课堂参与度,老师要有效地进行会话控制。另外,活动一直以小组形式进行,学生不断操练参与技能。
四、综合型活动
学生根据报纸、游戏做一项研究报告。完全由学生进行主导。学生决定主题、设计、成分、角色。这个小组活动主要关注主动性、领导力、组织能力、参与度。活动被设计成一个周期:在第五周,老师做任务布置,学生在第六周进行讨论,在第七周完成设计工作,第八周时做准备和演练。第九周,所有部分汇总,整个活动结束。在这项活动中,老师仅是一名语言顾问。
本文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这仅是基于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英语课程上提供的一个案例研究。在2014年英语课程评语中,学生在回答“你最喜欢学校哪个英语课程?”时,有67%的学生提到了英语口语课程。有这样的效果主要归因于任务型教学法注重了语言的功能用途。另一方面,本文所描述的口语课已经演化成一系列的任务。然而,如果任务之间不相关联,那么学生就不会达到既定目标。如果老师不重视学生设计的过程,评估标准也不被认为有效的话,那么这个课程中的活动就是一个个无意义的活动。
总之,任务型教学法对于英语口语课极为有效。但仍需进行长远的探究才能使它在第二语言课程发展领域获得成功。老师需要使用不同的定量与定性研究,进行更多的数据采集。